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清华降分录取美少女作家引发的争议

时间:2022-03-20 10:01:06  浏览次数:

7月初,一则“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美少女作家”的新闻在吸引了公众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降60分对其他考生来说,公平吗?高考的公信力是否将因此遭到破坏?清华如此做法,会不会在客观上助长名人崇拜效应?高校自主招生如何既有利于特殊人才的成长,又摆脱黑箱操作的嫌疑?

质疑声起

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今年高考成绩为561分。尽管成绩不太理想,但她通过了清华大学1月份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清华承诺将降60分调档。蒋方舟表示,这意味着清华已经基本录取了自己。

虽然蒋方舟到底能不能上清华还是得该校招生领导小组说了算,但在公众舆论上,清华大学这种“不拘一格”录取一个90后少女作家的做法非但没有赢得喝彩,相反招致骂声一片。有人谴责清华破坏了规则,有人痛骂清华丧失了大学精神、越来越堕落。对此,有人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首先源于公众对“美女作家”身份的本能反感。在这个网络降低了写作门槛、发表越来越简单、写作越来越去神秘化的年代,作家的身份已经严重贬值。如果降分录取的是个小发明家、小科学家、小时评家什么的,舆论可能还会觉得这“格”降得有价值,可录取的对象竟然是个泛滥成灾的作家,而且还是极具炒作色彩的“美女作家”,更何况还加上了90后的名号,难怪公众会反对。

其次,清华此举有“追星”、“傍名人”之嫌。清华曾经破格录取过诸如钱钟书之类的特殊人才,这在当时之所以会成为佳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钱钟书那时还默默无闻,而清华录取他完全是看中他的才气。可降分录取蒋方舟就不一样了,她被称为“90后美少女作家”,俨然已经是一个名人,一个能吸引眼球、有炒作价值的明星,清华对她的降分录取也就带着追星的色彩。一个人一旦获得奥运冠军就会成为大学争相录取的对象,一旦成名就会被大学争相降分抢聘抢录,大学在名人、明星面前毫无原则、丧失大学精神的姿态被舆论诟病已久,也就难怪清华降分录取蒋方舟会招到如此多的抨击。

人们的另一个担心是,这种做法又会不会在客观上助长整个社会的浮躁情绪?如今,人们经常可以听到神童的故事,让人不禁担心这次清华大学录取蒋方舟会助长一些学生的浮躁情结,比如在上学期间拼命出书等,都是这一症结的表现,而对于出书的质量则不得而知。反正出书除了可以获得金钱之外的声誉,连高考都可以被降低60分录取,浮躁情绪将可能由此得以推动。

再者,清华此举让公众对高考录取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高考是一次全民关注的大事,所以公平就是一个最大的考量标准,也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清华大学此次降低60分录取一名高考生,让人们不禁怀疑这一做法会不会助长高考的不公平性和随意性?在实质公正或结果公正的意义上,何谓高考公平无疑是难以定义的,可以掌握的大概只是实现公平的基本原则。意即:程序公平优于实质公平——因为前者比后者更客观也更具可操作性;机会公平优于结果公平——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和先决条件。

当然,分析人士认为,公众之所以质疑清华这一做法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对招生腐败的极度痛恨,对招生规则一再被权贵和名人打破的焦虑。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要人们赞美“破格”,把“破格”当作佳话传颂,首先你得有“格”,也就是有着严格、透明可监督的招生录取规则,规则很难被逾越和打破,那么偶然的“破格”才会被赞美——正如当年录取钱钟书时的清华。可问题是,当下中国的招生录取很多时候没有“格”,“格”很容易被加分腐败、招生腐败、考试腐败所逾越,有钱有权者很容易通过票子、条子和种种加分政策打破招生规则,规则一再遭受践踏,制度成为权力手中的橡皮泥。在这种现状下,或许公众更乐于见到的不是“破格”之类的故事,而是大学对于规则的坚守。

合情合理?

尽管质疑声音不绝,但也依然有专家认为,清华大学的这一做法是对一考定终身的高等教育的一种修补,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值得赞扬。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真正的人才。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手段,具有其自身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也存在“一考定终身、一分定高低”的弊端。公平公正的考试往往掩盖了另外一种不公正,那就是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往往无法脱颖而出。而清华承诺降分录取蒋方舟,是对惟分数论的改变,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让有着优秀写作潜质的她不完全惟分数地进入一流大学,这本身就体现出了大学对个人素质和天赋的肯定,此举定然会对教育观念的更新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而清华的这一雅量让人不由得想起那些人所共知的美谈——典型如当年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只考了15分,而英文却考了满分,清华破格录取了他,这成为一段后人称颂清华教育、缅怀旧时传统的佳话。与此类似的还有吴晗考北大时数学零分,闻一多留美时数学不及格等。这说明降分录取在我国的一些著名高等学府里是有历史缘源的,这种录取方式还能够为天下网罗英才。如果大学没有这种雅量,这些人间大才也许会沦落草莽,永难展现才华,这将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将是整个社会的损失。

钱钟书们的大学之路不仅是先贤的美谈,事实上,这种录取方式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一直实践着。以美国为例,那些有体育、音乐、美术、文学特长的学生格外容易获得大学的认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与大学教育中对于“特长生”的重视和鼓励不无关系。有鉴于此,业内专家认为,清华有意降60分调档录取蒋方舟,不等于对高考制度的彻底否定,而是在暂无更好的人才选拔方式取代高考制度的今天,对高考制度的适当修补,其意义在于有助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唯分数制度,让具有特长的学生有一个更合适的受教育的机会,这应该是一种改革的趋势。当然,清华有意降60分调档录取蒋方舟并非是为了树立榜样,让学生们仿效或复制蒋方舟,如果刻意模仿蒋方舟的成长之路,那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在对待清华降分录取蒋方舟这件事上,公众患得患失的心理是相当明显的,既想看到高考体制的新气象,又不愿高校“大动干戈”,这可能吗?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当大家担心蒋方舟被录取会侵害其他考生的权利时,可想过:如果继续僵化地执行唯分数论英雄的高招模式,对那些学有专长的孩子来说,又何尝公平?对推进素质教育,又谈何公平合理?

所以,再争议清华该不该降分录取蒋方舟已无意义。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蒋方舟的被录取会不会只是个例?如果清华以此为契机,为自主招生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使“不拘一格”成为学有专长的学生们人人可享的普遍权利,并由此建立起常态的自主招生机制,使自主招生变得可行、可控、可监督,那么,自主招生不仅不会引发公平与否的争论,反而会成为高考公平的有力补充。

反思:自主招生的成效

事实上,在这一事件备受争议和质疑的背后,专家们更为忧虑的是,自主招生实施多年来的效果并不明显。众多争议的存在表明,自主招生试行6年来,并没有深入人心。2003年起,教育部决定在22所高校中试行自主招生,其目的是落实《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高校招生自主权,让大学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培养要求的学生,给一些偏差、怪才、专才(占学校招生计划的5%)提供升入大学读书的机会。到目前为止,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已经达到68所。尽管如此,依然有为数不少的人把蒋方舟被清华大学承诺录取视为“破格”录取,显然这是不了解自主招生规则。

其次,这一事件也反映出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并没有确立。早在2003年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时,就有不少人士认为,不把高考分数作为唯一依据的自主招生,破坏了“分数公平”,给一些有权有势者的子女进入名牌大学创造了机会。在过去的6年中,面对这种质疑,自主招生的高校通过公开招生规则、公示招生名单等方式,力图做到招生公开、透明,但由于高校行政化问题比较严重,人们依旧担忧权力和金钱可以与学校自主招生权进行交易,由此潜规则当道,教育腐败盛行。

此外,由蒋方舟的事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尽管自主招生的高校名额不断增多,但是拥有此项权利的高校在整个中国高校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少,且自主招生的名额更少,这就使自主招生成了广大普通考生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许许多多拥有出众特长和才能的考生也只能无奈的挤高考这根独木桥。试想,如果蒋方舟不是因为她的9部作品和巨大名气,又怎能获得清华的橄榄枝,而全国像她这样的学生又有几个呢?但另一方面,众多名校也有不少由于“素质高”而被降分、破格甚至不用参加高考而被录取的人,而他们所谓的“素质”,不过是会用钢琴弹“献给爱丽丝”,会写两首“席慕容”、“汪国真”,他们永远成不了音乐家或者作家,但他们却可以挤掉其他人,招摇进大学。

由此可见,要让自主招生深入人心,要让高校确立其自主招生的公信力,关键还在于高校能够建立起除分数之外,客观、公正评价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体系,并公平、公开地执行这一体系,让社会认识到多元化的录取规则相对于分数录取规则的优越性。另外,整个社会也必须改变用分数来评价人才的传统观念,要意识到,卷面分数无法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更无法体现一个人的个性与特长所在。

推荐访问: 清华 美少女 录取 争议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