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焉耆县地貌特征及其地貌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3-31 10:25:28  浏览次数:

摘 要:区域地貌形态对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都有控制和制约影响,地貌形态和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泥石流等都有密切关系和相互作用。在我国大尺度的地貌形态及其与其它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达到一定深度和宽度,但是以县域为单位对地貌特征及其整体环境要素之间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细化研究并不多见。该文以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以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对该区域的地貌特征进行描述,同时,对地貌形态和该区域多发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焉耆县;地貌特征;自然灾害;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 P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85-04

Abstract: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re controlled and restricted by the regional geomorphic form,morphology has close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s with natural disasters including geological disasters,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flood,debris flow and so on.In our country,Morphology of large scal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lements of other researches have reached a certain depth and breadth,however,those researches in which the county as the unit,studying the landform features and the overal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utual influence,do not see more.In this paper,Xinjiang Yanji hui autonomous county as the study area,based on the field trips and collecting data and the predecessors" studies,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describe the geomorphic features of the region.At the same time,the morpholog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reg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Yanji county;Topographical features;Natural disasters;Relationship analysis

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中的决定性因素,首先,它是自然区域的分界线,具有自然区划空间范围的先决条件;其次,它是确定流域的分水岭,是流域自然环境空间差异的基础条件;再次,它对自然环境系统诸因素具有制约影响,同时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本文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整体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观点出发,对焉耆县地貌灾害和自然灾害进行了探讨,并对不同自然灾害与地貌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焉耆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天山南部的焉耆盆地中部,地理位置为东经85°13′19"~86°44′、北纬41°45′31"~42°20′45",东南与博湖县相邻,南与库尔勒市相接,东北与和硕县毗连,北部与和静县接壤,东西长约128km,南北宽约45km,总面积2 570.88km2[1]。

1.1 地质地貌环境 从地质构造上看,整个焉耆盆地为南天山山脉之间的中生代断陷盆地,是以华力西褶皱为基础,在中生代晚期地面凹陷而成,盆地周围的天山山系,主要由古生代沉积的变质岩与华力西时期侵入岩构成;在盆地边缘有出露第三系和侏罗系地层,盆地内部有很厚的中生代及新生代陆相沉积层。焉耆县处于焉耆盆地西南部,其地质构造与全盆地构造结构基本一致,但地貌形态多种复杂,全县地貌大致可划分为山地、山前洪积扇、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其中,山地丘陵面积1 499.9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2.36%;平原包括冲积扇和冲积平原,面积为1 070.8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7.64%,平原地区海拔1 047~1 070m,地势平缓。县境主要山脉是霍拉山,它既是库尔勒市和焉耆县的界线,又是全县境内面积大地形最为复杂的山地,位于焉耆县西部的天山沙扎盖图岭以东,最高峰霍拉峰海拔3 647m,山脉东西宽83.5km,南北长165km,海拔1 122~3 647m,山区地貌形态最为复杂,包括高大山脊、中山丘陵、众多山沟和沟口、峡谷瀑布等地貌形态[1-3]。从焉耆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全县地形由西向东、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总趋势,具有地质地貌灾害和气象气候灾害控制作用[4-5](图1)。根据实地考察和地形图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表明:(1)山地植被覆盖度很低,地面物质风化强劲、侵蚀松散物质量大、高低起伏显著,具备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貌灾害的碎屑物质条件;(2)地面切割强烈,霍拉山区从西向东有大小山谷23条,每一条山沟沟口属于多种地貌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大;(3)山地地形侵蚀强度、山地面积和走向等与多种气象灾害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都有很大的影响。

1.2 气候和水文条件

1.2.1 气候特征 焉耆县地处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地区,为典型的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又别具盆地夏季聚热,冬季冷潮的气候特征。因受博斯腾湖水域的调节,冷热变化不十分剧烈,日照时间长,热量较丰富。全年可照时数4 440.1h,太阳年总辐射量156.84kJ/m2,名列新疆各县(市)第二位。单位面积获得生物辐射量年平均为78.4kJ/m2,为新疆之最。年平均无霜冻期176d,年均气温7.9℃,极端高温38℃,极端低温-35.2℃,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都很大。最多风向为偏西北风,其次为偏东风。年平均降水量为64.7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194.7mm,年平均蒸发量为年平均降水量的18.5倍[6]。

1.2.2 水文条件 焉耆县境内的水文现象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是以天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为来源,主要河流有开度河和黄水河。其中,开度河是焉耆县的主要水源,年平均径流量33.4亿m3,焉耆县的总用水量3亿m3;黄水河焉耆县境内长30km,多年平均径流量2.66亿m3。地下水资源是焉耆县较稳定的补充水源,但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天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如果冰川遭受破坏水源同样短缺[7]。

1.3 植被和土壤条件 焉耆县境内的自然植被明显表现出干旱区自然生态,旱生植物为主,山地植被垂直分带显著,但是植被覆盖度很低,山地一定高度分布森林和草原,森林覆盖率为2.4%,山地顶部和下段为光山秃岭。县境野生植物40多科,60多属的158种。根据该县境内土壤调查和实地考察,平原平原土壤共分潮土、灌耕土、棕漠土、盐土和风沙土7个类型、16个亚类、21个土属、27个土种。山地、丘陵和洪积扇区域因坡地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成土条件并不理想。

1.4 经济发展概况 焉耆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域,早在西汉时就有“良田嘉禾,沃野千里”的记载,全县现有各类农作物70余种,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经济作物有:小茴香、红辣椒、大白菜、白葵、番茄、甜菜、葡萄、野生红皮甘草等。目前,国家农业部特色经济专业委员会已命名焉耆县为小茴香、工业番茄、红辣椒、红皮甘草特色之乡。焉耆开都河牌小茴香、开运牌红辣椒、开强牌大白菜、开成牌大白瓜籽等四种特色农产品正式经过国家工商局审核并准予注册。焉耆县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林果业,突出养殖育肥小区、“万头奶牛”工程和特畜禽养殖3个重点,积极实施“万亩葡萄基地”、开发大宗水果中优质丰产的极早熟和极晚熟品种、“一河两路”绿化风景带工程。目前,焉耆县已形成了日处理2 250t制糖企业、日处理100t鲜奶的三宇乳业、年产3 000t葡萄酒的乡都酒业、年产1 500t啤酒花颗粒的绿新啤酒花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万t红柱石精矿的德邦红柱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韩氏蔬菜保鲜公司、秦龙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辐射功能强、产业关联度高、发展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焉耆县近9a(2004-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见表1。

焉耆回族自治县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并初具规模的县域。大农业5个部门都属于易受地貌灾害和气象灾害影响的生产部门,同时,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也受地貌灾害和气象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焉耆县对地貌灾害和气象灾害的防御和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不少的有效措施,也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但是,由于上述自然灾害具有连年性、突发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全县位于不同地貌类型的各乡、镇和企业还在继续受到上述灾害的影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还在继续。为了全面预防和防治多种气象灾害,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11月4日出台一套内容全面,实施原则明确,符合全县各乡镇实际情况以及可行性的《焉耆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政策方案。笔者认为:焉耆县在全面认真落实《应急预案》的同时,还应采取一些具体而可持续的措施来治理地貌灾害和气象灾害。

具体措施如下:(1)全县在《焉耆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指引下,各乡镇根据各自的地貌和气象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制订出防御和治理地貌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可行性操作方案并实施。(2)全面重视植树造林,增加地面覆盖度,通过绿化环境,改变地面侵蚀强,经常性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形势。(3)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退耕还林还草补贴优惠政策,鼓励人们绿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建造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4)发挥地方气象台站的预测、预报作用,扩大广大农牧民和工矿企业的气象服务规模,增强全民的预防、防御和防治灾害的意识。(5)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观察和测定地貌灾害、气象灾害和洪水灾害的预测、预报和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焉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焉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2]吴明荣,姜在兴,鲁洪波,等.开都河流域侏罗纪含煤地层深水成因证据与沉积模式[J].新疆地质,2002,1:53-57.

[3]刘新月,余培湘,李方清,等.开都河流域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6:5-8.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集[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1995:123-128.

[5]杨晓平,黄伟亮,伊力亚尔.开都河流域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第四纪变形[J].地震地质,2012,2:240-253.

[6]孙洪波,王让会,张慧芝,等.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及其气候特征[J].干旱区地理,2005,2:199-204.

[7]王智,师庆三,王涛,等.1982-2006年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1,4:609-618.

[8]张俊,周成虎,李建新.新疆焉耆盆地近40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演化[J].资源科学,2004,6:30-37.

[9]买托合提·阿那依提,迪里木拉提·玉苏甫,阿娜尔汗·阿吾提.论新疆多种地貌形态及其有效利用[J].干旱区地理(维文版),2010,4:315-325.

[10]曾凡伟,徐刚,李青.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坡度阀值研究[J].地理科学,2005,2:244-247.

[11]胡凯衡,李泳,韦方强.泥石流流域积水区面积限值与一级水系数目关系[J].地理科学,2005,4:473-477.

[12]赵兴有.伊犁地区地貌基本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J].干旱区地理,2000,3:233-238.

[13]郑奕,崔彩霞.焉耆盆地生态需水量研究[J].水文,2009,3:69-71.

[14]卢丽萍,程丛兰,刘卫东,等.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4:1573-1578.

[15]孙杭生,徐芃.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1-3.

[16]李伟.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气象科技,2010,6:59-61. (责编:张宏民)

推荐访问: 地貌 灾害 气象 特征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