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实践创新研究

时间:2022-03-14 09:41:31  浏览次数:

摘要: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物业管理已渗透到高校校园。

关键词:高校 后勤管理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20-0119-2

经过几年的探索,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初见成效,但仍然普遍存在后勤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无论如何改革,高校后勤都必须坚持以学为本把服务学生放在最核心位置。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不少高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成为影响高校扩大招生的主要瓶颈。推进高校后勤化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满足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节约大量资金和资源,高校后勤和社会上后勤物业公司不同,不能简单等同于企业。

1

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背景与对策分析

1.1 背景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管理需要加快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借助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快速地建设新型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实质是后勤服务要实现市场化,后勤经营要实现企业化,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传统高校后勤管理理念和办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管理方法,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核心内容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有效利用和配置后勤资源,提高保障能力,从而有力地支持学校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无论从核心内容和具体推进方法上看,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都应属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后勤改革在考虑各校实际情况及所面临的外在环境不同的前提下,在办出自己学校特色的后勤的情况下,也都在积极寻求一种统一的改革理念。高校对后勤改革要有积极的姿态,将其列为学校各方面改革与发展的组成部分。政府要避免“一刀切”、不把表面的状态列为考核指标的做法,而是积极鼓励各校作切合本校实际的尝试。在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两者恰当结合点和汇合点,兼顾各方,则是我们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既不能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也不能只讲社会效益,而忽略必要的经济效益:既要看到长远又要顾及到眼前。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当服从社会效益服从长远。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后勤资产扩大主要靠向学校、学生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合理收费,为学校、学生服务以外的有效经营,这是国内一些大学后勤服务改革的基本框架。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面对服务对象特定化、特殊化很难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1.2 完善管理监控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创建适应高校发展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服务产业,是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后勤管理改革的需要。创新应该团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营造创新氛围,使服务功能达到最优。规范后勤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制度来确保相互之间的制约与促进关系;制定食堂饭菜等一些后勤服务项目的市场指导性价格,以保护后勤服务实体高校与师生之间的利益。管理和服务理念创新,依据教学发展不断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层次: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最后是实施形象战略,提高整体素质。高校依照行政管理职能和经营服务职能分开的原则,选拔配备好后勤服务集团领导班子,强化后勤集团内部管理,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校董事会校监事会管理、检查、监督等作用,选拔学生代表参加后勤集团管理、检查与监督,必要时可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监控信息网络,以全面规范和协调高校各项后勤工作。资产管理方式改革前,后勤实体占用的资产作为学校资产的一部分,一般无偿使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资产实物形态的管理。改革后资产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管理的目的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方面转变,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起一种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控股关系。预算管理传统的高校预算采取按支出功能的方法编制,后勤支出在高校预算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不但包括后勤部门运行的维持费用,也包括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的保障费用。改革后后勤集团从学校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分离出去,学校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编制部门预算,预算管理的主体由后勤变为各行政、教学及教辅单位,各项经费按各部门行使的职能分配,后勤集团作为独立核算的企业,按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实行收费服务。

1.3 创新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战略,为高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不仅使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和流程更加标准化和精细化,使后勤管理方更好地对学校资源进行规范科学和有效控制,同时对于后勤管理运作和业务流程规范化减少管理层级,当做一项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不断推进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后勤集团必须认清改革形势和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社会力量发展壮大力量。深化后勤管理,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强调的是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具有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突出预防,持续改进特征;倡导竞争性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一服务行为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树立并强化后勤职工的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标准体系和明确的工作质量要求促进进一步依法管理、规范管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即依据社会第三产业实体条件,规范高校后勤主体资格、行为,享有社会第三产业的权利、义务,依法承担主体行为的法律后果,以及明晰主体、规范主体行为,最终由校园的第三产业承担高校后勤保险,使高校后勤保障成为完全(或部分)开放的社会第三产业的一部分。

1.4 明确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发展目标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具体目标就是使其从服务方式到服务手段逐步实现社会化,把高校后勤服务单位变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经济实体;使高校后勤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服务单位承揽学校后勤服务,实现部门社会化;逐步实现用工制度、劳资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终极目标是高校后勤并人社会统一市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当前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外高校后勤事务的运作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通过对法、德、美等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分析可以了解到国外大学一般不包揽后勤事务,相当比例的后勤事务由社会团体和企业承担。它们或以合同、契约形式参与,或完全自由参与,形成了高校后勤事务的主要生力军。这些国家高校后勤事务的运作模式十分灵活。大体可分为高校直接参与型、专门机构负责型、高校与专门机构共同举办三种类型。总结他们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的经验,主要有:1、依法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形成一个比较有利的社会和校内环境;2、高校后勤社会化追求效益和以学生为中心并重:3、开发高校有利资源对外有偿服务;4、大学生f包括研究生)的主体参与;5、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学校不要后勤,而是使其社会化。

2 高校后勤社会化具体管理措施

2.1 教学楼管理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其他物业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都存在不同之处,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也决定了高校后勤改革能否成功。从住宅小区到办公楼,从商场、医院再到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物业管理作为重要角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部分。物业管理在其中试行并摸索前进。教学楼是为了学校学生的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而设立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场地,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是学生提升自己、丰富知识的场所。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引进的物业管理对教学楼的管理将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大学后勤项目可谓非常繁杂、琐碎。而教学楼管理是学校开展教研工作的基本保障点。如何规划教学楼管理、策划教学楼管理流程并利用有限资源支持无限的教研工作直接影响着教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楼管理思路及模式是开展物业管理的前提。

2.2 楼内设施的报修处理

详细了解报修的楼号、房间号、故障地点等具体情况,并在《登记表》上做好详细记录,及时电话通知维修人员按《登记表》的详细内容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进行处理。对师生的报修进行跟单,待维修人员排除故障后应让报修的师生验收签字。对于一些较复杂、处理时间较长的报修,值班员应及时给同学做耐心的解释工作,消除误解,并设法以替代方法尽量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同时应及时向管理处领导汇报。值班员应定期检查楼内设施,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报修维修,确保大楼的照明及各项设备设施正常运转,水、电供应正常。并协助保洁员做好大楼的各办公室的保洁工作,确保教学楼干净整洁。如遇临时性的清洁工作,要及时与管理部联系。立即安排人员前来清扫。协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自律管理。教学楼内校园广播、电铃管理。每天巡视检查1次校园广播、电铃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报修维修。值班人员要注意保护公共区域的校园广播、电铃设备,防止人为损坏。

2.3 设备管理

每周对重要教学设备(如扩音器、麦克风等)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报修。做好教学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每台设备都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故障及时上报处理。老师借用教学设备设施,要有校方管理部门的批示,值班员做好登记并由经电教室签名方可借出。学生借用教具须经校方批准,填写借据后方可外借。值班员做好记录,规定归还时间和要求。归还时进行查验后销毁借据。教室灯具的开关应做到人走灯灭,平时使用灯光也应根据室内实际人数减少灯光的数量,做到节约用电,避免浪费。晚间关闭教室时先要仔细检查清场,排除不安全隐患,同时关闭所有灯光、电扇、空调及其他设施的电源,严禁学生在教室过夜。未经校方教务处批准,任何人不得私开教室移作他用。常用钥匙和备用钥匙应分开存放,开门钥匙不得随身携带,平时应放在值班室抽屉内。教师借用教具须出示教师工作证,并办理借用登记手续,使用完毕由值班员检查后办理注销手续。因个人原因丢失钥匙,则由当事人负责购换新锁。教室更换门锁应及时调换相应钥匙,做好记录,并报校方教务办备案。负责教室的每日开关门,灯光控制。风扇、空调及其他设备的开关:对安全隐患的检查,来访人员进入控制,大件物品进出教学楼管理。教具的发放要及时到位,当值人员要经常检查各个教室内的粉笔、黑板擦的数量,发现损耗时要及时补充。

2.4 课室管理

专人管理教学楼及课室的钥匙,及时做好钥匙的保管、交接和使用记录。未经许可,不得转借或配制,遗失钥匙应及时报告,并采取防范措施。在课室有排课时。每半天查视课室一次,如发现粉笔、粉擦短缺,及时补上,确保教学需要。查视门、窗、桌椅、黑板、光管、风扇等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及时通知维修管理人员;发现总就座率低于10%的情况时。劝学生合并课室自习,并关闭课室的电灯,关锁门窗,为学校节能降耗。根据学校的课程计划和临时使用课室通知,及时做好开关门、开关电灯、风扇和空调等。晚间课室清场后。及时进行电子布控,检查课室门窗和设备设施等无异常后断电熄灯,并锁好门窗,只保留走廊少数照明灯(节约电影消耗)。课室管理是否合格、及时,直接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学校课堂的环境,硬件配置情况以及学校的软需求,及时的调整课室管理模式和方式。

2.5 学生生活场所社区管理

大学生的角度考察,学生社区是大学生的基本活动空间和活动场所之一。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都是在这里度过的。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展,学生生活场所的社区特征逐渐显现,在学生社区中形成了独特的学生社区文化。需要后勤部门做好服务工作。比如。有的高校实施社区服务管理中心承诺首接负责制,只要是学生反映的问题,不管属于哪个部门都要尽力解决或者帮助找到接待部门。提供电器修理、衣物干洗、复印打字、钟表维修等多项服务,使学生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更为便利、迅捷和优质的服务。学生社区是校园文化的基础载体,学生社区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基础文化。从这个角度看,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文化生活也有很大益处。

3 结语

总之,高校后勤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改革发展中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高校后勤长期形成的单一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后勤部门根据服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和条件组织经营活动,在保证校内服务和管理前提下走出学校面向社会经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经济实力,使后勤办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经济实体。高度支持许多具体工作,应总结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或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使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科学管理轨道,使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整体上呈现出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员工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明显优化等显著特征,最后建立一个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新型后勤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齐同武,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五个意识,中国物业管理,2006,6。

[2]劳跃,高校后勤机关应怎样管理实体[J],中国高等教育,1994年03期。

[3]王克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董宏,高校学生住宿体制的改革探索[D],浙江大学,2003年。

[5]王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韩子秋,高校教育理念对物业管理的借鉴,中国物业管理,2006,6。

[7]李益生,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目标研究[D],西南大学,2008。

[8]刘晓王,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之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作者简介:王成岳。男,1960年9月出生,浙江永康人。汉族,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毕业,本科学历,现任苏州市职业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支部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

推荐访问: 社会化 新时期 实践 创新 高校后勤
[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实践创新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