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湘西寻蛙记

时间:2022-03-03 10:24:48  浏览次数:

一次两栖爬行动物考察应该如何进行?要携带什么、注意什么、获得什么?从这些方面来说,捕捉一只普通的青蛙和捕捉天平山独有的桑植趾沟蛙并没有本质区别。

考察者:

周正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实验师;辽宁省动物学会秘书。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工作,业余爱好摄影,目前经常在中国东北、西南、环黄渤海湾区域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考察。

米世阳: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8年8月25日,正是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的日子。带着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室派下的两栖爬行动物考察任务,我和小米来到了天平山山脚下。天平山人烟稀少,上山的路只有一条。由于正好赶上雨季,山路变得非常泥泞。

绵绵不绝的细雨,似乎在印证天平山确实是“温带的气温,热带的雨量”。 天平山属山原河谷地貌,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最高海拔1670米,最低海拔780米。林区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全年相对湿度达90%以上,是湖南三大暴雨中心之一。

才走了一个多小时,就发现前面山路滑坡,整个路基都陷了下去。在绳子的简单保护下,我们攀崖过了断路。之后的山路全靠徒步,天快黑的时候终于到达楠木坪,又一路辗转直至深夜才走到天平山野保站。

这样的开头似乎预示着这次考察将面临许多困难。不知道在此期间,我们在这个“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这片亚热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大面积天然常绿阔叶林中,会取得什么样的收获?

独有的蛙

天平山位于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云贵高原古陆块东北边缘的武陵山脉北端,鄂西山地南侧,处于澧水水系与湖北清江水系和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的坐标轴心,具有独特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助完成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将该保护区列为中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 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价值。

这里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8种,如珙桐、银杏、伯乐树、香果树、连香树、水青树等。其中,素有“中国鸽子树”之称的珙桐呈顶极群落分布,因此天平山也被称为“珙桐的基因中心”。

“天平山顶岂平平,澧水源头溪水清。万木肃森自然起,人间从此绝烟尘。”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教授的诗句正是天平山的真实写照。

天平山复杂多变的自然地貌、多种多样的植被,也为动物提供了类型各异的栖息生存环境。该区已查证的脊椎动物有165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兽类和鸟类17种,如:金钱豹、云豹、猕猴、毛冠鹿、林麝、苏门羚、水鹿、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等),其中两栖爬行类38种,珍稀或特有物种为桑植趾沟蛙、桑植角蟾、尾突角蟾、细痣疣螈、大鲵、蟒蛇等。

这次两栖爬行动物考察,主要目的是采集天平山特有物种桑植趾沟蛙,并观察其生态环境、生活习性等。这种长得有点像林蛙的灰绿色小蛙,成体体长40~55毫米;后肢比较长,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它的趾端有条马蹄形横沟。

沈猷慧先生在19 8 6年发表过有关文章,当时该蛙在天平山还有很多,繁殖季节在山路边的水坑里就能见到大量的蛙和蝌蚪。20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它们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情形?

第一次夜捕

两栖爬行类多数是夜行性动物,通过辨别鸣叫和手电光照,晚上更容易发现它们的踪迹。

顾不上休息,当天深夜,我们带上头灯和手电,循着角蟾小鸟般的叫声,在附近小溪边的灌木丛里搜寻,很快抓到了两只叫得正欢的小角蟾(锄足蟾科角蟾属于两栖爬行动物,是中国特有蛙类,体长不到30 mm)。

在夜里,蛙眼视网膜在强光下反射出独特的橘红色亮光。强光中,蛙会暂时失明而“呆若木鸡”,所以强光手电、头灯以及大量的电池是考察前必须准备好的(头灯用于走夜路和拍照)。

捕捉水中的蛙和蛙类蝌蚪需专用的抄网,捉到后要放在保温袋里,还要放些凉水,因为变温动物对高温很敏感,必须每天给其换水洗澡。

小角蟾眼睛上长着两只可爱的小角,鸣叫的时候,咽下一个声囊,鼓起大大的泡泡(能起到声音共鸣放大的作用)。小角蟾很小,警觉性很高,稍有动静便不再鸣叫,很难被发现。因此当我判断它就在身边时,立即关闭了头灯,静止不动,坚持了约半个小时,小家伙认为安全了,便再次鼓起泡泡⋯⋯

和小角蟾生活在一起的还有几只花臭蛙,绿色带黑斑,虽然不叫,但是个头很大,体长80mm以上,眼睛在手电照射下会有亮红色反光,也容易发现,只是抓完后手上会留下一种怪怪的腥臭味(怪不得叫它“臭蛙”)。

第一晚的夜捕一直折腾到凌晨1点多,在这种行动中,无处不在的旱蚂蝗是最可怕的敌人,它在人身上(主要是腿上)咬出的伤口很不容易止血。对它可千万不能大意,一定要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

与蛇同行

次日,雨过天晴。这在湖南三大暴雨中心之一的天平山,是很难得的。

这种天气,很多蛇类喜欢出来晒太阳。果然,我们一出门便遇到一条大眼斜鳞蛇。这种蛇眼大、无毒,头和颈部铅色,颈背有一黑色箭形斑,颈部及背中线直到尾端约有50个黄色或红砖色斑纹,斑纹边缘黑色。一旦遇到敌害,它可以模仿眼镜蛇的姿态竖起扁平的脖子,呼呼的吐着信子,当敌害犹豫时,它便趁机溜走。

在这样的考察中,蛇钳必不可少(实在没有坩埚钳也可代替)。不过蛇钳主要用来对付毒蛇,如果看清楚是无毒蛇,直接上手抓就可以。蛇类可以放到专门的布袋里,透气就好,采集时间较长的话,必须给蛇饮水。

当然,蛇药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要指望被毒蛇咬后蛇药可以救命,一般蛇药只能缓解症状,只有蛇毒血清可以解毒,但是血清在常温下不能保存太长时间)。

抓住了这条大眼斜鳞蛇,我们继续搜索。路上既有同样在晒太阳的其他种类的蛇,也有一种小滑蜥。我们还找到一团很有趣的大树蛙的卵。一般蛙卵产在水里,而树蛙会把卵粘在水坑上方的树叶里,胚胎在卵泡里发育,等变成蝌蚪后,会落入水坑继续长大完成变态。

此外,我们还捕捉到一条美丽而危险的白唇竹叶青蛇。这种蛇隶属于蛇目蝰科蝮亚科,通身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它的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喜欢阴雨天活动,在傍晚和夜间最为活跃,以蛙、蝌蚪、蜥蜴、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发现竹叶青前,我正在弯腰拍摄树叶上的昆虫,忽然听到小米警告我别动。在我头顶的树枝上,一条鲜绿的竹叶青正缩着脖子,吐着信子,随时准备攻击。

用随身携带的蛇钳把它夹住,放入蛇袋扎紧—抓住它的过程很顺利。毒蛇一般行动缓慢,被发现后很容易捕捉;而无毒蛇大多身手敏捷,需要反应迅速、立即扑上。用手拿蛇的时候注意要握住颈部,使蛇不能回头咬到你的手,不要太紧,否则蛇会挣扎得很厉害。

最想要的最难得

也许真是最想要的反而最难得,整个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的唯一一只趾沟蛙是在不经意间捕捉到的。

晚饭后,我们顺着小路继续搜索,草丛里一只蛙突然受惊逃走,手疾眼快下我一网扑到,仔细一看,正是我们朝思暮想的桑植趾沟蛙。因为该蛙生活习性特殊,一般在5月的繁殖季节时集中在水里抱对交配,很容易发现并捕捉,而产过卵后,它会上山进入丛林,捕捉昆虫,很难再被发现。在这个季节里(8月底接近9月),正是它很难被发现的时候。

第三天,又开始下大雨,我们没法上山,因为遇到山洪会很危险。又过一天,我们再也坐不住了,一直等下去,恐怕完不成任务。听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说,顺着大路往山上走,过了山顶那边是湖北界,有片沼泽,蛙类特别多。于是,我们决定冒雨采集。

雨天蛙类特别活跃,路上经常能发现大蟾蜍、角蟾等。小溪边还不时发现棘胸蛙(雄性胸前有两团刺,交配时和雌性抱对固定用的),成体很大,当地人喜欢吃它,现在越来越少见了。

下午3点多到达那片湿地,水生植物极为茂密,水深齐腰。白天下水探了探路,就开始等待天黑。天完全黑下来之后,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这里果然是“百蛙齐鸣”。我们采到了经甫树蛙(隶属于树蛙科,雄蛙体长约36毫米,雌蛙体长50毫米左右。头扁平,长宽几乎相等;吻端较尖,吻棱明显;鼓膜大而显。指、趾端具吸盘和横沟。皮肤较光滑,背面密布均匀的小痣粒。体背纯绿色;体侧和四肢外缘有乳黄色细线纹;咽部紫肉色,腹面金黄色;四肢腹面棕黄色),叫声格外响亮,以前这里还没有记载过。

几个月前来这里时,在沼泽边缘的小水坑里,曾发现过稀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痣疣螈(蝾螈科动物,皮肤粗糙,有大的疣粒,似细痣,因而得名,在产地还俗称为山腊狗)。这次却一只也没有发现,也许当时它们可能是因为在繁殖期,需要在水里交配。

返回的路上,意外地见到一只峨眉髭蟾正在路边缓慢爬行,它瞪大眼睛惊讶地和我们对望。髭蟾又叫“胡子蛙”,锄足蟾科,体长可达100mm,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它的蝌蚪在水中很多,成体却很少遇见。往回携带的路上我们始终小心翼翼,可不知什么原因它还是死掉了,令人伤心。

当天再度放晴,我们不得不中断考察。除了粮食不够外,路况也越来越差,必须下山了。

这次两栖爬行动物考察被迫中止。虽然时间很短,但收获还算不错,共发现十余物种,30多号标本。由于季节原因,我们只发现了一只桑植趾沟蛙,幸好大量的蝌蚪表明该物种还有相当数量的种群,继续繁衍应该没有问题。

尽管如此,仍有几个问题令人担心。首先,新修的水坝截断了山上最大的河流(这里是澧水的正宗发源地),有些鱼类的洄游和两栖动物的迁徙会受到影响。其次,据说天平山正在修筑跨省公路,修好后可连通湖南和湖北,但公路正好通过桑植趾沟蛙的栖息地,路过的车辆也许会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而在山上的路边水沟,还有用后丢弃的农药和除草剂的空瓶,这让人没办法对其桑植趾沟蛙生活的水质完全放心。

推荐访问: 湘西 寻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