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天下无双的应州木塔

时间:2022-05-16 19:00:05  浏览次数:

应州木塔,原名应州佛宫寺释迦塔,坐落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角佛宫寺内。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该塔雄伟壮观,匠心独具,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一座全木结构(号称“无钉建筑”)的佛塔式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中功能、技术和造型艺术最完美统一的代表作之一。

应州木塔位于佛宫寺的山门之内、大殿之前的中轴线上,这种布局是继承南北时代的一种典型的传统形式。木塔平面为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夹有暗层四层,实际为九层木塔。木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全高为67.31米、底层直径为30米,塔底层有三槽柱,各楼层间设有暗层,各明层外柱均立在下层外柱的梁上,并向塔心收进半柱径,从而使塔身结构极为优美,曲线分明。

应州木塔细部处理也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举折平缓的层层挑檐与14米高制作精致的塔顶铁刹组合在一起,造型显得格外挺拔秀丽,各层檐下数十种斗拱如云朵簇拥,使木塔更加飘逸生动,巧夺天工。

为了保持木塔塔身的稳定,结构采用双环形空间构架。在明暗各层柱顶上均用多层木枋连接,构成内外两道八角形木环,木环间用梁架、斗拱联系,类似现代水平桁架的垂直支撑,使整个构架联成一个艺术完美的整体。据史料记载,应州木塔整个建筑木料为3500立方米,全是采用传统梁、枋、斗拱层层向上垒架,各层都用两槽木柱支撑梁架,构成双层结构。这种梁架与斗拱相拉结的技术手法,说明了900多年前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师与名工巧匠们早就娴熟地掌握与运用了工程力学原理。木塔共采用354种式样的斗拱,木柱之间还采用了60多种斜撑,特别是梁、枋、短柱的规格与使用手法多变,从而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整个木塔结构联结成一个既坚固又美观的艺术整体。木塔建成二百多年后(即至元顺帝年间),在东边的灵丘县曾发生过为期七日的一场九级大地震,当时应州许多建筑物都毁于一旦,唯独此木塔安然无恙。在民国十五年(1926)军阀混战,这座木塔又被多发炮弹击中,但也仅仅是损坏一些斗拱、檐柱,并未伤及“筋骨”。这座历经950多年风雨沧桑的应州木塔迄今仍然雄伟壮丽、巍然屹立,这不能不说是古建筑史上的奇迹。

应州木塔大部空间的处理也是别具匠心的。底层内外柱间是朝拜礼佛的通廊,中心为佛坛,坛上有一尊12米高的“释迦佛”雕塑像,佛身涂有金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一种天高莫测的感受。当那些善男信女进入塔内,香烟缭绕,铙钹齐鸣,高大释迦牟尼大佛像金光闪烁,在古代建筑大师的写意设计下,创造出一个庄严神秘的空间缥缈意境,具有一种强烈的震憾力。底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罕见的佳作。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佛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住八方,利用墙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之杰作。

天下无双的应州木塔反映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师与名工巧匠们在建筑技术领域的伟大成就。近千年来,历代帝王与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许多有史料价值的匾额与联语,对应州木塔巧夺天工的艺术造诣倍加赞誉。诸如木塔付阶外檐南面悬挂的“万古观瞻”匾额,是清康熙六十一年题写的。外檐南联:“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外檐东联:“高接恒峰云在槛,遥临桑渡水围城。”第三层外檐南面挂“释迦塔”三个雄浑大字的匾额,特别醒目。据题记系“先王辽清宁二年特建宝塔,大金明昌六年增修”,很有史料价值。第四层外檐南面悬挂“天下奇观”匾额,为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御题。第五层外檐南面悬挂“峻极神功”匾额,为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御笔。此外还有“天宫山梵”、“高出云表”、“上接云天”等等匾额。从这些赞词中显示出应州木塔俯瞩桑干河渡,遥临北岳恒山,其高耸入云、雄伟壮丽的英姿,实在不同凡响。应州木塔与周围壮丽山川古迹遥相呼应,珠联璧合,为塞外高原增辉添色不少。所以千百年来,应州木塔与沧州狮子、赵州石桥、正定菩萨一起被人们誉称为“华北四宝”。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整修应州木塔雕塑时,在第四层释迦牟尼塑像内发现一批辽代写经、刻经和木版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这对进一步研究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价值。这批辽代珍贵文物的发现,震动了国内外学术界,从而使应州木塔更加扬名天下。

推荐访问: 木塔 天下无双
[天下无双的应州木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