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生死白垩纪

时间:2022-04-12 08:18:39  浏览次数:

探险中亚

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有的说,人类起源于亚洲;有人认为在非洲。

然而,19世纪末,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让种族歧视观念严重的白人无法接受。他们宁愿退而求其次,希望在亚洲找到人类起源的证据。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古生物学家奥斯朋博士极力主张人类起源于亚洲,而且他认为,在蒙古高原很有可能找到人类起源的证据。

1916年和1919年,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远征队在中国进行了两次探险考察。1919年,美国远征队在蒙古高原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这使得奥斯朋等人更坚定了在蒙古高原寻找人类起源和通过“探险”征服世界的目的。

于是,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准备再次到中国进行大规模探险考察,以实现他们寻找人类起源的希望。

他们从1921年开始了第3次为期10年的探险考察。1922那年4月,美国“远征队”抵达蒙古高原的二连盆地。这儿有个内陆湖二连盐湖。美国考察团在这里展开发掘工作,仅用几个小时,就在营地附近找到了古动物化石。(图1)

10年探险考察,美国中亚考察团5次来到蒙古高原,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收获,令世界震惊。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陈列着大量化石标本,其中不少是美国中亚考察团第3次中亚考察时,在中国蒙古高原发掘到的恐龙化石标本。对于现代人来说,恐龙化石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在20世纪初却是非常了不起的重大发现。

因为,这些恐龙化石在中亚地区是首次发现。不仅如此,有些化石还是新发现的恐龙属种,有的化石十分珍贵,填补了世界恐龙化石发掘与研究的空白。

1928年,中国学者李之常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恐龙与哺乳动物发源地之戈壁古大陆》一文,报道了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1932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式公布了中亚考察报告——《中亚新征服》。虽然在考察中,古人类的化石终究没有发现,但他们却找到了不少史前人类使用的石器。奥斯朋博士还认为,人类起源的证据仍有可能在蒙古高原找到。

研究成果表明,美国人发现的恐龙生活在8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纪,那时蒙古高原二连盆地一带,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

这里遍布湖泊、沼泽,一派温暖、潮湿的亚热带风光。植被非常茂盛,蕨类植物、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以及早期的被子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命的乐园。和地球上其他的地方一样,这里也是恐龙统治的王国。

到了6500万年前,由于种种原因,恐龙王国神秘消失在这片土地上。历经沧海桑田变迁,它们演变成了凝固的画面。

由于上亿年的大陆漂移,南北极的多次变更,距今1000万年前,中亚地区地壳开始隆起,从而形成现在的蒙古高原。

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一样,都是卵生的。然而,恐龙蛋化石是如何被确定的?又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被确定的’这正是美国中亚考察团的重大收获。他们在蒙古高原采集到了恐龙蛋化石,并得以确认。

在美国中亚考察的77年前,法国就发现过恐龙蛋化石。为什么这一次才得到确认呢?

自然,美国考察队最初也没有加以注意。正因为如此,1923年。美国中亚考察队队员欧森,在营地附近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时,他激动地跑回营地向队长安德鲁斯喊道:恐龙蛋!恐龙蛋!不仅没有人欢呼雀跃,反而有人嘲笑他挖到是“石土豆”。第二天,安德鲁斯等人才跟随欧森来到化石点,仔细查看这些化石。他们明白。一个可能震惊世人的发现,正在他们面前展现出来。随后,他们又在附近发现了大量恐龙骨骼化石。这些恐龙骨骼化石与恐龙蛋埋藏点离得很近,又都属于同一个地质年代。(图2)

美国考察团无心插柳,发现了大量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蛋化石。有趣的是,正是这些人,在获得重大收获的同时,也在恐龙学术研究史上,制造了一起“冤案”。

当时,考察队员在恐龙蛋化石点附近发现的大量恐龙骨骼化石,属于原角龙化石,而且老少都有。因此,他们认为这些蛋也应该是原角龙的。在这些原角龙化石中,他们还发现了一具与原角龙完全不同的恐龙化石。这具恐龙化石姿态奇特,因为它趴在一窝恐龙蛋上。这是一种什么恐龙?为什么趴在原角龙蛋上面呢?

原角龙以植物为食,但这条恐龙却是肉食者,而且,它的嘴似乎又很适合吃蛋。所以当时就有一种假设,认为逮条恐龙正在偷吃原角龙的卵。就在那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它的身体顺势趴在了那窝原角龙的卵上面。几千万年后,它与这窝恐龙蛋一起成了闻名于世的珍贵化石。因为它是恐龙的一个新属种,奥斯朋博士给它取名“窃蛋龙”,并一直滑用至令。

60年后,“窃蛋龙”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变化。1993年,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专家马克教授到蒙古高原考察时,发现了完整的恐龙胚胎化石。研究结果证明,这个胚胎就是窃蛋龙的。他还发现,这枚有胚胎的恐龙蛋化石,与60年前发现的被窃蛋龙压在身下的恐龙蛋化石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那些卵并不是原角龙的,而是窃蛋龙自己的。

有的专家认为,窃蛋龙与鸟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有很多与鸟类相似的行为和特征,灾难来临时,它可能正在像鸟一样孵卵。而有的专家则认为,它和现在的某些爬行动物一样,产完卵后,会用沙土把卵埋起来。埋好后,它守护着这窝卵,以防其他动物的侵害。

不管哪种说法都体现了在几千万年前,动物们就有了为繁衍后代、保护幼小生命的灭性,

1928年4月12日,美国中亚考察团开始了第4轮考察。这次考察的主要地点是内蒙古二连一带。当采集的大批化石运回张家口时,以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秉忐、胡先彇、赵亚曾等为首的爱国志上提出:在我境内发掘,应有互惠之办法。方为公允,特函电各方注意此事。

历经数月,1928年10月20日,中美双方签订了处置化石标本的相关协议。当天,由中国古物保护委员会北平分会部分委员和北平政治分会代表李步青,会同美方考察团团长安得鲁斯和他的助手在北平协和医院预科学校,对90多箱化石和文物进行了开箱检查。把中国有能力研究的部分哺乳动物化石留在中国,恐龙化石和剩余的其他哺乳动物化石都运到了美国。(图3)

1930年,美国中亚考察团再次来到中国,在二连一带工作了近4个月。根据中美协议,这一轮考察,有9名中国专家参加。其中有中国恐龙研究的奠基人杨钟键教授和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中方团长是古生物学家张席褪教授。直到此时,中亚考察才成了“中美联合考察”。

这次考察又挖掘到太量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共计120多箱。所有运往美国的化石,没有按协议退还中同,因种种原因,中方也没有派专家去美国参与研究。

二连大量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全世界的古生物学者对这里心驰神往。二连以恐龙为主的古生物化石科考活动,从此一发不可收1949年以后,先后有苏联、加拿大、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与中国组成联合考察团,到二连进行科考,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

近20年来,二连古生物科考活动的重大成果接踵而至,如果说美国人在这里的发现出人意料,后来中国人在这里的发现,则更为

推荐访问: 白垩纪 生死
[生死白垩纪]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