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继承光荣传统 弘扬优良作风

时间:2022-05-13 09:20:04  浏览次数:

摘 要: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开展人民战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战略战术、建立军内民主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光荣传统和以心系群众、先人后己、勇敢战斗、威武不屈、艰苦奋斗、勤俭朴素、团结友爱等为基本内容的一整套优良作风。回顾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弘扬红军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工农红军;光荣传统;优良作风

中图分类号:K2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5X(2006)05-0060-03

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独立领导中国土地革命战争、创建中国新型的革命军队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适合于中国特点的人民军队的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军事史上取得的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伟大成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军队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一、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荣传统

(一)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永葆红军的人民军队本色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召开的“八七会议”,明确提出要“创造新的革命军队”[1]。经过红军初创时期的斗争实践,“古田会议”决议对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做出明确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2],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不是也不能是其他样式的军队,它必须是服从无产阶级领导的、服务于人民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红军的这种性质,决定了红军的宗旨是进行民权革命,为工农而战,也就是后来毛泽东概括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3]。红军的这种性质和宗旨,是红军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最根本标志,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土地革命战争,必须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求得生存、胜利和发展。党在领导红军和根据地人民的军事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人民战争思想。其要点是:只有最大限度地动员、组织和武装群众,才能战胜强大凶恶的敌人;实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必须紧密结合,建立、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内,建立统一的党、政、军领导核心,实行主力红军、地方红军与赤卫队、少先队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形成广泛的根据地内的人民战争;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条战线和各种形式的斗争,同武装斗争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从各个方面打击敌人[4]。

(二)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制度,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1929年,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整套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支部建在连上”等基本制度,这就从组织上确立了始终把人民军队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保证这支军队始终服从党的意志,听从党的指挥,而不会成为任何个人野心家手中的工具。古田会议进一步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各项原则,尤其是解决了如何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这样,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全面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红军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的领导。在政治上,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是红军执行三大任务遵循的行动准则;在思想上,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正确的纲领路线教育部队,不断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组织上,团以上部队和师以上直属队均建立党的委员会,作为该部队、直属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红军才能团结一致沿着正确轨道胜利前进。

(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全军思想意志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在革命武装中开展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并通过革命的政治工作统一全军的思想和意志,使实现党的政治目标成为全军不懈奋斗的自觉行动。古田会议决议规定,“红军的政治机关与军事机关,在前委指导之下,平行地执行工作”,明确肯定了红军中政治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1932年2月,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各级政治机关编制系统表与组织及其工作纲要》和经过修改的《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红军的政治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各地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都逐步健全了政治部门,加强了政治工作。1934年2月召开的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论断,将红军政治工作的地位提高到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高度。

红军之“所以能打胜仗,除了靠正确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避实以就虚之外,主要靠压倒敌人的士气。士气从哪里来?靠广大指战员的阶级觉悟,知道为何而战。这就要靠政治思想工作,靠平时经常的基本的和时事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战场上强有力的宣传鼓动工作”[5]。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开展了唱歌、小型演讲、娱乐、测验、问答等针对性很强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这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定了红军革命必胜的信念,使红军部队在物质条件极差的长征途中始终保持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了胜利。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战略战术,确保三大任务的完成

红军的人民军队性质和人民战争的思想,决定了工农红军的根本任务。早在1927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总结茶陵战斗的经验时,明确规定工农革命军必须执行三大任务,即: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和地方党的组织。1929年《中共中央九月来信》提出:“目前红军的基本任务主要的有以下几项:一、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二、实行游击战争,武装农民,并扩大本身组织;三、扩大游击区域及政治影响于全国。”[6]古田会议决议又进一步明确强调,红军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2]。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工农红军独具的建军特点,决定了红军必须采取适合于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原则。红军各主力军、军团和方面军,在长期激烈艰苦的反复拼杀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对敌作战经验。毛泽东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原理,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军事家的有益经验,正确地吸取和参考了北伐军和苏联红军的作战经验,及时总结了全国各地红军作战的实践经验,集中了全党全军的集体智慧,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作战原则:坚持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战略上实行内线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和战斗上实行外线速决的进攻战;以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必要和可能的阵地战;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反对分散兵力的击溃战等。

(五)积极建立军内的民主制度,执行严格的政治组织纪律

从“三湾改编”开始,毛泽东规定了工农革命军内部实行民主制度等。此后,各地红军也都逐步实行了这一制度。古田会议决议重申取消肉刑制度,废除辱骂、取消枪毙逃兵制度,规定“优待伤病员”等。红军实行民主制度,坚持官兵一致原则,是军队团结的政治基础,是人民军队阶级本质在内部关系上的必然要求,也是红军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

红军在实行民主制度的同时,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组织纪律。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茨坪以前,毛泽东就规定了三大纪律。1928年1月,他又规定了军队必须执行的六项注意,随后补充为八项注意。此后,各地红军创建后,都规定了严格的军事纪律。古田会议决议强调了红军必须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明确反对极端民主化和非组织观点,规定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2]。朱德指出:“红军的纪律绝不依靠打骂来维持,而是建筑在无产阶级的团结上面,用自我批评的精神、教育的精神,互相督促和勉励,达到自觉遵守纪律。”[7]红军正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使广大指战员逐步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的风气,使红军成为既有充分民主生活,又有铁的纪律的军队。

(六)实行非雇佣的志愿兵制度,开展军政和文化教育

“八七会议”决议指出:“创造新的革命军队,不要有雇佣的性质,而要开始于志愿兵的征调。”中共中央《军事工作大纲》明确指出,“职业化的军队制度必须废除,军队要定期退伍,逐渐改为志愿兵制”,“废除薪饷等差制度,方能除去军阀制度的遗毒”[8]。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最早宣布废除雇佣制、薪饷等级制,开始实行志愿兵制度。各地红军创建后,均实行志愿兵制。

红军成立后,相继开办了教导队、学兵队,对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九月来信》指出,红军只有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才能增强自己的战斗力。红四军很快在闽西、赣南办起红军学校。1931年秋,红军在瑞金办起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来成为培养红军干部的基地。红军总司令朱德论述了加强红军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的重要性及其要求,他指出,红军的战斗力“不仅是靠军事技术的条件来决定,最主要的是靠红军的阶级政治觉悟、政治影响”。他还强调“红军在战术方面必须超过敌人”[8]。后来,朱德又强调从实践和理论中来提高军事技能,特别是红军指挥员和政治委员更要以身作则来提高军事技能。从此,红军各部队经常进行军政训练和休整,红军的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

二、中国工农红军的优良作风

(一)心系群众,一心为民,先人后己,甘于奉献

工农红军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工农红军得以发展的坚强保证。红军指战员经过革命的宣传教育和亲身实践,知道红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红军指战员对广大劳动人民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快地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战士们积极宣传党的纲领政策,发动贫苦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组织赤卫队、少先队等地方群众武装。为求劳动人民翻身解放,保卫根据地人民获得的利益和权利,红军指战员在反“围剿”作战中勇敢战斗,为人民忘我献身。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战士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二)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忠诚坚定,威武不屈

红军指战员具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争取胜利,红军指战员面对千难万险,无所畏惧,从不退缩,英勇果敢。红军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作风,集中表现在战斗中。面对装备优良的强大敌军,红军战士们敢于斗争,无所畏惧,英勇拼搏,前仆后继。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战争的烈火中,形成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作风。

用革命理论和党的纲领路线武装起来的红军指战员,树立了求工农大众彻底解放的远大理想,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曲折的逆境中立场坚定。广大红军战士具有顽强惊人的革命毅力,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信念坚定,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无论是红军干部还是普通战士,一旦在战场上被俘或执行任务时被捕,任凭敌人严刑拷打,威胁利诱,他们决不向敌人屈服。

(三)艰苦奋斗,勤俭朴素,团结友爱,同甘共苦

各地红军部队,长期战斗在偏僻的农村山区,从创建之日起,指战员就面对着恶劣的生存环境。红军战士们用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集体智慧,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长征途中,英雄的指战员们,经常风餐露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五、九军团,三次爬雪山过草地,艰苦异常。但是,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住红军战士前进的步伐,极端艰苦的环境使红军指战员更加坚强。正如毛泽东在总结人民军队发展的历史经验时所说的:“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完全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能够打倒的,任何严重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9]红军指战员们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红军历经曲折不断发展的坚强保证。

有共同革命理想和严格组织纪律的红军部队,是亲如兄弟的战斗集体。红军内部,实行官兵一致、上下一致的原则。不论职位高低,不管分工如何,在政治上、人格上一律平等;实行政治民主、军事民主和经济民主,每个干部战士,都可以通过一定形式提出个人意见和要求;建立起自觉的纪律,反对打骂和肉刑,强调耐心说服教育。因此,干部与战士、上级与下级以及兄弟部队之间,团结一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在物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广大官兵同甘共苦,吃穿一样。生活环境越是艰苦,同志间的阶级情谊越是深厚;革命斗争越是残酷曲折,战友们的革命团结越是牢固。尤其是险恶时机和生死关头,许多红军干部战士挺身而出,争抢危险的战斗任务,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保护首长,抢救战友。红军的团结友爱优良作风,培育了战士们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使红军成为打不乱、拖不垮的钢铁队伍。

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使得共产党和红军获得了其他政治势力所无法比拟的政治优势。政治优势往往是社会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新生事物、新生力量,起初总是弱小的,但它由于有这种优势,就具备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任何强大的反动势力也难以扼杀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军队就是这样一种革命的新生事物,它依靠自身特有的政治优势,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和敌对势力,并最终取得胜利。

责任编辑 宋淑芳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王健英.中国红军发展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5]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上册)[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3.

[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9]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推荐访问: 光荣 作风 继承 优良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