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否定用法考察《元曲选》的形成

时间:2022-05-12 10:50:04  浏览次数:

摘要 本文从《元曲选》中“无、未、莫”三类否定用法上考察其成书时期。经统计与对比分析认为其更接近于元末明初的语言特点,结论是《元曲选》的主体形成于元末到明中期。

关键词:否定 《元曲选》 成书 断代

一 引言

明人臧懋循所编的《元曲选》是争议最大的元杂剧版本。学者一般认为明人所编的元杂剧多有改动,藏晋叔的编刻也不例外,这可以从同时代人的批评以及对曲词宾白的增删中看出,较有规律的如剧目中的数字“《元曲选》本都要比其他本子加码”。版本的形成“与其说是经过编者臧懋循全面的校订,还不如说是由他改编而成的”。不过,对于剧本的删改更多的学者认为非臧氏一人所为,为杂剧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发生的。杜海军就认为指责臧懋循的大幅增删多为臆断,臧懋循对元杂剧所作的修改是基于之前各种明刊本进行的修订。由此看来,《元曲选》有可能是在最初底本上的不断完善而形成。《元曲选》编刻于明晚期的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和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从编刻年代回溯至元末关汉卿时期有三百多年的时间跨度,从语言变迁的角度看这样的跨度将有直观的变化,而汉语的否定在这一时期就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本文将从否定用法这一角度考察《元曲选》的时代特点及形成过程。

汉语否定的演变可以从这三类否定形式追溯其变化:一是“无”类否定,即对“有”的否定。这类否定经历了从“无(有)”到“没(有)”的变化。“没”在唐中后期才从“沉没”引申为对“有”的否定并且到了约14世纪还都是单独使用,“没有”在元末才开始使用。二是“未”类否定,经历了从上古的“未”到“不曾”再到“没有”的变化。“没”用作否定副词始见于南宋,到了明代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否定副词并最终取代了“不曾”。三是祈使句否定,经历了从上古的“勿”、“毋”到“莫”、“休”、“不要”,最后发展出“别”。江蓝生就认为“别”产生于元代,李焱和孟繁杰的观点近似并认为到了明清时期开始在禁止副词系统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三类否定的变化可以用于考察《元曲选》的时代特点,并推定其形成的年代。

为了建立比较,需要选定上下界点的参照文献。我们将以《原本老乞大》(下文简称《老》)和《朴通事》(下文简称《朴》)作为年代上界参照点,《金瓶梅词话》(下文简称《词话》)为下界参照点。这两种文献作品都有比较确定的年代,据朱德熙考证,《朴》作于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到元亡(公元1368年)之间;《老》为同期作品,郑光和梁伍镇等认为作于高丽朝忠穆王二年(公元1346年)后不久,因此都是元末的作品。《词话》本是《金瓶梅》现存最早的版本,为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东吴弄珠客及欣欣子序,作序时间与《元曲选》的编刻时间(公元1615年)几乎同时。作序时间应该为成书之后,年代的可信度也高,据此可以断定《词话》本成书于明晚期。比较这三者的否定用法特点将有助于推测《元曲选》形成的时间跨度。如下是对三类否定的比较以及对《元曲选》的年代推定。

二 “无”类否定

“无”类否定指对“有”的否定,《玉篇·兦部》解释为“无,不有也”。“无”从上古沿用至今,早期的二字词包括“不有、无有”,直至今日仍有保留如“无奇不有”,但在口语体上已被“没(有)”取代。“没”用作否定产生于唐代,如王梵志的《杌杌贪生业》诗就有“漫作千年调,活得没多时”,之后到了元末才出现“没有”。“没有”到了明后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使用上取代了“无有”和否定副词“不曾”的主导地位。因此,比较《老》、《朴》、《元曲选》、《词话》之间的使用特点可以断定其年代特点。

《老》、《朴》成书于元末,从统计看,《老》未见有“没有”,其中“无”29例,“没”31例,“无”与“没”的比例为1:1.17。《朴》“没有”有2例,“无”48例,“没”50例,“无”与“没”的比例为1:1.04。从使用比例上看,“无”与“没”的使用几乎持平。

《元曲选》全书“无”出现3491次,“没”825次;“无有”71次,“没有”46次。“无”与“没”的比例为4.2:1,“无有”与“没有”的比例为1.7:1。此外,“没”的其他意义也有出现,其中包括“没”的本义词如“沉没(1次)、渰没(1次)、埋没(11次)、辱没(19次)”等,以及用于惯用搭配上如“没揣的(16次)、没来由(50次)、没奈何(16次)”等。但从总体的比例可见“无”和“无有”占主导。另一个发展是,“没(有)”已开始用作副词,但只出现了不多的个例。据吴福祥的研究,“没”用作副词在南宋作品里就有用例,因此在《元曲选》出现并不奇怪,只是使用极其稀罕。

最后是《词话》的统计结果。该书“无”出现1038次,“没”1786次,“无”与“没”的比例为1:1.7;“无有”出现14次,“没有”150次,“无有”与“没有”的比例为1.7:1。可见,《词话》中“没”和“没有”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否定词,“无”和“无有”的应用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综合三种文献的统计结果分析。依年代特点看,三者出现了比较直观的差距。《老》、《朴》尚未出现“没有”的用法,但“无”和“没”的用法基本持平;《元曲选》“无”和“无有”都占主导地位,且“没”已经开始用作副词用法;而《词话》则“没”和“没有”占主导,“无有”的主体地位已被“没有”取代。由此,如果要做年代推定,《元曲选》的年代明显更接近《老》、《朴》,《元曲选》总体成书应该在元末到明中期。

三 “未”类否定

“未”类否定为副词,表达对已然的否定。“未”来源于上古汉语,之后产生了“未尝、未曾、不曾”,汉代已出现“未曾”的用例,如《史记·循吏列传》中的“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不曾”大约产生于六朝,唐诗中就已经很常见了。之后再发生了“没”用作副词,如南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中有“没瞒过我实是你灾”,直至最终“没有”取代上述诸用法。

不过,在我们分析的三种文献中如上一节的统计分析,只有《词话》中的“没”有较多的副词用法。“未”类否定在《元曲选》里主要用“不曾”,“没(有)”用作副词只有零星的用例。《老》、《朴》也只用“不曾”。但在《词话》本里,“没”不仅取代了“无”占主导,也取代了“不曾”否定副词的主导地位,据杨荣祥统计《词话》里副词“没”跟“不曾”的比例为4.3:1。用法上还发展出了当今现代汉语的以“没有”置后的反复问句。

综合来看,《词话》里 “没(有)”的用法已经形成了现代汉语的雏形,“不曾”的主导地位已经由“没(有)”取代,这与《元曲选》和《老》、《朴》中以“不曾”做否定形成明显的差距。因此,从“未”类否定的比较《元曲选》也更接近于《老》、《朴》,虽然《元曲选》编刻年代在《词话》的创作年代,但其主体成书要早许多。

四 “莫”类否定

“莫”类否定为祈使否定,表达劝诫或禁止。古汉语用“勿”与“毋”,汉代以后产生了“莫”,《史记》里已可见,到了近代汉语已普遍使用;“不要”初见于汉代,唐代开始逐渐增多,现代汉语还在用;“休”最早从唐代开始用,晚唐五代以后趋于普遍;“别”用作否定产生于元代,到了清代才广泛运用。

在我们需要比较的三种文献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一是“莫”与“休”用法上的区别。据杨荣祥的研究,“休”在元代北方方言中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莫”。在我们选择的文献中,《老》、《朴》为朝鲜人所编的汉语学习读本,语法体系体现了当时大多数人的语感,因此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作品。同样,《元曲选》也属于北方方言作品,元杂剧又称北杂剧,为一种流传广泛流行于北方方言区的北曲,与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方言区的南曲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是否定“别”的产生与运用。“别”多用于指别如“别人、别个”或同“另”,有“另外”之意。“别”用于否定恰好产生于元末,因此,若《元曲选》与《词话》同时期,“别”用法上的差别应该不大,有比较才有区别。如下是我们的统计分析。

“莫”和“休”在《老》、《朴》中差别明显。《老》中“莫”只有1例,“休”71例,比例为1:71;《朴》无“莫”的用法,有“休”54例,比例为0:54。在《元曲选》中,“莫”有256例,“休”1687例,比例为1:6.6。而在《词话》里“莫”有236例,“休”682例,比例为1:2.9。可见,《元曲选》与《老》、《朴》比较接近,以“休”居多,具备典型的北方方言的特点,而《词话》中“莫”与“休”的比例明显要低,这种比例具备语体上的差别。

再在“别”使用上。《老》、《朴》中“别”没有用作否定,《元曲选》里只有极个别的个例,如《梅香》中的“别引逗出半点儿风声,夫人他治家严肃狠情性”。江蓝生认为元杂剧是“别”用作祈使否定的发端,这就是其一的用例。相比之下,“别”在《词话》里的用法已明显增多,李焱和孟繁杰统计出有28个用作祈使否定,我们统计的结果还更多一些,“别”作祈使否定有41例,其中“别要”38例,单独的“别”字3例,“别”与“休”的比例为1:16.6。可见,“别”也处于增长期,与《元曲选》的个例还是有大的差别。

五 结语

以上我们从三类否定词的发展上考察了《元曲选》的时代特点,从参照文献《老》、《朴》和《词话》的比较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元曲选》主体的成书要比《词话》早,可以早致《老》、《朴》的成书年代。由此我们推测,《元曲选》在元末到明中期就已经主体上成书了,之后的改编是有限的,没触及语法特质。另外,从“无”的多样性用法上推断,如“无的”、“没的”、“没得”的类方言特点及“无过”、“不过”的混用,作者也非一人,即便是宾白也非臧懋循一人的主体原创,原创者或之后的修订者均为多人。

参考文献:

[1] 杜海军:《〈元曲选〉增删元杂剧之说多臆断》,《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 江蓝生:《禁止词“别”考源》,《语文研究》,1991年第1期。

[3] 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 解玉峰:《读南图馆藏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文献》,2001年第2期。

[5] 李焱、孟繁杰:《禁止副词“别”来源再考》,《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

[6] 刘坚、江蓝生等:《近代汉语虛词研究》,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

[7] 梅祖麟:《从语言史看几本元杂剧宾白的写作时期》,《语言学论丛》,1984年第13期。

[8] 石毓智、李讷:《十五世纪前后的句法变化与现代汉语否定标记系统的形成——否定标记“没(有)”产生的句法背景及其语法化过程》,《语言研究》,2000年第2期。

[9] 吴福祥:《否定副词“没”始见于南宋》,《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

[10] 小松谦、金文京等:《试论〈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性质》,《文化遗产》,2008年第2期。

[11] 杨荣祥:《近代汉语否定副词及相关语法现象略论》,《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

[12] 郑光、梁伍镇等:《原本老乞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13] 郑尚宪:《臧晋叔改订〈元曲选〉考》,《文献》,1989年第2期。

[14] 朱德熙:《“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第2期。

(吴庚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

推荐访问: 元曲 用法 否定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