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资料 >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8篇

时间:2022-10-23 13:25:05  浏览次数:

篇一: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认知与社会性伴随着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认知:认知—cognition ,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 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和语言等。

  发展过程:形成,发展,顶峰,下降。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 员的发展过程。

  包括:情绪、气质、依恋、自我意识、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

  发展过程:逐渐成熟和完善。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认知的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 过程。

  (一)研究方法突破

  习惯化范式 优先注视范式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认知的发展 (二)空间知觉的发展 1. 形状知觉 婴儿对人脸的知觉偏好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认知的发展 (二)空间知觉的发展

  2. 深度知觉 吉布森“视崖”

  3. 方位知觉 上下-前后-左右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知识库:

  感觉统合训练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认知的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3-6个月:记忆逐渐发展 6-12个月:认生 12个月以上:延迟模仿 到青春期和青年期记忆达到顶峰。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认知的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婴儿期:直觉行动思维 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特点:

  1、具体形象性 2、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3、具有符号的功能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1、提问类型的变化 2、概括能力的发展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认知的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青春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脱离具体事物,用符号进 行抽象思维。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

  二、社会性发展 婴儿:

  1.笑的发展 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微笑、有选择的社会微笑 2.婴儿的气质类型 (1)容易型: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 索,主动交往。

  (2)困难型: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负性情绪多,对新异 刺激反应消极。

  (3)迟缓型:适应环境缓慢,生活习惯逐渐变化;情绪通常不甚 愉快,对新刺激慢慢感兴趣。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社会性发展 幼儿:

  1.自我意识:从依靠成人评价到逐渐开始有了独立评价。

  第一反抗期(3、4岁) 2.道德发展: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3.性别角色的建立。社会在意男孩的“娘娘腔”,却较 少关注女孩的“假小子”行为。

   第五单元 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社会性发展 童年期:

  同伴关系建立,友谊开始发展,集团荣誉感。

  青春期:

  关注外貌,关注情绪和人格发展,关注学业 情绪易波动 自我意识的第二反抗期

   END

  Thanks!!

  

篇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社会心理研究》 2006 年第 2 期

  认同理论:其结构、动力及应用*

  (美)威廉·布鲁姆(William Bloom) 王兵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 要:

  本文主旨是阐释认同理论,指出认同是所有人固有的、无意识的行为驱动力。

  为了获得心理安全感,人们主动寻求认同;为了增进心理安全感(人格稳定 和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人们主动保持、维护和提高认同。认同的这种驱动力 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期和老年期。此外,认同可以为人们共享,其 结果是具有同样认同的人往往会采取一致行动以维护和提高他们共同的认 同。

  关键词:认同 行为驱动力 心理安全感 一致行动

  一、引 言 本文的目的是阐释认同理论。通过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埃里克森 (Erik Erikson)、帕森斯 (Talcott Parson) 及哈贝马斯 (Jurgen Habermas) 的 诠释,认同理论得以提出。本文的讨论首先集中于有关个体的心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dividual) , 然 后 向 外 延 伸 到 有 关 社 会 群 体 的 心 理 学 (the psychology of small social groupings),直至有关国民社会的心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mass national society)。

  弗洛伊德和米德对认同采取了同样的理论观点,这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基础。弗 洛伊德和米德分别是两个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即内省的 (introspective) 或者说是分析的 (analytical)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的 (behaviourist)心理学。这是当代两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译自 William Bloom. (1990). “Identification theory:its structure, dynamics and application”. In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5-53.

  此文发表于《社会心理研究》2006 年第 2 期。

   但它们同时又互相对立。在大多数其他理论领域中,这两个人以及这两个学派的观点都相当 不同;但在对认同的理解上,两者却找到了共同点。

  在对认同的研究中,埃里克森是最重要的学者。他的著作表明,令人满意的认同对于人 格整合和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他清楚地说明了认同对于个人健康的重要性,而且表明了认同 在人们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过程中具有动力的适应性特征。可以说,正是埃里克森使认同 (identity) 和认同危机 (identity crisis) 这类概念成为当代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由于每一种认同都是由外部社会行动者 (external social actor) 创造的;同个人的心理活 动一样,认同也是一种社会行动。因而,如同对心理学家一样,对社会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来 说,认同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至少从涂尔干(Durkheim)以来,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就是团结 (solidarity);在某种程度上,任何社会制度的“粘合”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个 体使他们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可接受的行为模式内化(internalisation)。因而,20 世纪 上半叶最著名的两个社会理论家帕森斯和哈贝马斯认为,认同是一个核心问题。他们主要关 心的是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个体。为了建构理解人类社会行动的普遍理论,这两位学者付出了 很大努力;在他们的分析中,认同的本质已成为一个关键因素。他们力图使自己研究认同的 方法明确,而且得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即认同是一种具有动力的人类需要;与此同时,他 们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阐明他们自己的基本观点,以及反驳对他们工作的批 评(这些批评认为,他们的模型明显具有静态的性质)。

  下面这一观点表达了从个体推论到总体的方法论上的能力:

  通过共同的认同,人们在相同的心理特征上联系在一起,而且会采取一致行动来保 持、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认同。

  因而,在某种环境下,拥有共同民族认同的人们往往作为一个单位而行动,并且作为群 众运动而动员起来。认同理论不仅详细解释了这一共同心理联系的结构与动力,它也提出了 社会与政治环境模式(the pattern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ircumstances),这一模式有可能创造 这种联系,并且引发与它联系在一起的保护和提高行动。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将认同理论直接用于对政治问题的分析。

  二、弗洛伊德

  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们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讨论和争论,其中一些争论还非 常激烈。这种争论不仅存在于精神分析理论家与非精神分析的行为主义理论家之间,也存在 于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已经分化为有着不同理论取向的许多学派,其中 最有名的也许就是荣格 (Jung)、阿德勒 (Adler)的那些理论。然而,尽管存在着这些区别, 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某些基本观点还是存在的;这些基本观点不仅被所有精神分析学家所接 受,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行为主义者所接受,如激起和影响有意识的思想和行为的无意识观念。

  此外,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所有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支都支持并接受的另一个领域就是认同, 尽管它最终以被行为主义者修改了的理论形式而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的认同方法并不关注社会认同本身是如何形成的模型,其目标指向是社会认同 的心理动力机制,这种机制令人满意地抑制了婴儿在家庭和社会现实面前的自大狂和自爱。

  在这里,“令人满意地”(satisfactorily)是一个关键词,因为这是同婴儿的一种可能性相对 立而提出来的。例如,在社会约束面前,婴儿从病理上会变得抑郁 (depressive) 或具有神经 症 (paranoiac)倾向;同时他/她的要求会受到阻止。自大狂的 (megalomaniac)、要求一切的 婴儿是如何能够受到阻止的?这时,通过讨论压抑(repression)(即本能要求和冲动受到检查

   的机制;如果公开表达这些本能要求和冲动,个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紧张)的概念,弗洛伊 德意识到,父母或社会的理想(如一个人在哪里和什么时候排泄或进食)成为婴儿人格结构 的一部分。弗洛伊德给出如下说法:

  我们知道,如果与病人的文化和伦理观念相冲突,力比多的本能冲动就会经受病因

  压抑(pathogenic repression)的变化。就此来说,我们从不认为,这些人对这些观念

  的存在只具有智力上的知识;我们一直认为,这些人把这些观念看作自己的标准,

  服从它们向自己提出的要求

  。压抑……由自我引起;我们可以非常精

  确地认为,压抑是由对自我的自尊引起的……对自我来说,理想的形成会成为压抑

  的条件因素。

  然而,关键问题是,这种自尊来自婴儿人格的什么地方?自大狂的婴儿是如何接受这 一理想的?为什么接受?在同一篇论文中,弗洛伊德继续提出:

  假如我们发现某种特殊的心理动力,这种心理动力确保来自自我理想的自恋满足, 而且不断观察实际自我并根据理想自我来度量它,对此我们是不会感到奇怪的。如 果这种动力确实存在,我们不可能作为某种发现(discovery)偶然遇见它;我们可能 只是认出(recognise)它而已;因为我们可能想到,我们称为“良心”(conscience) 的东西具备这些所要求的特征……

  究竟是什么促使个人形成自我理想,他的良心代表谁充当守门人?这来自父母的 关键影响。随着时间流逝,促使个人形成自我理想的还包括:培养和教育他的那些人、 他的环境中无数的和难以描述的所有其他人、他的同类以及舆论。

  实际上,良心的形成首先是父母批评的具体体现,随后是社会的具体体现……

  1915 年,在《悲哀和抑郁症》(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一文中,弗洛伊德第一次提 出了“认同”这一术语。弗洛伊德关注的是抑郁症这种特殊病理状态的关键机制,只是随后 他才把认同的提出看作是重要的。在这篇论文中,“认同”替代了个体投入力比多(libidinal) 能 量(性本能, cathexis))的一个对象。弗洛伊德把认同看着是自我设法“吞没”(devour)客体 过程中的一个初步阶段。

  6 年之后,在《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 (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 (1921)一书中,弗洛伊德把认同扩大到治疗方面。在这篇论文中,弗洛伊德认为:

  首先,认同是与某一对象情绪联系的最初形式;其次,它以压抑的方式成为力比 多客体联系的替代,因为它是把客体投射到自我中;第三,它可能因新的知觉而引起, 这些新的知觉主要是对与一些其他人(不是性本能的对象)拥有的共同特征的知觉。

  这一共同特征越重要,这一部分认同可能就会变得越成功,而且它可能因而显示了新 的联系的开始。

  他的结论继续尝试地应用于关于社会群体的观点:

  我们已经开始推测,某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是这类认同(以重要的情绪 共同性为基础)的特性;我们可能觉得,这一共同性取决于同群体领导者联系的性质。

  弗洛伊德把这种机制的动力假设为两种类型:防卫 (defensive) 与竞争 (emulative)。其

   中防卫模型是建立在男婴经验的基础上;而竞争模型则是建立在女婴经验的基础上。

  在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这一概念框架中,弗洛伊德假定,男婴发现自己

  与父亲一起争夺母爱。父亲是一个不友好的人物;在规模和优先权上,父亲要占上风。为了 避免自杀,出于自我防卫的目的,儿子会表现出父亲的特点。通过使父亲的特点内化,并且 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父亲,儿子不仅缓解了这种威胁,而且也可能共享父亲与母亲之间的独有 关系。因而,俄狄浦斯冲突就这样解决了。

  另一方面,女儿并没有这些问题。她并没有受到父亲的威胁,而且女儿最初的认同动力 是建立在与母亲之间爱的联系的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 对客体的替换。

  弗洛伊德认识到了这种双重组合的适宜性。他提出,事实上,这两种动机是联系在一起 的;而且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是竞争的,在某种程度上又是防卫的。这两个模型为随后心理分 析理论中的认同理论提供了基本范式。在写作了好几年并详细说明了他关于本我、自我以及 超我的模型以后,弗洛伊德重复表述了他关于认同的理论,“但是如果你可以承认我所说的 超我装置(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uper-ego)可以看成认同父母机构的一个成功例子,这就足 够了”。在同一篇论文中,他指出心理群体 (psychological group)的概念, 就是人们“把同 样的人引进到他们的超我中来”。从这里,我们可以引出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认同动机是不是建立在以生存为目的防卫或者说是竞争模型的基础上。

  俄狄浦斯情结的神话性可能是从真正的戏剧那里而来的。对于非常脆弱的婴儿,这个戏剧就 是,父母是生存(包括温暖、养育以及保护)的唯一手段;当父母威胁到没有满足基本需要 的婴儿时,对婴儿有机体的威胁最终就是死亡。因而对父母理想的防卫性适应,也就是俄狄 浦斯情结的成功解决,不仅是其他更复杂和微妙的心理动力的来源,也是婴儿在受到威胁的 环境中真正的生存来源。同样,竞争的“女性”认同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动机。受到竞争和内 化的人就是提供食物和温暖的人。观察到这一事实并不是夸张,即成为那样的人就是获得对 生活来源的控制。对婴儿来说,因没有使父母的模型内化而受到排斥虽然不是社会处罚,但 却是致命的。

  其次,在更一般的社会学水平上,弗洛伊德不仅意识到认同的社会化效果,而且他也意 识到认同所具有的理解群体团结心理学的潜在洞察力。这就是说,虽然在某些方面每个人都 是唯一的,但他的超我(心理拓扑学的一部分,认为应该对父母的然后是更广泛的社会的理 想负责)也与他人的超我拥有共同的认同。然而,这并不是弗洛伊德继续说清楚的一个问题。

  尽管在关于“心理群体”的论文中,弗洛伊德提出成员共同认同的基础是他们拥有共同的领 导,他提出认同最初的动力来自于父母,但是后来被“在他的环境中的所有其他人、他的同 伴以及公共舆论”升华了。因而,认同不只与特定个体有关,而且与更加扩散的群体有关。

  这里,冒着过于简化的危险,我们似乎清楚了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观点。他提出:(1)婴 儿从重要的外部他人(主要是父母)那里吸收了她/他自己的心理态度;(2)这些内化的态 度作为内部观察者(超我)对行为进行检查;(3)成人也对重要他人进行内化,群体的本质 就在于拥有共同的认同。

  三、米 德

  米德在做研究生时,他最初关心的是生理心理学,但他的思考很早就关心“为心灵在自 然中发现一个位置以使自然出现在经验中”这类问题;同时米德也认识到,纯粹生理学的方 法是不合适的。米德从他的同事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那里也吸收了这样一个概念, 即有“一个自我和他人从中出现的正在进行的社会过程”。这一观点是由米德提出来的,以 同华生 (John Watson) 严格的行为主义相对。从避免内省的和唯我的心理学的基本主题方面

   来看,米德很赞同严格的行为主义。但是他也发现,行为主义否认了个人的首创性和个人意 识。作为一个心理功能论者,米德认为,心灵或者说是意识是在生物进化的晚期阶段出现的, 它在有机体的生命中起到了特别的作用。

  这里,米德的重要观点是,人类神经系统 (human nervous system) 已逐渐进化到某个阶 段,在这一阶段,它能够对它与其他人进行沟通的符号和姿势做出反应。因而,就人来说, 在身体与自我之间,体格与意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自我具有这样的特征,它是它自 己的一个对象,并且这一特征把它与其他对象区分开来”。因而,自我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然而,随之而来的核心问题是,自我作为心理建构是如何产生的。米德很谨慎地把自我的起 源放在行为过程中:

  个人就是这样感受自己的,他不是直接而只是间接地从同一社会群体的其他个别成员 的特有观点中,或从他属于的整个社会群体的泛化观点中感受自己。因为他作为自我 或个人进入到自己的经验中,不是直接地,也不是通过成为自己的主体;而是他首先 成为自己的客体,正如其他人成为他的客体或进入他的经验一样;只有采用某种社会 环境或经验和行为背景(他和他们都卷入其中)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时,他才成为自 己的客体。

  因而,人格形成的过程就是,婴儿,然后是成人把重要他人的社会角色放进她/他自己 中来。这不是一个短暂的或肤浅的模仿过程,而是指自我形成的基本机制。对米德来说,这 不是把个性排除出去,因为这是内在于每个人的生物构成、历史和现状的独特性中的。然而, 这也就是说,人格是一个纯粹的社会建构。米德区分了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两个阶段。从一对 一关系角度来看,第一阶段是具体的。从特定社会所有个体相互联系的行为的基本模式角度 来看,第二阶段更为扩散。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米德以玩棒球的儿童为例。为了使一致参 与的儿童以充分团结的方式理解这项游戏,儿童必须在任何时候能够从其他选手的角度和经 验来理解这项运动。没有对于每个选手角色的基本理解,游戏就是不完整的;儿童将置身于 游戏活动之外(如果用它来比喻社会生活的话,那也就是说,儿童可能会存在于社会生活之 外,或者说是反社会的)。

  我已经指出,在自我的全面发展中存在两个普遍阶段。在第一阶段,个人的自我只 是通过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另一个人(他与他们参与特定的社会行动)的特定态度的 组织而形成的。但是,在个人自我全面发展的第二阶段,自我不但是由对这些特定 个人态度的组织而形成的,而且也是由对泛化他人或他属于的整个社会群体的社会 态度的组织而形成的……因而,通过把他人的这些个别态度组织成有组织的社会或 群体态度,自我获得了全面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个体了解了他和他人都卷入其中 的社会或群体行为的一般系统模式。这一模式从这些有组织的群体态度角度进入个 体的经验中;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个体获得了对自己的态度,正如他获得了 对他人的个别态度一样。

  对米德来说,这一过程的动力是在重要姿势的交换中发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传 达者都可能具有自我意识。在达尔文对成功适应环境挑战的人类神经系统进化的理解中,人 们也可以发现这一说法的来源。

  三、弗洛伊德和米德

   在涉及这一内化动力的机制的分析水平上,弗洛伊德和米德是互相对立的。米德注意到 这一动力通过个人对重要姿势进行自我反应的能力而运作的机制。作为一个医生,弗洛伊德 更关心治疗痛苦的人,理解到在家庭/社会现实面前建立在婴儿需要基础上的机制成功升华 了它的焦虑要求。

  然而,在对其他两方面的分析上,这两个心理学家显然是一致的:一方面他们关心人格 的社会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他们关心有机体动力的来源。

  对弗洛伊德和米德来说,人格是社会建构和社会互动的结果(当然,他们不同意影响人 格行为的这一无意识机制和驱动力)。他们两人都认识到在这个独特的生物个体和社会个体 之间的差别。这可以从他们对人类心理的分类中反映出来。在经典的精神分析模式中,自我 是在本我的以生物作为基础的内驱力/本能和超我的要求/惩罚之间进行调停的一个有组织 原则。同弗洛伊德提出的三个本我、自我以及超我不同的是,尽管只包括了两个基本特征, 米德的分类也很相似。米德把自我区分为“主我”(I)和“客我”(me)。“客我”是与社会 我进行互动的自我;“主我”是自我的独特历史和现在,根据情景允许独特的反应和创造。

  尽管米德认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是“古怪的”,他也清楚地认识到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解释 之间的相似性:

  冲动行为是没有受到控制的行为。“客我”的结构确实不决定“主我”的表达。如果 我们使用弗罗伊德的措辞,在某种意义上“客我”就是审查官……社会控制就是“客 我”的表达与“主我”的表达成对照。它设定了限制,它给“主我”提供了这样的决 心,也就是能够使用“客我”作为完成所有人都感兴趣的任务的方法。

  正象精神分析中的超我一样,米德的“客我”也在同样的社会范式下出现并起作用。在 这两个理论中,超我和“客我”都是他人行为内化的结果。

  在对认同动力的生物神经来源的看法上,弗洛伊德和米德也是一致的。作为一种机制, 认同并不是从稀薄的空气中产生的,或者是由他们两人之一作为一种解释性建构提出来而并 没有在复杂的人类神经系统上找到它的基础。对弗洛伊德和米德来说,认同是从生物方面进 行驱动的心理动力(identification is a psychological dynamic that is biologically derived)。当然, 对熟悉弗洛伊德和米德心理学的那些人来说,这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中间没有一个具有任何 形而上学的基础。随着本质上是社会生物的人类的进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漫长的和脆弱的婴 儿期和儿童期,为周围社会群体所接受的人格只是社会生存的简单必需品而已。在这里, 社会生存与物质生存是同义的。

  因而,在弗洛伊德和米德看来,很清楚,在任何机械的社会学解释那里,认同都没有它 的动力来源;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并非来自于社会制度对于稳定的需要,以及对于婴儿和成 人的一种特殊的和可以接受的社会认同的强加的限制。在大部分社会学中隐含的这种类型的 解释是目的论的并且使社会制度的概念具体化。当然,对弗洛伊德和米德来说,尽管这种机 制是以生物性作为基础的,它满足了生物-社会需要。认同确实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但它的 动力来源是生物-心理的(bio-psychological)。

  从 中 引 发 的 有 趣 问题 是 , 认 同 机 制 的 内 驱 力 是 始 发 的 ( primary) 还 是 是 附 属 的 (secondary)。“始发的”意味着认同机制是从生物性方面控制到个体中来的,并且只有等到 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它主动寻找内化的一个有意义的模型。米德把他的理论同人的神经系 统直接联系在一起,这似乎表明他更偏爱始发模型。“附属的”意味着人类婴儿通过尝试错 误发现,认同是解决主要焦虑和害怕并且获得主要满意感(食物,温暖,舒服,爱)的一种 成功模式;作为获得主要满意感的一种方法,婴儿已经变得非常习惯地来使用它,以至于认 同本身变成了一种驱动力。正如弗洛伊德对在生物个体与认同机制之间的俄狄浦斯情结进行

   调停一样,他适合第二种模型也是可能的。同样,当人们经常谴责弗洛伊德为生物主义时, 他可能也适合始发的驱动力模式。当回顾帕森斯对于认同的使用时,我将返回到这一专门问 题上,即把认同理解为附属动机或者说是“需要倾向”更适合社会学的方法。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始发模型和附属模型之间的区分只是经院哲学的一种做法。

  此外,不管这种驱动力是附属的还是始发的,它同始发的满意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 通过对于认同机制的成功使用,婴儿保证了它为周围环境所接受以及作为基本生存的主要需 要的满足。没有适应周围社会环境行为要求的婴儿会使自己的进食和舒服受到耽误,这是一 个有着更为可怕和非常真实的影响的暗示。当一个人到了老年时,如果他/她缺乏对于社会 群体的服从可能就意味着被社会所排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自愿者愿意拥有罗宾逊 (Robinson) 的经验。

  因而,成功的认同意味着对于基本需要的成功满足;也就是说,成功的连续的认同同主 要需要的满足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a successful ongoing identity is inextricably involved with the gratification of primary needs)。这不只是一个学术建议,而是公开的可以观察到的普 遍人类经验的一部分。正是埃里克森精确地说明了,满意感是同安全的认同意识联系在一起 的;而且,不安和人格崩溃同样伴随着认同意识中的任何危机。因而,成功的有保障的认同 意识同建立在为了生存的生物驱力基础上的主要需要的满足是必然而且不可避免地联系在 一起的。在成人中,这种安全的认同意识的需要同婴儿一样是具有动力的。事实上,弗洛伊 德已经指出,超我爱的丧失是引起焦虑的五个痛苦情景之一(超我爱的丧失是对社会排斥或 偏离的内省性解释)。因而,认同的动力适应机制是同基本的“稳定性原则”(principle of constancy)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弗洛伊德从费切尔 (Feuchuer) 那里接受的大部分心理学的 一个基本假设,也就是表明“在神经系统中有一种内在的倾向来减少或至少保持稳定的刺 激量”(an inherent tendency in the nervous system to reduce, or at least to keep constant, the amount of excitation present in it)。当然,焦虑就是这种刺激的一个主要经验。

  在某种程度上,婴儿最初的认同就是对“自大狂生物”的独特适应。因而它应该是一种 连续的动力机制这一点也就不令人奇怪了。当一个人从婴儿期和少年期过度到成年期时,提 出个人是“完整的”确实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现实。

  四、埃里克森

  正是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在心理学理论中给予了“认同”一个核心的位置,并且把这 一术语带到公共使用的范围中,尤其是与认同危机这一术语联系在一起。埃里克森尤其关注 青少年的认同形成问题;埃里克森著作的主要贡献就是证明,认同形成是从婴儿到老年的一 个连续过程,而且这是每一个人固有的进步和适应过程。

  虽然埃里克森是在精神分析实践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工作的,他的主要理论关注点还是心 理社会的(psychosocial),而且他的著作显示了始终如一的努力来解释心理和社会动力的不 断变化的特征,也就是在人的生命周期中形成认同。他没有对他自己有关认同机制的动力的 关注提出一个详细的理论,但通过提出自我内部的有组织的动力以及由一个超我机制 (super-ego mechanism)所调停的外部社会特征, 他的工作是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中非常仔细 地使心理社会自我的连续性进一步精确。因而,他把心理社会自我 (psychosocial self) 称为 “自我认同”(ego-identity) ,并且通过使用与自我表现有关的“遗传连续性”(genetic continuity)这一术语强调了这种方法。在他的《认同、青春期及危机》(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一书的导论中,他最精确地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他提出,“人”的心理认同需要除了他的社 会遗传进化外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埃里克森把认同形成看成是一个逐渐形成的结构,逐渐把“体质特征、独特的力比多需

   要、更有利的地位、重要认同、有效的防卫、成功的升华以及一致性的角色”整合在一起。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这一“逐渐形成的结构”是对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内驱 力和社会压力的反应;此外,他断言,拥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认同意识的失败会导致人格崩溃。

  尽管不是直接的,埃里克森的这两个观念也被抽象地应用于作为整体的社会群体中,例如“现 代化的认同危机”(the identity crisis of modernization)。

  在描述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认同形成的不同社会心理结构时,埃里克森最详细关注的是 青春期,也就是当年轻人开始顺从并把他自己的内驱力与社会期望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正是 这一青春期给埃里克森提供了一种工作中的内部和外部的动力。事实上,在对生命周期的图 解式表达中,他把青春期的主要特征看作是“认同和认同扩散” (identity versus identity diffusion),而且他提出,这基本上是一个已被承认的现象,也就是说当年轻人允许发现她/ 他自己时,青少年给予了“心理社会的暂停” (psychosocial moratorium)。当年轻人从青春 期中走出来时,社会要求她/他作为社会的全面成员为生活确定方向;在许多社会中,这是 通过阶段仪式而得到明确承认的一项要求。尽管青少年可能成功地通过了认同危机,对从婴 儿到老年的所有人来说,把社会现实和需要以及心理现实与需要综合在一起的基本特征却都 是存在的。

  与弗洛伊德和米德相一致的是,埃里克森也认识到,对个人来说,婴儿期之后的一对一 认同(one-to-one identification)只具有有限的作用:

  例如,(儿童)对父母的认同集中于某些过分重视的和错误理解的身体部位、能力和 角色表现上。而且,这些不完全的方面不是因为它们的社会可接受性而受到偏爱…… 而是由于幼稚的幻想(只是逐渐让位于对社会现实更为现实的预期)。然后,青春期 结束时确定的最后认同优越于对过去的人的任何单独的认同:它包括所有重要的认 同,但是它也改变以使它们成为唯一的和相当一致的整体。

  因而,在埃里克森的著作中,米德的“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 成为“超出部分 总和的格式塔”(a gestalt which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从青春期开始,生物环境的 变化(成熟)可能导致主要的认同变化,从调皮的单身汉到有责任的年轻父母到中年的女家 长/男家长再到聪明的祖父母。如果内部生物性的变化并没有产生认同变化,那么正在变化 的历史环境也会这么做。内部驱动力与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

  同弗洛伊德和哈贝马斯一样,埃里克森也认识到,由于认同与主要需要满足之间的重要 联系,任何安全认同意识的缺乏(没有成功的认同)都会引起焦虑。如果这种焦虑得不到缓 解,就会产生人格崩溃。当讨论这一问题时,埃里克森把认同看作是“自我认同”,把它当 作是他所强调的自我的最重要的适应性特征。然而,自我认同只有与外部社会世界相联系时 才会产生:

  因而,从主观方面来看,自我认同是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即对自我的综合方法来说, 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和连续性;在保护一个人对他人意义的同一性和连续性上,这些方 法是有效的。

  此外,更戏剧性地是,埃里克森明确说明了自我认同的至关重要性:

  确实,在人类存在的社会丛林中,没有自我认同意识,就没有活着的感觉。

  因而,从最基本的方面来看,心理幸福感的前提条件就是拥有安全的认同意识。事实

   上,埃里克森继续假定,幸福感是不断增长的认同意识的“征兆”。同时,相反的并且关键 的是,认同扩散,或者说在自我方面综合不断变化的生物和心理特征的不稳定性,会导致 人格崩溃(从焦虑到极端的偏执狂、抑郁或者是其他类型的疾病)。因而,有一种心理动力 不仅造成了适应性认同,而且也保护和提高了已获得的认同。个人具有驱动力来支持和保护 他们的认同。

  当婴儿从家庭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更大的社会中时,婴儿面临着大的和越来越复杂的世 界,他/她在其中必须要获得令人满意的认同。埃里克森主要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一问题,认 识到“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互动,个人必须不时地从部分知识的某种状态中作出全面的了 解” (a total orientation out of a given state of partial knowledge) 。此外,他把这种方向称之为 “整体主义”(totalism)。当然,这并不是有意识的心理机制。

  这导致埃里克森对“意识形态”(ideology) 有了更加全面的心理学定义。当埃里克森使 用“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时,他所指的正是这一全面的了解,也就是对有着普遍行为或文化 模式的历史认同的综合。他认为:“我们这里正在说的不只是较高的好处和崇高的理想,而 是一种心理需要。作为认同保卫者(guardian of identity)的社会制度就是我们所称的意识形 态”。在另一个地方,埃里克森这样写道:

  不管其他意识形态是什么,不管它采用什么短暂或持久的社会形式……对正在成长的 自我来说,我们会把它看作是一种必需品。正在成长的自我涉及代的连续;在青春期, 它对过去和未来的一些新的综合(这种综合必须包括但是超越过去)作出承诺。

  正是在他对意识形态作为心理需要的表述中,埃里克森也成为一位真正的社会学家。他 以杜尔干式的意识认识到,社会是如何使这些需要制度化的并且用它们来服务于社会本身 的;因为意识形态利用了个人的攻击性和歧视性的能量,并且“当它完成时,包括了个人的 认同”。

  因而,认同或意识形态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两者都对进一步的个人成熟过程 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通过它,为下一个更高形式的认同,也就是以团结联系在一 起的共同认同(the solidarity linking common identities)提供了必要条件。

  然而,当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文化和政治现象保留了它的不同含义时,它也呈现出专门的 心理含义,因为普遍认同是“成人”参与社会的前提。从极端方面看,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 种心理功能,但是它的外衣从一个历史环境到另一个历史环境是有变化的;当然,这并不是 否定,人们可以故意创造、操纵或使用意识形态。因而对埃里克森来说,在心理分析水平上, 在认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之间存在着清楚的连续性。

  因而,对意识形态或文化的威胁就是对认同的威胁;同样,提高意识形态或文化也就是 提高认同。因而,历史环境的变化,比如离婚、革命、裁员会威胁到个人的认同意识,因为 它们移动和改变了个人认识到她/他自己的认同连续性的外部社会联系。这种认同扩散或者 说是认同危机将会产生焦虑,而且这种危机将会被一种动力适应性反应 (dynamic adaptive reaction) 所抵抗,在其中(1)已经获得的认同(意识形态或文化)会受到保护;(2)人们 会产生一种新的认同的综合来适应情境和它的限制。同样,个人也会试图提高他们的认同意 识以及伴随它的心理安全和幸福感。

  为了抵抗焦虑、保持安全并提高同受到强化的认同相伴随的幸福感,所有这些都是无意 识动机,成人的认同机制同婴儿一样是具有动力的,而且这并不只是一个由环境所控制的被 动适应的过程。

   尽管对埃里克森本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他还有一条广为接受的思路贯穿于自己的著 作中,即“认同”、“安全认同”以及“认同危机”可以应用到群体中。这也是符合逻辑的, 因为认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群体过程,即使这个群体或者说社会制度只是父母和儿童。

  本质上,任何认同都由两方面内容组成的:认同者 (the identifier) 和被认同对象 (the identified)。一旦婴儿从一对一的认同中脱离开来,认同就变成概化的了(generalised)。当 然,甚至最初与父母一对一的认同也包括概化的方面,因为每个父母自己的认同都是由属于 更大社会环境的泛化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所组成的。因而,所有认同或多或少都是社会的, 从家庭到棒球队到地球上的市民。同样,所有认同或多或少都是共享的 (shared)。

  因而,随之而来的是,影响或者说威胁到一种特殊的普遍认同的历史环境的改变也会影 响和威胁到在该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认同。在个体水平上,存在着认同扩散、不安全以及焦 虑,并且也存在着行为动机来保护已经获得的认同或者重新获得一种新的和安全的认同。当 然,这一特征将为拥有相同特征的群体中的所有人所共享。从理论上看,每个人都可能单独 重新形成一种新的认同,或者支持从拥有同样情境的她/他的同伴那里脱离出来的旧的认同。

  然而,另一方面,通过彼此相联系,个人可能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认同或者支持旧的认同。群 体作为一种整体反应的程度依赖于群体内部某种历史的和既有的联系:地理上的接近、在一 起的时间长度、阶级、民族、宗教、仪式以及特殊认同对于普遍认同的重要程度。群体对于 某种共同认同威胁的反应所采取的形式将由共同的知觉以及有关危机本质的共同接受的沟 通所决定。当然,知觉和沟通都是易于操纵的,当个体或者说作为一个有着共同认同的群体 的个体可能一起努力来提高他们认同意识时,就尤其是这样。

  因而,从这里得出的第一个观点是,个体会努力保护或者提高她/他的认同意识。就饥 饿或性本能的满足来说,保护和提高认同的驱动力可能具有攻击性。

  第二种观点是,当认同意识受到威胁时,个人将强化已获得的认同,或主动寻求获得 一种新的认同(the individual will either reinforce the already held identification or will actively to make a new identification)。

  第三种观点是,这种机制是无意识的,而且除非个人的社会环境从婴儿期以来就是稳定 的,认同的驱动力将会连续试图使认同保护和提高达到最高程度。

  缺少安全的个人认同会被体验为对个人生存的一种威胁,而且个人会感到焦虑。除了是 社会认同产生的最初机制和社会生存的保护之外,认同也是在对认同产生威胁的生活情境中 发生变化的连续的和动力的适应机制。没有这种适应就会有持续的焦虑,而且这一动力若没 有解决就会处于痛苦的病理状态。

  五、帕森斯

  当然,在帕森斯为了社会行动的普遍理论而试图把社会、文化、人格以及个人有机体带 入到有意义的关系中时,认同机制就成了一个关键。对帕森斯来说,弗洛伊德、米德及杜尔 干关于个体对社会规范和习俗的内化的同时发现是“现代社会科学中几个真正重大的发展之 一”。因而,对帕森斯来说,认同理论从主要关心个体认同的形成到关注作为重要的基础在 社会结构和行动的任何普遍理论中所起的作用。

  然而,在准备回顾帕森斯关于认同的观点时,我已经开始同意其他社会科学学生对他的 难以理解的态度。他们认为,帕森斯是富有创见的学者;但同时他又受到自身理论不一致的 挑战,并且进一步被他自己的文风搞得晦涩难懂。在他关于认同的著作中,他的主要的内在 矛盾同它的生物学和动力性质有关;当专门讨论这一问题时,他从理论上把它抽象到纯粹社 会学的功能上。这种抽象导致一个批评家提出,生活本身已经从帕森斯的理论那里消失了。

  然而,帕森斯自己承认,希望远离生物学倾向来重新平衡心理学理论。为了理解帕森斯的理

   论,我提出有必要注意到的是,尽管他是从社会和文化环境方面来定义认同的,他也潜在地 提出,认同是人类有机体的一种动力的行为机制。帕森斯的失败在于,他没有使这一理论的 基本方面充分精确。事实上,没有作为行为动机的认同存在,他的行动理论也是不清楚的。

  帕森斯把自己系在了需要交代清楚的结点上。

  正如我们已经讨论的那样,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米德都把认同的源动力放在人的神经系 统上。虽然帕森斯认识到人类有机体的基本的生物特征,他很快就指出社会和文化制度的影 响是如何从最早期的婴儿阶段对婴儿和母亲产生影响的。在社会学的分析水平上,这是非常 必要的强调形式;然而,在分析水平上,它同某种普遍的行动理论有关,也就是说它使人的 行为动力中立化。然而,帕森斯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采用了他的认同理论。因而问题是,他 如何使他的动力生物性质中立化?

  与弗洛伊德的认同相接近,帕森斯实际上改变了关于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的心理分析地 图的基本性质,而使它成为他的普遍理论的更有用的工具。尽管使用了弗洛伊德的术语以及 对于认同的同样基本的理解,帕森斯把集体认同合并到基本的社会图式中来,描述了一种完 全不同的人类心理。在这种新的帕森斯式的心理分析中,自我和超我都是由文化所决定的;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自我丧失了它最初的统治权而成为一个“主要区分与个体自己有机体的 调停关系的功能有关的次系统”(subsystem primarily, differentiat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function of mediating relations with the individual’s own organism)。因而,在明确的理论中, 帕森斯把人类本能的驱动力降低到抽象的理论状态,以至于生物有机体已经主要成为人格的 工具。人类生物体就这样受社会和社会的需要所支配。对帕森斯理论的大部分分析都在这一 点上停下来了。很显然,帕森斯已经产生了“社会欺骗”。然而这并不是全部图景,因为帕 森斯也充分意识到把人类动机整合在一起的需要,他是通过人的“需要倾向”(need disposition) 的观点而提出来的,这里所说的需要倾向是在原始动机与内化的价值观之间辨证互动的结 果。

  帕森斯定义了三种主要的需要倾向类型:在人和人的关系上进行调停;在人和文化标准 之间进行调停;以及在人和社会(社会在这里被看着是一系列角色期望)之间进行调停。正 是在讨论需要倾向和主要驱动力时,帕森斯自己处于最大的自相矛盾中。一方面,他承认动 机的内在生物和文化性质;另一方面,他也从概念上把它们抽象成为社会的驯从的仆人 (malleable servants of society)。动机成了一种需要倾向,它不再是人类的一种动力,而是 在人和人、人和文化,以及人和社会之间进行调停的基本关系因素。此外,与此相一致的是, 帕森斯也否定了与动机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有关的“紧张减轻”(tension reduction)假说,指 责它(1)没有注意到动机成为一种需要倾向的社会机制;(2)同义反复以及(3)过分简化 了行动。因此,任何行为动力似乎完全不予考虑。但是,帕森斯继续说道:

  然而,不管是从紧张减轻角度还是其他角度来表达,对特定内驱力满足过程的仔细研 究对我们的理解已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对人类行为动机提出了最初的分析。然而,这 里我们关心的是在人类行为动机的更复杂的组织水平上考虑这一问题。

  因而,帕森斯勉强但至少精确地在一种分析水平上接受了紧张减轻,但对他来说,这似 乎同更复杂的分析水平无关。在超出自己的范式之外,他对它进行了抽象。当讨论人格系统 的基本必要条件以及对于满意的合适水平的一致性倾向时,他提出对于这种一致性倾向的讨 论“只是断言在任何时候,或者说具有了一系列给予的需要倾向时,有机体将会在一系列互 相冲突的需要倾向上运行,并且往往会把烦燥不安的 (dysphoria) 状态(被剥夺的主观经验) 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因而,当把它从自己理论的中心考虑中排除出去时,帕森斯又 一次承认了生物基础。

  11

   在对人格和心理学的讨论以及对于偏离行为的明确关注中,帕森斯存在着一致性倾向, 就是把人放在他不能够推翻苹果车 (apple cart) 的理论空间中,也就是社会的苹果车以及帕 森斯理论的苹果车,当然,真理是人类行为往往不能推翻这两个苹果车。出乎意料的是,当 帕森斯不同意与他的理论有关的生物驱动力时,事实上为了避免对静态与社会决定论的批评 以及理解人类动机,它们对他来说是必要的。

  此外,更出人意料的是,因为整个帕森斯需要安排的范式是精确地建立在受到压制同 时成功地被连续的认同所控制的人类动机的基础上,每一种连续的认同都把个人进一步带到 某种社会/文化的关系中来,并且更加远离她/他的生物根源。然而,不管概念上远离生物学 来源有多远,它本身的机制总是根植于最早期的婴儿行为中。尽管理论上人类认同和人格被 帕森斯抽象成几个远离它的生物学本质的东西,它还是不可分割地抑制了它的肉体、骨头以 及神经系统的结构。

  可能许多人在处理帕森斯理论的核心问题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建立在这一事实的基础 上,这一体系几乎完全从人类动机中抽象出来,在最大意义上是完全相互关联的并且是同义 反复的。社会、文化、人格和有机体相互关联的制度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支持它们自己的 格式塔;很显然,它们的目的是一个普遍系统。目的论是很明显的,而且有趣的是推测帕森 斯为什么犯了这个方法论上的错误,不仅精确说明了他自己的不一致性,而且也是因为它可 以给在社会理论方面更普遍的蒙弊提供一些洞察力。帕森斯很可能具有霍布斯式 (Hobbesian) 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人类本质上是野蛮的,为了使野蛮的人受到应有的约束, 就逐渐形成了社会。根据这种观点,这一定是同类的限制引起了认同、社会化和可接受性。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人类就会被理解成必然是合作的,这本身已经超出了霍布斯的范式。事 实上,帕森斯在《家庭、社会化和互动过程》 (family, soci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一 书中对人格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清楚地说明了有机体的需要-动机或者说是主要动机“并不 能 成 为 一 个 系 统 的 人 格 组 织 的 主 要 基 础 ” (cannot serve as the primary basi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personality as a system)。

  然而,帕森斯对于需要-控制的全部分类都是作为一棵树而提出来的,每一个分枝和细 枝都能在躯干中找到它的来源以及主要需要的满足。

  问题是相当显而易见的。尽管正在发生变化,社会制度显示了它的稳定性。这一稳定性 从何而来?如果人类本性上必然是残酷的,那么稳定性的来源一定存在于具体的制度中。因 而,社会对个人具有最高权力。根据霍布斯对人类本性的看法,稳定性不可能在个人那里找 到来源。然而,这种哲学观点在人类本性与社会制度的稳定性之间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绝对 的鸿沟,通过动力的认同机制来跨越的一个鸿沟。把认同作为行为驱动力的内在观念就是, 个人会主动寻求认同并且保护、适应或者提高已获得的认同。从社会学方面来看,这也就是 说,人类主动寻求把他们的文化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而且他们并没有被强制这样做。

  从哲学上看,认同可能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驱动力;而且,从实际上看,它可能是以进 攻性而且有时是以致命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但是从社会性上看,它的真正本质却是合作性 的和适应性的。这并不是否定权力兴趣或社会经济的紧急情况;它只是提出了已经从理论上 进行整合的一种心理因素。

  奇怪的是,在其他地方,帕森斯表明他自己完全意识到了认同的适应性质。在《家庭、 社会化和互动过程》一书“人格功能的机制”一章中,他描述了这一适应性功能。鉴于它的 明确性,我们详尽引用如下:

  我们设想,我们广泛关注的这一过程和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过程(这一过程在物理 学上如此重要)相似,只是这里相关的术语是“结构”和“动机”。从最初的稳定状 态开始,我们首先假定必须破坏那种稳定状态的旧“结构”。这一破坏导致能量,即

  12

   动机的“释放”…… 在强迫接受的情况变化 (最初标志着从旧系统的稳定状态到新的适应阶段的过

  渡)之后,这一系统的主要“问题”是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对发生的变化逐渐产生有 意义的认知方向……正如我们前面显示出的,这不仅是变化,而且是令人心焦的变化, 因而这是挫折最直接的结果逐渐产生的阶段。最初的认知出发点是我们现在所称的 “错误知觉”,在这种意义上,在某种情况中令人欣慰的经验的假定表明是错的,而 且这首先必须作为一个“事实”而被“充分理解”。我们可以把这一阶段的这些机制 叫做“最初适应”(primary adaptation)的机制(因为从更广泛的观点看,整个过程 就是适应的过程)。

  如果我们在充分自主的基础上讨论“通过经验学习”的一般过程,除了由自我 控制的情况外,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有重要的变化。但是,我们假定,在这种情况下, 对自我来说,挫折的程度太大,以至于没有帮助很难应付。他接受的第一种帮助是 允许表明他的不安,但是然后是我们叫做“支持”的更为积极的帮助。这包括几方 面:对部分旧的动机系统给予增加的积极的满意(在人格系统内以及它与客体的关 系上,通过对这一满意的选择性特征的一系列反应而获得允许)。我们可以把这一群 称为“相对剥夺的机制”(mechanism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第三阶段是,新的结构确实作为人格的一部分而出现了。它涉及把“自由流动” (free-floating)的动机重新转化到结构中(然而,这次是新结构)。我们可以把这一 群称为“内化机制”(mechanism of internalization)。最后,在最后阶段,新的内化 结构得以巩固和强化。我们推定,通过主要的结构性轮廓,这一结构得以稳定下来。

  这一结构性轮廓开始具有明确的规范性质,即逐渐越来越不受旧的情景刺激的连续 存在的影响,因而人格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加了。它涉及动机的成长,从新的目 标和价值观的角度重新组织积极的活动。我们可以采用心理学的术语,把这一群称 为“强化”机制(mechanism of ‘reinforcement’)。

  因而,如果帕森斯的世界观中包括了这种观点,即在人身上可能存在着某种必然要合作 的内驱力,如果只是由于进化原因的话,那么他似乎将把他的动力认同机制的知识整合到他 关于行动的普遍理论中来。如果他这么做的话,他会避免内部冲突的一个主要来源以及认为 它的模式是静态的批评。

  然而对这篇论文来说,最重要的是,认同在所有帕森斯理论中所起到的核心和关键性作 用。尽管公开来看,并且从他的世界观方面来看,认同只是一种社会功能,帕森斯潜在地认 识到认同在生物动力上的来源。

  六、 哈贝马斯

  对哈贝马斯来说,在他试图阐述重新建构社会科学的基本假设的议程时,动力的认同 机制是最重要的准则。哈贝马斯提出,满意的群体认同是有凝聚力的社会制度的基本前提。

  与帕森斯不同的是,哈贝马斯关于人类本质的观点是:在社会状态中,人类是更加主动的行 动者。因而,对他的哲学来说,动力的认同机制是最重要的。尽管从弗洛伊德、米德和帕森 斯那里,哈贝马斯明确获得了他关于认同的使用,然而他并没有扩大他们本身的认同动力学, 他也没有解释同认同有关的行为动机。因而,同帕森斯一样,哈贝马斯也因为提出了过分强 调共同的价值观的静态模型而受到批评。

  有趣的是,哈贝马斯关于认同的认识论其实是来自哲学基础而不是社会心理学基础。对 哈贝马斯来说,认同的全部问题是哲学主要关心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对认同的自我反省的象

  13

   征主义,人类和社会力图有意义地把自己置身于他们的世俗的和宇宙环境中。事实上,哈 贝马斯认为“认同问题已成为黑格尔哲学的实际推动力”,在这种哲学中他把自己置于询问 者 (inquirer)的位置上。在这一传统中,中心主题是,人和社会会主动寻找“发现”他们 “合适的”和“真正的”认同,无论是找出 (locating) 还是创造 (creating)。而且,在某种 意义上,这是贯穿历史的真正动力。然后,在这一哲学框架下,认同的心理机制必须具有动 力基础。通过人类学对人类需要的观察,哲学上的争论而得以补充。这种需要就是,人类通 过合适的认同而对他的环境产生有意义的意识。在《合法性危机》(legitimation crisis)一书

  中,哈贝马斯从比德·伯格(Peter Berger)关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宗教的华盖》(the sacred

  canopy)中引用了冗长而又激动人心的一段;引文是这样结束的:

  确实如此,在免受这些失范恐惧(anomic terror)的最终“疯狂”的意义上,在社会 中就是“理智”。当个人可能寻求死亡而不是寻求失范时,失范就到了无法忍受的程 度。相反,如果个人认为最终的牺牲具有规范的意义,他就可能以各种牺牲和痛苦作 为代价(甚至以生命作为代价)来追求规范世界的生活。

  这里,哈贝马斯以戏剧性的方式引用伯格的话来重新说明埃里克森的观点,即认同扩散 导致人格崩溃。

  哈贝马斯尤其关心在一个人和他/她作为一个成员的大部分扩散文化中的概化认同 (generalised identification)。他用来描述埃里克森的“意识形态”和米德的“概化他人”的术 语是认同安全解释系统 (identity-securing interpretive system)。对哈贝马斯来说,在最后的分 析中,是认同安全解释系统与社会存在的现实之间的匹配使得任何社会制度的结构合法化。

  也就是说,如果在个体或群体和社会结构之间没有合适的符号调停的话(认同安全解释系 统),对安全的和有意义的认同的急迫需要将会在解释系统的变化或社会结构变化的要求中 表示出来。如果一个社会制度不能满足对于认同的内在兴趣,那么这个社会制度就不是合法 的。

  哈贝马斯很清楚,只能在认同范式内才能理解和分析合法性危机。“只有当一个社会成 员把结构改变作为继续存在的关键,并且感到他们的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我们才会谈到危 机”。哈贝马斯继续写到:

  只有社会整合处于危险状况(即规范结构的一致基础受到损害,以至社会开始失范) 时,对制度整合的扰乱才危及持续的存在,社会才处于失范状态。危机状态假定了 社会制度崩溃的形式。

  社会制度也具有认同,也可能失去认同;历史学家有可能把某一国家的革命变革 与某一帝国的衰落(只是结构改变)区分开来。当这样做时,他们喜欢这样的解释, 这些解释是某一制度的成员在确认彼此属于同一群体时以及通过这一群体认同确定 他们的自我认同时使用的。在历史上,传统的破裂(保证认同的解释系统失去了它们 的社会整合能力)往往成为社会制度崩溃的指标。从这一视角来看,只要后几代人在 曾经形成的传统中不再确认出自己,这一社会制度就失去了它的认同。

  为了说明在个体认同、解释系统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的历史连续性,哈贝马 斯指出了四种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原始的”(primitive)、传统的 (traditional)、资 本主义的 (capitalist),以及后资本主义的 (post-capitalist)。因为过于武断,哈贝马斯的方法 很容易受到批评。但是他的目的是描述,在最扩散的水平上,认同安全解释系统从分析方面

  14

   来看是有意义的。此外,对最扩散的认同安全解释系统进化的历史理解使得它较容易在当代 找到自己的位置 (locate oneself contemporarily)。

  在结构是由亲属关系所决定并且物质环境直接受到威胁的“原始”社会中,在认同安全 解释系统中出现了神话世界中的人物。在这些制度中,世界人物和规范很少区分开来,它们 在不要求独立惩罚的仪式和禁忌中互相渗透。

  这一神话世界图景对每种可感觉到的要素确定了重要位置;这样做时,它吸收了这一 看法,即由于欠发达的生产力,威胁到某一社会的不安全几乎不能使环境处于控制中。

  神话世界把所有它的实体理解为类似物,因而,男性和石头、植物、动物和上帝一样 都是物质。

  另一方面,传统社会或早期文明社会从阶级等级以及“某种形式的集权政治组织”(这 种政治组织要求合法化,因而必须融入到宗教叙事中并通过仪式来保护)的角度表现出组织 原则。因而,通过对上帝的拟人化,“原始”社会中的神话世界人物发生了两个变化。同自 然环境的世俗化以及人对于自然环境不断增长的控制类似的是,首先,上帝变得不是太抽象 而是更加抚慰(propitiatory)了;其次,人与神之间新的互动模式以祈祷、牺牲和崇拜的形 式发展了起来。

  然而,随着制度化的不平等分配、社会等级以及古代文明帝国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合 法化的需要产生了。哈贝马斯注意到这一阶段同“追搠到伟大创始人孔子、佛陀、伊斯兰以 及犹太教的先知那里的建立在宇宙论基础上的伦理、宗教、哲学”的上升恰好联系在一起。

  然后,随着国家与政府大量扩展到经济以及其他领域,要求合法化的国家或统治的规模也必 然上升了。这是哈贝马斯工作的主要特征,即分析这些新关系的元素;以及在这一制度剩余 物 (system overspill) 的任何方面,危机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同认同危机联系在一起的:

  确实,国家没有确立社会的集体认同;它也不能通过价值观和规范(它们不是国家的 安排)来实现社会整合。但由于国家假定了防止社会瓦解的保证,国家权力的使用就 同这一断言联系在一起了,即以规范决定的认同来维持社会。因而,国家权力的合法 性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衡量的;如果它要持续,就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在“原始”与工业社会之间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历史和社会距离,但是人类还是表现了同 样的心理特征:社会(以及宇宙)现实必须令人满意地通过一种神话或意识形态或认同安 全解释系统来满足认同的行为冲动。人们要求对宇宙和社会现实有一种认知上可接受的解 释,因而他们知道如何把自己和环境联系在一起,于是他们就具有了认同。如果认同的动 力机制得不到合适的满足,结果就是社会和个人双方的焦虑和崩溃。

  哈贝马斯可能过分强调了社会团结的一致性。但是,即使最严厉批评哈贝马斯的人(这 些人认为,他可能“对社会团结的方式有不合适的见解”)也承认,当他们把哈贝马斯的模 型应用于处于国际冲突阶段的国家以及市民对民族主义的普遍信奉时,这一模型还是非常有 效的。

  七、总结与政治含义

  通过阐释弗洛伊德、米德、埃里克森、帕森斯及哈贝马斯等人关于认同的理论,本文提 出如下观点:

  15

   1. 认同,也就是使重要他人的态度、习俗和行为内化的机制,是建立在最早的婴儿生 存需要基础上的心理生物需要。

  2. 认同在成人那里就象在婴儿那里一样是一种动力的适应机制。

  3. 对心理安全和幸福感来说,对认同满意的综合,或者说认同稳定性是最重要的。认

  同增强会导致更大程度的幸福感;认同扩散则会导致焦虑和崩溃。

  4. 当生活环境变化时,个人可能会做出新的和合适的认同。个人也可能试图保护和提

  高已获得的认同。

  5. 当个人更全面地进入社会时,认同是针对更为扩散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实体,而不只

  是认同父亲和母亲。这些就是米德所说的“概化他人”、 埃里克森所说的“意识形 态”,以及哈贝马斯所说的“认同安全解释系统”。

  6. 由于一群人拥有共同的认同,该群体可能一起行动来提高和保护那种共同的认同。

  从政治分析的角度看,关注认同理论的这些观点导致了明确的推论:

  当大众社会中的人们拥有共同的认同时,大众动员就成为可能。

  因而,从内部政治控制的权力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有益于(1)产生共同的认同;(2) 从操纵那种认同的象征的角度来看,拥有对权力的垄断。

  显然,对某个国家内部的政治整合和民族建设来说,大众共同认同的唤起如何发生是一 个关键问题。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认同可能是存在两种类型:分析的和俄狄浦斯的。人们 可能提出有用的相应的分类,这些分类可以应用于群体认同的唤起。

  (a) 在 分 析 或 者 说 移 情 模 式 中 , 认 同 主 要 针 对 直 接 的 物 质 施 与 者 (materialistic benefactor);

  对婴儿来说,认同主要针对提供温暖、抚育以及爱护的父母。与此类似,在群 体中,认同主要针对直接在物质上施惠于这一群体的社会或政治实体(当然,有代表那一实 体的明确的象征)。

  (b) 在俄狄浦斯模式中,认同不直接针对物质施与者,而是针对在威胁情景中提供了正 确行为模式的某个典范。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这类认同的原型是建立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一方父母,父亲本人代表了这种威胁;心理安全是通过使受到威胁的父母行为内 化而获得的。在群体中,当对某一实体(在某种威胁情景中,这一实体提供了某种合适的行 为方式和态度)做出普遍认同时,人们就可能具有这一特征。

  从关于认同的全部讨论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共同群体认同的唤起只有通过有意义 的和现实的经验引发出来。也就是说,只有首先当情境动力对个人来说是正面的,从心理上 来说是受益的时候,认同才有可能发生。婴儿对父母的行为做出认同,是因为他的脆弱以及 使父母的形象和行为象征内化的全部合适性。对脆弱的婴儿来说,像父母那样行动是应付受 到威胁的环境的最合适的方式。在生命后期,当在更一般的社会环境中要求合适的行为时, 认同对获得安全来说同样是合适的。按照埃里克森对这一术语的使用,意识形态为更为扩散 的生活情境提供了合适的行为模式和态度。而且这些意识形态或者说认同安全解释系统之一 可能就是提供民族认同的国家。

  因而,可以在实际的政治现实中说明这一理论: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观念本身并不 能激发认同。政治意识形态不是在心理真空中产生的,它们必须提供合适的行为模式、合适 的态度、合适的意识形态、合适的认同安全保护系统来应付真正的、经验到的情境。只有解 释了经验现实并提供了合适的态度时,大众的支持,也就是具有这种意识形态的认同才会出 现。当然,这一经验可以从政治上进行操纵。但是从唤起认同的角度来看,没有相关经验的 象征或意识形态是没意义的和无力的。

  16

   从前面全部的讨论中,人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民族认同”这一术语是谨慎的,而且 从理论上看是有意义的:

  民族认同是指一群人对民族象征具有同样的认同(把民族的象征内化)。因而,当对 这些民族认同的象征存在威胁或提高的可能性时,他们就可能作为一个心理群体而 行动。

  也就是说,一群人只有从外部被看作是一个民族或被告知是一个民族时,民族认同才得 以存在。对存在的民族认同来说,全体人民必须已经过对这一民族作出普遍认同的实际心理 过程。

  在这一阶段介绍有利于分析的另一个术语是有益的,但是这一术语需要定义。这一术语 就是民族认同动力 (national identity dynamic)。

  民族认同动力是指存在于拥有共同民族认同的一群人中行动的可能性。

  如果个体成员拥有同样民族认同的一群人确实存在,因而,在清楚的方法论基础上,它 表明,大众可能在影响共同认同的情境下作为一个单位而行动。因而,认同理论提供了可以 清楚解释个体行动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一个理论工具,因而可以在心理学的分析水平上调查大 众民族运动。

  八、结 论 本文介绍了认同理论,并且指出,认同是所有人固有的无意识的行为驱动力。为了获得 心理安全感,个人主动寻求认同;为了维持和增进心理安全感(人格稳定性和情绪幸福感的 必要条件),人们主动保持、维护和提高认同。这一驱动力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期 和老年期。此外,认同可以共享,其结果是具有同样认同的人们往往会一致行动起来保护或 提高他们共同的认同。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老末)

  17

  

篇三: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第一章 社会认知理论 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 20 世纪 70 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 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 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 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 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 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 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 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 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 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 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 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 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 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 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 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1.亲历的成败经验 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 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 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我 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权 衡。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 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 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 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言语说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 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 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

  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 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①选择过程。自我效能感影响到个体对环境及行为活动方式的选择,这些选择又反 过来影响个体某些能力的发展.

  ②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以各种方式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如目标设置、归因方式 等都受自身对能力判断的影响.

  ③动机过程。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面临困难时的持久性和耐力也受自 我效能感的影响。

  ④情绪过程。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在面临紧张事件时的应激状态、焦虑及抑郁程 度.鲁森斯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信念(或自信心),这种能力使自 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能够调动起必须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列 行动。

  一、 通过熟练掌握与成功体验来提高自我效能 俗话说“熟能生巧”,信心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的,提高自我效能最可靠的方法,

  就是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反复体验成功。

  有许多方法可以让员工有熟练掌握的能力体验,并让他们的信心随时间增强。例如,一

  个培训师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若干部分,并且一次一小部分的教授给员工这些简单 的子技能,这使员工能更频繁的体验“小成功”,从而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效能。这些简单的 任务和技能会被逐步整合成为更大、更复杂的整体,而且员工在每一步都有练习和掌握的机 会。另一种方法,是为员工创造“能够熟练掌握”的经历,有意把他们放在成功可能性很大 的情境中,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机会来体验成功。组织应该给员工创造机会,让他们每天去 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通过不断成功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

  二、 通过替代学习和模仿来提高自我效能 在许多工作情境中,熟练掌握和成功体验的机会是难以获得的.但幸运的是,熟练掌握和 成功的直接经验并不是增强自我效能的唯一方法。通过认知过程,即通过观察他人成功和失 败的经历,人们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虽然直接体验比替代学习和模仿更有效,但是,观察 性的体验可以让个体认识他人的成功和失误,并从中学习,进而有选择的模仿他们的成功行 为。这种学习增加了观察者未来获得个人熟练掌握体验和成功的机会.然而,要使模仿过程能 有效增强自我效能,榜样和情境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员工与角色榜样之间的相似性越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就越可能受到角色榜样成功的影 响。这意味着,同事传授的个人经验和秘诀,可能比专业培训师和著名的外部顾问进行的正 式培训更能提高自我效能。因为同事往往被认为在背景、能力和职业目标上与员工本人更相 似。因此,观察那些受人敬佩的同事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感受他们的成功,继而向受训的员 工灌输一种理念,即“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

  除了与榜样相似之外,被观察的情境与实际工作越相似,观察体验越可能增强自我效能, 因为自我效能是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对自我效能的培训应该在与实际工作相似的环 境中进行,培养与真实工作直接相关的技能,那些在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的模拟环境中进行 的信心培训,对实际工作中的自我效能影响不大。

  三、 通过社会说服和积极反馈来提高自我效能 仅仅是听到别人对你的赞同和对你进步的积极反馈,你就会把自我怀疑转变为自我效 能。换句话说,当你听到别人鼓励说“你能够做到”和“在完成……的第一步中,你做的非 常好”时,你内心的想法和信念就开始转向相信“我能够做到”。事实上,科学研究已经证

   明,运用积极反馈和社会认可能够提高员工的绩效,有时这种作用甚至超过了金钱奖励和其 他激励技巧所带来的影响。

  这些非金钱的积极强化物(比如关注、认可和积极反馈)对绩效的影响最近才得到了重 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组织在技术培训和经济报酬体系上投以重资,却往往忽视了一项 重要资源-—一项数量无限又没有成本的资源。这一资源包括:感谢、赏识、向员工提供反 馈和认可等一系列强有力的绩效影响因素,它不仅对期望员工表现出来的行为有强化作用, 同时还能帮助员工增强自我效能。

  四、 通过改善员工身心健康状况来提高自我效能 员工的身心健康状况与自我效能的关系虽然没有上面三个方面那么紧密,但同样会

  对自我效能产生影响。例如,积极的心理状态能激发观察、自我调节、自我反思等认知加工 过程,这些加工能增强他们的个人控制感和信心;相反,消极的心理状态往往让人感到绝望、 无助和悲观,进而导致自我怀疑和效能降低.身体健康与自我效能的关系也同样如此。良好 的健康状况对一个人的认知和情绪状态,包括对自我效能的信念与期望都有积极影响;相反, 疾病、疲劳和身体不适则有消极影响,当一个人有严重的生理疾病时,他的自我效能甚至会 降低为零。

  尽管组织确实很难控制员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但至少在某些方面,组织还是可以 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从现场锻炼和健康项目,到家庭友好福利(如儿童看护服务),到全 面的员工帮助计划,乃至非正式的社会活动和聚会……组织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帮助员工在 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中避免身体和心理的损耗,从而间接提高其自我效能。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他把观察学 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 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 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认 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 通常是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的动物实验以 此来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多大的研 究价值.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 会条件下,所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人的行 为。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班杜拉在 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 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班杜 拉指出 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 情绪的唤起,这四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同时也对教育中学生学习 兴趣的唤 起有很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对教师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动机的研究中颇受 关注。

  班杜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他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 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 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中,他的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 强化理论,并且以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但班 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局限性和 不足之处,它的局限性在于它不适合于解释和说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复杂的、高难度的技 能训练的过程,仅适用于解释和说明观 察,模仿等社会性学习的过程。但有的学者认为班 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有被发展、深化的余地,只要加以适当地发展性研究,就可能繁衍出 一些适用与解释特殊社会环境和特殊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的理论。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于 1977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经过 20 年的理论探 索和实证研究,他在 1997 年出版了《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一书, 对自我效能问题进行

   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该书是一本自我效能感的专著,但它涉及归因、动机、目标、期望等许 多有关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的理论问题.因此该书 可供所有对人的心理特性与行为问题感 兴趣的心理学工作者和其他专业的学者阅读。在书的应用部分,作者不仅阐述了自我效能在 各个实践领域的作用,而且广泛地 阐述了如何解决各实践领域中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对各 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如教师、教练、社区工作者、临床工作者、管理人员、各级领导等等如 何做好工作,提高 工作效率都有参考价值.

  

篇四: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1 社会认同理论的背景 1.1 种族中心主义 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内 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群体内行为和群体间行为显现了明显的种族中心主义特 征。对“群体行为普遍的种族中心特征”的第一次论述要追溯到 1906 年萨默的 记述。最初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解释最有影响的是现实冲突理论。

  1.2 现实冲突理论 在 Tajfel 之前,对群体间行为较早的研究是 Sherif 在 1961 年进行的儿童夏 令营实地实验。研究中 Sherif 将来自于各地互相独立不认识的儿童,在到达夏令 营之后就分为“响尾蛇”与“老鹰”两组,刚开始只是从事小组内的活动,例如 爬山;后来当两组从事竞争性质的活动,如球类比赛,两组成员的冲突与对立与 日俱增。接着提供有限资源的竞争,如水资源,此时两组成员已变成相互敌对, 成员对自己的小组表现高度的认同与向心力,而对另一组的成员表现出仇视的态 度与行为。

  Sherif 的实验揭示了群体间客观关系对群体间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由此, Sherif 提出了现实冲突理论,他认为,群体间态度和行为反映了一个群体和其他 群体之间的客观利益。如果群体目标不一致,一个群体以其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 而获得自己的目标,就会出现竞争,因此,群体间就倾向于有歧视的态度和相互 的敌意。另一方面,如果群体目标是一致的,所有群体都朝同一目标努力,那么 他们彼此之间更易于建立共同的、友好的、合作的关系。但是,仅有现实冲突还 不足以解释群体间行为,Tajfel 后来的研究对现实冲突理论做了很好的补充。

  1.3 群体间偏见的最小条件 Tajfel 采用了最简群体实验范式,创造了一个微型的“群体世界”,使实验者 可以深入地观察群体的运作方式。他先请被试对一张卡片进行点估计的作业,并 以此为理由随机地将被试分为两组,高估组与低估组。接着要求被试进行资源分 配的工作。结果显示,这些被试虽然与同组成员互相不认识而且从没有谋面和实 际互动,但还是分配给自己所在组别成员较多的资源。Tajfel 的实验有以下特点, 例如:(1)群体成员间不曾有真的面对面的互动(2)没有群体内的结构(3)群 体间没有任何过去与文化。研究结果显示,当被试单纯地知觉到分类时,就会分

   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资源和正向的评价。这种认知上的分类,会让我们主观上知 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而产生一种认同感,这样的认同所引起的给内群体较多资 源以及正向的评价的现象称为内群体偏向;而对外群体成员则分配较少资源并给 予负向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为外群体歧视。

  最简群体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意识是产生群体行为的最低 条件。即使是把人分配到一个简单、无意义的类别中去,也足以产生群体取向的 知觉和行为。

  2 社会认同理论 Tajfel 等人在最简群体范式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社会 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

  2.1 社会认同 2.1.1 基本观点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 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 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 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 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 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2.1.2 社会认同的定义 Turner 和 Tajfel 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认为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 同作用,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而社会 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

  Tajfel 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 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最初源于群体成员身份。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而这种积 极的社会认同是通过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如果没有获得满 意的社会认同,个体就会离开他们的群体或想办法实现积极区分。人们会使用各 种策略进行区分,Turner 和 Tajfel 认为有三组变量会影响群体间区分:(1)人们 必须主观上认同他们的内群体;(2)情景允许评价性群体间比较;(3)外群体必

   须是可以充分比较的。

  Tajfel 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根源 所在,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

  2.2 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建立 的。

  2.2.1 社会分类 Tajfel 在 1963 年的一个实验表明,当要求被试从不断变化的标为 A 的四根短 线和标为 B 的四根长线中判断长度时,他们倾向于夸大 A 和 B 之间的差异。这 种现象称为“加重效应”。加重效应同样表现在对社会刺激的知觉上。Secord 1959 年在一系列研究中,给被试呈现一系列人的面部照片,其中包括纯种的高加索人 一直到纯种的黑人,要求他们评价相貌上的黑和心理上的黑。结果被试将图片分 为黑白两组,并趋向于夸大一组内的相似性和两组间的差异。这种基本的加重效 应在许多其他的研究中也得到充分的证实。

  Turner 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对 Tajfel 的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 他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 和外群体。当人们进行分类时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 将会赋予自我,这就是一个自我定型的过程。个体通过分类,往往将有利的资源 分配给我方群体成员。

  2.2.2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过程的意义更明显,这样使积极区分的原则起作用,而 积极区分满足了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群体间比较通过积极区分原则使个体 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我们倾向于在特定 的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这样就产生了 不对称的群体评价和行为,偏向于自己所属的群体,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 同所属的群体。

  2.2.3 积极区分 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所有行为不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 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在社会认同水平上的自我尊重是以群体成 员关系为中介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

  

篇五: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社会认知理论是在 2O 世纪 7O 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教 育理论,9O 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 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元交互决定论 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 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 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 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 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 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体。

  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 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 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 一方面,人的主体,诸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 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 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 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再者,行为作为 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 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 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2)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 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 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他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分析, 认为观察学习是由 4 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 程、产出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指的是在观察时将心理资源开通 的过程 它决定着观察者选择什么样的示范原型;第二个过程是对示 范活动的保持,要对示范活动进行保持就必须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 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两个表象系统表象和言 语,其中,言语编码较之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时更具有确实性;第三 个过程是产出过程也就是把符号表象转换成物理形式的外显行为的 过程;最后一个过程,动机过程是指观察着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 某种诱因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总之,观察学习只有在这四 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性的一种自 我判断, 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其中, 能不断努力去战胜困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也将会不断的得 到强化与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差的人总是怀疑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遇到困难时一味的畏缩和逃避。

  班卡拉认为,个体在活动中是通过四个方面的信息来获得或形成 自我效能感的。实践的成功经验,实践成败经验即个体对自己的实际

   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经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反之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的效能信息,是指看 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 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 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言语的劝导是指接受别人认为自 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值得注意 的是说服性的言语必须实事求是,调动个体的积极性。那些虚幻的、 华向不实的劝导不但会适得其反,身心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的水平, 个体在追求目标时,自我效能通过生理唤起来影响行为改变。乐观积 极的自己肯定信念能创造积极情感,消极情绪会产生挫败感,所以要 变消极情感为乐观心态。由此可以看到,自我效能是可以通过个体在 社会环境中来培养。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注重引导受教育者, 直面困难而不是逃避,在一次次迎难而上来证明自己的坚强,使自己 的自我效能得到强化。

  社会认知理论在施为视角(an agentic perspective)的基础上自 我发展、自我适应和自我变化。施为指的是人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 己的机能和生活环境

  1.基于施为概念的社会认知理论 人类施为具有几个主要特点:

  (1)意图性(intentionality) 人的意图包括行动计划和和实现这些计划的战略。

  (2)通过前瞻行为所产生的施为的临时延展性

   不单单指对未来的计划,而是指人们为自己设定目标并预期自 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而有目的地指导和激发自己努力。

  施为者不仅具有计划和事前思考的机能,而且还可以进行自我 调节。施为者依照个人的标准,通过自我反应性影响(self-reactive influence),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调节。

  人一般做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事情,而避免去做招 致责难的事情。人不仅是施为主体,同时也是自我机能的检验者。

  他们通过对机能的自我感知,思考自己的效能、思想和行为的正确 性,以及自己所追求的意义何在,然后在必要时做出合理的纠正。

  社会认知理论并不认同个人施为和脱离人类活动的社会结构之 间的二元论。

  人类机能已经深深扎根于社会体系之中。因此,个人施为是在 覆盖广泛的社会框架影响下的关系网中发生作用的。在这些施为过 程中,人建立了用来组织、引导和规范人类活动的社会体系。社会 体系的种种实践,反过来限制和提供个人发展和作用的资源和机 会。正是由于个人施为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动态的双向作用,社会 认知理论并不认同个人施为和脱离人类活动的社会结构之间的二元 论。

  2.社会榜样作用的中心化 在榜样作用在中,人们通过学习榜样,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 行为方式。尽管在日常生活中社会榜样作用已被中心化并具有广泛 性,但是在其过程方面,却一直乏人问津,直到 1994 年米勒和多拉

   德(Miller and Dollard)出版了《社会学习与模仿》(Social Learning and Imitation),才认可了榜样作用。但是,他们只把这些现象看做 是辨别学习的一个特例。

  榜样提供了一个社会途径,而观察者做出对等反应,这种强化 作用增强了模仿榜样的倾向。

  

篇六: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精品文档

  第一章 社会认知理论 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 杜拉(Albert Bandura)在 20 世纪 70 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 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 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 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 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 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 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 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 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 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 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 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 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 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 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 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1.亲历的成败经验 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 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 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 我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 权衡。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 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 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 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言语说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 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 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

  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 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

   精品文档

  ①选择过程。自我效能感影响到个体对环境及行为活动方式的选择,这些选择又反 过来影响个体某些能力的发展。

  ②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以各种方式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如目标设置、归因方式 等都受自身对能力判断的影响。

  ③动机过程。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面临困难时的持久性和耐力也受自 我效能感的影响。

  ④情绪过程。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在面临紧张事件时的应激状态、焦虑及抑郁程 度。鲁森斯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信念(或自信心),这种能力使 自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能够调动起必须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 列行动。

  一、 通过熟练掌握与成功体验来提高自我效能 俗话说“熟能生巧”,信心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的,提高自我效能最可靠的方法,

  就是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反复体验成功。

  有许多方法可以让员工有熟练掌握的能力体验,并让他们的信心随时间增强。例如,一

  个培训师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若干部分,并且一次一小部分的教授给员工这些简单 的子技能,这使员工能更频繁的体验“小成功”,从而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效能。这些简单的 任务和技能会被逐步整合成为更大、更复杂的整体,而且员工在每一步都有练习和掌握的机 会。另一种方法,是为员工创造“能够熟练掌握”的经历,有意把他们放在成功可能性很大 的情境中,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机会来体验成功。组织应该给员工创造机会,让他们每天去 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通过不断成功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

  二、 通过替代学习和模仿来提高自我效能 在许多工作情境中,熟练掌握和成功体验的机会是难以获得的。但幸运的是,熟练掌握 和成功的直接经验并不是增强自我效能的唯一方法。通过认知过程,即通过观察他人成功和 失败的经历,人们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虽然直接体验比替代学习和模仿更有效,但是, 观察性的体验可以让个体认识他人的成功和失误,并从中学习,进而有选择的模仿他们的成 功行为。这种学习增加了观察者未来获得个人熟练掌握体验和成功的机会。然而,要使模仿 过程能有效增强自我效能,榜样和情境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员工与角色榜样之间的相似性越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就越可能受到角色榜样成功的影 响。这意味着,同事传授的个人经验和秘诀,可能比专业培训师和著名的外部顾问进行的正 式培训更能提高自我效能。因为同事往往被认为在背景、能力和职业目标上与员工本人更相 似。因此,观察那些受人敬佩的同事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感受他们的成功,继而向受训的员 工灌输一种理念,即“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

  除了与榜样相似之外,被观察的情境与实际工作越相似,观察体验越可能增强自我效能, 因为自我效能是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对自我效能的培训应该在与实际工作相似的环 境中进行,培养与真实工作直接相关的技能,那些在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的模拟环境中进行 的信心培训,对实际工作中的自我效能影响不大。

  三、 通过社会说服和积极反馈来提高自我效能 仅仅是听到别人对你的赞同和对你进步的积极反馈,你就会把自我怀疑转变为自我效 能。换句话说,当你听到别人鼓励说“你能够做到”和“在完成……的第一步中,你做的非 常好”时,你内心的想法和信念就开始转向相信“我能够做到”。事实上,科学研究已经证

  .

   精品文档

  明,运用积极反馈和社会认可能够提高员工的绩效,有时这种作用甚至超过了金钱奖励和其 他激励技巧所带来的影响。

  这些非金钱的积极强化物(比如关注、认可和积极反馈)对绩效的影响最近才得到了重 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组织在技术培训和经济报酬体系上投以重资,却往往忽视了一项 重要资源——一项数量无限又没有成本的资源。这一资源包括:感谢、赏识、向员工提供反 馈和认可等一系列强有力的绩效影响因素,它不仅对期望员工表现出来的行为有强化作用, 同时还能帮助员工增强自我效能。

  四、 通过改善员工身心健康状况来提高自我效能 员工的身心健康状况与自我效能的关系虽然没有上面三个方面那么紧密,但同样会

  对自我效能产生影响。例如,积极的心理状态能激发观察、自我调节、自我反思等认知加工 过程,这些加工能增强他们的个人控制感和信心;相反,消极的心理状态往往让人感到绝望、 无助和悲观,进而导致自我怀疑和效能降低。身体健康与自我效能的关系也同样如此。良好 的健康状况对一个人的认知和情绪状态,包括对自我效能的信念与期望都有积极影响;相反, 疾病、疲劳和身体不适则有消极影响,当一个人有严重的生理疾病时,他的自我效能甚至会 降低为零。

  尽管组织确实很难控制员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但至少在某些方面,组织还是可以 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从现场锻炼和健康项目,到家庭友好福利(如儿童看护服务),到全面 的员工帮助计划,乃至非正式的社会活动和聚会……组织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帮助员工在充 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中避免身体和心理的损耗,从而间接提高其自我效能。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他把观察学 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 学习须先注意榜样 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

  他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 通常是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的动物实 验以此来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多大 的研究价值。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 会条件下,所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 人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班杜拉在 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 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班杜 拉指出 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 情绪的唤起,这四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同时也对教育中学生学习 兴趣的 唤起有很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对教师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动机的研究中颇 受关注。

  班杜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他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 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 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中,他的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 强化理论,并且以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但班 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局限性和 不足之处,它的局限性在于它不适合于解释和说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复杂的、高难度的技 能训练的过程,仅适用于解释和说明观 察,模仿等社会性学习的过程。但有的学者认为班 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有被发展、深化的余地,只要加以适当地发展性研究,就可能繁衍出 一些适用与解释特殊社会环境和特殊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的理论。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于 1977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经过 20 年的理论探 索和实证研究,他在 1997 年出版了《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一书, 对自我效能问题进

  .

   精品文档

  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该书是一本自我效能感的专著,但它涉及归因、动机、目标、期望等 许多有关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的理论问题。因此该书 可供所有对人的心理特性与行为问 题感兴趣的心理学工作者和其他专业的学者阅读。在书的应用部分,作者不仅阐述了自我效 能在各个实践领域的作用,而且广泛地 阐述了如何解决各实践领域中的问题。这部分内容 对各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如教师、教练、社区工作者、临床工作者、管理人员、各级领导等 等如何做好工作,提高 工作效率都有参考价值。

  .

  

篇七: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

  作者:

  张莹瑞[1];佐斌[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心理科学进展 页码:

  475-480页 主题词:

  种族中心主义;社会认同;自我分类;社会比较;积极区分

  摘要: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 ajfel 和T ur ner 等人提出的,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 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解释,它认为个体对 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 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社会心理学具有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 善。

  

篇八: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 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种趋势:

  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 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 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 2001 年,然后逐渐得到学 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 2009 年发表《中国社会发展报 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同研究得到快速 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 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 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 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领域:

  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 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 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 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 定性”[1]。

   郑杭生教授[2]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 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 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 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 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 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 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3]。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 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

  比如,按照王春光[4]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 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 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本 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 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 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组 成,即认知、情感、动机、行为。

  1.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

   及对其成员身份的承认程度。

  2.情感维度 指在社会认同中的意义为个体对于所属的某一特定群体的 情感联系和依赖,也就是说联系得越紧密,说明其社会认同 状况也就越好。

  3.动机维度 指个体从心理上之所以选择某个群体进行交往的原因和目 的。

  4.行为维度 指个体对于其所处的群体的各种作为或不作为情况。

  (三)社会认同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认同理论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 取向众多。以社会认同为专题的研究对象,既呈现出社会转 型期的时代特点,又呈现出中国文化与民族特征:

  (1)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 要转型时期,社会流动,弱势群体地位等问题突出,研究学 者们主要是围绕农民工整体、流动儿童、城市新移民等群体 来进行研究。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民族认同和文化认 同是社会认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关 系、民族认同与民族刻板印象及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

   、影响因素以及其培养等,这些方面都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对 象。

  (3)对于社会中存在的特殊群体,如大学生群体、党员、 教师、公务员、凤凰男、单身女性、独立学院、社区建设等 等,利用社会认同理论来分析他们的身份认同、地位认同、 价值认同、地域认同等方面。

  (4)对社会认同本身的理论及与其他理论学科的关系进行 研究。

  其研究内容有:社会认同研究的多学科流变,多元认同方式, 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内群体偏私及个性发展的关系,社会认 同的威胁等等。

  2.研究方法 (1)非心理学科领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思辨研究的传 统定性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认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一 些存在的问题。

  (2)心理学科领域。我国学者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第一,采用文献与理论分析方法来理清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在 组织情境中的研究脉络,再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 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

  第二,采用理论分析和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来创建一个不同群 体的社会认同的假设模型。

  第三,编制社会认同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收集数据,结合半结构化访谈,利用由 SPSS、AMOS 等统计 软件将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国内社会认同的研究结果 社会认同理论被引入我国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通过研究本 土的社会认同现象来验证和增补社会认同理论,并在以下几 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利用社会认同理论解决群体偏见和群体刻板印象我国正处 于社会快速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流动、弱势群体地位等问 题更加突出,可通过社会认同路径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对农 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国内学者已有了统一的看法。农民工 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模糊化倾向,并且这种社会认同状况出 现了明显的代际差异,即新生代农民工较第一代农民工在社 会认同上更具模糊性。

  2.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解决国内民族认同问题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认同、民族刻板印象和民族 偏见的关系等研究中,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 持。同时在当代的中国,民族认同并不是单纯的民族认同的 问题,而是与祖国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认同紧密联系起来。

  3.运用社会认同理论解释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 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建立在关系之中,获取身份是中国人 社会认同的动机所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

   己人”的过程,就是整个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5]。

  二、国内社会认同的研究特点与建议 (一)国内社会认同研究的贡献 1.理论贡献 第一,国内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对社会认同理论都加以研 究,如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有助于不 同学科的学者共同关注这一交叉性领域,加强对社会认同中 国化工作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强化本土研 究。

  第二,国内学者对这一理论的广泛研究也为传统上的社会认 同研究和国外的社会认同研究提供相关的验证性与开创性 的贡献。

  2.实践贡献 中国的社会转型给中国社会心理学者提供了独特的社会实 验室。社会转型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变迁,它不仅体现为经 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文化模式的转换,还体 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转型适应以及社会认同的变化,对于后者 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典型性。

  在现实意义上,国内社会认同研究有助于获得更为有效的以 及更为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认同管理策略和方法。

  (二)国内社会认同研究存在的不足 1.尚未形成统一的社会认同量表

   国内学者在研究不同对象时虽然都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 上,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各自设计出相关的社会认同问卷, 但整体上说内容不够全面,存在许多偏差,信度与效度均不 高,所形成的问卷甚或量表不具有统一性和代表性。

  2.社会认同理论在各个领域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不显著 虽然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英国,但引入中 国也就十年时间。

  虽然研究的视角很广,所涉及的领域也很宽泛,但在每个领 域的研究层面还比较少,还没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

  3.缺乏本土化的广泛研究和应用 不少国内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仅仅是对西方认同理 论研究成果的机械套用。我国的社会科学一直缺乏原创的动 力。

  (三)对我国社会认同研究的建议 如何将社会认同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化建设,提出以 下几点建议。

  1.科学推进社会认同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社会认同具有地域性、动态性和建构性。应用社会认同理论 来研究如何消除当代中国群体偏见和冲突,促进群体间的和 谐共荣,那就必须从我们本土出发来讨论中国人的社会认 同,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阶级结构,群体关系等,针 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来展开研究,更好地为建设和谐

   社会服务。

  2.努力扩大社会认同研究对象的范围,拓宽其适应领域社会 认同问题应该是全社会性问题。然而,一方面,国内社会认 同的现有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和大学生,虽也涉及党 员、教师、公务员、凤凰男等一些特殊群体,但远远不够, 所取样本也太小,缺乏普遍性。另一方面,一些新群体的社 会认同问题也十分突出,必须加以密切关注。比如,全球化 带来的非国家主体的跨国实体、网络条件下的虚拟群体等的 社会认同现象。我国学者必须对这些新出现的群体加以关注 和研究,结合本土社会的发展现实,则有可能催生新的本土化 模式,更好地服务社会。

  3.切实增强社会认同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 在中国的现实情境中,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缓慢,风俗习惯、 道德规范和价值都不断传承。然而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加 快,原有的稳定和固化的社会系统日益被高度流动性和多样 性的现代社会所取代,新的群体不断涌现,人们要重新寻找 自己稳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必然面临新的社会认同 问题。因此,社会认同研究者必须时刻关注社会变迁对人们 心理产生的影响,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研究分析与解决各类人 群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认同问题,提高社会认同理论的应用 价值。

   推荐访问: 认同 理论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