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资料 >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10篇

时间:2022-10-23 14:05:03  浏览次数:

篇一: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五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1发展性研究在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具体表现在对新基础教育之新的涵义认识上有了新进展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论点 1、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1)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 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 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2、新基础教育的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把班级 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4)把精 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课堂教学七条:“双七条”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标尺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 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 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 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 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4、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 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 学生的责任感;

  (3)关 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特色;

  (5) 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 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 好课五标准” (三)新基础教育的“好课五标准” 1、有意义。

  在一节课 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 新的知识;

  进一步是锻炼了 他的能力;

  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 积极的情感体验, 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 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课堂一切 都很顺利,教师讲 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 它首先应该是一节 扎实的课。

  2、有效率。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 了一些 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就是有效率的课堂。如果一堂课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 少数学生 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 实的课。

  3、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 智慧、 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 成,又有 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现在的许多公开课容易 出现准备过度现象。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 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 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 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来听课的人 表演。这样的课才是平实的课,才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 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5、有待完善。她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生活中的 课本 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

  (四)教育的生命基础内涵 教育除了鲜明 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

  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 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教育的生命 基 础”这一命题的内涵是:

  1、 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 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 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 义。换句话说,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 生命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

  2、 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 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 教育活动就其过程的本质来看是人类精神 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 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

  3、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 校各种实践,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是人的发展 的重要内在保证.也是人的生命 特征的本真体现。让师生的生存基调变为被动受控,是对生 命原生状态的扭曲,是学校在

   人本身的自然生态上的严重破坏。所以, “新基础教育”并不 是要强扭什么, 而是要使 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 的“沙漠状态” ,重 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 工程” ,是教育上 的返朴归真。

  (五)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五 “新基础教育”理论是有关学校转型的教 育变革理论。对于学校转型这样一个中国社会 转型时期的特殊使命,5 年、10 年的“新基 础教育”研究还远远不足以实现。“新基础教育” 研究虽已结题,但仍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 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 关于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二是如何深 度介入学校研究,集中在几所学校,以创建品牌学校 为目标,全方位、全面地推进“新基 础教育”实验,使学校整体发生深刻变化。在今后的研究 中,还需要对一些关系到“生命. 实践教育学”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五、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新基 础教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1、发展性研究在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 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等 方面, 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 具体表现在对“新基础教 育”之“新”的涵义认识上有了新进展。

  2、在学校教育价值观方面,“新基础教育”关注 每一个学生,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聚焦在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 定基础上;在学生观上提出了“具体个人” 的概念;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个体主动、健康发 展。

  3、在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过程观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的深入研究也取得了新 的突破:提出了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对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 拓展从理论和 实践两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学生资源观;提出了“互动生成”为分析教学过程的“单位”, 将 “教”与“学”看作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 体;提出了“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的课堂 教学内在展开逻辑等。几年来的研究,使“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口号,充实并 逐渐转换成 一套新的教学理论,转化为了一节节真实的、新型的课。

  4、 在班级建设方面, 发展性研究重点放在学生在学校的班级生活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上, 更加明确了新的视角和 研究的重点,即学校教育如何通过学生在班级的日 常生活实践和参 与集中的、有主题的班 级活动,促使班级同伴群体和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健康、主动发展,通 过改变形成班级和班 级生活的结构、 内容与活动方式, 使班级成为促进新人成长的重要实践 生活。“新基础教 育”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分析有关中国当代小学和初中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的演化路线,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 识、主动发展的意识和相关能力。

  5、在教师发展方面,“新基础教 育”提出了内含人文关怀和教师角色观重建的研究促进 教师发展的立场,其目标是养成“自 我更新型”教师。在发展性研究中,探索了“研究性变革 实践”这一新型的教师发展路径。

  6、 在学校管理改革的评价改革方面, “新基础教育”也体现出“新”的特点。

  “新基础 教育”

  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复合、随程推进、承前启后、促进转型的特征,发挥了评价在学校管理和 改革研究中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学校评价改革的新路子。

  “新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 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得出了新的结论,更 重要的是,实现了教育理论 研究方法论上的转换和突破。由于“新基础教育”研究一开始就是 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紧 密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滋养,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实践 中很快就会有所体现 和反映, 不断地转化为实践 形态。

  实践工作者在参与“研究性变革实践” 的过程中不仅 实现了学校教育的转变,成就了学校变革之“事”,而且使自身的理论意识和水 平得到了很 大的提高,实现了“新基础教育”研究“成人成事”相统一的目标。目前,区域推广 这一 课题研究成果的地区主要有上海市闵行区、崇明县,福建省南安市,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区,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其他非区域性推广的有上海市浦东新区、静安区、普陀区,江苏 省 常州市,福建省福清市,广东省深圳市,以及海南省海口市的一些学校。参与研究的核心 实 验学校共计有 55 所。

  在区域性推广地区有一些没有成为核心实验学校但也在开展“新基

   础 教育”的学校,也还有其他一些未加入课题组、也在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地区与 学校。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丛书中收集的每一篇报告、论文和案例及其评点中都在 不同 程度上反映了成果, “新基础教育”在研究过程中带来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影响也折射 出成果的 价值。此外,研究成果还真实并生动地存在于每个学校的变化和实验教师的成长 中,存在于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组全体成员的成长与发展中。

  

篇二: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试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 金水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做指导,我国的基础 教育改革也不例外。笔者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心理学基础概括起 来有三大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另 外,笔者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本次课改进行了一次哲学反思。

  一、 建构主义理论 要对新课程改革进行理论分析必须首先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为 什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为什么要把“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作为本次课程改革 的重点?为什么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些意 向和做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什么? 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不是所谓 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和被动反映(S→R)的过程,而 是刺激、反映双向作用(S←→R)的过程。后来他又进一步强调:

  认识是“S→AT→R”的过程,这里的 S 是客体的刺激,A 是同化作 用,T 是主体的认知结构,R 是主体的反映。也就是说,在认识过 程中,主体并不能直接对客体作出反映,而是将客体纳入自身的认 知结构,然后才能对客体作出反映的。与传统教育观念中赫尔巴特 主张的“三中心”相反,建构主义者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 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

  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维果茨基 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 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与建构主义相关的重要人物还有美国的教 育心理家布鲁纳,他也反对行为主义者以强化为主的教学,认为那 种程序式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的呆读死记,而不能启发学生在另一 种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布鲁纳强调认识是在旧知识结 构之上建构新结构的过程,所以力倡“发现法学习”。布鲁纳说:“发

   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确切地说,它包括用 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尽管学生所要获得的知识, 大多都是人类已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 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可称作是一种“发现”。

  以上奠基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先驱们给我们现时代教育教学 有益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的过程,而 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是学 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概念 太狭窄,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人的智力情况,如果采用传统的智 力定义,许多孩子都会被认为是愚蠢的,人们可能忽视他们具有的 许多其它方面出类拔萃的能力。加德纳对整个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 对大量的心理学实例与实验数据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不 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于是提出了“多元智力理 论”,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九种 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它们是:①言语智力、②逻辑-数理智 力、③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身体运动智力、⑥人际交往智力、 ⑦自我反省智力、⑧自然观察智力、⑨存在智力。加德纳认为每种 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行 为。几乎所有人身上都体现数种智力的组合,个体间的差异是由于 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即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运用不同的能力解 决不同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在《创造的心智》(1993) 一书中,加德纳谈到:天才在智力的某个方面都有超常的表现,在 其它方面可能非常平凡,例如弗洛伊德的空间和音乐智力是二流 的,但他拥有超乎寻常的自我认识能力;毕加索是一个不入流的学 者,但在使用空间能力创作绘画方面有杰出的才能。

  加德纳提出的这九种智力显然比传统的智力理论所认为的言 语智力和数理智力更为广阔,更可贵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

   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 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它需要我们的 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用一种更宽容的心态从不同的视 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生在其智力的发展方 向与速度上是不一样的,人各有所短亦各有所长;各种智力只有领 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多几把尺子,就能多量出 几批好的学生来。多元智力理论为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提供了 可能性,由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尺度衡量学生、 怎样衡量,这不仅是中国教育要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全球教育的 难点和热点问题。

  三、人本主义理论 既然人与人智力是不同的,那么教育教学方法的确立是否也应 该反映这个差异,以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最大限度 地发挥其智能潜力。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十分有必要 深刻研究“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论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我 认为前面谈到的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只是本次新课程改 革的底色,而人本主义思想才是最上位的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和反应 联结的总合,而是学习者对外界情境或刺激的解释或看法的形成, 即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心理过程。而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 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成为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 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因此,他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 应该帮助学生强化对变化的环境和对自我的理解,而不应该象行为 主义学习理论那样,用安排好的各种强化去控制或塑造学生的行 为。

  几乎所有的人本主义教育家都对传统教育进行过严厉的批判。

  罗杰斯引用专门的调查资料、报告和个人的参访所见,生动地揭示 出美国当时各级学校里普遍存在的死气沉沉的教学景象。例如大学 里普遍存在的混学分的现象,中小学生许多都反映学校是“一个烦 人的地方”,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期间是个“从有到无”的变化

   过程。罗杰斯分析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美国的一些教育制度 把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都扼杀掉了,在那些旧制度下,教 师只好按部就班地照章办事,他们不敢有也不愿意有新想法、新花 样,只要不捅漏子就行,于是教学变成了一件枯燥乏味又烦人的日 常工作。

  返观一下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你会看到我们也存在着与罗杰 斯当时所指出的同样的种种弊端,中国教育也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 候。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时,我们必须首先反思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教育究竟要以什么为本?是“以书本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本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列出了六项具体改革目标,提得很 全面、很丰富。在我看来,一言以蔽之,即“关注学生的发展”。

  也有人用三句话来表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 生的一切”,这正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

  四、后现代主义哲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互联网通讯事业的发展,学生们在课堂 外能获得大量的远远超过课堂内的知识,这无疑给我们学校教育教 学带来极大的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学科知识的捉 襟见肘以及师生之间价值观念的冲突也一再使教师的威信受到严 重的动摇。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哪些知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 得?哪些知识才有必要在学校里学习?什么样知识才是最有教育 价值的知识?我们该怎么教?要解决这些问题,只在心理学的角度 来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哲学上做一个更深刻的反思。

  本次课改,试图改变过去课程内容那种“繁、难、偏、旧”和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象,特别强调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以及 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经验。有 人说这些观点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主张,我想说这只是看到了表 面现象,我认为本次课改的真正哲学背景是“后现代主义哲学”。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知识并非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一 切知识都是可错的,都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和修正。在人类的认识领 域中,根本不存在对认识对象的终极解释”。在工业革命时期,人

   们一度认为世界是客观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随 着人类文化的不断更新和精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只是人 类对认识对象的特征及其联系的一种猜测或一种暂时的认识策略, 所有的证据都是不充分的”。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这些观点很好地说明了新课程为什么要改 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为什 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什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 动手去进行探究式学习,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而不再是象传统教学那样死抱着所谓的“标准答案”不放。

  以上所说,也仅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我个人对本次课改的 评价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的方向是好的,有利于解放广 大教师的创造力、有利于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提高中华 民族的国际竞争力。但新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够成 熟的地方,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书目:

  1.《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人本心理学》,江光荣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 月版。

  2.《放射智慧之光:布鲁纳的认知与教育心理学》,张爱卿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 月版。

  3.《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 2 月版。

  4.《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夏慧贤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 4 月版。

  5.《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石中英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年 5 月版。

  6.《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2 月版。

  7.《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年 4 月版。

  

篇三: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学习化社会:

  学习化社会是这样一种社会:第一,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机构联结成一个整体,面向全 体人民,具有终身教育的整体性。第二,:学习贯穿人的一生,而且是全面的,是促进个性发 展的学习。第三,“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不会发挥人的适应与创新 性功能去选择与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人。第四,建立起“学习性劳动市场”,而不是“把劳动 者的教育计划局限在可能产生短期效益的狭隘的劳动技能上”的“非学习性的劳动市场”。第 五,建立起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 使国家由商业竞争社会、享受福利性社会转变为学习化社会,使国民具有创造型的高素质。

  第六,学习化社会应看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与最终实现目标。基础教育的改革 与发展当然应以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为自己的目标视野。

  学习化社区:

  “学习化社区”是社区教育发展到学习化社会的状态。第一,它要求社区教育环境建设 成为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设的工程。第二,把教育与人们的整个生活 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采用适合于本人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自我训练和自我培养的手段,进而使每个人将各自的教育变义务为责任。第三,学习化社区 的教育是地区性教育,它强调与摄取发展紧密结合,带有强烈的区域特征。第四,学习化社 区的教育是开放性教育,它强调广开门路,不拘形式地吸收社区内各种教育力量参与、介入、 融合其中。

  为什么说“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而不说“基础教育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

  国民素质,指的是特定国家的公民素质。在国民素质中,民族素质落实在每一个公民的 素质中;每一个公民的个人素质都反映当代中国国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都体现出民族素质 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公民素质常常指公民的个人素质水平,国民素质则指该国公民素质 的整体水平。中华民族素质,既包括 56 个民族的综合素质,有包括遍布全球的华人的综合素 质,它既跨越了时代,又跨越了国界。而基础教育是实施国家文化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 国家文化。华侨属中华民族,但在外国只能接受所在居住国的基础教育。所以说“基础教育 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而不说“基础教育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

  普及教育:普及教育是普及一定层次、一定类型的教育,而不是普及所有的教育层次、 教育类型。“普及”是以法律、法规、制度等“强迫”手段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是普及义务教 育的法律。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所实施的一定程度和范围的 统一国民教育。就全国统一的、共同的、普遍的要求来说,是普及教育;就法律的强制性来 说,是强迫教育;就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说,是义务教育;就教育的政策来说,是免费教育。

  校本教育:

  “校本”即学校教育以学校为本。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指要改进学校 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二是“在学校中”,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校长、教 师共同探讨,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实践。上级行政领导与专业研究人员只能是参谋。三是“基 于学校”,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校本”主要落实体现四个方面:校 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

   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

  基础教育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教育化、普及化和人格化。

  第一,它的基本定性是“文化的教育化”,是对“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共同属 性的认同。

  第二,它的基本定向是“教育的普及化”,即对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的基础教育的普及 任务做出特有的规定性,这种全民性的教育属性是基础教育的特有属性。

  第三,它的基本定位是在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教育化普及化基础上的“文化的人格化”。

  基础教育培养人的基本目标是使每个学生个体向着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充分 发展的方向努力,成为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体。有了这种“关心每一个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体”的目标定位,它才能成为提高民族素质,实施 国家文化,普及公民教育的国家基础教育。有了这种目标定位,其他如课程、教材、教法、 学法等基础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才能找准自己改革的目标与途径。

  科学的价值导向:

  真、善、美的统一是科学的本质属性。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的认知与实践建立在客观与 主观、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必然与自由的和谐一致的基础上,从而通过完整的科学知识 的学习、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养成,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在中小 学进行科学的价值导向,其核心是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丰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让学生在功利与价值中做出合适的选择,增强了主体性,在攀登科技高峰时,学会自律,学 会关心他人,学会用科技知识为社会大众谋幸福。

  中科院院士的自述:

  当年这些老师,都关注“如何做人”的人格养成与“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的科学引 导。这说明,古今中外,基础教育学校给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打基础;一个好的学校、一个好 的教师,只要真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思想道德,努力教学,就可以给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 好的基础——无论当时在学校是优等生还是非优等生。

  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既是对个体良好性格与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又是对“人的能 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的训练过程。人格教育是针对个体的教育。

  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人文科学、人文文化、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 的肯定,对人的精神的提升,是主体性教育。在中小学实施人文教育,就是落实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增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 能力,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从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两者关系:

  人文教育是为了探索人之所以为人,寻找人生方向,促进人的发展与创造,使人的生活 变得美好,充满幸福。

  从基础教育的目标看:无论是单一的科学教育,还是单一的人文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只 有两者互相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在基础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 育的系统综合,应体现在整个教育领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应该是科学教 育与人文教育的系统综合。

   新的学习观:

  第一,从学习者的地位看,学习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因此它必须以儿童的好奇心、好动 与创造兴趣为基础,以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为动力,并由学生去推动。第二,从学习内容 看,学习应当是面向问题的学习、面向创造的学习、面向合作的学习。第三,从学习的目的 看,学习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为了“能够做什么”,而不是仅仅“知道什么”。第四,从学习的 时空范畴看,学习已不断超出学校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 学习,因此学生也应该具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什么说“基础教育是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 公民教育涉及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的每一个方面,但决不是等他们成人后才进行公民教 育,而是儿童在进入学校时起,就应受到作为一个公民必须知道、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与能 力最基本的教育,即公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应该使每一个 中国公民在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年限内,接受关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 对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都必不可少的认知、情感、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教育。

  文化环境:

  包括国民的素质素养及受教育程度,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淀及民族心理氛围,社会对文化、 知识、人才的重视程度,精神产品的质量与丰富程度、思维的活跃性、信息的传播方式、速 度及大众传媒的可信度等。主要通过从众心理影响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行为规范的形成;

  影响学生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尊感的培养。从社会评价方面,影响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 成。

  政治环境:

  包括政治气候的倾向性,政治领导者的行为榜样性,政治民主及民众参政程度、法治程 度、社会安定程度等。主要影响学生民主与法治观念的确立;影响学生的政治热情、政治参 与程度及参政议政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对国家主人翁地位的认识及公民责任感的形成;影 响学生道德评价的水平;从精神支柱方面影响学生道德观与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一般是由中央政府委托专家设计、编制、审定。这种“国家研制——区域试行 ——全国推广”的课程模式,是一种从中央到地方“自下而上”的导向方式。它与我过实行 “国家集权式教育行政管理”的模式相一致,有利于保证国家课程实施国家文化,表达国家 意志。正因为国家课程是一种从中央到地方“自下而上”的导向方式,所以保证了全国基础 教育所有的学校施教同一套课程内容,有统一的教学目标,以保证获得统一标准的教育质量。

  教育上有差距与教育上有差异:

  “教育上有差距”是指,不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既包括量的水平差,也包 括质的高低差。“教育上有差异”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教育的个性特征不同,重在从不同国家 的文化背景、民族传统的类型上去比较。

  教育上的差距应该缩小,而且通过主观努力可以逐步缩小;但教育上的差异则难以趋同, 而且不必求齐划一。

  

篇四: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B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B C.人 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D,这种现象 在教育心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 A 学上称为( A.迁 移。

  .同化。B C.顺应。

  .模仿。D B )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授人以鱼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 不能满足于“”,更要做到“ .传授学生知识。

  A B.发展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个性。

  C D.养成学生品德。,这说 明小孩”八口”读成“4.小孩子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 )子( A A.感知能力不成熟。

  .注意能力不健全。B C.记忆能力不深刻。

  .思维能力有欠缺。D.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 特点,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幼儿园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5 ) B ( .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 与掌握。A B.基本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进 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 6 B )学及当地教 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C. 《中华人民 共和国计划生育法》。D..小敏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回答老师的提问总是又快又好。有一次,老师提了个问题叫小 敏回答,她 7。小敏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他一定是在”“却答不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小朋友说她越来越笨了 说自己。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

  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的心理问题是常见的 ) C ( A.焦虑症。

  B.恐惧症。

  .强迫症。C

  .抑郁症。D 哪怕运动量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总是叫苦叫累,.袁老师中途接手大三班的班主任, 8 ) B 没有超出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也是如此。如果你是袁老师,可在全班进行( .积极的情感教育。

  A B.意志品 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 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 9 A )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发散思维。

  A .形象思维。

  B C.抽象思维。

  .直觉思维。D 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 着拥有一切,10.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D

  A.躯体健康。

  .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B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C2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法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0.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 D 9 日年 1 月 ,有你,

  也有我!】 2010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 阅读材料“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 1、认真阅 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材料一“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 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 追求课堂秩序井然。材料二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①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 安静更重要的分)答: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 5 是什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让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行的,不是目的;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应树立育 人为本的教育观。②教师是 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学生健康地发展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 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答: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 的教师观。落实主导性分(5)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

  下四个方面:启迪学生做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励 学生会思考;指导学生能实践。

  .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 .2

  

篇五: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精品文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B )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 学上称为( A )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B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孩子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孩 子( A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幼儿园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B)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基本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 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回答老师的提问总是又快又好。有一次,老师提了个问题叫小敏回答,她 却答不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小朋友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他一定是在 说自己。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 非常难受。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的心理问题是常见的 (C)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

   精品文档

  D.抑郁症。

  8.袁老师中途接手大三班的班主任,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总是叫苦叫累,哪怕运动量 没有超出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也是如此。如果你是袁老师,可在全班进行( B )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 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0.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D ) A.躯体健康。

  B.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D.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 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法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有你,也有我!】 2010 年 1 月 9 日

  阅读材料 1、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材料一 “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 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材料二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 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①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 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5 分)答: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 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 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

  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②教师是学生建 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 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5 分)答: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启迪学生做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会思考;

  指导学生能实践。

  1. 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

  .

  

篇六: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致各位同学 提供这份参考文本给大家,旨在于帮助大家在辩论赛之前对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望同学们通过书籍和网络 自主积极查阅其他更多相关信息资源,提前做好辩论赛准备。

  请班长和学委共同协助在 9 月 19 日前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 (正反 双方),正反两方各确定一名一辩选手(立论陈词)和一名四辩选手 (总结陈词),其余同学全部作为二辩和三辩,在第二阶段问答阶段 和第三阶段自由辩论环节中自由发言。下附辩论赛流程:

  辩论赛流程 1、第一阶段(陈词阶段) (1)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陈词 4 分钟,反方一辩陈词 4 分钟。

  2、第二阶段(问答阶段) (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任何(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任何(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3)提问用时累计 2 分钟,回答用时累计 5 分钟。

  3、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共用时 40 分钟,每方 用时 20 分钟。

  4、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 4 分钟。正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 4 分钟。

  望所有同学阅读材料查阅信息, 仔细思考己方问题,做好辩论赛准备:

  正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了! 反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没改! 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周末! 小文老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第三章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新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第五章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念: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 什么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 目标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二)课程要素:课程主要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六要素组成。

  (三)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据课程内容的属性来区分。

  学科课程:传承人类文明,掌握文化遗产。

  经验课程: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区分。

  分科课程:获得逻辑严密与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整合相关学科,促进学生认知的整体发展。

  形成解决问题的广视野与多种方法。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据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主体区分。

  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特色。

  5.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据课程任务区分。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 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课程理论 (一) 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1.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知识为核心,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主体(传统) 2.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为基础,儿童为中心,实践活动为形式(1) 3. 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论、以创设“学习环 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新课程) (二)传统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指令,教材成圣经) 2.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单向“授”—“受”过程 3.教师与学生外在于教程 (三)新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2.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3.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观把教学与课程这两个概念统一起来,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一)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以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以下特点:

  1. 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能 2. 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3. 重视智力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4. 重视个性差异 5.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 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坚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国际交流 国外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1.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 值观教育和学生自主精神与道德的培养。

  2.课程内容的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设置综合课程和分 科课程,处理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3.课程管理方面:采取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由集权型管理向三级管理体制转变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能力养成,忽视全面发展。

   2.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相互分离,缺乏整合。

  3.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远离生活与实际,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4.课程实施: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5,课程评价: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激励功能。

  6.课程管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不适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我国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与评价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发展趋势 1. 2. 3. 4. 5. 6. 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的状况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改善课程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概念:

  广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意图。狭义: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美国学者 艾斯纳 将课程目标分为 1.行为目标。2.问题解决目标。

  3.表现性目标。

  我国学者 借鉴外国 将课程目标分为 1.行为取向目标。2.生成性 课程目标。3.表现性课程目标。

  A.行为取向性目标:

  定义:就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1.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课程目标必须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强调以行为方式来叙写课程目标。

  确认行为目标有三个要素:①要有可观察的行为。②要有行为发生的条件。③要有可接 受得行为标准。(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 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①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识(识记):主要指记忆知识。对学过的知识和有关材料能识别和在现。

  理解(领会):主要指对知识的掌握。能抓住事物的实质。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

  应用:把所学知识应用与新情境。

  分析:能将知识进行分解。

  综合:与分析相反,把各个元素或部分分组成新的整体。

  评价: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判断。

  六类目标有层次和顺序。

   ②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接受(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反应:指学习者不仅注意到某种现象,而且主动参与,作出反应。

  价值评价:指学习者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价值观的组织:指学习者遇到许多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境时,克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各 种价值观加以比较。接受重要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价值或价值体系的个性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行。

  观念、信仰和态度融为一体,最终表现为个人世界观和人生哲学的形成。

  ③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觉: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以便指导动作。

  准备:稳定的活动准备。包含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知觉是其先决条件) 有指导的反应:指能在教师指导下表现出有关的动作行为,包括模仿和试误。

  机械动作:经过一定程度练习,学习者的反应形成习惯能以熟练、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

  适应:这一阶段练就的动作技能具有应变能力。

  学习者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满足具体环境的需要。

  创作:指学习者在学习某动作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创造新的动作技能的能力。

  B.生成性课程目标 生成性课程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 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它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的 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C.表象性课程目标 指在教育情境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

  以上意义 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为课程的实施、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二)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怎样确定学习者的需要?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尊重学习者个性、体现学习者意志的过程。一句话。即是学习者自由选择 的过程,也是教师或其他成人对儿童提供帮助,也是一个儿童的发展需要进行引导以及使其上升为儿童的 自觉需要的过程,而非不顾儿童的选择而强加成人意志的过程。

  近代以来的“经验课程论”主要由三种形态:

  1.以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2.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 主义经验课程论”3.形形色色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怎样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目标:

  需要贯彻三条原则:1.民主性原则。2.民主性与国际性统一原则。3.教育先行原则。

  (三)学科体系 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功能。应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

   需要三者辩证地结合起来。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 1. 注重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发展性 2. 注重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超越性 3. 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人文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 课程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 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 面贯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整 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或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 1. 2. 3. 4. 5. 6. 要是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思。

  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 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 性。(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密切课 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 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 的适应性。(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课程结构

   (一) 课程结构定义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课程结构师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活动顺利展开的依据。

  课程的横向结构:课程内部结构,各门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的纵向结构:1.直线型课程,将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逻辑上 前后联系,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

  2.螺旋式课程:按照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学习单元或年级安排大体 相同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同的内容。

  (二)新课程对课程结构的调整 1.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 体现:①学科领域的综合化。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做选修课。

  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为主 3.农村中学课程要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别、 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1. 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 2. 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3. 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

  (五)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为、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 体现: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2.设置综合课。综合性的集中体现。

  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六)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课程内容

   (一)课程的内容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科学知识体系)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态度的知识经验(道德、审美、情感教育)

  (二)课程内容的三种认识 P234 (三)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课程标准的含义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应体现国 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 性质、目标、内容与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

  义务教育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体现国家对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该再坚持使学生普遍到达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

  3.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①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习方式 (四)教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 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五)新课程内容的选择 1.走进学生生活、尊重“儿童文化”,强调直接经验的积累, 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2.反应当代社会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注重关心当前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

  课程实施

  (一)新课程实施的策略 1. 2. 3. 4. 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

  个性发展:提倡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二)传统的学习方式 1.重理论轻实践 2.重理性轻感性 3.重结论轻过程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A.自主学习 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 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队认知活动能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B.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

  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的要素:1.积极的相互支持,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 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

  4.对于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C.探究学习 定义: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 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 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的特点: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 探究学习的三个目标:1.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2.建构知识 3.掌握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式的转变 A.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向新的学习方式转变 1.教师要改变对自身的认识和对学生的认识(学生的引导者与合作者,不以权威自居) 2.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3.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 B.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法国的“做中学”活动 主要特征是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某种科学现象进行发问,讨论,引导学生锻炼口头和 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去发现并表述真实的世界。

  活动原则:

  ① 让儿童观察生活中某一个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试验 ② 在整个活动中让孩子及时表达自己对现象的观察、提出的假设、得出结论与同伴讨论。

  ③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活动。

  ④ 整体安排“做中学”活动方案,使每项活动有内在联系。

  ⑤ 儿童每人准备一个试验记录本,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活动的整个过程。

  ⑥ 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和操作技术,同时会用口头与书面表达。

  2.美国的“动手做”方案 目的在于让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 特点:

  1.强调动手实践,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 2.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3.强调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4.提倡合作交流 5.每个主题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

  3.我国的研究型学习 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五)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特征 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其表现为“我要学习”。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直接的学习动 机,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生活中的最大追求。同时学生认识到学生与自己的生活、 生命成长密切相关,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2、独立性特征 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其表现为“我能学会”。强调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 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能量,都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在能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潜在的能量和能力开发出 来。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 能力。

  3、独特性的特征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也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也就是说, 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根据差异因材施教,这是一 种客观存在并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4、体验性特征 这是指让学生参与认识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给知识注入生命,因为 了有体验,知识的学习就扩展到心理的范畴。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为 此,新的教育方式注重让学生参与,强调让学生去感知、去操作、去实践,去思考,获得最直接的个人经 验,并通过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达到共同发展。

  5、问题性特征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 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经验,而产生的问题才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 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热情,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进行钻研和思考。由此可 见,问题产生于实践,它是诱发学习的真正动力。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感知中观察、思考、提问,多问几 个“为什么”,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在教学设计中抓住“问题”这一线索,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 发积极进行思考、探究。

  课程评价

  (一)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 于评价对象的未来,为评价对象确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发挥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1.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2. 现代教育评价由关注终结性目标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发展 3. 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 4. 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三)现代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

  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制度。

  5.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方法,完善初升高的考试管理制度 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评价的类型 A. 按照评价目的分类 1.诊断性评价(活动开始之前。预测性与测定性评价。目的了解评价对象的情况,为制定教学措施做 准备,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不注重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 3.终结性评价(教学结束之后。评定成绩作出结论。) B.按照评价主题分类 1.外部评价(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的评价) 2.内部评价(自我评价) C.按照评价方法分类 1.相对评价(在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比较) 2.绝对评价(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然后之间进行比较) 3.个体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比较对象的不同方面) (四)现代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性质评价,定性与定量想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 4.评价主体方面,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六)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目标(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功能(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3.评价观念(发展性评价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综合化)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方转向多方,增强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 7.评价过程(关注评价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七)学生评价的发展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怎么做) 1. 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2. 教师要采用多样、有效的评价办法 3. 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反应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4. 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采用等级制,不将学生成绩排队、公布、 评价中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和不足。

  5. 每学期,每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 (八)当前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1,从筛选评比到诊断帮助 2.从辅助知识学习到全面育人 3.从冷静客观到充满人性关怀 4.从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到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 5.从单一评价主体到多远评价主体 6.从单一纸笔测试到多远评价 7.从游离与教学之外到整合与教学之中 (九)传统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不合理性 1.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 2.过于注重总结性、鉴定评价,评价方式单一 3.评价的主体单一,评价的时效性较差 4.评价过程的随意性强,评价措施与方法的简单化 (十)新课程改革中下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宗旨 1.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2.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的方法应做到形式多样,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然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 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 4.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可以实行等级制,深知不设总分而改为各项评定,而且必须遵“不得公布 学术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的规定

  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管理政策 三级课程管理是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地方和学校也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

  从原来对课程的机械几首、被动执行,转变为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所享有的 课程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义务,与中央一起共同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创造性的管理。

  A.国家对课程的管理(职能部门教育部) 1.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 3.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4.积极试行性的课程评价制度 B.地方对课程的管理

   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C.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4.改进课程评价 (二) 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 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具有地域性、针对性、时 代性、现实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 地方课程的功能 1. 使各地更好地达到国家标准 2. 挖掘各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自身特色 3. 是学生从生活情景中亲自体验理解相关课程内容,引发求知欲 4. 提高地方对课程的管理开发能力 (三)校本课程 定义:校本课程是由学校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指导思想: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从性 开发理念:学校对课程开发与实施有自主决策权,教师参与课程设计 倡导旨在问题解决的合作、探究与共享的开发与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 1. 明确而独特的学校教育哲学 2. 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3. 体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教育系统 4. 学校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5. 教师工作时间与专业技能 为什么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了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自主权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必须是教师 教师主体的好处:

  1. 促使教师必须在时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 2. 有助于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丰富对学生的看法。

  3. 增进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理解,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去 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准也水平 和业务能力,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的内涵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 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B.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 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的教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培养参 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 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 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关系:五育之间既是相互独立有事相互联系的。他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像话渗透的特征。在教育实 践中,应该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 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C.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中和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激烈,对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现代化建设准备人才资源。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家庭和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

  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深化 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形成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教育还存在总总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对于克服这些弊端,使学生在 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教育根本性问题的看法,包括对教育的 本质,功能,目的,原则等等的看法或认识,是动态和不断发展的。

  (一)现代教学观 A.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发展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接受者与吸收者。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 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

  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B.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合作伙伴关系。

  怎样处理?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3.尊重被鼓励拒绝的学生 3.尊重被孤 立和拒绝的学生 4.尊重有过错的学生 5.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 一致的学生(尊重) 民主是师生关系的融化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前提 1. 和学生共同制定计划,做出决定,是民主 2. 容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民主 3.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学生道歉,是民主 4. 给学生解释说明的时间和机会,给学生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是民主 C.教学注重过程甚于结果 1.让学生经历过程 2.创设生活情境 3.要善于引导(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含而不露,指而 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 一种启迪与经历) D.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 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一,就内涵而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 态度,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 统一,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 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 组成部分,不同学科就其共性而言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 的价值观。第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 为课程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现代学生观 学生: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

  学生观:学生观即人们对学会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 要因素。

  学生观的内容:1.乐观的估计学生的天性---看优点,会赞美。

  2.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

  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信学生,多期望 4.学生是人---互尊重,讲民主 (三)现代教师观 A.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具体内容:①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②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③由重结果向 重过程转变④一致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教师促进者的转变的具体做法:①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②指导 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③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④建立一个接纳 的、 宽容的课堂气氛⑤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⑥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 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积累的经验进 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开发教育资源 ① 注重校外资源的开发(工厂农村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② 注重隐形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班集体的环境氛围) ③ 注重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现代信息资源) ④ 注重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与问题) 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改变学科本位,更多的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涵盖:①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而且还要有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②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③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④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加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轰动,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可供利 用的教学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 B.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怎么做) 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比的内化 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倾向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1.学会学习 ①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②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2.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①与其他教师合作②与家长合作③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创新观 破除知识中心观念 培养问题意思(鼓励提问,态度比答案更重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 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二)校外课程资源 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

   (三)怎样筛选课程资源 经过三成筛选确定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①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 反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②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 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③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 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优先性和适应性原则。

  (四)怎样开发课程资源 1.要及时吸收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成果进入课程。及时吸收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成果进入课程,教师要经 常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情况,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课堂,这对学生来说不仅是非常重要的。

  2.要善于从课堂上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堪称重要 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 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 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师,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 任感为主旨的学习活动。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 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科之间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 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2. 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3. 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遵循的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践四大制定领域研究性学习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 (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的问题 1.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科技类活动课程的区别 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同于科技类活动课程,这种倾向导致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窄化,把研究性学习的方 法局限于只注重沿袭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2.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否是优等生的专利 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研究性学习是不是一定要在课堂里进行 打破教室的局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否一定要在既定课时中进行 弹性课时制。每周的研究性学习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使用 5.研究性学习是否一定要有专人来教 把自己有效的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七)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特点 1.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 2.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 3.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 4.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 5.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6.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分区 (八)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1.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 2.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 1.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是课程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3.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其课程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4.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凸显学校及社区的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A.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极为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要重视个体 学生有差异的学习要求,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挖掘学生的学习技能为主要目标 B.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加强教师的课程理论素养。

  C.凸显学校特色 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在对学生进行课程需要求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知识呢的性质特点及条 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开发。

  D.重建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挖掘学校每一个因子的文化底蕴,并给他们展现的舞台从而塑造学校的新文化。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建立组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 2.现状分析(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和社区的发展需求,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 3.制定目标(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既要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课程编制(确定课程结构,撰写课程纲要,组织具体课程内容) 5.课程实施(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6.课程评价(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完善)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类型又有 其特殊性原则,用以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内容性质等,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明确的原则导向。个 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最根本的层面。(学校教师学生,三层面) (四)校本课程开发遵循的原则 A.目标导向性原则 1.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以教育目标为基准 2.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展开应以教育目标为导向 B.协调性原则 1.三级课程之间的均衡协调 2.校本课程开发由所关涉的诸多因素的整体协调 C.统整性原则 1.课程内容注重方法和学生经验的统整 2.学科间的统整。课程统整强调课程的横向联系。

  D.多样性原则 1.指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其核心理念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场所) 2.指向社区(注重社区性与乡土性,其设计满足当地社区的特点) 3.指向学生(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标) E.适宜性原则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A.合作开发 1.与专家学者的合作开发。2.校际之间的合作。3.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合作。

  4.学校与社区的合作。5.校内合作。

  B.课程研究与实验 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借助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方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进而带动校本课程 开发活动的展开 C.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回归”校本课程,规范原有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环节,对其进行多方位,多 层次的评估和整合。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教育,其核心是个体差异和学生的发展 2.过程性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它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 3.情境中的互动性原则 在特定的课程情境内,师生各自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4.多样性原则 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教研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5.整合性原则 始终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达到课程内容、方法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结合 信息技术教育

  (一)信息技术教育概述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与掌握 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教育活动。总 的来讲,所谓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教与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信息技术促使学校教育观念发生转变 2.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 3.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4.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多媒体教学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 化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使其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 程结构,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上好多媒体教学课的方法 1.紧扣教材重点,有的放矢。

  好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的。运用多媒体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是对原有教材内容的再创造,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而 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适度的艺术性,激发情趣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优秀的教师在好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其采用的理念、模式、方法、技巧、都能实 现其教学目的。因此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要体现适度的艺术性 4.讲究画龙点睛,适度运用。

  多媒体课件是服务于教学的,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件对教学的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化抽 象为具体,化平面为立体,让教学生动起来。多媒体不是越多越好,适合才是最好的。

  5.信息量要适度,以学生为主 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确定知识点和知识难度,借助现代媒体的转换功能, 使抽象知识尽可能的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好学易懂的有效资源。

  6.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能为学生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改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观念上的挑战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树立活动教学观。将教学活动引人课堂教学中,以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3.学生观的转变。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的创造力。

  (二)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 结,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三)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 1.新的课程结构 2.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 3.新教材的不确定性 (四)对知识储备的挑战 (五)信息技术的挑战 (六)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新课改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校本教师培训 校本教师培训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将本校作为教师继续教 育的基地并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活动。

  (二)教师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旨在不断革新和改革教育实践。教师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以实践情境为研究场 所的研究形式。因此,行动研究虽说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但对于教师来说,他更强调一种进行研究的 工作方式。是一种学习途径,更是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反思性实践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对象,也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专业发展通常是以对自身发展现状的反思中开始。没 有教师的自我反思就没有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 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质过程。(反思之于教师专 业发展的价值体现:反思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有助于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助于教学智慧的养 成,有助于教师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有助于教师的内隐知识显性化。) (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PDS 是美国 20 世纪 80 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新模式。一般由一所大学教育系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几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其目的是改善教师职前培训水平,鼓励教师专 业发展,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核心概念。

  

篇七: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B )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 学上称为( A )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B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孩子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孩 子( A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幼儿园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B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基本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 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B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

  7.小敏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回答老师的提问总是又快又好。有一次,老师提了个问题叫小敏回答,她 却答不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小朋友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他一定是在 说自己。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 非常难受。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的心理问题是常见的 ( C )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8.袁老师中途接手大三班的班主任,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总是叫苦叫累,哪怕运动量 没有超出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也是如此。如果你是袁老师,可在全班进行( B )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 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0.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D ) A.躯体健康。

  B.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D.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 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法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有你,也有我!】 2010 年 1 月 9 日 阅读材料 1、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材料一 “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 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材料二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 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①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 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5 分)答: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 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 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

  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②教师是学生建 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 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5 分)答:

  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

  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启迪学生做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会思考;

  指导学生能实践。

  1. 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

  

篇八: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1.关于学生发展

  新基础教育理论

  

  

篇九: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新课程改革)

  杨文奇 2011.9.15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第三章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新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第五章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念: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 什么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 目标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二)课程要素:课程主要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六要素组成。

  (三)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据课程内容的属性来区分。

  学科课程:传承人类文明,掌握文化遗产。

  经验课程: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区分。

  分科课程:获得逻辑严密与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整合相关学科,促进学生认知的整体发展。

  形成解决问题的广视野与多种方法。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据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主体区分。

  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特色。

  5.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据课程任务区分。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

  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 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课程理论

  (一) 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1.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知识为核心,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主体(传统) 2.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为基础,儿童为中心,实践活动为形式(1)

   3. 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论、以创设“学习环 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新课程)

  (二)传统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指令,教材成圣经) 2.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单向“授”—“受”过程 3.教师与学生外在于教程

  (三)新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2.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3.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观把教学与课程这两个概念统一起来,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一)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以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以下特点:

  1. 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能 2. 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3. 重视智力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4. 重视个性差异 5.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 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坚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国际交流

  国外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1.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

  值观教育和学生自主精神与道德的培养。

  2.课程内容的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设置综合课程和分

  科课程,处理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3.课程管理方面:采取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由集权型管理向三级管理体制转变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能力养成,忽视全面发展。

  2.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相互分离,缺乏整合。

  3.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远离生活与实际,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4.课程实施: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5,课程评价: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激励功能。

  6.课程管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不适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我国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与评价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发展趋势

  1. 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的状况 4.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 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 改善课程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概念:

  广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意图。狭义: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美国学者 艾斯纳 将课程目标分为 1.行为目标。2.问题解决目标。

  3.表现性目标。

  我国学者 借鉴外国 将课程目标分为 1.行为取向目标。2.生成性

  课程目标。3.表现性课程目标。

  A.行为取向性目标:

  定义:就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1.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课程目标必须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强调以行为方式来叙写课程目标。

  确认行为目标有三个要素:①要有可观察的行为。②要有行为发生的条件。③要有可接 受得行为标准。(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 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①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识(识记):主要指记忆知识。对学过的知识和有关材料能识别和在现。

  理解(领会):主要指对知识的掌握。能抓住事物的实质。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

  应用:把所学知识应用与新情境。

  分析:能将知识进行分解。

  综合:与分析相反,把各个元素或部分分组成新的整体。

  评价: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判断。

  六类目标有层次和顺序。

  ②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接受(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反应:指学习者不仅注意到某种现象,而且主动参与,作出反应。

  价值评价:指学习者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价值观的组织:指学习者遇到许多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境时,克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各 种价值观加以比较。接受重要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价值或价值体系的个性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行。

  

篇十: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精品文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B )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 学上称为( A )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B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孩子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孩 子( A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幼儿园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B)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基本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 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回答老师的提问总是又快又好。有一次,老师提了个问题叫小敏回答,她 却答不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小朋友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他一定是在 说自己。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 非常难受。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的心理问题是常见的 (C)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

   精品文档

  D.抑郁症。

  8.袁老师中途接手大三班的班主任,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总是叫苦叫累,哪怕运动量 没有超出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也是如此。如果你是袁老师,可在全班进行( B )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 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0.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D ) A.躯体健康。

  B.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D.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 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法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有你,也有我!】 2010 年 1 月 9 日

  阅读材料 1、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材料一 “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 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材料二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 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①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 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5 分)答: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 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 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

  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②教师是学生建 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 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5 分)答: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启迪学生做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会思考;

  指导学生能实践。

  1. 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

  .

   推荐访问: 基础教育 内涵 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