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追忆流年,再现宏音

时间:2022-05-17 16:30:04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结合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沙青在内蒙古与东北的人生两个创作阶段的声乐作品进行了解读与分析,进而说明沙青的个人创作风格以及所取得的贡献。

关键词:沙青;声乐作品;创作风格;个人贡献

沙青(1924-2010)原名张庆云,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幼年时期来到延安,在延安“中央人民抗日剧社”、“陕甘宁边区地方艺术干部学校”、“延安鲁艺部干班”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担任“内蒙古文工团”音乐指导、“东北文协文工团”指导员兼作曲、“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兼歌舞团团长、哈尔滨歌舞剧院院长、哈尔滨市文联副主席、哈尔滨市文化局副局长等职。作为优秀的音乐活动家和作曲家,沙青曾和牛乃文、唐乃至、张权等人一同发起了享誉世界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同时他还曾在革命年代创作出了许多广泛流传的群众歌曲,在革命宣传与各项政治运动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基于沙青特殊的历史贡献,国家于2009年为其颁发了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对沙青一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深度的肯定与表扬。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沙青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声乐创作,沙青的声乐创作集中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6-1947年的内蒙古时期,指沙青在内蒙古文工团期间的创作。第二阶段为1947至1957年的东北时期,指沙青在东北文协文工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期间的创作。1957年以后,沙青回到哈尔滨,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文艺团体的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在音乐创作上就没有什么新作品问世。而且沙青一生的音乐创作绝大部分都属于歌曲类,据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他仅创作过一部器乐作品《森吉德玛》(但乐谱以遗失)。因此,本文从沙青的声乐创作人手并结合特殊的历史时期与政治情况,力争客观而科学地对沙青的声乐创作进行解读与评价。

下文将分别从沙青创作的两个阶段来解读、论述其声乐作品创作及其个人艺术风格。

一、内蒙古时期的创作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后,沙青随延安大部队准备到东北开辟工作,在张家口遇到国民党的封锁,因此就在当时张家口的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进行了一年左右的宣传工作。1946年在张家口,沙青与夫人何少卿被借调到刚刚成立的“内蒙古文工团”,并于1946年7月6日随内蒙古文工团前往草原牧区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在内蒙古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年左右的革命宣传工作,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体裁主要是群众歌曲及少数的歌剧、舞剧音乐。沙青的这些作品,紧密结合当时内蒙政治形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实际的宣传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地区形势极为复杂,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运动,这些运动有的站在人民的立场坚决反将抗日,有的则企图勾结中外势力,实现民族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就是在这样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和历史环境下,沙青创作了《蒙汉团结歌》、《内蒙古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劳军小调》、《元宵花鼓》、《献给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内蒙古文工团团歌》以及歌剧《额尔登格》、《瓦其尔》(未完成)等作品。

从歌曲的内容上看,这些作品题材反映了当时共产党对内蒙的民族政策与蒙汉的民族关系。在歌词的创作上,沙青的这些作品一部分是自己作词,另一部分为周戈作词。歌词大多短小精悍,因此也限定了歌曲创作的篇幅与结构。在音乐创作上,沙青的这些作品将民族风格与进行曲风格揉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五声性。其中一些歌曲也具有典型的内蒙风格,这和沙青一到内蒙就广泛搜集各地内蒙民歌有着必然的联系,据笔者目前所搜集的资料显示,沙青在内蒙地区共采集民歌28首。这些民歌的一部分为蒙汉双语歌词,另一部分为汉语歌词。歌词与乐谱互相分开记写,没有生搬硬套将汉语歌词套在乐谱上,这也体现出了沙青在专业上的细致要求和远见卓识。这些民歌全部是由五声音阶组成,其中较为流传的有《嘎达梅林》与《小黄鹰》等,因此,沙青对这些内蒙民歌搜集与整理,在音乐音乐创作上也给他提供了很好的源泉与音乐素材。

沙青在内蒙时期的创作中,影响较广、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作品应属《蒙汉团结歌》,这首歌曲是大型歌舞剧《蒙古之路》(又称《内蒙古三部曲》)第三部分“战斗的草原”的主题歌。这部歌舞剧,由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同志编舞、周戈作词、沙青作曲,展现了草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首歌曲歌词短小精悍,描写了蒙汉人民要团结一心,跟着共产党一同创造民族的大家庭。音乐为五声性,具有进行曲的风格。特别是在歌曲的一开始,沙青就采用了两个八分音符,紧接着巧妙的运用了一个四分休止,使歌曲更具动力性,同时也曾添了一些紧张、迫切的气氛。在这部舞剧中,除了这首《蒙汉团结歌》,其它的歌曲也都与吴晓邦所编创的蕴含现代舞因素同时又吸收蒙古宗教查玛舞因素的内蒙风格舞蹈紧密结合。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也大大扩展这部歌舞剧及其中音乐的影响力。这首歌曲是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第一次的那达慕大会而作,大会上聚集了无数的内蒙同胞,在蒙汉团结的宣传上起到了很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后来“《蒙汉团结歌》内蒙电视台一直在播,有一段时间作为电视台的的开始曲用了好几年”。“这个《蒙汉团结歌》影响很大,很快就在草原上的学校、部队到处演唱传播。在195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十周年时被评为音乐作品一等奖”。@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沙青的这首作品在当时内蒙古地区的影响力和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沙青在内蒙古时期除歌曲之外,还创作了两部歌剧,一部为《格尔登格》(目前还没有找到其乐谱)、一部为《瓦其尔》(未完成),这两部作品均为民族历史题材,歌剧《瓦其尔》目前只有幕前曲与其中的两首歌曲。这部作品具有较强的内蒙风格,幕前曲为纯器乐曲,在配器上采用梆、铃与提琴等,中西结合,是一段欢快热烈的幕前曲。这也是沙青较为少见的器乐创作,而另外的两首歌曲则紧密结合歌词语调,时而辽远开阔,时而紧张短促,巧用休止,其中似乎能感受到内蒙长调与短调相互的结合与交换,使用民族五声音阶,具有一定的内蒙民族风格。

虽然今天我们用专业的作曲角度来分析沙青这一阶段的创作会觉得它的创作手法有些简单、与政治宣传联系过于密切,但我们不能将这些作品孤立的看待,更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因为这些作品是特定的历史产物,它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映。内蒙古特定的历史时期,需要这样的作品,而沙青也恰恰迎合人民的需求,创作了属于人民群众的音乐。同时,内蒙古文工团作为内蒙地区中国近现代第一个专业文艺团体,而沙青作为文工团的第一位音乐指导与专业作曲。因此,他的创作不仅对文工团的对外宣传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也对内蒙古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

二、东北时期的创作

沙青于1947年初夏来到东北(哈尔滨),1948年辽沈战役胜利后又随文工团来到沈阳,直到1957年再次返回哈尔滨。在这期间(1947-1957)沙青先后担任“东北文协文工团”政治指导员兼支部书记、“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兼歌舞团团长,直至1957年调至哈尔滨,在哈尔滨歌剧舞剧院、哈尔滨市文化局、市文联等文艺部门担任相关领导工作。

东北时期,他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于1947—1957年,哈尔滨于1946年4月28日和平解放,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城市。因此,哈尔滨解放后的主要政策就是“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安定民心、支援前线”。沙青所在的东北文协文工团的主要任务也是围绕着市里的方针路线,配合党的领导,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早日解放全东北。“东北文协文工团”主要“以城市工人为主要对象、兼雇知识分子和一般市民。演出方式则以工厂区域的广场和街头为主,剧场舞台为辅”。沙青在这一时期的声乐创作,仍以群众歌曲和颂歌为主,主要有《工人进行曲》(诸嘉词)、《殖民地战斗青年之歌》(沙青词曲)、《我要杀敌上战场》(冷岩词)、《我们像哨兵一样清醒》(袁水拍词)、《庆祝新条约新协定》(孙芋词)、《我们不能让》(沙青词曲)、《庆祝共产党过生日》(曹汀、潘芜等词)、《光荣的人民拖拉机手》(沙青词曲)、《祖国解放之歌》(孙芋、曹汀词),这些歌曲大部分仍然是群众歌曲,紧密配合当时的政治宣传路线。其中《工人进行曲》这首歌曲创作于1947年,是沙青在哈尔滨三棵树铁路机务段体验生活期间,趴在郊外草坪上谱写出来的。沙青的这首歌曲也是配合当时大搞工人运动、鼓励工厂生产、努力支援前线的政策方针而作,起初是在铁路工人中传唱,不久变风行全东北,这首歌曲是典型的进行曲风格,从结构上来看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前后呼应,保持了全曲的统一,中部则是一个带有大量切分节奏的段落。歌曲的一开始连续使用了两个短小的八分休止,紧接着一个带有十度大跳的旋律音程,前八小节“红旗飘扬、歌声嘹亮,高举铁锤、挺起胸膛”描绘了抗日胜利后的热烈气氛与工人们鼓足干劲向前进的热情豪迈。中间的展开段则是对过去的经历(抗日)以及如今的形势(抗日胜利)作了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但是在展开段中,从音乐的语言来看,对“多少年流血战争”的描写似乎还不够形象,反而听起来有一点儿抒情的气质,没能深刻的表达歌词的意境。在展开段后,音乐加入了两小节类似民间音乐中的过门,紧接着再现前面的段落,保持了歌曲前后的统一。从总体上来看这是一首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进行曲,歌颂了抗战胜利后,工人阶级的强大和不可摧毁的力量,给人以鼓舞和力量,但是在音乐语言与结构的运用上还是有一些不够严谨,欠缺整体的音乐形象与合理的音乐结构。沙青在这一期间创作的歌曲题材与政治、革命、战争密切相连,有关于中苏友好协定的签订的、有反映抗美援朝、还有鼓励世界殖民地人民联合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其中较为优秀的有袁水拍作词的《我们像哨兵一样清醒》和冷岩作词的《我要杀敌上战场》,其中《我们像哨兵一样清醒》是一首题材为鼓励生产、消灭敌人、保卫祖国的歌曲,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首尾呼应,中部为12小节的抒情性段落,结构明确、前后统一,准确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鼓足干劲、热血沸腾的高涨情绪,是一首较为优秀的群众歌曲。《我要杀敌上战场》以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为主点,以抗美援朝为题材,旋律具有较大的起伏,深刻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一同杀敌赶豺狼的斗志与决心。

沙青一生中创作最为大型的声乐作品就是《祖国解放之歌》,这是一部大型声乐套曲,由序曲和十二个乐章构成,创作于1950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而作,“沙青企图将中国近三十年的解放战争当作一部伟大的史诗表现”。这首作品当时得到了一定的流传,在这部作品的自序中,沙青提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东北人民广播电台都确定在十月一号广播这首合唱,沈阳有些机关、学校也在练习,这样对于这一首歌子的推广时会更快的……最终,我感谢安波同志在创作当中对我的鼓励,和在出版上许直、龙潮二位同志的热情帮忙(沙青九月二十二日于沈阳)”。通过沙青的这段自序和其它相关文章(如何凯旋的《沙青:红孩子剧团走出来的音乐家》)都可证明这部作品在当时的广泛传播,而且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这部作品仍以进行曲风格为主,其中夹杂部分抒情乐章和段落,如第二乐章“水连着水呀山靠着山”、第三乐章“苦难的年头”。其中第三乐章,“苦难的年头”采用模仿复调的写作手法,主题“苦难的年头”在各个声部不断的重复与再现,加强了音乐主题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更强化了这一乐章悲剧主题。除此,写的较有特点和富有形象化的还有十一乐章“汽笛鸣、机轮动”,在音乐的一开始就使用了大量短促的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在各个声部不断交替演奏,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片繁忙景象,也表达出了中国人民的干劲十足和“共产党领导我们要把这世界变个样”的决心。沙青的这部《祖国解放之歌》曾起到很好的鼓舞作用,并且在当时十分流传。但其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李焕之曾在“论歌曲创作的一般化”中提到过沙青的这部《祖国解放之歌》,他说:“又譬如歌颂祖国的大型声乐作品中,我想拿沙青同志作曲的“祖国解放之歌”和苏联青年作曲家阿鲁秋年的“祖国大合唱”比较一下。我并不在这里把这两个作品更仔细地分析,只就处理这样巨大的主题的两种方法来研究,沙青同志的作品是企图把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祖国解放战争当作一首伟大的史诗来表现,这种方法并非不可能,但在有限的篇幅中来包罗这样壮伟的、曲折的人民战争的历史过程,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实上在这词作中就存在了这样一个缺陷:表现的较为笼统,每个片段都很匆忙就过去了。……”笔者也较为同意李焕之先生的看法,通过对乐谱的仔细阅读与研究发现,这部作品有些片段写的很形象化,但是大部分的章节是粗描淡写,只描绘出一个笼统的概况,而缺乏情节性与戏剧性,当然,这和歌词的也有必然的关系。有些段落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还不够明显,如在这部作品中的第五乐章“听风声来了”中,沙青用了一个类似于西方宣叙调的七个同音反复,来表现“起来、起来、起来呀”的歌词,没能深刻的表达出歌词本意和意境。而且这部作品,用这样有限的篇幅这来表现这样伟大的历史题材,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从总体看来,这部作品在创作上体现出了歌曲创作的群众化,这也是沙青在延安精神以及“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影响下而形成的音乐风格,歌颂了伟大祖国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和最终取得的伟大胜利,但从创作技法上来看,有些欠缺音乐的民族化和艺术化,特别是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还应更戏剧化与形象化。

通过沙青十年的音乐创作历程可看出,沙青的声乐创作体裁以群众歌曲为主,风格多半为进行曲,篇幅不大,结构短小。音乐的技法以西洋传统技法为主,音乐铿锵有力、富于激情,与国家的政策与命运紧密相关,出色的完成了大量的动员、宣传工作,在特殊的年代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刻影响。因此,要全面、客观地认识沙青的声乐作品创作及其个人贡献,就不能单单从音乐技法上来断定他个人所取得的贡献和地位,要结合特殊的历史时期全面解读他的创作。而实际上,在那样特殊的历史时期有很多像沙青这样的群众音乐家,他们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短短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就写出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色的配合当时迫在眉睫的宣传任务,并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因此,这些歌曲在特定的年代所起到的作用,我们要历史的观点去看待、去研究,而不能用我们当今的眼光来评价和衡量。沙青的声乐作品在今天传唱虽然不多,但在歌曲创作的年代来讲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些作品的贡献和价值而言,这些作品首先使沙青自己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因此可以肯定,沙青是一名文工团的优秀音乐指导。同时,这些歌曲虽然结构、曲调简单却易于传唱,群众能够记住这样的音乐,或者说群众需要这样的音乐。总之,沙青在出色地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客观上也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沙青生命的最后一刻,国家也对沙青个人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认可,为他颁发了金钟奖的终身成就奖,使更多的人记住这位曾经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黑土地上的音乐家。

推荐访问: 流年 追忆 再现
[追忆流年,再现宏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