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05-08 13:30:07  浏览次数: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能源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技术应用改革行动的不断开展,我国国内的电力项目应用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整体的电力系统以及电力自动化应用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综合包含了电子信息应用技术、互联网通信应用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在各类不同技术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的整体电力企业不断发展。同时,电力系统也是电力工程与电力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产物,积极融合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自动化应用技术,属于我国电力应用系统自动化发展应用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支持。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科学管理完整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和电力市场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c)-0032-02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电力资源,电力已经成为了各类型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日常人们生活中的必备能源。电力系统也是一个庞大的电力网络连接系统,综合联结了集中发电、电能输送、配电到户的各部分内容,电力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整体社会电力有效供应的重要保证。伴随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总体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更新进步也带动了社会电力事业的发展,我国电力产业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力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扩大应用范围,该类型技术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以及电力自动化的进步和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进步和发展不仅仅对于电力系统的隐藏性故障判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电力负荷、电能质量以及电能安全性分析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电能的应用稳定性和应用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特点

1.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概念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以电脑为技术应用中心,以各类型职能软件和硬件技术应用为核心,受到各类型电脑程序的管理,从而实现对电力体系和电力网络的综合调整。电力系统的构建目标在于达成电能网络化控制和数字化的管理,从而实现对电力生产整个过程的监控和智能管理,对电力能源系统以及电力能源设施进行安全控制,利用智能技术进行系统调整,实现电力网络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自动化经济调控,互联网电能信息数据自动传递和更新,从而实现对电能系统的安全维护,提高输电配电的稳定性和总体的电能品质,最终实现电子系统综合控制管理,提高总体的物质收益。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进步对于整体的社会电力资源调配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征

1.2.1 扩大化的电网规模

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技术主要是由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电子管理技术等不同部分组成,同时,这也是我国电力系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整体的电力系统供电总量,实现总体电网规模的扩大,满足整体的经济建设供电调配要求,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同时也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建设的用电需要,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的顺利发展。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控制实现了我国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我国电子自动化应用技术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1.2.2 实现远距离输电

在部分地理条件较为复杂的偏远山区,要想实现总体供电应用和配电传输,不仅仅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还会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主要因为供电配送建设施工的建设成本较高。所以应该构建起数目科学合理的供电输电配送线路,采取柔性输电方案和输电技术来进行电能输配,从而可以有效解决远距离的电能供应问题,这不仅可以对总体的供电量进行保证,同时也可以对电能的实际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为山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提供便利。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进步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达成了多个地区的远距离电能输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偏远地区的用电便捷程度,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提高了电能应用覆盖的总体范围。通过柔性的电能输送技术可有效提升总体的电能输配安全性。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总体用电量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我国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自动化技术的技术应用以及管理存在的失误问题都会进一步导致电网的总体输电工作出现困难,从而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建设发展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2.1 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存在的不均衡

虽然我国的电力总体运行和发展系统在早期就已经成功引入了自动化发展技术和发展概念,但是伴随着我国总体用电量的上升,电量的总体输送负荷开始扩大,或者因为电能控制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发展都导致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受到阻碍。在部分的偏远山区,因为来自地理条件以及物质条件的制约,我国不同地区的电力网络发展和构建都存在不平衡问题,所以,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不能实现网络化的全面覆盖,从而也进一步加大了不同电力设备和电力产品之间的连接困难,阻碍了电力能源的运输发挥发展。

2.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设备出现老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设备出现老化等问题是导致我国的电力管理安全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电力应用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以及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技术本身技术要求较高。在对电力系统的总体安全性能控制过程中,各类型不同设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我国用电总量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整体的设备应用负荷也在不断加大,存在部分缺乏定期维护和保养的设备出现问题,设备陈旧就很难承担大的电能输出要求,容易导致出现电能输出事故。设备的自身电力输出承受能力如果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使用需要,就会导致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下降,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电力设备损坏。

2.3 电力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到目前为止,我国存在大部分电力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下,整体的工程操作认识和电力操作及时水平不足,同时没有丰富的电力管理经验和电能应用安全意识。此外,我国电力能源企业的自动化电力能源应用对电力系统的维护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所以需要对所面临的各类型技术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因为缺少高素质施工技术人员支持,这也是导致我国总体的电力管理安全性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问题的建议措施

3.1 科学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发展技术应用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建设与实际的电力网络设计经验不足有重要关系,因此,需要从宏观角度综合分析各类关联因素,对电网建设地区的实际地区条件和地区情况进行及时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设计出高效合理的自动化电网设计方案。从而避免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出现同类型故障。以此来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提高。

3.2 不断更新维护电力设备

应该在电力网络应用发展的过程中对电力设备更新维护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力度,电力软件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对实际的电力设备要求较高,同时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所以,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电力系统网络,提高自动化应用技术水平,提高电力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安全性,保障总体的设备运行稳定性提高。尤其是在部分偏远地区,更需要大力投入资金改善电网发展水平,组织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供电网络定期检测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以为设备故障引起的供电不稳定。

3.3 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电力软件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人才支持,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自动化的技术学习和应用人员应该持续性学习,注意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和丰富,同时提高工作实践能力,准确了解大范围下的市场发展需要和外部市场环境要求,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和岗位发展需要,从企业的发展实际入手,持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协助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强化技术专业知识,增强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实际工作操作水平。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电力事业发展也不断被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整体的供电网络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从而为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电能资源,同时,我国总体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了国家的电网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从而满足了我国总体的电力发展需要。通过加强我国的电力设备养护和加大电力维护资金投入、提高整体的电力技术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可以为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科学性和规定性不断提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蒋登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存在问题及措施[J].通讯世界,2015(5):179-180.

[2]卢喜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8):53-54.

[3]郭晓玉.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5(23):28-29.

[4]元伟,何珊珊.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201-202.

[5]董雪源.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力系统广域保护通信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6]曾德祥.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J].通讯世界,2014(13):119-120.

[7]孙勇峻,孙咏梅.探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5):38-40.

推荐访问: 电力系统 施工技术 及其自动化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