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各司其职”惹的祸

时间:2022-03-26 10:09:33  浏览次数:

“我不知道垃圾箱在哪儿!”听到这个回答时,我有些怀疑自己的听力,并为之气结。四年级的孩子,不知道学校垃圾箱在哪儿?此时,面对一脸无辜地看着我的孩子,我一时无语。

是学校的垃圾箱难找吗?并非如此,出于方便的考虑,学校的垃圾箱都放置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而且其中有一个就在厕所附近。在学校读书四年了,怎么会不知道?

是孩子故意找岔吗?也不像,眼前这名学生回答得如此理直气壮,表现得如此无辜。

就在此时,原本负责倒垃圾的孩子来到我身旁,悄悄地把垃圾拿走,倒了。我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我之所以会听到“我不知道垃圾箱在哪儿!”的回答,是因为我破坏了“游戏规则”,让他——一直负责“整理讲台”的男孩去“倒垃圾”,把别人的任务加在他的头上,扩大了他的“劳动范围”,也难怪,他会那么无辜!

这件事引起了我对班级卫生制度的反思。学校一般都有具体明晰的制度,考核各班的纪律、卫生等情况,加分、扣分细则都清清楚楚。与班级卫生制度相对应,各班都会采用小组轮流制。学生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我的班级也不例外,全部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组负责一天。清洁范围包括窗台、书柜、讲桌、黑板、地面。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值日区域。如:小个子同学承担收拾讲桌、擦窗台的任务;高个子同学承担擦黑板、拖地面的任务;细心的孩子负责收拾整理书柜;力气大的孩子负责倒垃圾。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这一值日安排已经持续了四年。四年间,每个孩子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习惯了这种安排。对于自己的任务,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认真完成,教室卫生一直令人非常满意。因此,班级经常能得到卫生流动红旗。

但是,今天无意中的“违规”让我产生了疑问:学生是否只会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对“别人”的工作不管不问,而且又心安理得?带着这个疑问,我做了个“实验”——故意让一直负责扫地的孩子去负责收拾书柜,让一直负责擦黑板、倒垃圾的孩子去收拾讲桌。结果不出所料,书柜中的书不能按照每门功课的需要摆放在相应的位置;而讲桌上的所有东西,都被一股脑儿地丢到了桌洞里⋯⋯这都是“各司其职”惹的祸!

诚然,“各司其职”的班级清洁卫生管理制度能因人而异,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细化劳动内容,使班级的卫生工作井然有序,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造成了孩子劳动技能的缺失。不管是扫地也好,收拾讲桌也罢,都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劳动技能。过细的、一成不变的分工,不仅不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反而会阻碍孩子劳动技能的培养。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会收拾讲台的孩子不会倒垃圾,负责扫地的孩子不会收拾书柜的现象。

其次,导致孩子集体观念的缺乏。“各司其职”的班级清洁卫生管理制度让学生的日常打扫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不是为了使大家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诚然,最初的细化分工,是为了照顾孩子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进行分配。但分配之后长期实行,就让孩子缺失了班级集体意识,迷失了劳动目的。

更严重的是,“各司其职”、分工过细的班级清洁卫生制度易让孩子形成对班级事务冷漠自私的心理。当“各司其职”成为一种习惯,孩子自然会“各扫门前雪”,认为只要把自己承担的任务完成就可以了,其它卫生工作都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正因为如此,才让我听到了“我不知道垃圾箱在哪儿!”的回答。

鉴于此,我在班内召开了“劳动最美丽”主题班会。班会上,先让学生从劳动的目的、劳动的技能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了技能比赛,让学生体验每项劳动的不同要求。接着,让学生自评,说出在班级卫生分配中,自己最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如何学会更多的劳动技能等。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选出班级“劳动小能手”并进行奖励。最后,我进行了小结:我们的卫生工作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班里的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奉献着。班集体是大家的,在奉献的过程中,大家也逐步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希望大家能够多观察,多学习,逐渐丰富自己的劳动技能,并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不管在哪里,劳动最光荣!

主题班会召开后,学生的劳动观念发生了改变,每天的值日大家都抢着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井井有条,但我可以感受到,孩子是真心想劳动了。更可喜的是,一些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也变得爱劳动了!看到这些,我感到很欣慰。

(作者单位:石河子市

北泉镇中心小学

新疆石河子83201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推荐访问: 各司其职
[“各司其职”惹的祸]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