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向大自然学习

时间:2022-04-10 09:59:21  浏览次数:

有一个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传说:鲁班受到茅草边缘小齿的启示,发明了锯子。据说他还制造过一只木鸢,能够在天上飞三天。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给予人类的恩惠太大了,它们不仅给人们以衣食,而且还在很多学科给人们以启迪。像鲁班这样受到茅草的启示发明锯子的例子,可以说是最原生态的仿生学了。

仿生学,《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解释: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用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维基百科如此解释: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的一门科学。仿生学借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新的机械和新技术,或解决机械技术的难题。……仿生学主要是观察、研究和模拟自然界生物各种各样的特殊本领,包括生物本身结构、原理、行为,各种器官功能、体内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能量的供给、记忆与传递等,从而为科学技术中利用这些原理,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架构的技术科学。

你看,这门科学可真了不起。虽然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用它,但正式提出“仿生学”这一概念,却不过一百多年。比如,飞机是模仿了鸟,潜艇是模仿了鱼,这些可说是仿生学的经典例子。当然,如今仿生学已经到了非常发达的地步,应用于各个领域,就拿建筑来说,就有一种专门的“建筑仿生学”。不过,今天我们不是来科普的,我们是来学怎样写文章的。

蛛网与带屋顶的体育看台

昆虫撞在蜘蛛网上,拼命地挣扎,使蛛网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形,然而却很难将蛛网撞破,也不会被弹到网外去。(描述自然现象,描写蛛网捕捉到昆虫后的情形,这是启示之源头。)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合作,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发现猎物在蛛网上挣扎而使蛛网发生变形的同时,蛛网也消耗掉了猎物挣扎而产生的力。(分析蛛网之所以能捕获猎物的力学原理——当然,肯定还有其他的诸如化学原理之类的。)英国的建筑师利用上述原理,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足球俱乐部设计出一座带屋顶的看台。(从生物中得到启示,研究其中原理,然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是仿生学。)看台的屋顶由看起来像蛛网一样的巨形钢丝网互相交织在一起,钢丝网上覆盖着高强度塑料板以挡风雨,遮日晒。钢丝网固定在看台外的混凝土柱桩上,这样,不但屋顶结实轻巧,而且看台内没有立柱遮挡视线。(整个建筑,从原理和结构上都是模仿蛛网的,这是仿生学在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白蚁与空调建筑

生活在澳大利亚西部的一种白蚁,它们构筑的巢穴内的温度,一年四季都能保持在29摄氏度左右。(介绍自然现象。)白蚁巢为何有这种神奇的功能呢?(一句过渡,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蚁巢虽然建在地下,但白蚁在地面上堆起一座2米到3米的楔形土丘。土丘朝北,东西两侧大面积的斜面可以在早晚温度低时吸收较多的太阳热能,而正午阳光强时,楔形蚁丘又能使阳光照射的面积最小。(蚁丘外部构造特征。)再有,白蚁还在丘内修建一些垂直式的空气调节孔,然后又分成许多细孔道,呈辐射状向下延伸。到了下部,又合并成粗孔道,直通到地下室。(蚁丘的内部构造,主要介绍与通风和控温有关的细节部分。)这种巧妙的通风系统,大大增强了丘内的空气流通,不但保证了氧气的供应,而且还起降低温度的作用,蚁丘成了名副其实的空调塔。(分析这种构造的科学性。)津巴布韦首都哈萨克拉雷位于海拔1483米的高原上,昼夜温差40摄氏度。于是,建筑设计师根据白蚁巢调温的原理,建起一座新型的节能大楼。这座大楼在墙壁、天花板、地板以及各个墙角安装上通风管道。白天,通风管道将绿化地带的凉爽空气输送到楼内,晚上,管道又将混凝土墙吸收的热量传送到各个房间,从而使楼内的温度保持在23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节省了一半的电能消耗。(科学家把蚁丘的空调原理,运用到建筑中来,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上面这两则,可以算是说明文,让我们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了解到仿生学在建筑中的实际运用。从这两则案例的写作手法来看,先是描述生物创造的自然现象,然后分析这些现象的科学原理,再介绍这些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的例子。短短的一段文字,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明明白白。

下面我们来看故事吧,就拿鲁班发明锯子这个例子,来看看作家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

有一次,鲁国的国君要鲁班负责修建一座大宫殿,并且限期完成,否则,就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交代故事的背景。“限期完成”是下文中描写鲁班着急心情的原因,这也促使鲁班要想方设法按期完成任务,这一“想”,就促成了发明创造。)

接受任务后,鲁班抓紧时间准备一切用料,其中需要大量的木材。他就召集他的徒弟上山去采伐。当时,采伐木头用的是斧头。砍呀,砍呀,徒弟们砍了许多天,直累得腰酸背疼,还是没砍下多少棵树。(工程碰到了实际问题,伐木成了这项建筑工程中最艰难最耗时的工作。)

鲁班的心里非常着急。(如果不能按时完成,那可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呀,哪能不急啊?)如果木料供应不上,就不能按期完工,这样,不仅自己要受到处罚,还要连累徒弟们。(心理活动描写。这是促使鲁班发明创造的主观动力。)

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加快伐木的进度呢?鲁班为此绞尽了脑汁,还是想不出好办法。(心理活动描写。)

这天上午,他又心事重重地到山上去察看。(过渡段。前面介绍情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际问题,一个是鲁班要解决问题的心理。)

为了抄近路上山,他决定沿着陡坡的羊肠小道上去。山路陡峭,草木茂盛。他用手攀着树枝、杂草,使劲地往上爬。爬着爬着,他脚下一滑,差点儿摔下去。(描写鲁班爬山的情形。“使劲”一词,为手被划破埋下伏笔。)由于太使劲,手被握着的茅草划破了,鲜血从手心流了出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细节,就是说,茅草划破了手,开启了鲁班发明的灵感之门。)鲁班伸手一看,只见手上有几道细细的口子,感到很惊奇:几根柔软的小草竟也这么厉害,我倒要看个究竟!(“惊奇”令人思考。)于是,他又抓住小草,用力一抽,只见手掌又被划了几道口子。鲁班顾不得疼痛,也顾不得擦去手上的血,拿起小草左看右看,琢磨着草上有什么名堂。(再试一次,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可真得有点牺牲精神。)终于,他发现了茅草的秘密。原来茅草叶子的边缘上,有许许多多排列得很整齐的小齿儿。正是这些锋利的细齿割破了鲁班满是茧皮的手!(发现了茅草划破手掌的秘密。)

“哈哈!有了!”鲁班心里一亮,心想:如果仿造茅草的样子,在铁片上打出细齿来,不就能把树弄断了吗? (灵光一闪,这就是发明创造的灵感,来自大自然启示的灵感。)

鲁班找来了铁匠,让铁匠打了一批带有细齿的铁片。用这种“铁草”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气,当然,最后也按时完成了大宫殿的建造。(故事结局,鲁班发明了锯子,如期完成了工程。)

这个故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部分是鲁班因工期紧而有心理压力,这是促使他发明创造,改进工作效率的基础;后部分是他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的过程。

相比起说明文来,上面这个故事可就生动有趣得多了。当然,说明文重点在普及科学知识、科学原理,故事重点在描写一个过程,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这些写作手法,为我所用。

推荐访问: 大自然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