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一场苦与乐的思辨

时间:2022-05-17 15:15:03  浏览次数:

[摘要]舒伯特的《圣母颂》是其众多声乐作品中的代表作,无论在艺术歌曲或是宗教歌曲领域都具有较高的地位。作品蕴合了舒伯特对人生苦乐的思考,体现了他在矛盾中寻求救赎的人生意向。笔者通过对歌曲的深入分析,试图了解作者的创作意韵和精神内涵,从而达到全面诠释作品的目的。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圣母颂

舒伯特作为欧洲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人物,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而《圣母颂》就是其中一首经典之作。此曲虽为宗教题材的艺术歌曲,但在优美动人的旋律背后,却蕴含着对人生苦乐的思考,这种矛盾激起的火花,使歌曲更富有生命力与吸引力。历年来都受到音乐从业者的青睐,被广为传唱。

一、《圣母颂》的创作背景

舒伯特成长的十九世纪奥地利,是一个政局动荡的黑暗时代。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以拿破仑称帝的下场落下帷幕,而随之,奥地利也迎来了封建王朝的全面复辟。

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部分像舒伯特一样的文化人对法国大革命思想家的诺言失去信心,也对中世纪神化的思想失去希望。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不公感到气氛与厌恶,但对国家的未来依然存有憧憬与向往。他们在黑暗与光明、失望与希望问徘徊,在幻想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和解脱。舒伯特尽管天纵英才,但却一生坎坷,终生无法得到一个稳定的职位。他成立了一个名为“舒伯特晚会”的朋友圈,这是他建立美学思想与施展才华的地方。这里聚集了一帮对社会生活有独特理解的人,他们定期聚会,对自由、平等、博爱等音乐美学思想作出思考与研究。但这种进步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被接受的,这在舒伯特1820年被捕的事件中就能感知得到。于是,舒伯特只能寄情于音乐,用音符将他对生活的憧憬与抱负记录下来。

舒伯特生活不富裕经常得依靠朋友接待过活。他们常常流连于维也纳酒吧、咖啡厅,谈天说地。学界曾经对舒伯特的精神作剖析:“他的灵魂的分裂之害,一个灵魂朝上高飞,一个灵魂沉溺在污泥中。”正是因为这种放纵的生活,使舒伯特患上“梅毒”,当舒伯特得知患病时,他觉得人生失去希望。这一切,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舒伯特。他的善良和蔼是内心净土的映照,他的放任是对现实的不公而得不到解脱的宣泄。当他得到司各特所谱写的《圣母颂》时,他认为这是他内心情感的写照。在歌曲中潜藏的对乐与痛、苦与忧的矛盾情绪是他对于自己双重性格的思考,他认为快乐与人的理解力毫无关系,它会使人的头脑变得软化而无聊,而只有痛苦能使人的头脑变得敏锐,使理解力变得更好。

二、《圣母颂》的歌曲分析

(一)歌词文本分析

舒伯特的《圣母颂》创作于1825年,歌词选自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瓦尔特·司各特的长篇叙事诗《湖上美人》,作品编号为OP.52NO.6。

《圣母颂》作为舒伯特晚期的作品,是其思想内涵的结晶。歌曲运用隐喻手法,刻画出一位虔诚少女的弱小形象,藉此宣泄了舒伯特对现实生活的控诉与对“圣母”的虔诚信仰。歌曲展现了这位弱小女子在孤寂无助中,寻求圣母救赎的悲切之情。她独自一人躺在冰凉的石床上,虔诚地向圣母祷告,希望藉着她慈悲的力量,一切妖魔与灾难都得以从心中驱走,从而得到向往的自由与爱情。她将圣母比喻为“母亲”,在三段歌词中分别述说了这位少女微妙的心理变化,第一段是少女的自白,她对这个世界的残忍感到不解与愤怒,希望在“母亲”的关怀下能找到回家的道路。第二段,少女殷切地希望“母亲”能慰藉她那苍凉、冰冷的心。第三段,少女热切地希望得到圣母的爱怜,相信“母亲”慈悲的力量能驱走黑暗的困顿,得到最终的救赎。这是少女在绝望中仅存的希望,也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精神支柱。

(二)音响形态分析

1.曲式与旋法

《圣母颂》是一首单二部曲式歌曲。全曲由三个乐段组成,每一乐段都均有三个完整的乐句。歌曲中出现了一次转调,从bB大调转至F大调,最终以bB大调结束。

《圣母颂》的旋律走向平稳,和声布局严密,音乐在整体上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气氛。歌曲的音程关系基本在二、三度问行进,中间偶有几处旋律的跳进。虽然歌曲的旋律音程趋于稳定,但节奏变化复杂。旋律中较多地出现如:附点、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等组合的搏动节奏。这种搏动的节奏与语言重音相结合,即丰富了语言性的真实性,也大大加强了音乐的张力,不但丝毫没有破坏音乐中蕴含的宗教情怀,相反还将一种真实的悲凉感与宗教的虔诚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正是舒伯特创作技术的独到之处。他将对黑暗与光明的思考融入到音乐中,将内心的矛盾投降圣母的救赎之中。

2.和声与织体

歌曲从bB大调的I级开始,经过频繁的和声功能转换,最后回归到主调主音上,暗示了作曲家内心对“圣母”这一光明象征的期望。歌曲中大量地使用附属和弦离调手法,使音乐色彩复杂多变、情感碰撞明显,调性的紧张感应运而生,仿佛让人行走在游离的感觉中。凭借着这种游离的调性色彩,使作曲家无奈、彷徨之情得到充分的舒展,在每段最后趋于明朗的和声变化中,展现出一种对内心光明世界追求自由、平等的向往之情。

《圣母颂》的旋律织体由如歌般的声乐线条旋律层、音型化的和声填充层和低音层,三个旋律层构建而成,彼此间联系紧密。歌唱般的旋律层建基于严密的和声填充层与平稳的低音层之中,由此烘托出全曲的意境。这里将表意性的情感刻画与音乐内部的逻辑思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舒伯特在歌曲的开头,就对速度作了明确的标示:Sehrlangsam(意为:十分慢的),全曲的伴奏织体是由左手的柱式八度音程与右手的分解和弦组合而成。前奏由两小节构成,和弦从I级开始进行,在左手八度的柱式低音和右手声部密集的六连音带弱起的织体组合下,使伴奏声部始终保持着一种运动行进的色调,制造出一种均衡中不稳定的感情色调。这种平静且带有涌动性的伴奏与如歌般略带戏剧性的旋律声部相结合,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刻画得细致入微,而这种伴奏与旋律相辉映的手法正是十九世纪艺术歌曲的重要创作手段,也彰显了一个时代的音乐特征。

三、《圣母颂》演唱技巧分析

声乐舞台表演讲求声情并茂,声之发必由情之动所牵。技巧是不可能脱离歌曲内涵而独立存在的,笔者将试图从表情与表意、宣泄与陶冶、情感与内涵这三方面进行探讨,将前面章节所作的分析与声乐舞台表演的要点相结合,希望从中寻求出歌者在演绎这首作品时所需掌握的要领。

(一)表情与表意

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歌者在舞台上演绎声乐作品,必定需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而这种创作是建基于对作品多方面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获得的。歌者歌唱时的心理活动,必定与歌唱时的表情、发声技术等方面相互调控。舒伯特的《圣母颂》,以一位女性羞涩的形象,述说了心中的苦涩。当我们在对角色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必须把握好角色特点,运用充分的想象,在脑海中营构一个关于这个角色的形象,而角色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歌者应当尝试用自身的情感体会代入角色的心理,细细地感受其内心微妙的,ON变化,从而较为真切地表达作品。需要注意的是,基于这种演唱的情感需要,歌者需要运用恰当的发生技术来满足演绎作品的需要,而歌唱的根本在于气息的运用,因此这就要求歌者在演唱的气息运用上,要拿捏到位。由于全曲的音乐基调平稳,虽然略有情绪激昂之处,但基于其宗教背景下的音乐色彩,则要求歌者在气息的运用上保持自然且大线条的连贯,保持腹肌的柔韧性。每个乐句的起音应采用软起的方式,达到旋律流动缠绵的效果,并注意附点音符的拍点的精准性,以确保整体音乐的流动性。

(二)宣泄与陶冶

音乐具有宣泄与陶冶的作用,这两者都涉及情感,并且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宣泄是一种得之与外界而感动于心的体验,再通过某种工具载体使之重新外化,并通过这一过程,使一种情绪得以疏导;而陶冶则相反,它通过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创造物,和这种创造物所展现出来的祥和气韵给艺术的承受者以抚慰的力量,使人在这种抚慰中消解仇恨。很明显,《圣母颂》更偏向于前者,但在这种宣泄情感过后,留给观众内心的,切实一种久久不能消散的情感,这种情感,内化为精神,陶冶触动着人们的心灵。而关于这种情感特征的演绎,最直接就是通过歌曲的语言予以表达。

《圣母颂》是一首德语歌曲,德语繁复的元音与辅音交替变化的语言特点,使歌曲的表意更为直接。而作为表演者在把握歌曲思想内涵的前提下,要兼顾歌唱时德语咬字的韵律,通过频繁的语言的拼读练习,让每个字(包括元音、辅音)都在口腔形成特定的空间位置,使得我们的发声更方便、情感的表达也更直接。由于在德语中要求元音与辅音都要读出来,这大大增加了演唱语言的难度。因此如何处理德语演唱时辅音的发音,是歌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说辅音的演唱,尊崇一个原则:“清辅音提前、浊辅音带音高。”清辅音(如s、x、t、k等)是依靠牙齿与嘴唇成阻所成的空间来发声,它们不需要声带摩擦,清辅音一般与气息连带发声;浊辅音(如z、m、n、d等),依靠嘴唇成阻而发声音,浊辅音一般带有声带震动,在演唱时浊辅音需要带上音高,这将帮助歌者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音节尾部辅音的处理。比如:第6小节,在密集的节奏型的排列下,歌词为:ausdiesem Felsen starr und wild,不难看出,在前辅音和尾辅音是紧密相连的,笔者建议在每个元音后的辅音尽量不占用元音的时值,把它归到下一个字的辅音字头,作联诵的演唱。应当唱成aus-diesem-Felsen-starr und-wild,其中黑体字作联诵处理,这样歌唱而成的语言才具有清晰度和语感。

(三)情感与内涵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一切的技艺都是服务于情感的需要,是精神内涵的外在体现和载体。过分地强调技术的训练,会扼杀一位歌者的艺术生命。过分强调喉部、咽部、肺部等器官的运用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会造成歌者不必要的心理和生理的负担。

作为艺术的本身,应当更强调的是歌唱时情感的调控,通过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从而再现作品的精神实质。《圣母颂》在和声上严密的布局,体现了内心痛苦而向往光明未来的角色形象。这种对人生苦乐思考所产生思想火花通过大量的不协和音表现,渲染着一种悲凉无助,并希望得到救赎的宗教情怀。要完成作品情感的演绎,要求歌者必须先做大量的案头工作,阅读大量的资料,了解作曲家的生活情感,才能最终了解他的创作意蕴。从而运用情感与吐字、呼吸、共鸣等歌唱腔体的调控,将希望表达的情绪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全身心协调工作的过程。

对于艺术的演绎,技巧的训练是必要的,但往往在舞台演绎中,制约我们的不一定只有技术这一因素。有的人会因为太紧张演出的得失而造成演出的偏差;有的人会因为精神的不佳而导致无法完全投入作品。正如著名歌唱家吴碧霞所说的:“心态上的一丁点儿偏差,就能令声音千差万别。”所以归根结底,要想发出感人肺腑的声音,必须将学习的重心落在自身文化、道德素质的提升。所谓功夫在诗外,我们只有通过对自身不良陋习的修正,虚心吸取各科之所长,体验人生的苦与乐,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感受到人们的辛酸与快乐。那么我们所演绎的艺术作品才具有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不然我们便只能永远停留在“鹦鹉学舌”的阶段,只知道发出洪亮的嗓音,而永远都不知道如何使得音乐催人泪下。

推荐访问: 思辨
[一场苦与乐的思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