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限量收藏品 名目繁多迷人眼

时间:2022-04-11 09:50:17  浏览次数:

随着藏市的日趋火爆,名目繁多的限量藏品在市场上四面开花,由于销售价格远远高于制作成本,盲目投资风险很大。

上世纪末,藏界曾一度掀起炒作中青年画家“有限印刷品”之风,有机构在各大媒体上大肆宣传购买“有限印刷品”可以保值增值。为此,许多不明真相的人纷纷跟进,花了不少冤枉钱。

时隔七八年,随着藏市的日趋火爆,类似这样的限量藏品似乎又死灰复燃,而且名目更加繁多,既有工艺品、印刷品,也有仿制品、复制品。有意思的是,这类东西在各地市场上四面开花,用铺天盖地形容也不为过。

有限印刷品借题材复出

2008年春节前夕,也正是送礼的高峰季节,是许多商家和藏品制造者演绎一轮促销高峰的时节。于是在媒体广告、电视购物及各大商场的柜台上,包装精美的礼品、收藏品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有金制、银制工艺品、金银纪念币、纪念章、高档玉器、瓷器、锡器、景泰蓝等等,这些都是方便送礼的商品。聪明的商家就瞅准了这样商机,大发横财。

近日在电视购物上纷纷亮相的生肖纪念印刷品、奥运题材印刷品等,以动辙上千元的高价吆喝着。这些商品无一例外都包装精美,并附有表明其“珍贵”的鉴定证书。如有一个标价数千元的生肖纪念册,里面竟有4张鉴定证书,还有为此款商品专门组织的专家组委会,声称商品限量发售,来晚了就买不到了。可谁又能辨别这些证书的真伪呢?

2007年11月,北京的周先生从电视购物上购买了一套限量印刷的奥运“金箔”印刷品,当时周先生看重的是电视购物中宣扬的该藏品有奥组委授权,也有北京收藏协会的相关证明。但事后周先生发现该藏品所谓的证书都是伪造的。

据调查,近期频繁亮相的“限量收藏品”在大肆进行宣传销售时,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打着各种名目和旗号。一些公司或机构在推出所谓的纪念藏品时,往往会选择借助一些家喻户晓的重大题材,比如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3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80周年,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等。用这样的题材往往会吸引一些买家的光顾。

二是价格昂贵。目前市场上无论是收藏极其广泛的邮品还是工艺品、仿制品、复制品、印刷品,价格都不便宜,动辄几百、几千乃至数万元,普通百姓是无法问津的。比如一本“历届奥运会邮集”售价达1万多元;一本“纯金纯银生肖贺岁纪念册”售价近万元等。

三是出具收藏证书。为了吸引更多买家购买,藏品制作商会出具收藏证书,每件藏品都有编号,旨在表明发行量是有限的;还有藏品制作商嫌自己的权威性不够,往往联手某协会甚至某国际协会出具收藏证书。

四是广告铺天盖地。为了推销这些物品,制作商都会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有的甚至不惜花费巨资用于包装,大肆宣传。从内容看,这些广告大多夸大其收藏价值,比如承诺有限发行或是绝版发行,称发行数量只有几百或几千套;承诺发行权威性高,有的甚至联手某某收藏协会等机构;承诺出具鉴定证书,比如金银之类的藏品,有的会出具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和公证处的证明,有的会出具国际收藏家协会的鉴定证书。更有的为了表明其藏品极具收藏价值,还会宣称0001号已由某某机构收藏,0008号已被某企业家收藏。几乎所有的广告都宣称自己的藏品极具收藏和投资价值。

成本远低于销售价

若是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物品大多制作成本很低,销售价格却很高。销售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天花乱坠的广告,在杂志、报纸和网上销售。

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曾道出其中奥妙,他认为市场上连篇累牍做广告炒作的什么“金书”,就是坑人的圈套;一部售价上万元的《孙子兵法》或者《论语》,其成本仅几百元而已。还有配合重大题材发行的所谓“有限发行”、“绝版制作”的玩意很少有投资价值。

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张先生花了8800元买了一册老钱币纪念册送给上司,包括一枚“乾隆宝藏”、一枚“四川卢比”、一枚“迪化一两”以及龙洋、小头等老银币,相关的藏品说明更是表示这些钱币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收藏价值乃至升值潜力,头头是道,极其诱人。结果上司请有关专家鉴定,这套古钱币虽然典雅豪华,其实内中钱币品相一般,均为普品,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只值1000多元。

专从“有限印刷品”看,大多宣称是从国外引进的,但国外的大收藏家,有几个收藏有限印刷品的呢?收藏有限印刷品的,又有几个达到了保值、升值目的的呢?出售高价印刷品并许诺一定升值的,一定是一个骗局。

如果是作为书画艺术的有限印刷品,主要是一种高级的欣赏品,而不是收藏品。因此,它的定价,就应以印刷的成本,如制版、印刷工艺的复杂,所用纸张、油墨的高档,因印数较少而导致工价较高等等为依据,比之一般的印刷品适当高一些,至于想当然而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所谓“收藏价值”,是不应该计入定价的依据。

那么,印刷品的收藏价值应该表现在什么方面呢?从事实分析,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距今时间久远的印刷工艺尚不发达时代的印刷品。如宋代的版本书、版画等等,在今天堪称价值连城。而今天印刷工艺高度发达时代的印刷品,包括有限印刷品,显然不符合这样的条件。一定要说它有保值、升值的收藏价值,至少也要在1000年之后才能表现出来,而且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而这显然又不符合今天急功近利的收藏价值观念。因为,我们即使讲艺术品的收藏是一种长时段的投资,但在今天的快节奏、高时效时代,所谓“长时段”也不过10年左右,而绝不是遥遥无期的、看不见的。二、必须是具有“孤本”、“独版”性质的。如清代的版本书,虽距今时间不远,但其中有些属于独一无二的孤本,其价值亦相当可观。而有限印刷品的印刷对象,不外乎两种情况:古代的或去世的名家名作,另则是在世的名家名作。前者除这一有限印刷品外,往往还有着其他各种各样的印刷品,而且真本被完好地保存在博物馆里。显然,它的有限印刷品并不具备“孤本”、“独版”的性质。后者的作者,则除这件被有限印刷的作品外,一般并不停止创作,而是源源不断地在继续进行着他的艺术创作。后来所画的作品,其艺术价值甚至比之这件被有限印刷的作品更高,尽管它的印刷数量“有限”,加上千百年后,自然、人为的损毁更使之达到“稀少”,但相对于“无限”的真迹,这“稀少”、“有限”的印刷,显然更不具备“孤本”、“独版”的性质。

《科学投资》提醒广大投资者和收藏者要擦亮眼睛,细心辨别,因为这类东西流通性、变现性极差,盲目买进,风险很大,日后不要说高于成本价抛出无人接盘,有的即便割肉50%抛出恐怕也无人敢接。投资者在鱼龙混杂的藏市中购买这类收藏品时务必要谨慎,买的时候要掂量是否物有所值,是否具有市场增值潜力,然后再决定是否值得购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掉入投资陷阱,规避套牢的风险。

推荐访问: 名目繁多 限量 收藏品 迷人眼
[限量收藏品 名目繁多迷人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