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仰望星空到走向太空

时间:2022-03-06 08:26:47  浏览次数:

2009年是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400周年,因此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天文年,以纪念这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把望远镜对准茫茫太空的人。伽利略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之一,是科学史上的伟人。他把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基于实验观察、数学分析、严谨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此人类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伽利略等人所开创的近现代科学,今天更加充满生机,有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一、伽利略的发现及其意义

1609年7月,伽利略根据荷兰人发明望远镜的消息,用风琴管作镜筒,两端分别嵌入一片凸透镜和一片凹透镜,制成了一架放大率为3倍的望远镜。同年底,他又把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提高到了32倍,用来观察太空,从而扩展了人类的视力,发现了一批以前从未发现的天体现象。

他利用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有高山、深谷,也在自转。他把月球上两条主要山脉分别以“阿尔卑斯”和“亚平宁”来命名,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幅月面图。他断定月球自身并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伽利略用简陋的望远镜发现了有4颗卫星在围绕木星旋转,他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从而开辟了依靠观测和实证了解天象、解释天体运动的新时代。正如同哥伦布(C.Colombo,1451—1506)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这些真实的、可重复的观测结果,形成了对哥白尼日心说极其有力的支持。1610年3月,伽利略把观察结果和对哥白尼学说的阐述写成《星际信使》(SidereusNuncius)一书,在威尼斯公开发表,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伽利略所主张的学说和提供的依据,从根本上对当时的宗教教义提出了挑战,因而遭到了教会的不公正审判,他也被判处终身监禁。但是,真理的光辉终归要照亮大地。由于伽利略的历史贡献,以及更多的科学依据和阐释,日心说终于取代了延续千年的地心说。更重要的是,伽利略向人们展示了具有说服力的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即:依靠观察和实验来了解自然的真实景象,依靠理论和数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学的创始人。他首次把实验引进力学,并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先后确定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惯性定律、摆的等时性定律、合力定律、抛射体运动规律等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他详细研究了重心、速度、加速度等物理现象,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其中加速度概念的提出,是力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此能够定量描述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荷兰科学家惠更斯(C.Huygens,1629—1695)在伽利略工作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和向心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英国科学家牛顿在系统地总结了伽利略、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后,最终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

伽利略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极其宝贵的。伽利略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把逻辑方法和科学实验紧密结合在一起,奠定了近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这种新方法,使物理学告别了主观猜测、形而上学和粗略定性,成为论据扎实、推理严谨、可实证、可检验和可重复的科学,有力地推动了近现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伽利略被称为科学实验方法的创始人和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需要各国不同领域科学家的紧密合作

认知宇宙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人类一直试图对浩渺的宇宙做出合理的解释。中国古人提出过盖天说和浑天说,中国汉代学者张衡(公元78—139)曾经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无限宇宙概念。(《灵宪》,张衡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前347)认为宇宙中的物体呈现出最完美的圆形运动,宇宙由各个星层组成,存在着一个宇宙的中心。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托勒密(C.Ptolemaeus,约公元90—168)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牛顿提出了机械的宇宙观,认为在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下,宇宙按照机械运动的规律运行着。法国人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1749—1827)和德国人康德(I.Kant,1724—1804)提出了星云学说,认为宇宙物质是由星云逐渐变化而形成的。近代科学认为,任何一种宇宙学说或者模型,都必须经过观测或实验的检验,才能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科学理论。

随着天文望远镜等观测和分析仪器的问世和改进,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愈加清晰丰富。1781年前后,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F.W.Herschel,1738—1822)使用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这是人类第一次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天王星发现后,人们发现它总是有些偏离计算的轨道,于是有天文学家猜测,在天王星之外还存在一颗行星,它的引力干扰了天王星的运行。1846年,英国的亚当斯(J.C.Adams,1819—1892)和法国的勒威耶(U.Le Verrier,1811—1877)独立对此进行了研究,计算出这颗新行星即将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德国天文学家伽勒(J.G.Galle,1812—1910)在天文观测中辨认出这颗新行星,与预计的轨道只差1度。海王星的发现说明了天文观测中理论指导的重要意义,在理论的指导下,不仅能够确定新天体发现的区域和时机,更重要的是,能够揭示出所观测现象的科学意义。科学的最终意义不仅在于发现自然,更在于合理地解释自然。

有了越来越先进的观测、分析等技术手段,有了越来越严谨的理论和数学工具,人类对于宇宙的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朦胧的扩展天体,人们称它们为“星云”。仙女座星云是其中最亮的一个,但它是银河系内还是银河系外的天体,一直有争论。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4米口径望远镜,在仙女座星云里找到了造父变星,利用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和光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它较准确的距离,证明它确实是在银河系之外,而且也像银河系一样,是由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河外星系。迄今,已经发现了大约10亿个河外星系,有人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

I967年,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A.Hewish,1924—)和伯内尔(J.B.Burnell,1943—)偶然地发现了脉冲星。脉冲星发射的射电脉冲周期非常稳定。人们对此曾感到很困惑,甚至一度猜测这可能是宇宙中智慧生命发出的信号。而在此之前,物理学家发现中子后不久,1932年朗道(1908—1968)就提出可能有由中子组成的致密星。1934年巴德(W.H.W.Baade,1893—1960)和兹威基(F.Zwicky,1898—1974)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1939年奥本海默(J.R.Oppenheimer,1904-1967)等通过计算建立了中子星模型。由于事先已经有了关于中子星的理论,科学界很快就确认了脉冲星是有极强磁场的快速自转的中子星。这又是一个理论指导科学发现的典型案例。

宇宙大爆炸模型更是理论指导发现的经典案例。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理论基础。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推测,宇宙不是稳定态的,不是膨胀就是收缩。1922年,苏联物理学家弗里德曼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非静态的宇宙模型,经过哈勃、爱丁顿(A.S.Eddington,1882-1944)的研究,宇宙膨胀说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1932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进而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一理论逐渐成为宇宙起源与演化的主流理论。根据宇宙大爆炸模型,在宇宙的最早期,即距今大约137亿年前或更早,今天所观测到的全部物质世界统统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从大爆炸开始,宇宙历经了普朗克时期,强子时期,轻子时期(5秒),在100秒左右发生了核合成,产生氚和氦,宇宙以辐射物质为主。大爆炸发生后约38万年,温度下降到4000K,中性氢开始形成,宇宙进入退耦时期,光子和物质分离,光子成为宇宙背景辐射,宇宙进入以物质为主的黑暗时期。一直到大约2亿年,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开始形成,宇宙逐渐被照亮,随后的几亿年间,第一批超新星和黑洞形成。大约10亿年,比星系更大尺度的星系团形成,星系之间发生合并等剧烈演化活动,恒星系统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论陆续得到一些观测的证实。1929年,哈勃发观星系距离我们越远,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被称为哈勃定律,从而证实了当前的宇宙处于膨胀状态;哈勃定律与宇宙大爆炸模型的预言一致,已被28000个星系的红移(或退行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的观测数据所证实。

20世纪6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探测到了3.5K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与1948年俄裔美籍科学家伽莫夫和比利时人勒梅特等改进的宇宙大爆炸模型非常符合。即我们今天观测到的近乎各向同性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膨胀冷却到光子不再和宇宙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留下的退耦“遗迹”,当时的宇宙温度约为4000K,按照宇宙的膨胀速率,到今天恰好为3K左右。

1989年美国发射的COBE卫星对微波背景辐射的精密测量进一步表明,在10-4精度内,宇宙是各向均匀、同性的,这样就进一步证实了宇宙大爆炸模型。宇宙大爆炸模型预言宇宙今天的年龄约为137亿年,宇宙中的天体,如恒星、星系等,都是在宇宙形成以后逐渐形成的,所以它们的年龄必须小于宇宙年龄,这也符合目前的观测;宇宙大爆炸模型预言了宇宙中轻元素的丰度,如氦的丰度约为25%,氢的丰度约为75%。多年来人们对天体轻元素丰度的观测结果,正好与宇宙大爆炸模型的预言相一致,从而成为宇宙大爆炸模型的证据。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提出和证实再一次表明,宇宙学的研究,需要各国不同领域科学家的紧密合作;宇宙学的研究,不仅需要理论上的创新,而且也需要观测和分析手段的创新。

三、人类探索太空的动力源自认知和驾驭客观世界的科学精神

探索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明代有一个叫“万户”的飞天实践家,被誉为第一个利用火箭动力实现航天之梦的先驱。但是他失败了,原因是既无科学理论指导,也无技术条件保障。100多年前,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发表了《用火箭推进飞行器探索宇宙》的科学论文,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宇宙航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他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向外探寻着生存的空间:起初是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虽然他的梦想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无法成真,但却为火箭技术和星际航行奠定了基本理论。他的名言一直激励着人类为挣脱大地的束缚进入和探索太空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 1号,拉开了现代航天事业的序幕。到了20世纪末,已有20多个国家和组织进入了“太空俱乐部”,合计进行了数千次的太空发射,把5千个各类卫星、太空探测器、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至今在我们头顶上仍有1千多颗人造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电视卫星、遥感卫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等,都在为人们提供着各类服务。

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34-1968)乘坐“东方1号”飞船升空,在最大高度为301千米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一周,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飞抵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Armstrong,1930-)成为登陆月球第一人。这些都是人类航天事业中的里程碑式事件。

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由在太空中的短暂停留,发展到可以在太空中长期生活,现在已有人在太空站生活了一年。迄今,全世界已发射了9个空间站。苏联是首先发射载人空间站的国家,其礼炮1号空间站在1971年4月发射成功,美国在1973年5月14日成功发射太空实验室的空间站。苏联于1986年2月发射了大型的和平号空间站,这个空间站全长13.13米,最大直径4.2米,重21吨。国际空间站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该空间站以美国、俄罗斯为首,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其设计寿命为10~15年,建成后总质量将达438吨,长108米。太空站的出现,为人类持续研究太空环境、利用微重力环境研究物理、生物、化学等问题,深化对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研究人类在太空生存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创造了条件。

中国于1970年4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了中国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2008年9月,中国“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太空行走;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并在随后的数天里圆满地完成了月球探测任务。中国作为一个太空科技的后发国家,走的是一条低投入、高效益、自主发展的道路。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航天科技一定会有更大的飞跃,将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类在探索太空的历程中,也经历了艰辛,甚至牺牲生命。以美国为例,到目前为止,美国共牺牲17名宇航员。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失事,牺牲3名宇航员,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失事,牺牲7名宇航员,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失事,牺牲7名宇航员。尽管历经失败,但人类在走向太空的征程中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还会取得新的辉煌。人类探索太空的原动力,就来自人类渴望认知和驾驭客观世界的科学精神,伽利略所秉承和坚持的也正是这种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有志献身科学的每一个人用毕生的精力去坚持,并一代又一代地发扬光大。

四、仪器的改进与科学的进步

技术手段的改进,往往能够促进新知识的产生,进而促进科学的进步。天文学与物理学、化学等其他绝大多数自然科学一样,是建立在观测和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天文学研究的进步既需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需要观测分析仪器的创新。每一次天文观测方法和设备的革新,都推动了天文学研究的发展。望远镜的集光能力,空间、时间分辨率等性能的提高,往往引发天文学前沿研究的新突破。从可见光学波段到射电波段,再发展到紫外、红外、X-射线及γ-射线,全电磁波段天文观测向我们开启了全新的宇宙观测窗口和视角。仅以20世纪60年代为例,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达技术的进展,射电天文学脱颖而出,直接导致了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四大里程碑式的天文发现,有五项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相应的发现者。

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利用新一代空间望远镜、天文卫星等探测手段,获得了大量新的观测数据,丰富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该望远镜于1990年升空,主镜直径2.4米。哈勃太空望远镜工作19年来,对深空中的2.6万个天体拍摄了50万张以上的照片,根据对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的研究,产生了超过7000多篇科学论文,哈勃太空望远镜已成为产出成果最高的天文学设备之一(美国《大众机械》杂志:世界功能最强5大天文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帮助科学家测定了宇宙年龄,证实了多数星系中央都存在黑洞,发现了年轻恒星周围孕育行星的尘埃盘,确认宇宙正加速膨胀,还提供了宇宙中存在暗能量的证据。

再比如2000年开始的斯隆数字巡天观测(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SS),观测25%的天空,获取超过一百万个天体的多色测光资料和光谱数据;我国自主研制的LAMOST望远镜,采用实时主动变形反射施密特改正板和4000根光纤同时精确定位技术,以前所未有的4米通光口径同时具备5度观测视场,计划将人类对天体的光谱巡天数据再增加一个数量级,达到千万级;[在世界上已有的天文观测设备中,LAMOST成为了集中并大规模应用今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两项应用成果——光纤通讯和电荷耦合探测器件(CCD)的最为典型的天文望远镜:4000根光纤+32个4000×4000CCD探测器,这进一步说明了天文学和技术应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天文学既依赖又推动技术应用的发展];2003年开始公布数据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WMAP),力图找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之间的微小差异,以帮助验证有关宇宙产生与演化的各种理论。这些技术手段的发明和改进,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把人们带入到“精确宇宙学”时代,有助于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天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同样,天文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进步。太阳系的行星运动是理想的牛顿力学实验室,而中子星、黑洞乃至整个宇宙则是检验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实验室。天文学提供了检验各种极端物理条件,如微重力、极高(低)温、极高(低)压、极大(弱)引力、极高(低)密度、极强(低)磁场等的物理理论的“宇宙实验室”。宇宙在演化中形成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化学元素,并由这些元素产生出各种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因此生命物质的起源很可能并不是地球独有的,在宇宙其他天体中也可能存在着氨基酸等生命物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宇宙也应是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实验室。现代天体物理学中提出的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将对物理学的基础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位居第二位的元素氦,是首先在对太阳的观察中发现的。最早测定光速的方法之一,正是利用了木星卫星的掩食现象。人类曾经长期探索太阳巨大能量的来源问题,19世纪末,发现了元素的放射性,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提出,能量足够大的氢核碰撞后可能发生聚变反应,这可能是太阳能的来源。依靠核聚变理论和实验,人类发明了氢弹,50多年来,许多国家又在研究以可控核聚变作为新型能源。广义相对论发表后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得不到实验的验证。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在日全食期间观测到了太阳附近恒星位置的偏移,测得的偏移量与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结果符合得很好,广义相对论第一次得到了观测证据的支持。加上后来的金星雷达回波延迟,行星近日点的进动,太阳光谱和白矮星光谱引力红移等现象的发现,广义相对论进一步得到了验证。

天文仪器的创新,有时候也能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望远镜是观测宇宙的工具,其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是最先进的精密光学机械与电子技术的集成。望远镜的研发改进,不断向高新技术及制造技术提出挑战,从而带动了高新技术的创新。很多基于望远镜的科技创新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例如,自适应光学技术、激光导星、大规模波前探测器和校正器等技术,可应用于高分辨率望远镜、深空自由空间光通讯、激光光束和光学成像整形与控制等;天文学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将有利于夜视导航与预警,卫星气象预报,资源、灾害遥感,医学成像诊断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宇宙探索——永无止境的科学前沿

伽利略凭借简单的望远镜,发现了原先未知的太阳系中的一些现象;人类依靠不断改进的观测设备,进一步认识了太阳系、银河系以外的宇宙;今天,人类的研究触角已伸向宇宙诞生之初,伸向宇宙的边缘。然而,宇宙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科学前沿,我们已知的宇宙现象,比起我们未知的宇宙奥秘,如同沧海一粟,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就像刚刚学会爬行的婴儿一样,还有遥远的路程。

尽管宇宙暴胀大爆炸模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对于暴胀的机制和大爆炸的具体过程尚不清楚,还没有解决宇宙的视界、奇性、宇宙学常数等重要问题,还完全不理解主导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还没有完全认识宇宙中正反物质的不对称性的根源,也没有全面揭示宇宙中黑洞的形成和增长以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的规律。特别是暗物质、暗能量和黑洞问题,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索研究。

暗物质是宇宙中无法直接观测到的物质,但它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所以科学家可以认识到暗物质的存在。暗物质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总质量是普通物质的6.3倍,而我们可以看到的物质还不到宇宙总物质的10%,暗物质可能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科学家曾对暗物质的特性提出了多种假设,但暗物质的本质现在还是个谜。

暗能量是一种不可见的、能推动宇宙运动的能量,暗能量的存在直到1998年才被天文学家初步证实。暗能量是近年宇宙学研究的另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有科学家推测,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的运动基本都是由暗能量来推动的。支持暗能量的主要证据有两个:一是对遥远的超新星所进行的大量观测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胀。按照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能够从加速膨胀的现象推论出宇宙中存在着压强为负的“暗能量”;另一个证据来自于近年对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精确地测量出的宇宙中物质总密度。值得注意的是,观测得出的物质能量总量,超过了普通物质和暗物质的质量之和,所以必须有某种成分,例如,暗能量,来补差。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暗物质和暗能量相继被证实存在对人们的观念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和突破。当年哥白尼仅仅将宇宙的中心从地球搬到太阳,就引起了全世界的轩然大波,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在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天文学上的发现不断地突破人们刚刚确定的关于宇宙中心的知识体系,直到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人们才发现宇宙根本没有所谓的中心。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同样是以前人类无法想象的事情,但它们就存在于整个宇宙中,并在宇宙的构成和作用等方面居于主导地位。

反物质是由反原子构成的物质。反质子、反中子和反电子如果像质子、中子、电子那样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反原子。反物质正是一般物质的对立面,而一般物质是构成宇宙的主要部分。物质与反物质的结合,会如同粒子与反粒子结合一般,导致两者湮灭,且因而释放出高能光子或γ射线。根据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如果质量湮灭,就会产生能量。正反物质湮灭时质量几乎损失殆尽,产生的能量比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大得多,会将100%质量转化成能量,而利用聚变反应的氢弹则大约只有7%的质能转换。

人类走向太空的征程同样也只是刚刚起步。自从1961年2月12日苏联发射“金星”号探测器奔赴金星以来,各种宇宙探测器已先后对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哈雷彗星以及许多小行星和卫星进行了近距离或实地考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借助太空探测器,人们看到金星终日蒙上的一层密雾浓云及温暖世界,破解了火星上的所谓人工运河和生命存在之谜,观察到土星的奇异光环和卫星家族以及木星及其极光景观等,使人类对于太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现在,美国于1977年8月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探测器已经飞离太阳系,正在走向其他星系。人类虽然已经在近地轨道、远地轨道乃至月球留下了足迹,但尚未到达其他行星,还有漫长的太空征程等待人类去探索。

宇宙的魅力,宇宙探索的挑战性,宇宙蕴含的丰富科学问题,无疑为青年人展示自己的潜力,为人类提升创造力,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舞台。有志者应像伽利略那样,不畏艰险,执着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新的科学领域,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我们纪念伽利略,不仅是为了纪念他对科学的巨大贡献,更要学习、继承和发扬伽利略的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和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做出创新贡献。

(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创新的启示:关于百年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

推荐访问: 仰望 太空 星空 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