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福建省中医脾胃学科发展报告

时间:2022-03-10 08:15:59  浏览次数:

[摘要]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20余年来,特别是福建省脾胃学会成立以来,脾胃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经验继承、临床应用、新药开发、学术交流、知识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获得了一系列的科研奖项。本文系统总结了福建省脾胃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本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医脾胃 学科发展 继承 创新

1 引言

中医脾胃是一个多功能系统,它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在中医学里被称为“后天之本”。所以它的发病也十分广泛,有时起关键作用,有“脾旺不受邪”、“内伤脾胃,百病乃生”之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在中医学里唯一被称为脾胃学说,可见它的重要性。脾胃学说奠基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发展于汉代的《伤寒杂病论》,形成于金元时代,李杲有专著《脾胃论》,充实于明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中医政策指导下,广大脾胃学科工作者,从文献到老中医经验,从临床到基础,由证治及方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建立了一批病、证诊断、辨别和疗效判断标准及诊疗指南;开发了一批新药,出版了多种专著,丰富了脾胃学内容,极大地推进它的发展。研究表明,脾胃理论在临床的应用,涉及内、外、妇产、儿、皮肤、五官等7个科,消化为主,呼吸、心血管、血液、泌尿、内分泌、神经、生殖等9个系统的160余种病证;对主要脾胃理论的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的研究,采用多学科的方法,从临床入手,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多层次微观变化,取得较大进展,初步揭示与消化、神经、内分泌、造血、免疫、能量水液代谢、血液循环、肌肉运动和体内微生态及组织的炎变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展示了中医脾胃多功能性的现代科学含义。

我省对中医脾胃学的研究,就是突出中医脾胃的多功能性,应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以临床为重点、提高疗效为中心,积极结合文献探讨和基础实验,多学科参与,从多方面、不同层次,展开对各种脾胃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和相关方药等的研究活动,同时展开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知识普及,促成果转化;重视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呈现出“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的学术景象,促使中医脾胃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发展。

2 福建省中医脾胃学科发展现状

2.1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2.1.1 脾胃学术团体

这是我省开展脾胃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脾胃科技人才的场所。1983年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设脾胃学组,1990年成立福建省中医脾胃学说研究会,确定以继承、探新为宗旨,围绕脾胃理论多学科参与,组织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所以研究委员会的组成,以中医药人员为主体,西医药及其他科技人员参加,含临床各科(包括护理)、基础、文献等;1999年更名为福建省中医脾胃学术委员会,2000年改为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但原定的宗旨持续至今。

2.1.2 脾胃学术基地

福建全省74所中医医院,设有13个中医脾胃病专科(或消化科),其中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病科为省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厦门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科,罗源县中医院脾胃病科是省农乡示范专科,福州、罗源、闽清、长乐、连江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是福州市重点专科,省中医药研究院基础教研室有脾胃组。这些重点专科专病就是我省脾胃学术的基地,承担脾胃学术研究外,也培养脾胃科技人才。

2.1.3 脾胃人才培养

省中医脾胃分会三届委员会成员共80人次,其中90%以上为各专业的高级职称。他们是我省脾胃学科的骨干力量,其中1人被选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百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检验研究之一(全省仅2人),6人被聘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8人先后被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委员(2人为常委)或急症组成员。开办了5期脾胃学术进展学习班,260人次参加;有621人次参加脾胃学术活动,形成了老中青多学科的脾胃科技队伍。

2.2 学术进展和科技成果

2.2.1 脾胃理论研究

2.2.1.1 脾胃古文献研究。杨春波、肖林榕、吴允耀等围绕全国率先开展的“脾胃湿热”理论的研究,探讨它的发展过程,认为是萌芽于秦汉、奠基于唐宋、充实于金元、形成于明清;分析了唐宋元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用药规律,以及清•叶薛吴王医案中分三焦用药的经验。杨春波、魏贻光、林慧光等在国内首先对中医消化系统疾病病名的沿革和分类作了研究,从中了解到命名的依据及其内涵;付瘦生、魏贻光等对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戴锦成,陈寿菲、王大仁等对“脾为生痰之源”,陈文渊、赵向华等对“脾主肌肉”等专题理论进行了探讨;还对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的脾胃观和治疗经验作了探究。这些研究给诊疗和科研提供了理论认识,活跃了思路,丰富了经验。

2.2.1.2 脾胃证的研究。证属中医病理学范畴,它是中医学术特点和优势在临床的体现,受到广泛重视。我省脾胃证的研究主要从证的规范、临床调查、微观揭示等方面进行。

(1)证的规范。杨春波认为,证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判断标准的不规范,而要规范证的标准,必须做好临床基础工作,就是进行临床调查,调查证的症候表现和病的证型组成,改变以往专家型或经验型的标准,使证切实反映临床。但病和证的表现是多态的,应该选典型的证、单一的病为对象,还要观察它的演变。要注意既有同病异证、异病同证,还有同证异病而异症。提出证含病位、病性和病的程度,不包括病机,主张分证、型、期。我省中医重点研究课题“脾胃湿热证”辨别标准,就是通过多元临床调查而规范建立,当然还要临床实践的反复检验,不断加以完善,这是全国的首例,已被广泛采用。

(2)证的调查。主要围绕省重点课题和常见的胃、十二指肠病进行。

①“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各科常见的脾胃实证,一般病多现,疑难病、恶性病也不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药物的滥用和人群流动的增多,以及地球气候的转暖等,使本证的发生呈上升、扩展之势。1992年由省中医脾胃学说研究会组织全省18所中医医院等参加,按统一印制的调查卡和标准在内科进行。400例中表现的症状29种,舌、脉14种。主要是胃脘闷胀(91.8%)、食欲不振(91.0%)、小便异常(78.8%)、大便异常(71.8%)、口苦粘(65.5%)等,舌质多淡红、舌形多正常、苔全黄腻,脉象以滑、弦为主。涉及中医7个系统43种疾病,分属西医的消化、呼吸、泌尿等11个系统72种急慢性疾病,提示与炎症性疾病关系最密切,并发现多数与嗜烟酒有关。柯晓等对闽中、闽南地区3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证的调查,显示:热证(湿热46.84%,郁热11.36%)最多,其次虚寒证(21.52%)、气滞证(13.92%),无阴虚证;HP阳性患者中:呈湿热证>虚寒证>气滞证>郁热证>瘀血证比率。

②胃、十二指肠病。杨春波等调查慢性胃炎(CG)134例(CSG、CAG各50例,CSG+CAG34例)和慢性萎缩性胃炎306例,呈“虚实相兼证”病理变化,经统计可分为气虚湿热滞瘀证和阴虚燥热瘀滞证,前证占79.7%,后证占20.3%。郑立升等对运动障碍样功能型消化不良200例证的调查表明:脾胃湿热证占37.3%,肝胃不和证占29.0%,脾胃虚弱证占16%;脾胃湿热证HP感染率高达79.37%。

推荐访问: 福建省 脾胃 学科 中医 报告
[福建省中医脾胃学科发展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