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论卓尼三格毛儿

时间:2022-04-10 12:12:13  浏览次数:

摘 要:卓尼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5419.68平方公里,是藏、汉、回等十多个民族杂居但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岁月沧桑,日月轮回,大自然的恩赐与历史的积淀,孕育出具有“三格毛”文化特征的人类文明。

关键字:三格毛;卓尼;氐羌;吐蕃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性科研项目:卓尼“三格毛尔”的文化自我認知(CX2017SP71)的阶段性成果

1 “三格毛”族名和“卓尼”地名之探讨

(一)“三格毛”族名探讨

1.汉语名

因该族群妇女喜梳三根发辫,故此得名,现在普遍流行这个称谓。

2.周边藏族对他们的称呼

“考些杰玛”(kho log cn ma)是通过他们的服饰所发出的声音而命名。

“戎毛架勒”(raoca maoai cha laugasa)意为农区妇女的服饰。

3.自称

卓尼本地多数人认为,‘三格毛’原意为༼སྲོང་བཙན་དམག༽(saraonga batsna damaga)或者༼སྲུང་འགོག་དམག༽(saraonga agaoga damaga),很多人因为汉文音译误解原意为三根发辫儿,其实它的原意是松赞军或者守卫军。

(二)“卓尼”地名探讨

《嘉木样协巴的卓尼《丹珠尔》目录》和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的记述,此称经历了树名、寺院名、地名这三个阶段。

1.本地多数人和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的考察家约瑟夫﹒洛克在卓尼考察两年中写下的《在卓尼喇嘛寺的生活》中的观点,“卓”是“觉相”,是马尾松的简称,“尼”是“二”,即两颗马尾松的意思。也有少数人认为,“卓”是“觉相”,“尼”是“火”的意思

2.卓尼嘉波东来时遇到奔流的洮河和很多马尾松树,抑制不住喜悦心情,说道“觉相尼达”,此处的“尼”解释为寻到或者找见。

3.当地群众中还有一些法,比如说是麦子与青稞(garao nasa)的称呼演变而来;形容土地肥沃,麦子都倒趟在地里(garao nyala)的演变。

4.(bacada sanae)演变而来,字面意为断边,指卓尼属于吐蕃边缘地带。

5.另在一些古藏文文献中有类似的卓那、卓木、卓呢等词语分析“卓”可能是是一种藏族姓氏,在古藏文之中其意为头或者上的意思。

但以上说法都是猜测,并无可靠之根据,个人认为此名称的由来,还需进一步深究当地方言及其地方历史文化变迁,还要了解当地一些传统植物学知识,深入了解他们关于树木的多种叫法等等,在此基础上比勘。

2 “三格毛儿”的族源及历史发展

⒈土著(以出土的文物为证)

1980年至1981年元月,在临潭县总寨庙台子出土鱼鳞纹以耳嘴型彩陶壶,可以看作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影响洮河中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实物证据,而庙台子距卓尼纳浪乡的温旗很近。

又相继在卓尼城关白塔寺遗址、卓尼城西尼坪遗址、洮砚乡哇儿村对面的庄子园、原大族乡麻地坪遗址,发现了大量尖状、砍砸、刮削器等打制石器,篮纹、素面、粗制红陶和黑彩带纹陶片等马家窑文化时期的遗物。

此外,在卓尼县城西南1公里处,洮河南岸的叶儿遗址,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大量残件和少量完整器物,其中杂有兽骨兽角。又尕大坪遗址,出土了的红陶片,而结拉和夏哇一带出土了大口双耳的灰陶罐等典型的齐家文化遗物。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距今约6000—2000年,以其为本地区本民族负责的态度,从这些文化遗存的出土中我们不妨大胆推断,在氐羌还未迁移至此时,此地是有人类栖居的,也就是说此地有土著居民。

⒉羌氐和土著融合

又在卓尼的洮砚和临潭等地方,出土了“十”字划纹陶片、石片石器半成品等大量辛店文化和寺哇文化遗存,而考古学家夏鼎先生曾根据寺哇文化遗址“火葬”习俗,结合汉人文献记载的氐羌人的丧葬习俗,认为寺哇文化属氐羌文化。《太平御览》记载:“羌人死,火番而扬其灰。”《旧唐书﹒党项羌传》:“死则焚尸,名为火葬”。至今岷江上游和卓尼部分地区仍然盛行火葬。

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也从卡约、辛店、寺哇文化的“地望”、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具有的特征与联系来论证了寺洼文化属于羌人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齐家文化的部分属于较早羌人文化的先驱。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括地志》云:“临洮郡即今洮州,亦古羌地,在京西千五百五十一里羌中”,卓尼也包括在内。

在汉代文献中,羌人活动以河湟为中心,此时卓尼为“大羌区”的一部分。三国时(公元220-265)据查魏蜀两国之间的多场战争发生于卓尼境内。公元4世纪处,吐谷浑由辽东迁至今天的甘青地区,后称王建国持续350年,卓尼的大部分地区被吐谷浑所控制。吐谷浑入驻青藏高原东北部对当地游牧兼农耕的羌氐文化的改变不大。

多识仁波切《藏汉民族历史亲缘关系探源》的观点,从藏语言文字的角度对氐羌的详细考证来说明氐羌是古代藏族的名称。

洲塔教授多年研究的结果是:“其实这是《二十四史》中称谓多变造成的,误导以为有许多民族,藏族实际上从古到今称谓没有变,自称“博”。造成原因是我国历代王朝都是当朝不立传,后朝补撰前一朝代之转,致使称谓多变,又造成民族概念上的混乱,史书中的羌人实为现代意义上的藏族的直系先民。”

⒊吐蕃扩张时期,被吐蕃占领统治后的融合

公元755年吐蕃大臣伦钦陵、尚﹒东赞二人攻陷洮州,进而洮、迭、松都被吐蕃长期占领,遂遣大臣噶﹒益西大吉,前往安多下部阿坝、松潘、若尔盖一代,作为征税人征收赋税。因觉此地山清水秀,故娶妻生子,落户为家,以牧为业。但由于受气候条件不益务农,又因交通不便,畜产品与农作物的交换困难重重,于是,以些底和傲地为主的后代,决定另寻肥沃的土地发展农业,遂由西向东转迁经下佐盖到申藏“达高坡”,再经雷马沟,于现今的卓尼城定居下来。

此外,藏王赤松德赞派遣了以吐蕃九名勇士为首的精锐部队到汉藏边界处戎守边境,从而形成了被称为“噶嘛洛”的大部落,即为无诏书不得返回的部落。这些吐蕃军人逐渐融合了境内汉文文献中所谓“羌人”,后來发展成为现今卓尼藏族的一源,藏巴哇部落、博峪部落等自称为“后藏人”。更登群培《白史》云:“卓尼巴等亦有是松赞之军队之传说”。

吐蕃势力在甘南的发展,不单只是领土的扩张,期间从卫藏传来的吐蕃的政治制度、社会组织方式、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卓尼等在内的安多藏区。

4.吐蕃分裂时期

公元814年,赞普达磨被佛教僧人刺杀身亡,吐蕃不再有统一的政治统治核心,各部落“互不统属,互为雄长”,争杀不断。公元998年,唃厮啰政权驻住青唐城,统辖河湟及洮河、大夏河流域,卓尼亦为其属地。在其统治期间大力弘扬佛法,此时佛教在卓尼境内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北宋时设置洮河安抚司,1073年,发动“熙河之役”,包括卓尼在内的甘南、河州一带被北宋占据,本地吐蕃各部投降北宋,于是北宋在此地开户市、屯田,使得本地区成为汉、藏的边界地带。

1131年六月,关陇六路阶、岷、洮等五郡被金据有。之后近十多年中,南宋和金发生多次争夺卓尼及周边几个县的战役,得失无常。

5.元、明、清时期

元初为总制院辖地,隶属于吐蕃等处宣慰司脱思麻路洮州所领。元世祖之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总制院为宣政院,县境大部改属河州路洮州可当县辖地。县境东南边缘的今西尼沟等处属岷州,东部的今洮砚等处归铁州,今藏巴哇一沟则属于陕西行省巩昌路临洮府狄道县赵土司所辖,赵曾于此设上、中、下三砦分士兵戎守。

《明实录》记述,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置洮州军民千户所,今县域均属之,后于洪武十二年(1397年)升所建卫,隶属陕西都司。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年),朝廷授卓尼吐蕃后裔头人些底为土官指挥佥事,管理部分番族部落。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些底的玄孙旺秀入朝,皇帝赐姓名为杨洪,仍袭职土官指挥佥事,准卓尼建置军民千户所,实授土千户,准其世袭,隶属洮州卫,由陕西都司巩昌府所辖。

清代,乾隆时改卫为厅,土司仍沿明制。至清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年)时,卓尼土司辖境除今县境外,还有迭部全境,舟曲、临潭、岷县部分辖地。东至岷州归安里,难至阶、文、西固(今舟曲)及四川松潘,西至洮州作盖,北至河州边墙关隘,有16掌尕、48旗、520族、15000户,近10万人。

6.民国及新中国时期

1932年,改土司衙门机构为洮泯路保安司令部。1937年,“博峪事件”爆发,卓尼设治局成立,县进入“流”(设治局)“土”(保安司令部)并存的过渡性政权形式。1944年“北山事件”中,洮泯路保安司令部接受整编,设治局力量得以加强。隶属于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岷县。

1949年9月11日,国民党洮泯路保安司令杨复兴率卓尼党、政、军、警起义,实现和平解放,于9月14日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1950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卓尼自治区工作委员会和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成立,隶属甘肃省岷县专区,同时,杨复兴宣布在卓尼废除土司制度。1953年10月1日,成立卓尼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1958年12月31,卓尼与临潭合并,撤销卓尼县建置,称临潭县,治所设旧城。1961年12月2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卓尼县建置。

3 “三格毛儿”的文化变迁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阶级社会所取代。

传统的考古学看法认为原始社会各部落的经济发展,都是采集、狩猎、游牧,再发展为农业的。其实这种看法不太科学,我国所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除北部草原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诸文化可能是以狩猎或者渔猎为主,其余各种新石器文化,包括陇山以西,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和早期青铜文化,都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都比较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上游一些适于农耕发展的河谷地带,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和当时人的生活遗留看,都是比较原始的农耕文化.所以,当时还未被氐羌同化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卓尼土著居民,已经有农耕文化。

历史文献对这些地区各部落的活动,缺乏明确的记载。考古文化则证明,在黄河上游及湟水、大通河流域,继齐家文化发展的有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年代大致相当于夏商至西周,经济由原始农耕向游牧转让。黄河中上游及洮河流域乃至岷山上游今川西北地区,继齐家文化发展的有寺洼文化和安国文化。这两种文化与卡约、唐汪文化年代相当,并与之有共同渊源和许多共同特点,今主要的不同是寺洼、安国两种文化仍是以农耕为主要文化,畜牧业占明显比重,对于上述黄河中上游及上游两大类型的青铜文化,考古学界与民族史学界都判断属于氏羌族群的文化遗存。他们在政治上与夏、商王朝有何种联系无明确的记载,在经济、文化方面与中原地区的相互影响,则已在考古文化中有所反映。

周时诸戎部落名称记载不详,只笼统称为西戎、鬼戎、猃狁、薰育等诸戎部落群的总名;战国时诸戎部落与国家名称比较详细,这是由于诸戎社会有了发展,各部或立国称王,或自成部落,名显当地,而秦与诸戎的关系也比西周时与诸戎关系更为密切,了解得更加详细。

参考文献

[1]马永寿 《卓尼史话》 2007

[2]马永寿 《卓尼服饰文化》 2007

[3]杨士宏 《卓尼土司历史文化》 2007

[4]丹曲 《卓尼藏传佛教历史文化》 2007

[5]宗喀·漾正冈布 《卓尼生态文化》 2007

[6] 哲贡巴﹒丹巴热吉 《安多政教史》(藏文版) 1982

[7] 觉乃﹒罗桑丹珠、冰角﹒婆帕次仁 《安多古刹禅定寺》 1995

[8] 丹珠昂奔 《藏族文化发展史》 2001

[9] 恰白﹒次旦平措 《松石宝串》 1996

[10]《甘南文史资料》八辑、九辑、十辑 1990

作者简介

卓玛扎西(1992—),男,藏族,甘肃甘南人,法学硕士,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藏族历史文化。

推荐访问: 卓尼 三格毛儿
[浅论卓尼三格毛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