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源远流长的“和”文化

时间:2022-05-16 18:55:03  浏览次数:

阳春三月,“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春天里响彻中华大地的强音,也是全民共奏的一首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时间,“和谐社会”流行为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到明年初,如果有人发起评选二00五年最时尚的词语时,我想,“和谐社会”肯定是无可争议的首选。

“和谐”一词脱胎于“和”,如果你翻查多类辞典,就会发现,原来“和”与“谐”两字一似连体,互不可分。而从“和”字而衍生的词汇家族,如和顺、和睦、和平、和美、和亲、和乐、和气、和风等等无一不是“和”意融融。从大处论,在世界上的各国之间无论大小、强弱都应和平共处;在一国之中共居的各民族也要和睦同荣;在我国执政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间又一直是和衷共济。从小处说,在家庭各成员间,不论男女长幼都应相处得和和美美;而在邻里周边的人们相处也要和和睦睦。即使你做生意,想赚别人口袋里的钱也需诚信为本,和气生财;甚至你想给别人提点意见,不是也要与人为善,和风细雨吗?你看,这“和”字的用途是如此的广泛,它洋溢的和谐精神又是这样的厚重。

其实,人们崇尚、青睐“和”文化,非起始于今日,它渊源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我国四十年代初出土的甲骨中就有“和,国之保也,家之系也”的记载。从先秦起,“和”就是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孔老夫子更有“和为贵”的名句,孟老夫子还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孔孟圣人和诸多先哲们的倡导下,“和”文化代代得到了传承和光大,在涉及文化的各个领域,无不积淀着“和”文化的理念,显示着“和”文化的神奇魅力。

在音乐中,奏响了“和”文化的先声

根据《中国书法大字典》的释义,“和”字的起源是上古时期一种能够吹奏的无名的乐器。不过,至今人们也不知道这种乐器是什么模样,尚有待于文物工作者进一步的发掘和考证。又据《尔雅》,古代乐器的大笙为“巢”,小笙为“和”,这已是可考据的周代了。可见“和”与音乐有着难以割舍的缘源。

据《中国音乐史略》一书介绍,早在上古年代,在街陌之间就广为流行一种名为“相和”的民谣,到了汉代才有 “相和歌”的名称,它是由周代的“国风”和战国时的“楚声”发展起来的,歌唱者击节而鼓,与其他伴奏的管弦乐器的乐工互相应和,由于人相和、乐相和,和和谐谐,“相和歌”由此得名,你看,这乐名与“和”字的原意完全相同。

七十年代末,在湖北隋县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钟鼓乐队”,有一组编钟,它更是“和音乐”典型的一例。“钟鼓乐队”,后人一般称之为“钟鼓之乐”,它是以编钟与建鼓为主要乐器的管弦乐队,它兴起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

曾侯钟的音阶构成,除五声音阶的“正音”即宫、商、角、徵、羽外,还有专称为“和”的清角,互补成六声和七声。演奏时,由三个乐工双手各执丁字型木槌分别击敲编钟,又有两名乐工各执一根木棒,分别撞击低音角钟,配以和声,起到烘托的作用。在编钟乐声的构成中,各声协调和谐,它又一次印证了“和”文化的理念。现代音乐中有“和声”的唱法以及那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和声学”,我想,也许都是从古代那原始“和乐”而起滥觞的。

在汉语中,展示着“和”文化的魅力

曾记得在大学里,老师在讲授汉语美学时,说到恩格斯对一些国家语言的评价。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也是一位语言巨匠,他在给妹妹玛丽的信中说,意大利语“似和风一样清新舒畅”;葡萄牙语“如芳草萋萋海边的声声浪涛”;西班牙语“象乡村里徐徐飘逸的清风”……介绍到此,老师加重语气说,遗憾的是恩格斯不懂汉语,如果他会说汉语,一定会赞叹汉语不仅具有节奏的韵律,更有音节那特有的和谐。时隔已几十年,但这段往事一直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汉语音节的和谐魅力,尤其体现在唐诗宋词里。当我们端坐在音乐大厅,聆听语言大师朗诵起李煜那脍炙人口的双调小令《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时,那平平仄仄的声调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由一点滑向另一点,中间经过一次次过渡的阶梯,似如用琴弦拉奏出来抑扬顿挫,这高低起伏自如的声调如潺潺流水沁入我们的心田,带给我们无比美妙的享受,这就是音节的“和谐”在起作用。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祖宗,他们是深谙“和”理的高手,把“和”的文化理念如此精到的引入了汉语中。

汉语的字音,除了声、韵之外,还有特别的声调,这就是高低升降变化的由来。这种变化体现在“四声”上,它就是过去的平、上、去、入;今天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前后穿插,错落有致,又互为协调相补,使得节奏富有和谐的旋律,“和”文化又一次在这里大显了神通!

在匾额中,凝固着“和”文化的灵魂

从唐代以降,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房屋厅堂、园林亭榭上的题字横牌(又称匾额、对额)的撰文。在《红楼梦》第17回“大观园试题对额”中,由贾政出题,众门客推抬,贾宝玉“大试歪才”,口若悬河一口气拟下十多个对额,足足出了一回风头。匾额之文讲究用字的精巧凝炼,经过历代文人不断的打造,它已成为雅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北京故宫三大殿的匾额就是最具说服力的展示,它凝固了“和”文化的灵魂。

我国历朝的统治者在东征西讨取得政权后,都力图长治久安。不只是为其巩固统治地位,更想代代相传的稳住江山,于是“求和图安”成为追求的终极目标。

本来,“和”文化是汉族人的精神图腾,但入主北京的清王朝统治者不仅不排斥,反而海纳吸收。就在清顺治二年,将明朝定都北京在故宫修建的第一殿“奉天殿”改为“太和殿”;第二殿“华盖殿”改为“中和殿”;第三殿“建极殿”改为“保和殿”,这三大殿都有一个“和”字,其用心堪称良苦啊!

先说“太和”。在汉语中,“太”有“大”、“广”、“高”的含意。在古代文化中,“太和”就是道,因为古人认为“太和”是阴阳二气既相冲矛盾又融合统一的状态,它是万物的元气。“太和殿”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金銮殿,它在紫禁城内的三大殿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皇帝登基、寿辰、大婚以及一年中重要节日的祭祀等举行庆典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它既含有吉利之说,有包有太平之道。用“太和”作为第一殿之名,其用意不言而喻。

再说“中和”。按字典释义,“中和”是不偏不倚,也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价值取向。按照儒家的说法,能做到“致中和”就能达到“中正和平”的最高境界,“中和殿”是皇帝临“太和殿”大典前,先要在“中和殿”升堂,阅奏章的场所。“中和殿”就源于“致中和”的含义。

第三殿叫“保和”。“保”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象用手抱着孩子,原意安也。在《孟子·梁惠王》中有“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说法,可见“保”字的重要。把“保”与“和”组词,作为匾额之文,显示出深层的含义。

三大殿匾额的改名,决不是表面上的文字游戏,而是“和”的理念在大行其“道”。实践证明,在改匾额的这一年,也就是1645年,这正是我国从频仍的战乱走向和平安定的转折。

在园林中,传承着“和文化”的血脉

我国的园林艺术堪称世界一绝,在园林的布局中特别讲究山形、水系,土、木、石的和谐统一。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论及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时说过:“它以整体结构布局见长,以局部互补和谐取胜”,这真是一语中的。确实,不论是精巧自然的苏州园林,还是大气磅礴的北京园苑都清晰地体现“和”文化的风格,传承着“和”文化的血脉。

苏州园林是江南园林艺术的代表,以规模最小的留园为例。留园占地不到五十亩,但它的布局就有四路,特色各异。东部着力建筑,以厅堂轩斋夺巧;中部钟情山水,以池塘木石取胜;北部回归自然,以田园风光为美;西部刻意巧饰,以亭榭辉映为趣。虽然这四部分在局部上显得有些分散,但全园各部互为观照,彼此呼应,成为一统,“和谐”风格也就尽现园中了。

我们再来看看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后一座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园林艺术传统,博采我国大江南北造园手法的长处,兼有北方山川雄浑宏魄的气势和江南水乡婉约清丽的风韵,浑然一体,协调和谐,又一次将“和”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颐和园不只是在它的园中嵌有一个“和”字,在园中最大的戏园又叫“德和园”,昆明湖中最大的游船还叫“太和”号。颐和园中凸现的一个“和”字,足以显现“和”文化的风采。

此外,颐和园的山形水系也体现出和谐的风格,因为颐和园原来的山形水系布局不太理想,清代建国前,万寿山东面并不是斜坡,而是陡坡;东西门的水域也不宽阔。后来人工作了大的调整,即挖湖堆山。由此昆明湖水域扩大了一倍,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又将湖面分成三个部分,并恰到好处地分别点缀了一座岛屿。又根据传统做法,将挖出来的湖泥堆放在山的东面,这就形成了水环山,岛绕水的格局。使万寿山和昆明湖和谐对称。同样,北京景山的五座山峰和五座山亭也非常对称,使人感觉它是那么的优美和谐。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和”文化不只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它在我们社会的发展史上更留下难以计数的成果和遗迹。笔者在此文中只是挂一漏万,就在不久前我又看到一本刊物上它的另一种体现,兹录于后。

在北京的宣武区,以北京建城纪念柱为中心的范围中,同时聚集着五大宗教的活动场所。其中有佛教的天宁寺、法源寺、长椿寺;有道教的白云观;有天主教的南堂;有基督教的珠市口教堂;还有伊斯兰教的牛街清真寺等。在这个咫尺之地竟同时共处着,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它的存在使人又一次看到中华民族“和”文化海纳百川的鲜明特色。

推荐访问: 源远流长 我国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