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世界第一人”

时间:2022-03-05 08:32:55  浏览次数: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1945年10月27日出版的《自然》周刊上撰文这样说:在那里(浙江大学),不但有世界第一流的地理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还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希望,那里是东方的剑桥。李约瑟博士发表这篇文章时,浙江大学正因躲避战乱,搬迁到贵州湄潭办学。文中提到的卢鹤绂,当年只有31岁。卢鹤绂1914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山东莱州。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36年他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在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卢鹤绂是博士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卢鹤绂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在离学校不远的一所小教堂里,与吴润辉女士举行了婚礼。三天后,他们就登上了回国的征途。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他最先来到中山大学,任物理系教授。而当年从事核物理研究的,在中国只有他一人。因为战争,学校迁到了偏僻的农村,校舍设在一座废弃的破庙里。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极其艰苦,卢鹤绂夫妇住在一个祠堂里,要劈柴生火自己做饭。为了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课,他常常只能在点灯草的油灯下备课。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卢鹤绂得知这一消息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核裂变知识,在湄潭写出了两篇著名的论文,清楚地阐述了原子弹爆炸的基本原理,他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物理月刊》发表了他“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一文,简要阐明了估算235临界质量的方法。这是世界上首次公开发表估算铀235原子弹及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这一文献已被世界上广泛引用。

1952年院系调整时,卢鹤绂被调往复旦大学,讲授核物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1954年,卢鹤绂回到阔别了19年的北京大学,在新办的保密机构物理研究室,开设了核物理和加速器课程,培养新中国第一代核物理人才。

20世纪60年代初,卢鹤绂对受控热核反应进行研究,提出了快脉冲、慢脉冲和稳态的三大分类法,并对其能否成功进行了深入讨论。主编了《受控热核反应》一书,总结了1960年以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方面的成果,这是我国第一本有关热核反应的专著。

(摘自《人民政协报》)

推荐访问: 原子弹 第一人 揭开 秘密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