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07 11:15:44  浏览次数: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资源承载;系统更新;循环经济

[摘 要] 本文着重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源起和研究趋势,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着重于资源与环境角度、生态角度、经济角度、空间角度和社会角度,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系统协调理论、资源承载理论、系统更新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

[中图分类号]F019.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06)07—0087—06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命题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与环境和自然资源相关的问题开始涌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危机,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堵塞等,为解决这些危机,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本文拟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推动对有关问题的深入探讨。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国内有学者将可持续发展问题归于发展经济学领域,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命题,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问题。一般经济学是在资源的稀缺性约束下研究资源在当代人之间的有效配置问题,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面对资源的枯竭及不可再生性,研究资源的代际有效配置问题。然而这种研究的重点仍放在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上,忽视了社会文化、社会体制等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有学者提出可持续性科学的命题,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必然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仅仅有经济学是不够的。

严格说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视角更加具体,更加接近现实。城市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城市这个复杂系统最能充分体现出人类生产生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从其理论框架上说,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涵盖了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等领域,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观点。

Daly提出的测评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4项标准可以认为是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简洁易懂的理论框架:环境影响要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人类产生的废物要小于自然界的吸收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被其他形式的非不可再生资源替代的速度。

Shafik等,Grossman和Krueger以及其他论文收集和分析了许多统计资料后发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很可能是从互竞互斥逐步走向互补互适,即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先出现逐步加剧的特征,然后再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目前,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已经趋于下降,环境质量好于上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污染仍在上升,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环境质量趋于恶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环境污染状况处于转折阶段。这些现象支持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的假定。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Odum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7Xs]这是一种新的环境一经济价值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它将生态经济系统内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类别的能量和物质转换为同一标准的能值,进行定量分析研究。Shanshin等,Elisabeth等以能值理论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Bergh等从综合的角度,而不是单一的过程、单一的变量观察生态经济整合,试图从动态模型观点阐明生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概念,认为生态系统和经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

牛文元等认为,可持续发展应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即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他认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建立在发展过程与行为轨迹的本质之中,它必须处于生态响应(自然)、经济响应(财富)和社会响应(人文)的三维作用之下。另外,牛文元等在总结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度指标体系,并采用资源承载力、经济生产力、发展稳定性、环境缓冲力和管理调控力来测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应地用资源丰度、经济强度、社会稳定性、环境忍耐性和决策合理性5个指标来衡量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

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各国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角度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集中于城市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作为消费者,它要利用其生产系统消耗非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为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同时,城市也作为摧毁者(Destroyer),由于不合理利用资源,它要消耗甚至浪费资源。城市对资源的消耗,特别是对非再生资源的消耗,虽然满足了当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但其必然成为今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限定因素这一点愈来愈明显。Walter等认为城市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其本身的资源,寻求一个友好的使用过程,并注重其中的使用效率,不仅为当代人着想,同时也为后代人着想。Toman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保护资源要通过建立最低安全标准来要求当代人承担某种责任。许多学者在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时,把保护非再生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循环利用资源,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从环境角度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集中于城市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与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之间的矛盾。这类研究着重于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和减排的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不少学者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对如何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做了许多探索。例如,Tjallingii在研究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时,提出可持续城市为“责任城市”(ResponsibleCity),绝对不能随意地把当代的环境问题留给后代或更大范围,甚至全球。

2.从城市生态的角度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科学是从一个系统的角度去看待研究对象的。整个系统——生物圈,是由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的,研究人员关注的是其组织特征和结构、其系统的动力学,以及演进和变化过程。从生态学的角度,城市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Eco-city)”最早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随后,生态城市的理念迅速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概念。生态城市是

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适合自身生态特色发展的城市。目前,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在城市中应用生态学原理,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生态城市的发展原则包括:修复退化的土地;城市开发与生物区域相协调、均衡开发;实现城市开发与土地承载力的平衡;终结城市的蔓延;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培育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纠正对生物圈的破坏等。

3,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作为一个生产实体,其经济活动通过劳动力、原材料、资金等的输入,产出物质产品。一方面满足社会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其副产品或废弃物也给人民带来许多不便。其生产、生活环节由于城市不断膨胀,规模愈来愈大,所以如果在这些环节上出现局部混乱和不协调,将对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愈来愈严重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Nijkamp也认为城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地追求高数量和高质量的社会、经济、人口和技术产出,长久地维持自身的稳定,并巩固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大多数城市来讲,只有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以及物质产品的产出,才能永葆其生命活力。近来,有学者认为避免无限制的消费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日本环境科学家榧根勇认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就是追求方便和利益的人类欲望。

学者们对于城市如何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经济活动的环境效率,降低每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第二,在城市与区域范围内发展可持续的工业;第三,使用新型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第四,开发绿色经济,发展环保产业;第五,开展经济空间规划,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做到整体最优;第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第七,实施交通规划和智能交通系统,大力提倡公共交通;第八,实施绿色(环境)标志产品工程,提倡绿色消费,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第九,实施环境税收政策。

4.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许多学者认为,作为城市经济载体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形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应该采取紧凑形态,即紧凑城市(Compact City),它是与分散化思想相对的一种集中化思想(Centralization)。他们认为可持续城市应该是“适宜行走、有效的公共交通和鼓励人们相互交往的紧凑形态和规模”。其主要观点为:第一,通过社会可持续的混合土地利用,促使人口和经济的集中,减少人们对出行的需求,有效地减少交通排放;第二,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使用,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使用,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第三,通过有效的土地规划,统一集中供电和供热系统,充分节约能源;第四,高密度的簇团状社区,有助于生活设施系统充满活力,可以增强社会的可持续性。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紧凑城市也存在不足:第一,紧凑城市可能变得人口过分拥挤,交通更加繁忙,同时缺少开阔空间(绿地),从而降低生活质量;第二,紧凑城市忽略了分散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一现象。他们认为,城市应该采取通过公共交通系统把城市中心和分散在其周围的自给自足的紧凑社区聚落联系起来的形态。

5.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

有许多学者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进入20世纪中后叶,收入分配等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同样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并且与贫困化共同作用,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城市的社会问题同样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Yiftachel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应追求一个人类相互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以富有生机、稳定、公平为标志,而没有犯罪等。恰林基也指出可持续城市社会特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城市是生活城(Living City),应充分发挥生态潜力为健康的城市服务。不仅把城市作为整体来考虑,而且也要使不同的环境适应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需要。二是可持续城市是市民参与的城市(Participating City),应使公众、社团、政府机构等所有的人积极参与城市问题讨论以及城市决策。

学者们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基本适宜的环境权利的获得;教育和培训权利;充分就业的获得;消除贫困与社会对抗;提高城市的空间质量,提倡公民义务植树,同时规划公园绿地;健康服务措施;鼓励公众特别是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其公民意识;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增强社会整体凝聚力;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我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可以认为是从社会学角度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

从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由于学者的行业和专业背景不同,导致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不同理解。对于发达国家的城市而言,可持续发展重点强调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而言,可持续发展要重点强调“发展”,同时兼顾资源、环境的利用保护。

学者们在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时认识到需从城市系统的特点出发,而对城市系统的不同认识又导致其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不同理解。目前,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基于这种认识的不同,其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系统协调理论。

可持续发展同以往那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传统战略,忽视社会、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更强调人同自然相协调,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人口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它更符合系统科学思想,强调整体性,并全面考虑整体和局部之间以及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全面考虑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全面考虑系统的当前和长远之间的关系。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符合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内在联系和需求,本身就是一种系统思想。

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城市可持续发展则是保证该城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特定功能。其要点有:第一,发展的内涵既包括城市社会发展,也包括城市经济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二,城市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三,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人群赖以生存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第四,控制城市人口增长是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第五,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以及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其他面向市场的方法。

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协调理论认为,城市系统是一个由诸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子系统通过互相作用、互相依赖、互相制约而构成的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对城市发展系统来讲,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就表现为这几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基于城市系统协调理论,许多学者建立指标体系来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另外有许多学者使用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方法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2.资源承载理论。

资源承载理论是从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在这一理论中,城市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城市资源对不断变化的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满足过程。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控制人口规模,制定人口发展规划,使其与城市的资源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要维护城市的资源再生能力,使其能满足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且这种满足要与人口规模及其生存质量相联系。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一种应用资源承载理论的模型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及其学生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模型主要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因此,任何一个已知人口(某个个人、某个城市或某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即是生产相应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郭秀锐等人所做的广州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可以认为是依据城市资源承载理论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尝试。

3. 系统更新理论。

系统更新理论是从城市发展机制的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该理论认为,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体,不断在更新与发展。现代城市更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源动力;第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是城市得以生存的潜在源泉;第三,对城市衰退的遏制。因为西方学者普遍认可城市发生、发展、衰退、复苏到停滞的内在机制,认为应从城市内部结构和实施的政策中去寻找西方城市动态行为模式的成因。例如Forrest认为,西方城市的生命周期为200—250年,从几乎是一片空地开始,其经济经30—50年打下坚实基础,到100—130年时为高速发展期,在130—150年期间为成熟、巅峰期;然后衰退,在第170年左右为波谷,随后为约25年的复苏期(略高于波谷),最后进入停滞阶段。Es4]由此可知,可以将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发展能力和支持能力。发展能力是城市存在和继续延续的能力;支持能力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该区域对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支持能力;二是城市具有的功能对城市协调发展的支持能力,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城市就可以持续协调发展,否则该城市就难以持续发展。

以上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由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身的复杂性和学科的交叉性,其研究方法将会不断丰富和充实。

此外,近年来,经济学又发展出一个分支——循环经济理论,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粗放利用资源的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一般认为,循环经济的实践分为企业、工业园区和城市三个层次。循环经济理论提供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推荐访问: 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 综述 城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