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解析韩国队短道速滑的制胜法宝——超越冲刺

时间:2022-04-06 08:33:54  浏览次数:

作者简介:王卫星(1958-),男,安徽蚌埠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摘要:通过对第20届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的观摩和永嘉研结合多年的运动实践,从多学科的角度审视和剖析韩国队的制胜法宝——超越冲刺,并对改善我国运动员的超越能力提出了训练和建议。

关键词:短道速滑;速度力量;能量输出;加速度;韩国

中图分类号:G862.1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583-03

1 超越冲刺的作用和意义

影响短道速滑比赛成绩的因素有动作技术、蹬冰质量、滑行路线、比赛战术、起跑加速、超越速度、冲刺能力、心理素质等,其中超越冲刺能力可视为影响比赛结果的最主要因素,因为短道比赛的终极目标是在每一轮中获胜,而并非是创造纪录或取得优异的单圈成绩。因为单圈成绩是获取最终胜利的条件和前提,但不是最终夺取金牌的保证。

纵观第20届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的过程和韩国运动员在各个短道速滑项目上的表现,基本上固定在一种比赛结构和战术模型上。即起跑随后——前半程跟滑——后半程占位——最后两圈超越。制胜的关键落实在最后两圈的超越和冲刺上。与正常的超越相比,韩国选手是在带着前几圈比赛负荷的条件下还能够全力爆发加速,从外圈顺利超越,完成最后冲刺,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与其相比,我国短道运动员不仅仅是在超越速度能力上存在着差距,更欠缺的是我们在带着比赛负荷的前提下在高速滑行中的再加速能力。

通过对韩国队的比赛结构和战术模型分析来看,速度耐力好、超越能力强是他(她)们取得比赛胜利的根本。近年来,我国的教练员们也曾围绕着如何改善超越技术、提高超越能力确立过指导思想,并实施于训练。但脱离了比赛特点,虽然在单圈速度上与韩国选手不相上下,可在实际运用效果上,其价值体现却大相径庭。我国运动员的起跑加速能力好,在很短的距离内即可到达较高的单圈速度,这是我们能够在500m的比赛中起跑领先并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而韩国选手的途中加速能力强,最后两圈超越速度快,这是他们获胜的保证。对此,在认同我们超越速度水平低的同时还必须结合比赛的特点从多种视角对超越冲刺能力重新加以审视和分析。

2 影响超越冲刺能力的主要因素

2.1 加速超越时的功率和力 滑冰运动是以肌肉工作为主的周期性速度力量型项目,在滑冰周期中的滑行阶段,膝关节的角度基本不变。在蹬冰时产生一个快速伸膝动作。离冰时,蹬伸腿的膝关节并没有完全伸直,大约在160°左右。但速度的峰值出现在膝关节蹬伸到140°时。而蹬力的峰值是在膝关节为130°时出现的,力的最大值相当于人体体重的150%(也有材料报道为180%)。整个支撑过程约为0.8s,但从蹬冰到离冰基本耗时仅为0.2s。虽然整个支撑时间与神经肌肉发挥出最大力量的时间(研究报告为0.8s)基本吻合。但在0.8s的支撑时间里约有3/4用于滑行,而伸膝蹬冰时间仅在0.2s之内(图1)。因此,要想提高蹬冰功率,增大加速度,力的作用效果则必须体现在力的作用时间和距离上。

确切地讲,一是运动员在具备了一定的肌肉收缩力量的前提下,加快肌肉的收缩速度,通过缩短用力时间获取更大的功率,提高离冰时的加速度;二是延长蹬冰距离,提高离冰瞬间的初速度。在蹬冰开始时,在一定的距离内用力越快,速度的增加较快,使得人体可在较长的距离内达到更大的速度。同时蹬冰距离的延长也使得滑冰距离相对缩短,使人体在没有滑冰速度衰减时再次用力得以加速(见图1b和图2)。图2是我国优秀500m大道速滑运动员于凤桐,其蹬冰力量和频率明显高于张岩,而且在蹬冰的时机上也明显早于张岩,发力的坡度和高度更高于张岩。简言之,运动员在速度力量方面所具备的力量成分只是影响蹬冰的间接因素,而其中的速度成分则是决定蹬冰效果的直接相关因素。

由此看来,要想改善途中再加速和超越冲刺能力,并获得更高的单圈速度,关键是在具备了一定力量水平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肌肉的工作时间,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获得更大的功率输出量,并对冰面进行有效的传递(蹬冰质量)。

2.2 能量代谢 对速滑运动员能量代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项目的比赛中,有氧与无氧代谢对总功率的相对贡献是不同的(表1),在激烈的比赛中,在开始阶段即使氧气的快速吸收达到了峰值也无法满足此刻肌肉的工作需要,能量代谢主要是以磷酸原系统供能为主。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无氧输出功率的减小比有氧输出功率的增加要大,结果使总的输出功率逐渐减小。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图2)。

据研究报道,在本道速滑的1000m比赛中的最后一圈主要依靠有氧功率,在1500m比赛的最后一圈,有氧代谢功率的供给大于90%。在短道速滑的比赛中,起跑加速度能力的强弱,对赢得500m的胜利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在比赛的开始阶段占据有利的位置,同时大道速滑的研究也表明,第一秒的平均加速度与100m和500m的成绩有很大的相关性,100m与500m最初的加速度,与这两项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75。由于起跑加速滑时的人体位移速度相对较慢,运动时的肌肉收缩力量因素对此段成绩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在途中加速阶段,功率的增大则主要取决于加速运动时肌肉收缩速度的提高。

由此看来,短道速滑的500m和1500m无论是专项力量,还是能量代谢特征上均有着明显的差异,也决定了训练思路的不同,前者要相对突出速度力量结构中的力量训练,而后者则必须更多地围绕着提高肌肉的工作速度而进行训练。但无论如何,运动员要想在最后的两圈发挥出最高速度,获得最大功率,其途径只有一个,带着前几圈的比赛负荷最大化地动员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参与供能。而不能靠有氧代谢系统起主要作用。这是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进行专门训练的。

2.3 技术与线路 身体姿势:1)韩国运动员的身体重心较低(膝关节角度小,可以加长膝关节的蹬伸工作距离),躯干与地面的夹角比较小,基本趋于平行;2)身体重心的位置靠前,髋部稍微前置上提,髋关节前移,超越加速时更为明显;3)肢体动作幅度大,加速超越时摆臂蹬冰用力充分。

如果只从距离上来计算,靠近内圈的距离无疑是最短的,但同时其离心力也最大、发挥速度最难、危险性也是最高的(内圈超越极易造成犯规)。要是从发挥速度和保持速度的角度考虑,滑大圈肯定是有利的。韩国运动员为了能够发挥速度和顺利超越,合理地(利用了场地空间,在最后两圈超越时其滑行路线几乎已接近板墙,并在弯道上运用娴熟地双腿交替蹬冰技术进行加速和超越(图4)。

弯道蹬冰压力大小与直线接近,右腿的蹬冰力量大于左腿,弯道技术不好的运动员其蹬冰力量明显小于其直线。

弯道技术好的运动员可以两脚交换蹬冰,加快节奏频率。弯道的蹬冰最大力量出现在双支撑的瞬间(图5),但时机要

求更精确,出现在双支撑前成为“跑冰”,出现在双支撑之后影响蹬冰的力量和重心的转移。

在弯道加快蹬冰频率和节奏对顺利完成超越有益,一是使弯道距离缩短;二是有利于直道发挥更大的加速度;三是减少犯规。根据比赛场上的需要,双腿合理地交替支撑、变换节奏,可适时变换身体重心,把控好滑行路线;四是不易疲劳。

跟随滑行:韩国队惯用跟滑战术。采用跟滑战术,运动员只要心态平稳、动作放松,其滑冰的实效和耗能的节省均能够为能量系统在最后的集中释放,产生更大的能量功率创造条件。

2.4 协调与节奏 动作协调放松、节奏合理有序是影响超越冲刺能力的另一主要因素。因为:1)提高肌肉的放松速度,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给参与活动的肌肉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能源物质,增快肌肉的收缩速度。韩国运动员有着很强的放松能力,也就是说,收缩的肌肉能很快过渡到放松,有效地增长肌纤维在收缩前的长度,加大肌张力,提高收缩功率。

2)提高协调能力,有利于改善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过程,减轻高速滑时大脑皮质的负担,加快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有助于提高节奏和变换节奏。

3 改善超越冲刺能力的训练设想和建议

1)改善滑冰技术是提升超越冲刺能力最主要的途径。韩国队的10名选手虽然运动成绩参差不齐,但技术动作规范统一。在赛前的训练中,10名运动员悉数登场,动作技术规范统一。尤其是身体重心低和弯道双腿交替蹬冰技术,在所有参赛运动员中独树一帜。据了解这种技术动作的形成是从儿童少年开始教学时塑造的。所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规范统一的技术要求,将是我国运动员赶超韩国运动员迈出的第一步。

2)采用牵拉带、接力、大道速滑或加长预滑距离进行加速度的练习形式,进行“超强度”的加速度训练,建立起神经肌肉系统对“超强度”训练的条件反射,并逐渐形成稳定的应激性适应。

3)在保证能够做出正确的专项技术动作和必要的动作速度与幅度的前提下,在一定训练负荷量之后进行超越冲刺练习。

4)在高速滑行的状态下,尤其是在弯道上,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是保证完成超越技术的基础,只有把握好身体重心的平衡才能准确地完成双腿交替蹬冰的技术动作,才能使整体的肌肉用力形成有效的合力。“滑小圈”、“走八字”、“平衡球”、“梯格子”等是非常有效的平衡训练手段,应引起教练员足够的重视,并在训练中贯彻执行。

5)根据途中超越的技术特征和供能特点,重点发展膝关节的蹬伸速度和力量,提高与协同肌间的高度协调的工作能力。由此来提高肌肉的收缩功率。从专项技术的角度考虑,虽然蹬冰阶段是双支撑环节,但从测试情况看,最大用力基本上是单支撑的时候完成的。因此膝关节蹬冰角度的单腿力量训练显得更有意义。

6)根据在快速运动中对抗肌的放松比主动肌的收缩要慢的原理,在滑冰训练时,可选用变速滑或快速滑与惯性滑交替的形式,如一圈快一圈慢、半圈加速滑半圈顺势滑、接棒后的顺势滑等训练手段在高速滑冰中来发展对抗肌的协调放松能力,改善肌肉收缩与放松的转换速度,不断提高在高速滑冰时的加速超越技术。

7)在重点发展伸膝力量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与躯干和髋关节动作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只有稳定骨盆,髋关节同时参与工作时,整体力量才能对冰面进行有效的传递。而且在弯道上左腿的股外侧肌与右腿的股内侧肌群又是最主要的动力来源之一。因此,提高发展躯干和髋关节肌群的力量对于把控身体重心,加快动作节奏,增大动作幅度,推动人体快速前移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8)专项技术的协调与放松练习应贯穿于全年训练中,一些被认可的冰上和陆上的专门性练习,如拉橡皮带和布带、梯子格的步伐、专门性的跑跳及平衡球练习等手段均应成为技术训练内容的一部分,正确要求动作的外型与用力,不断变化动作的速度与节奏,逐渐提高练习的强度与难度,逐步改善滑冰技术,发展协调放松能力。同时,训练内容的丰富,不仅增加了整体训练负荷,也同时改善和调节了神经系统由于高度集中而带来的疲劳。

参考文献:

[1]弗拉基米尔M.扎齐奥尔斯基主编.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严力。滑冰技术的动力学测试(未发表)2004.

[3]帕沃V.科米主编.体育运动中的力量与快速力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推荐访问: 韩国队 速滑 制胜 法宝 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