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调整员工结构:远离16:1的脆弱

时间:2022-04-09 09:17:08  浏览次数:

有位资深的考古学家曾经发现一个微妙的规律:花瓶掉地破碎后大块碎片总是最少,中等碎片稍多,小碎片特多。他还饶有兴趣地将大中小碎片精心过秤,结果发现:大碎片与中碎片的重量比是16:1,中碎片与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据此,在以后的考古研究中遇到复原难题,就可以将瓷器文物碎片按照16:1的重量比来整理,为文物恢复原貌找到依据。管理学对此加以借鉴,把花瓶破碎后大中小碎片之间的16:1重量比,称为“16:1法则”,借此掌握某些类似事物的规律,以提高管理水平。

细心人一定会注意到,只有搪瓷、玻璃一类脆性的花瓶破碎后才会出现上述这种大中小碎片的数量比和重量比,若换成塑料花瓶,破碎后就不会出现太多的小碎片。這说明“16:1法则”仅适用于“脆性物质”。

现实中趋向于“16:1法则”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某公司的高级专业人才占少数,中等人才稍多些,而一般体力型的打工员工占多数。高级人才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坐办公室研究科技新产品的开发,以及产品市场销路,或为企业老总当参谋,提供智囊保障;中等人才一般具有中专以上的学历,多被分配在一些操作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去开机器、做检查、搞化验,当车间主任、技术员等等,这类人也不是很多;剩下最多的是那些从事简易操作的员工和干力气活的员工,他们仅具有高中学历就能胜任在岗工作,对他们没有太多的技术、知识要求,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健康、耳聪目明、反应迅速灵活、善解人意、听指挥、能完成岗位作业。通常,中等人才与企业高级人才之比可能接近16:1;普通员工与中等人才之比则可能略高于16:1。

16:1的比例关系缘自花瓶破碎,自然容易令人联想到“破碎的花瓶”。瓷质花瓶容易破碎的事实和结果说明适用这个比例的关系是个不稳定、脆弱的关系。因此,面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种种16:1关系,虽然它能够暂时成立或存在,但不能不看到这里的脆弱。为了使脆弱过渡到一个相对牢固的状态,有必要进行一些结构性调整,达到优化人力资源、改善人才结构等目的。

上述常见的企业人才结构若能进行重新配置,逐步使体力型员工减少,或者让体力型员工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行业技术,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发生一场奇妙的变化。普通员工原本需要凡事请示上一级业务管理的,由于自己懂,就可以自己做主,摆脱对上级技术人员的依赖;由于自己懂,就可以进一步结合岗位实践去钻研技术,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在企业里,能够有幸坐在办公室、科研室的中等人才并不多。如果把这部分中等人才的比例提升上去,打破高级人才与中等人才之间16:1的层级比例关系,中等人才们不仅有望向高级人才发展,甚至可能产生一些发明创造。事实上,中等人才的工作岗位,由于紧贴工作实践,更有利于发明创造。

屠呦呦1955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仅是被分配在中医研究院从事“生药学”研究、中药炮制研究等工作,相当于中等人才,但她在平凡的医药研究岗位上,发现了青蒿素并进行深入专业的抗疟研究,终于获得了可喜的意外收获。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2011年,她再次获得拉斯克医学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10月,她捧回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7年1月,她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屠呦呦的“生药学”研究、中药炮制,只是药剂师的常见普通工作,诺贝尔医学、科学大奖始料未及在这个冷僻领域开花,说明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够出奇迹。一个企业内部高级人才、中等人才、普通员工之间占比的不断调整,是一个长远计划。当能够突破16:1这个脆弱比例,渐渐缩小人才层级之间的差异,达到公司每10个人就有一个高级人才,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等人才,并且让普通员工定期培训、提高技能,那么,企业发展就会变得越来越稳定。若对企业其它方面可能存在的16:1关系能及时发现与调整,企业就可以远离“易碎花瓶”的脆弱,就会长盛不衰。

推荐访问: 远离 脆弱 员工 调整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