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随园记

时间:2022-04-28 09:10:03  浏览次数: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1]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2],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阖,易檐 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3]

而旷也,为设宦窔[4]。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5],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6]、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7]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8]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注释】

[1]舆台:地位低贱的人。嚾呶,叫喊吵闹。

[2]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

[3]蓊(wěng)郁:茂盛浓密。

[4]宦(yí)窔(yà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

[5]夭阏(è):《庄子·逍遥游》说,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6]香亭:袁枚弟袁树。湄君:袁枚外甥陆建。

[7]苏子:苏轼。

[8]相易:互换。

【阅读指津】 古代才俊,怀才“有”遇却不如意而辞官者颇多。陶渊明辞官后归隐田园,袁枚辞官后则雅居随园。袁枚的官该不该辞呢?他的随园难道比他的官职重要?的确,袁枚的才情和他的一大半生命都属于随园。随园给了袁枚太多的灵性,就像是袁枚的文化产业园和延年益寿的乐园。也许,没有随园,就不会有这位享有82岁高寿的性灵派创客。

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英才早发,十二岁入县学,二十四岁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大学士史贻直见他所写的策论后,称赞他是贾谊再世。袁枚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县令,因贤能爱民、政绩甚佳而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他生性疏淡,虽身居庙堂,却心系山林。他认为做官是为造福于民,并非只是上司的听差。袁枚重视生活情趣,他爱金陵的灵秀,任江宁县令时,以三百金购得江宁小仓山下的随园。随园旧为织造园(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荒废已久,袁枚购得后,加以整治,因“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称为“随园”。随园在他的《杂兴诗》中是这样的:“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袁枚三十三岁辞官,从此雅居于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也许好奇者会问为何女弟子居多——他的好友钱宝意曾作诗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袁枚亦作一副对联:“不作高官,非无福命祇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自嘲)联中之“花”也许就指袁枚的女弟子吧。袁枚爱书如命,自然也爱向她求教的女弟子,就是不喜欢官场上的蝇营狗苟。随园四面无墙,每逢佳日,游人如织。袁枚任其往来,不加管制,更在门联上写道:“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显然,袁枚完全开放了自己

的随园,把它当成免收门票的公园,想让世人到这里排解世俗的纷争,获得性灵的解放。

随园的灵性使袁枚得以成为性灵派的倡导者。袁枚说:“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他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以“真、新、活”为创作的追求。他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古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袁枚的文学思想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所冲击。但他的诗很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袁枚自谓“孔郑门前不掉头,程朱席上懒勾留”。他好咏,好游,好友,好花鸟泉石等,就是不愿“为大官作奴”。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他率真一句“聲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自以为妙,然而总裁们的评判是“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袁枚才免于落榜。袁枚为人亦如作文,坦白率真,讨厌矫情,却极重情义,其友沈凤司死后,因无后嗣,袁枚每年为他祭坟,三十年未曾间断。建得随园后,想到“使吾官于此,即一月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干脆就辞去官职,“竟以一官易此园”。喜居随园,随心所欲,性灵大开,妙手偶得,便著书一部《随园诗话》。本书用妙趣横生的诗话,诗化了袁枚近50年的随园生活。

解读《随园记》可以咬文嚼字:一是“隋”趣作“随”,谐音双关,妙不可言。“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此为“隋”之本义。“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窔。”——此为“随”之妙义。“随”源于“隋”而妙于“隋”也。《随园记》没细讲园景,只记叙治园的经过与名“随”的含义,处处扣住“随”字,写出了趣味及作者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得园的喜悦及悠游园中的雅兴。二是“随园”即“随愿”或“随缘”,这正是袁枚选择人生的原则。文章结尾,袁枚就“随园”和“官职”进行了精辟的议论,通过类似于“鱼和熊掌”的比较,道出了灵魂的声音:“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余竟以—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好一个“奇”字,一锤定音,却并没表明袁枚选择“随园”的真正原因——其实,真正原因应该

就是一个“随”字。

推荐访问: 随园记
[随园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