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H7N9看夏季传染病

时间:2022-05-17 10:25:03  浏览次数:

近期,H7N9成了让人胆战心惊的名词,不吃鸡似乎成了人们躲避病菌传染的唯一途径。而事实是,禽流感只是夏天常见传染性疾病中的一种。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环境中存在的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加快,而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也进入繁殖孳生高峰期,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易污染水源、食物、环境。这是夏季传染病流行的外因。而人类在夏天的身体消耗量也较之于其它季节大,抵抗力下降,这是夏季传染病流行的内因。

本期策划特针对夏季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及其症状、预防对策展开介绍,旨在让广大读者对传染病知识有充分认识,能尽早防范,保持身体健康,让充满活力的身躯尽情沐浴在夏日的阳光下。

特邀执行:华平李晓

本文指导医生:孙吉仁,硕士、主任医师,四川大邑中康医院副院长

开篇:H7N9的恐慌

事件源头

浙江建德人洪某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他先后4次就医,被医生认为出问题的脏器分别是肝、胆和肺。2013年3月27日凌晨,他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去世。直至4月1日,葬礼的前一天,家属才被告知,他死于一种叫H7N9的新型禽流感病毒。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在上海和安徽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H7N9的前世今生

禽流感最早发生于1878年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被称为“鸡瘟”。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被更名为“禽流感”。而它真正为世人瞩目,是在1997年香港。当年8月,一名3岁男童因感染死亡,后检测发现他感染的是H5N1病毒,在随后几个月中,共有18人感染,其中6人死亡。其后,该病一直在亚洲地区零星爆发。

2009年4月,全球发生“猪流感”(新甲型H1N1)。2012年3月,台湾首度发生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同年9月广东湛江再度发生。即使近年禽流感频现,但依然让医护和防控人员有些慌神,因为,禽流感病毒会变异。1997年在香港“犯事”的H5N1病毒就是一种变异的禽流感新病毒。无独有偶,今年现身于我国长三角地区的H7N9病毒,也是一个变异后的“新面孔”。

H5N1、H9N2、H7N7、H5N2、H7N9……看着这些编号,同样是禽流感,却是不同时期的变异。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禽流感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这种病毒具有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两种表面抗原,H和N又可进一步细分,H可分为H1-H15,N可分为N1-N9。这就是禽流感病毒命名编号的出处。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有145个,其中能引起人类流感的主要为H1-H3型,H1N1、H2N2、H3N2曾造成流感大流行。

发病症状: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膈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病原体: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为禽流感病毒。目前尚不明确传染源,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高发人群:2013年4月10日,中国官方明确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危人群,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等人员。

日常防范和护理

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

延展篇:你—定要知道的夏季传染病

呼吸道疾病

风疹

概况:

1941年,澳大利亚眼科医生Gregg发现患先天性白内障的婴儿,其母亲多数在怀孕期间患过风疹,由此才引起人们对风疹的重视。以后的研究发现,妇女怀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流产、死产,或婴儿出生后发生严重损害多种器官、临床表现各异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症状:潜伏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2-3周。出疹前1-2日,症状轻微或无明显前驱期症状。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伴头痛、食欲减退、乏力、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和眼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有呕吐、腹泻、鼻衄、齿龈肿胀等。

发热第1-2天后出疹,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皮疹为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疹间皮肤正常。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躯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皮疹一般持续1-4天消退,出疹期常伴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耳后和颈后淋巴结肿大最明显。疹退时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

病原体: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患者、无症状带毒者和先天性风疹患者都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由口、鼻及眼部的分泌物直接传给旁人,或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人与人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高发人群:凡未患过风疹、未接种过疫苗者对风疹普遍易感,感染后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本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

水痘

概况:

水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水痘及不典型水痘两种,后者又包括大疱型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每一年个别地区都有水痘爆发。比如2006年多哈亚运会期间,马尔代夫男排因有一人患水痘,全队被隔离,致使中华台北队不战而胜。

症状:潜伏期为10-24天,以14-16天为多见。在前驱期,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在出现低热、全身不适的同时已有皮疹出现。年长儿童和成人可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持续1-2天后才出现皮疹。

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单房性,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壁薄易破,疹液透明,后变浑浊,疱疹处常伴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一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如有继发感染,则成脓疱,结痂、脱痂时间将延长。

水痘皮疹是分批出现,故病程中在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疹、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后期出现的斑丘疹未发展成水疱即隐退。

病原体: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高发人群: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6个月以下婴儿较少见。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预防和护理

风疹流行期间,尽量不带易感儿到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病儿接触;当发现有患风疹的病儿时,应立即将其隔离,以免范围扩大;防止搔抓损伤皮肤而引起感染;卧床休息,避免风寒侵袭;注意营养合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吃煎炸油腻食物;避免与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接触;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定时开窗,房间通风时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接种疫苗。

肠道疾病

诺瓦克病毒感染性腹泻

概况:

又称诺瓦克病毒,196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一起腹泻爆发流行的患者粪便中发现并因此而得名。2006年12月日本各地爆发疫情,并迅速蔓延,日本各地小儿科医疗机构上报的此项发病患者人数达6.5万,发病率超过了有相关数字统计25年来的历年最高纪录。2007年1月,我国广东地区也因诺瓦克病毒感染而导致各大医院门诊量激增。2007年1月13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公众提高健康保护意识,慎吃海鲜及生冷食物,避免不洁净的接触,谨防感染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2007年1月15日,卫生部下发《诺瓦克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治方案(试行)》,说明了防控工作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症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由不同肠道内病毒感染引起,以呕吐、腹泻、水样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急性肠道传染病,还可伴有发热、畏寒、不思饮食、腹痛等中毒症状。免疫力正常的患者,经对症治疗或不治疗,也可痊愈。

病原体:多种病毒如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腺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都可导致病毒性腹泻的发生。

高发人群:感染病毒的不同,而使该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如轮状病毒易感染6个月的婴儿和2岁的幼儿,诺瓦克病毒易感染成人和大龄儿童,肠腺病毒则易感染2岁以下幼儿。被感染的人和动物是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源,主要以粪便污染经口或人与人接触感染为主,人群普遍易感。

伤寒

概况:

我国为伤寒病的多发区,1986年前每年发病率仍在10/10万以上,但以后逐年下降,仅有发生局部的爆发流行。如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均有爆发流行事例,多以水型为主,食物型爆发亦有发生。一般地伤寒沙门菌占首位(96.25%),乙型副伤寒占2%,甲型副伤寒占1%,丙型副伤寒占0.4%。江苏省是我国伤寒高发区之一。

症状:潜伏期约7-14天,起病缓慢,早期出现发热可伴有畏寒,体温逐渐上升可达39-40℃,并伴有疲乏、头痛、干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在病程第2-3周,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重听或听力下降,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等,儿童可出现抽搐,右下腹或全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表现,在胸腹及肩背部出现按压褪色的淡红色小斑丘疹。病程持续第4-5周,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减轻直至消失。

病原体:伤寒是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人是伤寒杆菌的唯一宿主,被病人或病菌携带者的排泄物污染的水或食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可导致伤寒的流行。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及苍蝇、蟑螂也可引起发病。

高发人群:未患过伤寒和未接种伤寒菌苗的个体,都是易感人群,以学龄期儿童和青年多发。夏秋是该病的高发季节。

预防和护理

接种疫苗,减少婴儿罹患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几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变质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或削皮,饭前便后洗手。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后,应及时就诊,以免加重病情或传染他人。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明显不适或持续性发热者,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接受正规的治疗。伤寒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尿、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蚊媒传染疾病

登革热

概况: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登革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1980年3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此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2002年,香港爆发本地登革热疫情,2010年,又爆发多宗本地登革热疫情。

症状: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三型,潜伏期为5-8天,其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24小时内体温达40℃,发热时伴有头痛,骨、肌肉及关节痛,极度疲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皮疹,部分病人还会出现牙龈、鼻、皮下及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脏器的出血以及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的表现。轻型登革热症状较轻,病程短,易被忽视,而重型登革热则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

病原体:它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高发人群:当人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会随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在地方性流行区,成人体内已产生抗体,故而以儿童发病为主。登革热主要发生在伊蚊易于孳生的夏秋雨季。我国的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广东、广西是该病的流行区。

预防和护理

防蚊灭蚊是预防的根本措施。清除积水,消除伊蚊孳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蚊虫。使用蚊帐、蚊香、涂抹祛蚊油等,防止被蚊虫叮咬。到流行区旅游或生活,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着长袖衣及长裤,在暴露的皮肤表面涂抹驱蚊剂,减少在树荫、草丛、凉亭等阴暗处逗留,以避免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

鼠媒传染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

概况:

1886年外耳氏(A.weil)曾描写一种流行性急性传染性黄疸病,并报告了四例;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骤起的寒战发热、全身无力、黄疸、出血、肝脾肿大及肾功能衰竭等。自此以后,在一般医学文献中也称本病为外耳氏病(Weil’s disease)。几乎全世界各地都有此病的存在或流行,尤其是东南亚,我国有25个省、区有钩端螺旋体病人或带菌动物。

症状:潜伏期多为7-14天,短至2天,长达28天。该病病情轻重与不同菌型和同一菌型的不同毒力株,以及个体免疫状态有关。典型病例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中期可伴有肺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黄疸、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损害表现;晚期多数病例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后发症。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与肝、肾衰竭为常见致死原因。

该病患者轻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病原体:该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和猪是主要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经皮肤和黏膜接触含钩端螺旋体的疫水而感染。

高发人群:危险性最大的有两类人群:生活在城市贫民区的人群和仅能维持生活的农民。

流行性出血热

概况:

简称出血热,国际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上世纪30年代在我国东北北部日本侵略军中爆发流行,病死率高达30%,在当地居民中也曾有过小的流行。直到195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图里河和陕西宝鸡秦岭北坡修筑宝成铁路的工人中爆发流行,才开始认识到它的危害,并开展了积极防治和调查研究。以后在整个东北地区,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北广大农业地区陆续证实有此病流行。80年代初,由于出现家鼠型出血热爆发流行,使1985年和1986年发病总数超过10万例以上。90年代以来,仍保持在4万-6万,病死率在3%以下。1994年证实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朝鲜、韩国、日本和欧洲也有类似疾病的发生及流行。

症状: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1-2周。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及肾脏损

害三大主征和五期病程经过。

发热期:

一般持续4-6日,伴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及肾损害。发热在39-40℃之间,一般体温越高,病情越重。表现为“三痛”、“三红”:即剧烈头痛、腰痛、眼眶痛;颜面、眼结膜、颈部及上胸部明显充血、发红,眼球结膜和眼睑水肿,像喝醉酒一样,称“酒醉貌”。发病后2-3天,胸部、背部、上肢等部位出现出血点等。

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迟者于第8-9病日出现。此期特点为热退、病重,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重者可出现休克。

少尿期:多发生在第5-9病日,为本病病情最严重的时期。少尿期越长,病情越重。

多尿期:病程第9-14日,此期每天的尿量明显增加,肾功能逐渐恢复。

恢复期:发病第3-4周后进入恢复期。一般以尿素氮恢复正常为进入此期的标志。患者的主要症状消失,食欲、食量、体力逐渐恢复,尿量、尿浓缩功能恢复正常,体力完全恢复需1-3个月。

病原体: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一是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飞扬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二是直接接触带病毒鼠的新鲜排泄物,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体内而感染,三是吃了带病毒鼠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四是螨类吸了带病毒鼠的血后又吸入血引起感染。

高发人群:人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感染后有较强的免疫力。

预防和护理

灭鼠、防鼠,防止鼠类进入室内或建筑物内;注意个人防护,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搞好食品卫生,餐具消毒,防止储藏食物的地方鼠类进入;接触病人应戴口罩,皮肤、黏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消毒;不养猫,以免猫将野鼠的出血热病毒传播给人;疫苗接种。

推荐访问: 传染病 夏季 H7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