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设施草莓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时间:2022-03-30 09:49:05  浏览次数:

摘要:根据设施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实践,研究了草莓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产档案,阐明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湖北省生产绿色食品草莓提出了地方标准。

关键词:草莓;灰霉病;防治规程

中图分类号:S436.68;S6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1-406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1.016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reen Control of Strawberry Gray Mold in Facility Cultivation

HAN Yong-chao1,ZHANG Qing-hua1,LI Hong-lan2,FANG Jian-kun3,

ZENG Xiang-guo1,XIANG Fa-yun1,GU Yu-cheng1

(1.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 China;2.Zhijiang Dongshi Tow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Yichang 443200,Hubei,China;3.Wuhan Dongxihu District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Station,Wuhan 430041,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prevention practice of strawberry gray mold in facility cultivation,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reen control of strawberry gray mold was studied from the applicable scope,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inciples,agricultural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chemical control and production files,and control technology,and the specific rules and technical indexes of the regulation were clarified,to offer a local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green food strawberry in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 strawberry; gray mold; technical regulation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是中国普遍栽培,兼具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果。201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草莓生产和消费大国,全国草莓栽培面积达13万hm2,产量348万t[1]。2015年湖北省草莓种植面积达1.3万hm2,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国前5名。灰霉病(Gray mold)是草莓生长期和储藏期的主要病害,在全球普遍发生,草莓所有地上部分均能感染灰霉病,其中尤以花和果实灰霉病的危害最为严重[2],每年因草莓灰霉病减产10.0%~30.0%,严重田块减产达50%以上[3,4],是导致草莓采收前和采收后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草莓灰霉病的防控主要依靠化学杀菌剂,但是灰霉病的主要病菌灰葡萄孢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化学杀菌剂的防效下降。前期对武汉市东西湖区近200个种植户的调查结果显示,草莓种植农户农药使用成本每667 m2为947元,最高为2 300元。目前,公众对在草莓产果期使用化学杀菌剂导致农药残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量使用化学杀菌剂必然产生农药残留造成食用安全问题。为有效减轻草莓灰霉病在本产区的危害,在分析和研究国际通用标准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现有标准,研究制定了湖北省草莓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草莓灰霉病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草莓设施栽培过程中的灰霉病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1057 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術规范

NY/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施栽培

在由人工保护设施(包括温室、大棚、中棚)所形成的小气候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

3.2 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是指在草莓生长过程中,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草莓叶、花、果实等地上部位丧失功能或商品价值的病害。

4 防控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按照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减少灰霉病所造成的损失。

5 农业防治

5.1 园地选择和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性状良好的土地,所选园地应符合《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5]中的有关规定。

耕地前清除田间植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然后深耕30~50 cm,每667 m2施用有机肥200~250 kg,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15-15-15)30~50 kg作为底肥,再旋耕1~2次,耕匀耙细。

起垄规格:垄上底宽40~45 cm,垄下底宽60~65 cm,垄高30~40 cm,沟宽28~32 cm,垄面微拱形。

塑料大棚的规划布局应符合《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GB/T 51057[6]中的规定。

5.2 棚膜选择

棚膜选用保温能力和透光性好、具有无滴防雾效果的优质多功能棚膜。

5.3 棚室表面处理

定植前采用臭氧熏蒸对棚室、棚膜、墙壁、架材进行表面消毒,时间为2~3 h。

5.4 抗(耐)性品种选择

宜选择抗(耐)灰霉病的品种(如晶玉、艳丽)。

5.5 种植密度

植株矮小、生长势弱的品种,每667 m2定植 7 500~8 000株;植株高大、生长势强的品种,每667 m2定植6 000~6 500株。每畦栽2行,采用“△”种植。

5.6 肥水管理

营养生长期:植株长出3~4片新叶后,每667 m2追施2次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15-15-15)8~10 kg,间隔15~20 d。开花结果期:每批花序坐果后追施1次高钙高钾类水溶性冲施肥5~8 kg。草莓绿果期和转色期:叶面喷施0.2%螯合钙提高果实硬度。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缺水时应浇小水,禁止大水漫灌。所用肥料应符合《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394[7]中的规定。

5.7 温湿度调节

在棚内悬挂温湿度计,白天将温度控制在20~30 ℃,湿度控制在70%以下,晚上将温度控制在0 ℃以上。

园内用黑地膜完全覆盖垄面及厢沟,降低棚内整体湿度。晴天上午9时到下午16时开棚通风降湿,阴雨天中午12时前后开棚通风换气1~2 h。

5.8 蜜蜂辅助授粉

草莓开花5%时,棚内放入蜜蜂辅助授粉,每667 m2大棚内放置带蜂王的4足脾意蜂(成蜂、子蜂合计7 000~8 000只)。

5.9 病残体收集与无害化处理

及时清理草莓发病植株及病残体。清理时应携带随身收集装置,将清理的病残体及时放入其中。每5个大棚外放置一个带盖的大号(长×宽×高约为730 cm×580 cm×1 130 cm)塑料垃圾桶,当随身收集装置装满后倒入棚外塑料垃圾桶内临时存放。病残体收集完毕后,将塑料垃圾桶内临时存放的病残体倒入土坑中集中堆放,用厚度为30~50 cm的土层掩埋;也可将病残体倒入沼气池中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

6 生物防治

在开花结果期间,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用木霉菌、寡雄腐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表1)防治草莓灰霉病,每隔10~15 d施药1次。

7 化学防治

定植到开花前可以使用化学防治,开花结果期间禁用化学农药。施药时间为上午9时前,下午16时后,阴雨天禁止在棚内施药。所用化学农药应符合《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393[8]中的规定。

7.1 浸根处理

草莓定植时使用多粘芽孢杆菌(100倍)和吡唑醚菌酯(800倍)浸根处理3~5 min。

7.2 叶面喷施

草莓定植后,长出2~3片新叶时,用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肟菌酯、苯醚甲环唑等化学杀菌剂(表1)叶面喷施2次,每次间隔7~10 d。

8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应详细记录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品种及来源、种植面积、定植时间、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收获、运输、仓储、包装等信息,并保存2年以上。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2015年全国各地蔬菜、西瓜、甜瓜、草莓、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J].中国蔬菜,2017(1):18.

[2] WILLIAMSON B,TUDZYNSK B,TUDZYNSKI P,et al. Botrytis cinerea:The cause of grey mould disease[J].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2007,8(5):561-580.

[3] WEIBERG A,WANG M,LIN F M,et al. Fungal small RNAs suppress plant immunity by hijacking host RNA interference pathways[J].Science,2013,342(6154):118-123.

[4] DEAN R,VAN KAN J A,PRETORIUS Z A,et al. The Top 10 fungal pathogens in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J].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2012,13(4):414-430.

[5] NY/T 391-2013,綠色食品 產地环境质量[S].

[6] GB/T 51057-2015,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S].

[7] NY/T 394-2013,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S].

[8] NY/T 393-201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S].

推荐访问: 防控 草莓 技术规程 设施 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