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改革开放40年,见证中国速度

时间:2022-05-11 10:10:06  浏览次数: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修筑一条路可带动一方经济,铺就一张交通网则可以拉动整个国民经济。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40年。改革开放发端之时,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我国交通十分落后。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座座桥梁“飞架两岸”,条条乡村土路蜕变成高速公路,逐连成网,宽阔平稳、四通八达;高速铁路穿梭于城市之间,高铁动车风驰电掣间缩短了你我距离;千条航线散射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飞机不时起降……

从主要依靠步行,到驾驶私家车出行;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长时间排队只为搭上一辆公交车,到如今手机一开就能叫到网约车。我国交通出行在改革开放40年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世界交通运输史上展现出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辉煌成绩。1978年,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89万公里,公路密度9.27公里/百平方公里。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此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启了“中国速度”模式。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高速公路以13.65万公里的通车里程稳居世界之首,全国公路网密度达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覆盖97%的20万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二级以上公路通达96.7%的县,全国通公路乡(镇)达99.99%,通公路建制村达99.98%。40年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举世瞩目,创造了世界高速公路史上的奇迹。

路通百业兴、民富客运忙。高速公路的广泛建设,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交通方式和时间的改变,以前区域之间来往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可能在修建高速公路以后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过去往上海、北京运菜要整整一天,京沪高速公路通车后,六七个小时就到了,今天下午依然在菜田里面的有机蔬菜,明天早晨就可以到上海市民的餐桌上了。”山东荣庆物流公司总经理崔曙光表示,京沪高速开通前后,自家的车辆运行里程由原来的880公里缩短至550公里,车辆燃油成本下降了38.6%、车辆折旧磨损成本减少了50%。以荣庆物流的高端客户法国达能为例,北京至上海的达能牛奶从北京车间的生产到上海的商超配送完成,要求物流企业在2℃~6℃的恒温环境、整改物流运输时间在30小时内实现。“如果没有京沪高速公路的修建,这种高端的冷链物流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尽管成绩足够耀眼,但公路建设要走的路还很长。由“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被认为是下一阶段中国公路的发展方向。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周纪昌说:“如今,以规模速度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已不再适用于我国现今交通发展。尤其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质量安全要求更高、交通要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大背景下,公路工程建设和质量要求不能只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上,需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深化质量内涵,助力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表示,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质量安全要求更高、交通要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大背景下,公路工程建设和质量要求不能只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上,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新时代公路建设队伍,将高质量发展基因植入全行业。

高铁发展跑出中国速度

2018年年初,一辆小火车因为“慢”,成了网友们追捧的“网红”。它就是往返于山东淄博和泰山之间的7053次列车。这列平均时速仅有32公里的绿皮小火车,自1974年开通运行,到2018年已经44个年头,列车由柴油内燃机车牵引,整列车没有餐车,没有空调。除了照明、小风扇需要电力维持,烧水、供暖等全采用传统的煤炉方式。它是山东省唯一还在营运的绿皮车,被称为中国最慢的绿皮火车。

如今,随着高铁不断提速,中国已经迈入时速两三百公里的高速交通时代。而这列时速二三十公里的绿皮火车,成了见證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铁路发展的“活化石”,映衬着中国铁路不断提速的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铁路网里程仅5.17万公里,2003年年底,我国铁路网规模达7.3万公里,25年间增加了约2万公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年实施,我国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2006年建成。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08年开通运营,拉开了我国高铁时代的序幕。2011年建成通车的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高、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2.7万公里,改革开放40年间增长了7.53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总里程超过第2位至第10位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四纵四横”高铁主通道全部提前贯通,高铁覆盖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在最繁忙的车站,平均84秒就有一趟高铁驶过;我们拥有全世界速度最快的铁路系统,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4.5小时……

1979年,中国春运历史性突破1亿人次。“一票难求”成为此后每年春运的焦点。2018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约为30亿人次。这意味着,40年间,中国春运规模扩大了30倍。

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动车组开始亮相春运舞台,上千公里的里程,一天之内就可以到达想去的城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想法已经成为现实。随着铁路网的完善,铁路春运的运力也在一步步的增加。

家还是那个家,回乡之路却早已不是同一条。千里故乡能一日往返,背后是改革的一日千里。为破解“人在途”聚焦运力改革,车辆提速、路网加密,各大铁路局完成公司化改革,新一轮民航运价改革启动,曾经“如何回家”的问号被一个个拉直。

旅途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也曾经是亿万中国人在春运经历的真实写照。很多人还记得,多年前为了买一张车票,需要从售票窗口排出几公里的队伍,甚至有人扛着行李、席地而卧,深夜带着铺盖排队购票是火车站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抢购春运返乡车票就像一场战役。而现在,春运购票完全是另一番风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崛起,网络订票已经成为人们的常态。手指间的轻轻一点,又方便又快,网站和移动端购票系统不断升级,自助取票机大量投放,有效地疏解了购票高峰。80%的春运车票由互联网售出,为买票在风中凌乱成了历史记忆;高铁、飞机能连免费WiFi,生活与旅途的衔接变得更加平滑;“高铁顺手寄”方便旅客托运不便携带的大件行李、土特产礼品等,改善旅客出行体验,甚至外卖都能准时送到车厢……出行软硬件的一同提升,正源于供给侧对于需求侧的高度关注,这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改革一直牢牢锚定的目标。

40年的巨变中,“中国速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更给我们以强大的民族自信心。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淡定而从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铁路不断突破自我,不但实现了中欧班列的做大做强,中国铁路尤其是高铁更是在世界“吸粉无数”,并且连续从海外传来捷报,从蒙内铁路到中国列车首次出口欧洲再到“雅万高铁”等多个海外项目的积极推进,兴建土耳其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中国铁路在全球市场彰显着大国风采。

同时,中国铁路总公司近年来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截至2017年底共主持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铁路联盟重要国际标准55项,成为国际铁路标准制修订的重要力量。

“中国已完成了大规模高铁建设,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从中国那里,我们汲取了成功的发展经验。”土耳其交通部长阿斯兰在2018年5月举办的第十届国际高铁大会和贸易展大会上说。

2018年6月,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第一单——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进入了全面实施推进的新阶段。值得期待的是,建成后的雅万高铁上,将出现来自中国的标准动车组疾驰向前的身影。

世界的眼光聚焦中国,世界高铁的智慧汇聚中国,中国高铁的巨大成就为世界高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速度的每一次提升让全世界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这份喜悦。

民航伸展开放的翅膀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国民用航空从一个军事化的行业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民航隶属空军,民用机场78个,1980年管理体制改革后,民航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978年,我国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约23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3万吨、飞机起降架3.5万架次。截至2017年,运输机场由78家发展到229家(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其中旅客吞吐量千万级大型机场32家、百万级中小机场52家,全国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11.48亿人次、货邮吞吐量1617.73万吨、飞机起降架次1024.9万架次,分别增长495倍、257倍和299倍,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224个,机队规模达到3261架,定期航班航线里程近700万公里,民航服务覆盖了全国88.5%的地级市和76.5%的县。国际航线784条,定期航班通航国家61个(通航国际城市167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由2%提高到28.6%,连续13年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公共基础设施大国。

2017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9579万人次,位列世界第二,香港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分别位列第八和第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排名第十三位。航空运输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已由从属补充地位,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曾几何时,坐飞机对普通市民来说是件“想都不敢想”的奢侈事。而如今,坐飞机已经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机票的价格也是普通百姓所能接受的。乘飞机出行已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交通方式。2018年8月24日,正好是周五,苏培一家三口和朋友约好去成都,下班后到首都机场乘坐到雙流机场的航班。两天后的周一早上他又返回坐在了办公桌前。“平时工作太忙,周末去过两天小资生活,很放松。”苏培的这句话,也道出了如今我国民航运输的日新月异。

在作为一般交通工具的同时,航空运输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中东欧间航空旅客量超过85万人次,同比增长31.1%,航空运输市场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中国民航正在与中东欧国家携手搭建区域民心相通的空中之桥。

科技出行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赋予交通运输的历史使命。

建设交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交通发展动力、服务质量、科学技术、治理方式、安全保障、智能交通是交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而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交通事业的一场革命。近年来,共享经济在出行领域掀起大波澜。借助互联网力量的网约车就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满足了人们对于出行更高的要求:从路边等出租车,到在屋里叫一辆车;从付现金,到手机在线支付。

2017年开始,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迅速成为市民的“新宠”,成为仅次于公交、地铁的城市第三大出行方式,在化解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上出了一份力,也符合人们对于低碳、绿色、共享的理念追求,受到许多都市人的追捧。除了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也纷至沓来,共同打造城市交通出行体系。

尽管在网约车、共享单车的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不可否认其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也折射了人们在享受改革成果的同时,出行理念也在逐渐改变。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家庭小轿车,再回到自行车,人们出行求的是环保、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从这个层面上看,共享单车不单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的我们,外出已可以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可坐高铁跨省市远行,坐飞机比当年骑摩托车都常见。这些皆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让更多人心中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我们还可以展望到一个科技出行的时代,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互联网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百姓出行方式发生下一轮变革。

回眸40年,梦想照进了现实。

回眸40年,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40年间,中国在变,中国交通也在变,中国交通发展的速度,印证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速度。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我们身临其境。回望身后脚印,我们由衷地感到,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中国交通将继续以“中国速度”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一路前行。(本文摘编自《中国新时代》)

推荐访问: 中国 改革开放 见证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