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闻审读中的“第一感觉”

时间:2022-05-08 19:05:01  浏览次数:

新闻审读中存不存在“第一感觉”?回答是肯定的。在有限时间内,要尽可能地消灭差错,尤其是杜绝重大差错,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把握“节点差错”;二是要抓“第一感觉”。

什么是审读的“第一感觉”

新闻审读,除了具有时新性、事实性等这些与新闻工作共有的性质外,由于其阅读的大量性、内容的综合性、时间的紧迫性等特性的存在,使得审读工作要求重视、寻找并培养“第一感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直接反映,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感觉”不仅存在,而且是心理过程的第一步。心理学关于“感觉”的通识是新闻审读工作“第一感觉”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第一感觉”是一种“直觉思维”,其主流观点认为,直觉思维是指人们面临新问题时,不经过有条理的逻辑思考,而是依靠灵感或顿悟就能够迅速地理解和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具有直接性、突发性、敏捷性、跳跃性等特点。心理学理论所述的关于“感觉”的特性都与新闻、新闻审读工作的一些特性高度契合。

“感觉”在审读中不可或缺。以重稿为例,重稿中间有一个弹性环节,即“旧闻”,“旧闻”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越低,离重稿差错的判定值就越接近。譬如,一些服务性提示类的报道,要素基本相同,但有提醒功能,因而具有新闻性,这是重稿与“旧闻”的性质不同、内容范畴相异,尤其是与重复报道判别依据的标准值指向相反的实例。这些日常对重稿判别的认识,是审读现场甄别其是否为重复新闻报道的“第一感觉”的源泉。

新闻文字工作是汉语言文字工作的一种,而汉语言具有意境美感、语言特质、地域色彩、思想力等,没有文字修养、艺术悟性就掌握不了汉语言,这些全都需要有对于文字的“感觉”。 因此,新闻审读要抓“第一感觉”就成为必要。

审读中“第一感觉”的来源与形成

新闻审读的特性是,多数情况下对于新闻报道没有时间进行理论上的完整分析,主要是依靠心理。心理,指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依次从感觉上升到知觉直至思维与情绪。说明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思维的第一步,审读工作实践同时也表明,重要的是:知觉、思维是“感觉”的来源。“感觉”、“第一感觉”固然有“自发”成分或是油然而生,但作为审读工作者,仍需自觉地去培养。

审读中的“第一感觉”或“第一直觉”是经验、知识、思维与情感的积累,积累越厚实感觉越丰富、越敏锐,没有积累就没有“感觉”,更谈不上“第一感觉”。这里的所谓“第一”,除了指心理学意义中的“首因效应”外,主要指新闻文字的内容,也即新闻审读工作的“第一”,是对文字所包含的情况、所孕育的苗头或倾向性及最后可能产生的结果的“第一感觉”。上例的分析就是相关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积累,是逻辑学关于假言判断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在抓“第一感觉”中的反映与运用。

反之亦然,之所以要积累是因为“感觉”无处不在,如日常所接触的原汁原味的感觉、总体感觉、跟着感觉走、感到抱歉等等;再如文字的标题就有“感觉富有”、“感觉‘压力山大’”、“对广东感觉非常好”等等。从工作统计得出,以一大型经济文化综合性日报为例,标题中出现“感觉”一词的数量,2012年有22篇,2013年有16篇,分布于要闻、都市、评论、财经、国际、体育、娱乐等主要版面,这还不包括含有与“感觉”意义相近词语的标题。

同时,感觉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积累是为了提高对“感觉”的灵敏度。仅拿书法艺术来说,书法要有承接牵引、笔断意连、上下有俯仰、左右有顾盼、牝牡相接、笔姿点画相呼应等等的“美感”才是好的书法作品,但如果没有书法艺术相关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产生上述这些“美感”。

新闻报道文字信息的大量性、体裁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语言的艺术性、思想的深刻性,要求审读工作具有必要、进而广泛丰富的知识储备。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知识的有限性与新闻报道内容的无限性,也即“感觉”的广度与深度的边际应该在哪里。

在学科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的当今信息时代,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通才”既不容易也不现实。因而积累的边际就必须明确,实际工作表明,审读工作以学科的基本原理做边际标准较为妥当。如逻辑学,只需掌握普通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即可,而不需涉及逻辑学的来源、学派、观点异同等专业学术领域里的问题。再如本文所提到的“心理学”,也是将其基本概念尽量付诸新闻审读工作的实践,并非凭此就可以成为建立一套新闻审读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理由,也即积累边际的范围,是指审读工作所需知识种类量的标准。孔子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表明了古人对学科知识种量的看法。

相关联的问题是,“感觉”的深浅程度。就这一文字工作者都要涉及的问题来说,以语法为例,其程度可以掌握到从最大的单位句子开始,至短语,直到最小的词,而后的语素就不需深究。因为新闻工作日常能自由运用的就是词,语素虽然也是语法概念,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但不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词材料,因而是语言学专业领域研究的问题,一般新闻工作者没有必要为此花费过多的精力。

“感觉”的广度、深度二者结合本身,在新闻审读中也就形成了一个构架,即知识和思维的结构与模式。抓“第一感觉”就是抓这个结构中的“节点”。从媒体的性质来讲,综合性媒体,尤其是当今以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为重点的媒体,抓“第一感觉”的难度,文化与经济类的报道比一般性消息的难度要大,原因就是其中“节点”的“量”与“度”存在的状况不同。因此其积累、注意力的关切点应放在难度较大的一类报道上。

一则时事文化评论可以说明以上的问题。《复旦,你又要“剥洋葱”?——人文底线不可以逾越》,该评论的话题是复旦大学发布的关于曹操家族DNA的研究成果。评论中的一个结论是“人毕竟不比无心的洋葱,当心灵无所皈依之时,必然会陷入疯狂状态,因为大家认为之前所谓的‘圣人’都是靠不住的,都是假的,那还有什么能限制得住不断滋长的恶念呢?现代科学研究,一定得在人伦的底线下开展,必须以人文精神相调剂,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否则就会贻害无穷”。

结论中的“底线下”首先让人感觉到突兀与愕然,进而觉察应是“底线上”之误。错误原因是“上下”交织成一个节点,而“突破”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纵向的,理解分析后的结论是:不应向下突破,所以应该是:“底线上”。结论虽然简单,但条分缕析的过程、短时间内表述正误的判断、思维紧张的程度不亚于一场考试,尤其是面对较为权威的一些观点。因为在一个时段不长又有众多版面、几十万字的审读中,需审慎对待的问题可能不止一个。该评论“感觉”的节点没有把握住,致使出现差错。

新闻审读中的主要“感觉”,是查察新闻文字内容的节点、要点,上例是由评论的体裁及内容的复杂性相比较于消息的体裁与内容的简明扼要性而言的。面对复杂性、多样性、丰富性的报道与文章,要用“第一感觉”把握、抓住新闻报道中隐性、不明确、具有特殊形态的文字要点差错,即节点差错。事实上,许多的“感觉”本身就是“节点”。

“第一感觉”的重要性在民生类报道中的体现也十分明显。如告知类的消息,其内容、文字结构虽然简单明了,但不比一般评论、文化艺术类文章的重要程度低,因为一旦出错,影响是广泛的。一些重要的文章,如评论的观点,则可能有多种不同但并非错误的观点存在,因为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拿艺术活动中的收藏活动来说,民间就有习俗认为,这些藏品都是一些“长物”,即可有可无之物,尽管其在艺术领域是重头戏。

新闻审读的“第一感觉”不是浮光掠影,也不是浅尝辄止,需要反复“回眸”、精审细察才能获得。同时也要辨证对待,实践工作中,审读的“遍数”,就单个人来讲效果是递减的,因而抓“第一感觉”是实际工作所需要的。

新闻审读工作主要的“第一感觉”是具备“政治意识”。作为媒体工作者,抓“第一感觉”的核心就是政治意识。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这也是抓好、把握住新闻审读工作“第一感觉”的根本。明确这个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最终意识,是其感觉、知觉、思维与情感的心理过程的落脚点。意识在心理学领域,通常将其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在政治家办报的语境中,这种新闻工作人员逐渐培养的政治意识,同时也是职业意识,是业务工作中的核心意识。

把握“第一感觉”是避免差错的一个重要方法

首先,抓“第一感觉”是为了印证“第一感觉”,“第一感觉”不抓不出现,不印证不牢靠。目的是提高对新闻文字内容的管控能力、对差错的治理能力,使审读工作稳而准,避免忙而乱。

把握“第一感觉”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抓住“第一差错”。文字的差错从“节点”看,有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方面的特性,文字差错的内涵在一定条件下呈多样性。新闻审读工作的要则是抓住隐蔽性较强的节点差错,并依据新闻工作的重要程度进行取舍,决定首先要消灭的差错目标。把握“第一感觉”是优化新闻报道文字内容的方式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治理差错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科学实验讲数据,语言文字讲感觉,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拿语句来说,汉语就有精练的成语、大白话大哲理的谚语、前部分是谜面后部分是谜底的歇后语等语言艺术,这些语言直接关联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各个环节,审读工作要在较短时间内对有关重大政治问题的果断质疑并且不能犹豫的工作要求,就显示出把握“第一感觉”的重要。同时,抓住“一感”才能获得灵感,是从“感觉”“直觉”变“自觉”,由“感悟”“感性”到“理性”的必由之路,是一次改正错误、避免不良后果的机会。

获得“第一感觉”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感觉靠积累,激发积累才能抓住感觉。感觉是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而头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激发、把握感觉首先是生理上的身体要有一定的紧张程度;二是心理上的思想要有更强的紧张度,集中注意力,即责任心、担当的职业使命感。

新闻审读的“第一感觉”是一种连锁反应,这个特点要求“第一感觉”工作靠敏感,而敏感何来?同样一是业务功底即积累,二是责任心;第三是方法。实现三者结合的要求是精力集中程度如同考试、如履薄冰、临事而惧的态度。科学发明和创造活动实践表明,直觉思维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直觉能力来源于个人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对事物再认识的再认法,第一步也是要抓直觉。

避免错觉是把握“第一感觉”要注意的问题。抓“第一感觉”是因为“首因效应”的客观存在,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众所周知,第一印象并不是完全可靠的,还应冷静、细致、全面地分析,这样才能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同时还有“晕轮效应”的存在,“晕轮效应”即我们日常所称的成见效应。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虽然从内容和源泉来说是客观的,但形式上又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其次,反映作为一种活动现象与其反映的对象并不等同,即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物质的,而反映形式却是非物质的,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例如《养龙玩龙》的文章,该文谈龙的典故、龙的逸闻趣事、龙的文化、中西不同的龙,说“中国龙分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文辞给人以专业、生动之感,但细察过后得知,“无角的叫虬”是错误的,无角的龙称作螭龙才对。可见,感觉有时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因而要时时求证。以简明的消息体裁来说,由于简明反而不易察觉其差错,因为消息的来源是硬性的、唯一的,错误往往发生在源头。不能光凭感觉办事是口头禅,进一步说这句话应改成,不能凭错误的感觉办事,感觉错了是因为我们的知觉积累、思维方式或者情感方面错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为:所谓感觉就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即感觉和知觉常常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统称为感知过程。因而在审读工作实践中系统的知识储备、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抓准“第一感觉”的前提。

具备读者心理意识是“第一感觉”的重要方面,因为读者面对文字报道同样会产生“第一感觉”。注意读者的“第一感觉”是为了规避失范:少了对读者的敬畏与尊重。新闻报道要揣摩读者的心理,在“电媒”冲击纸媒的时代更显重要。例如用“局地”代替“局部”来遣词造句的错误就在于一种“感觉”,公共媒体在传播大众信息时不应随意改变语言交流的习惯与规则,在没有新意的情况下应使用习以为常的、又能完全说明问题的“局部”,而非既生疏又说明不了新问题的“局地”一词。我国古代早就有“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观,在这里就是读者观、文化观。抓“第一感觉”是为了让读者获得良好“第一感觉”的重要一步。读者意识的有无同时也决定了新闻内容偏见的有无。譬如《点燃一条毛毯 百余乘客溺毙》的报道,副标题是:一载有数百非法移民的船只沉没地中海;另一则报道《宝安区孕产妇死亡率连续4年保持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两则报道文字内容都有改进“感觉”的余地,也即“溺毙”不要对“乘客”,“死亡”不要对“水平”。再如有电视媒体天气预报的字幕是:-12~-18℃,给观众的感觉也很别扭,不习惯,原因就是违反了从左至右、从下至上的坐标法,应该为:-18~-12℃。

实践表明,时间过于紧迫、仓促把握不住“第一感觉”;同时拖沓、疲惫、慵懒的工作作风与环境也产生不了“第一感觉”;二者都会使差错成为“熟悉的陌生人”。“第一感觉”的生理基础是“有效工作时间”制定的理论依据,心理现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不能无限延长。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力劳动同样必然联系到生理,工作要避免让身心俱疲的疲劳症发生的潜在危机。有纸媒的大标题将“十大七精神”(实为“十七大精神”)的错误见报,是典型的重大报道过程中精神长时间高度紧张而导致的后果。

认识“感觉”的重要性,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感觉”。科学证明,“感觉”是可以训练与培养的。譬如想象力,他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新闻审读工作者更应自觉通过学习发展直觉思维,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并使之具有独到之处。

言语过程就是一种认识的过程,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亲和力、贴近性,把握好新闻文字的“第一感觉”是传递正能量的必然。

(深圳商报)

推荐访问: 审读 感觉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