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冯友兰的书香家族

时间:2022-04-03 08:21:41  浏览次数:

家风,是由家庭或家族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家训是言传身教归纳出的精华集萃,家谱是家族传承的有力佐证。

在中国学界,有三位一级教授出自同一家族,即大名鼎鼎的“馮氏三兄妹”: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文史专家冯沅君。他们是亲兄妹,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至今令人称道。

冯氏家族一门出了三教授,这在中国教育界极其罕见。其实冯氏兄弟姐妹一共五个:长兄冯新兰,长女冯温兰,次子冯友兰,三子冯景兰,小女冯恭兰(后改名淑兰,定名沅君)。冯新兰早夭,冯温兰早为人妻。冯友兰的学术成就与影响最大,是哲学泰斗。冯景兰是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地质学界元老,中国矿床学重要奠基人之一。冯沅君早年与冰心等人齐名,在上世纪30年代与冰心、丁玲等同为散文界女作家,后来她由文学而学术,遂成知名学者。

“冯氏三兄妹”的后人也极为出色,冯友兰夫妇育有二子二女:长女冯钟链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长子冯钟辽抗战期间投笔从戎,加入中国远征军,后定居美国,是物理学家;次女宗璞(原名冯钟璞)是作家;次子冯钟越是我国飞机结构强度专家。冯景兰夫妇育有三男三女,其中两个地质学家、一个水利专家、一个物理学家、一个金属专家和一个作家。冯景兰之女冯钟芸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她的丈夫任继愈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冯沅君的夫君陆侃如也是学者,他们膝下无子,在山东大学设立了“陆侃如、冯沅君文学研究奖”。

兄妹三人同入北京大学

冯氏家族是中原的百年望族,至今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还保存着冯家的故居。冯家祖籍是山西高平,冯友兰晚年在《三松堂自序》中说:“听家里人传说,冯家祖上是从山西省高平县来到唐河祁仪经商,后落户于此的。”

冯家是一个书香之家。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善诗文,父亲冯树侯为清光绪戊戌(1898年)科进士,伯父和叔父也都是秀才。据冯沅君回忆,在她只有六七岁的时候,在母亲吴夫人的带领下,同她的两个哥哥冯友兰、冯景兰赴湖北崇阳与父亲团聚。当时冯树侯被分配到两湖总督张之洞幕下,此时,张之洞正在武昌办洋务,其中一项就是办新式教

育。冯树侯被委派为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委员(即外国语学校的总务长)。当时方言学堂的监督(相当于校长)是武昌知府梁鼎芬兼任,因公务繁忙,梁氏无暇顾及校内事务,实际校务均由冯树侯负责。由此可知,冯树侯对新式教育非常熟悉,对子女的教育也是极为重视的。他在家设了书房,请“教读师爷”给三个孩子上古文、算学、写字、作文课。

冯家三兄妹的母亲吴清芝是一位通晓诗书、思想开朗的知识女性,曾担任过当地女子学校校长。吴夫人教子有方,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吴夫人除了对子女亲授诗书经传外,还特聘一位名师严加训练,对年龄最小的冯沅君,也从不因爱而废严。冯友兰曾经这样解释:“家也是小社会,一家有一家的风尚,即所谓家风是也。一个人可谓其家风所化。”家风具有稳定性、定向性、调节性,是家庭生活各个层面氤氲出的“小气候”,自有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功效。这个“化”就在于平时的耳濡目染,就是平常的潜移默化,就在常态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冯家,无论男女,小孩儿七岁一律上学,接受私塾教育。而允许女孩上私塾,这在当地开了风气之先,因此冯家几代都出才女。冯友兰的姑姑冯士钧,是一位天才女诗人,不幸十八岁时病逝,冯家将她生前的诗歌,作辑为《梅花窗诗草》。

冯氏三兄妹都要读“四书五经”,顺序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然后是《诗》《书》《礼》《乐》《春秋》。一本书必须从头诵到尾,才算读完,这叫“包本”。另外,冯氏三兄妹的祖父冯玉文还给孩子们买了新书,叫做《地球韵言》,一本地理普及读物,当时算是“新学”。在新旧兼备教育的同时,爷爷还特别注意孩子们的艺术修养,聘请老师教他们绘画。冯景兰学画悟性最高,后来他的地质绘图备受称赞,就是幼年打下的基础。

1915年,冯友兰考人北京大学。1916年,冯景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北大的校风较为自由,冯友兰喜欢听著名教授黄侃的课,并作一些古诗送给黄先生,黄先生也加圈加点,还写了赞赏的批语。冯友兰回忆:“我的这种课外学习,倒是在我家里发生了作用,那就是:我把我的一知半解传授给我的妹妹沅君,引她走上了文学的道路。”1923年夏,冯沅君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兄妹三人皆人北京大学,在当时是不多见的。而兄妹三人都走出国门,更是少见。1918年夏天,冯景兰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矿山地质,1921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1919年9月,冯友兰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3年冯景兰获硕士学

辩。随后,兄弟二人和其他同学一起经过加拿大回国。冯友兰从此走上了中国哲学的研究道路,成为一代宗师,冯景兰则从此终生献身于祖国的地质教育和矿产地质勘查事业。冯沅君先后在几所大学任教,1930年与著名学者陆侃如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到1935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

因为兄妹三人各学的是哲学、地质学、文学,所以他们之间没有多少合作的机会。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冯友兰和冯沅君有过一次合作,他们共同校点了长篇小说《歧路灯》的前26回,1927年由北京朴印社排印出版。

学成回国之后,冯友兰和冯景兰虽专业不同,却总在同城共事。他们最初都曾在河南省立大学中州大学任教,冯友兰任文科主任,冯景兰任矿物地质学系主任。后来又到北京,冯友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冯景兰任教于清华大学地学系,1957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小妹冯沅君和陆侃如南下广东、四川,先后在中山大学和南迁的东北大学任职。1945年7月,他们随东北大学回迁沈阳,继续在中文系任教。1947年秋,应山东大学校长邀请,冯沅君和陆侃如到山东大学文学院任教。

冯友兰:人生有四个境界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一年的冯友兰积极响应,并同几位好友创办了刊物《心声》。他在发刊词中提出:“本杂志之宗旨,在输入外界思潮,发表良心上之主张,以期打破社会上、教育上之老套,惊醒其迷梦,指示以前途之大路,而促其進步。”同年底,冯友兰赴美考察,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师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开始了自己的哲学研究之路。从1939年到1946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他正是通过“贞元六书”,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他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第一个写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把中国哲学史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他写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著作,构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是冯友兰对自己一生学术活动的概括和总结,表达了他毕生的学术追求。

冯友兰的诗赋亦佳。抗战时期随北京大学南迁,在赴西南联大的途中,他写的三首诗广为流传,其中一首为:兵败城破日已昏,抛妻舍子别家门。孟光不向门前送,恐使征人见泪痕。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也是冯友兰所作,歌词调寄《满江红》:万里长征,辞去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帧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茄吹,弦颂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血,中兴业,需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个歌词,按冯友兰的说法,表示了“贞下起元”的意思。在《冯友兰为学自述》中,冯友兰解释说:“所谓‘贞元之际’,就是说,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复兴时期。当时我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国大部分领土,把当时的中国政府和文化机关都赶到西南角上。历史上有过晋、宋两朝的南渡,南渡人都没有能活着回来的。可是这次抗日战争,中国一定要胜利,中华民族一定要复兴。这次‘南渡’的人一定要活着回来,这就叫‘贞下起元’。这个时期就叫‘贞元之际’。”

日本投降后,西南联大解散,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北返时,在西南联大立了一个纪念碑,碑文也是冯友兰所作。碑文中的铭辞概括联大校歌的意思“千秋耻,终已雪。见仇寇,如烟灭,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神京复,还燕碣”。

冯友兰亦擅书法。在抗战时期,他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常有人请他写字,他喜欢手录陆游的《书事》诗送给朋友。复旦大学曾出版《百年文人墨迹》一书,收录了冯先生两件书法作品,正是冯先生手录陆放翁《书事》诗:鸭绿桑乾尽汉天,传峰自合过祁连。功名在于你殊我,但恨无人快著鞭。

马景兰:首次发现“丹霞地貌”

冯景兰从事地质教育50多年,培育了几代地质人才。在两广地质、川康滇铜矿地质、豫西矿沙地质、黄河及黑龙江流域新构造运动、工程地质学方面进行过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而对矿床共生、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等研究上贡献尤大,提出了“封闭成矿学说”,他参与主编的《矿床学原理》是矿床学的系统专著和教科书。

我国有不少以“丹霞地貌”出名的旅游景点,但少有人知的是,“丹霞地貌”正是地质学家冯景兰首次发现的。1927年,冯景兰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至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至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而“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意指天上的彩霞。2010年,以“丹霞地貌”为内容的“中国丹霞”人选“世界自然遗产”。

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担负繁忙的教学任务,冯景兰还承担了在云、康(西康)、川、黔寻找矿藏的任务,对西南地区的铁、钴、铝、煤、铅、石油、水利等资源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

冯沅君:从作家到学者

冯沅君出生于1900年9月4日,她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十一二岁时就能吟诗填词,有才女之誉。1923年,她开始从事文艺创作,与中国文坛上的苏雪林、庐隐、冰心齐名,是一位富有才华、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多以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与抗争为题材,文笔清秀,曾得到鲁迅先生的肯定,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她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是我国当代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开拓者。她的古典文学研究著作有多种,代表性著作有《宋词概论》《古剧说汇》等。

冯沅君的母亲吴夫人1944年秋以八十岁的高龄在唐河老家辞世。当时,悲痛欲绝的冯友兰代表弟弟景兰和沅君,作了一篇行状、一篇祭文。冯友兰后来回忆说:“母亲是我一生中最敬佩的人,也是给我影响最大的人。祭文如果有‘溢美’之处,那就是她是封建社会的完人,而我没有说出这个限制。还可以补述的,是她教育子女的方法,她向来不在小孩的面前夸奖他……”因当时时局混乱,交通不便,远在四川的女儿冯沅君未能回家为母亲送行。冯沅君曾回忆她的母亲吴夫人训导她说:“不能徒侍聪明,读书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就像你大哥一样。你大哥虽不如你二哥聪明,但他在不停止地往前走,从不间断……”冯沅君后来每念及母亲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或做文章提及母亲时,总是一往情深,念念不忘母亲对自己的教诲。

1947年元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古剧说汇》出版,她把稿费捐给了家乡的河南大学文学院,设置了“唐河冯太夫人奖学金”。在给校方的信中,她说:“从吾先生勋鉴:先母平生特重女子教育,兹承其遗志,以鬻文

所得贰百万元,在贵校文学院设置‘唐河冯

太夫人奖学金’藉资纪念。该款每年所得利息,由院中成绩最佳之豫籍女生贰人分领,详细办法,悉由贵校负责决定。敬希惠允为荷……”

冯氏三兄妹中,冯沅君去世最早,1974年,她因患癌症在济南逝世。两年后,冯景兰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辞世。冯友兰1990年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5岁。

推荐访问: 书香 家族 冯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