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资料 >

2023年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8篇

时间:2023-10-10 18:00:27  浏览次数: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黑砖茶的历史渊源湖南安化县生产黑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户部正式定为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的官茶后,陕、甘、宁、晋地区的茶商,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8篇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篇1

黑砖茶的历史渊源

湖南安化县生产黑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户部正式定为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的"官茶"后,陕、甘、宁、晋地区的茶商,到朝廷在各地设置的茶马司以金(货币)易领"茶引"(按:明制茶课引规定: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至安化大量采购黑茶砖,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按:明洪武二十二年所定茶易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等马每匹七十斤、下等马每匹五十斤)。

大都运往兰州再转销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边茶"十之八九由安化黑茶供应,多在陕西泾阳压成茶砖。1939年,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在安化县设厂大批量生产黑砖茶,产品分"天、地、人、和"四级,统称"黑茶砖"。

1947年,安化茶叶公司设厂于江南镇,在茶砖面上印有"八"字,称"八字茶砖",供不应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白沙溪茶厂前身)积极扩大生产,产品改称"黑砖茶",主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砖茶原产于湖南安化白沙漠,1939年前后开始生产。因砖面压有“湖南省砖茶厂压制”8个字,又称“八字砖”。因砖面用凸字字模,兰州市场称黑砖为“鼓字名牌安化黑砖”。现在年产量约5000吨,主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以兰州为集散地。

历史悠久的碣滩茶

碣滩茶,得名于唐,明清时代称它为“辰州碣滩茶”。碣滩茶产于湖南武陵山沅水江畔的沅陵碣滩山区。碣滩,因“滩中礁石竖立如碑”而名,碣滩茶,又因产于沅水北岸碣滩山坡而名。这里峰峦挺秀,林木苍翠,溪水纵横,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芽头肥壮、叶质柔软、茸毛甚多、品质风格独特的茶树,而其中又以碣滩茶最负盛名。

碣滩茶栽培历史悠久。据《辰州府志》载:邑中出茶多,先以碣滩产者为最……相传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唐睿宗的娘娘胡凤姣从故里沅陵胡家坪回京,夜泊碣滩,品尝到碣滩茶,觉香气馥郁,甘醇爽口,便择其佳制,带回京都,唐睿宗赏赐众大臣品尝,无不交口称赞。此后,碣滩被指令辟为茶园,官府每年派人督造监制。以后又逐渐传到了日本和印度。

碣滩茶为绿茶,其形、色、香、味均很独特。其外形条索紧细,挺秀显毫,色泽绿润,内质香高持久,有栗香气,滋味鲜醇甘爽,饮后回甘,冲泡后汤色黄绿清透,杯中茶叶时起时落如银鱼游翔。更有趣的是,近者因“醉”而不闻其香,远者因“渴”倒倍觉芬芳。一人品茶满屋香气,正是碣滩茶与众不同之处。因其品质优秀,碣滩茶连续被评为湖南名茶。“皇后牌”碣滩茶多次被评为省、部名优茶金奖,1991年该茶荣获“国际文化节文化名茶”称号,并授金奖载入中国名茶录。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特向周恩来总理问及此茶,因此其也被称之为“中日友好之茶”。

碣滩茶鲜叶标准要求十分严格,除具一般名茶的共同特点外,其采摘标准均为一芽一叶。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复揉、复干、割脚摊凉、烘焙、摊凉、包装10道工序。鲜叶杀青后,即行扇凉,然后初揉,将茶坯揉成圆球状,入锅在80℃锅温下炒至5成干出锅,为加紧茶条,初干后须经复揉,再入锅在70℃~75℃锅温下,搓条、翻炒整形,称为“复干”,炒至茶叶7成干,略感刺手时,进行提毫,8成干时出锅,用24孔筛子割去茶末,然后摊凉约半小时,在烘炕上烘焙,烘温为65℃左右,烘至足干下炕,略加摊凉,用两层牛皮纸外加塑料袋包装候用。高档碣滩茶的品质,外形条索细紧、圆曲,色泽绿润,匀净多亮。香气嫩香、持久,汤色绿亮明净,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整齐、明亮。

蒙顶茶贡茶史

蒙顶茶从唐朝开始被列为“贡茶”,一直沿袭到清末。我国研究茶史的专家惊叹:这在中国茶史上也是罕见的。蒙顶贡茶分为“正贡”与“陪贡”。

“正贡”茶是皇帝用来祭祀天地、宗庙的,每年在蒙顶山“皇茶园”采摘。“皇茶园”始建于唐代,先称贡茶院,后称仙茶园。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它是用石栏围起的面积仅3.5平方米的肥土沃壤,位于蒙顶山五峰之间的凹地,因地势低凹,每次遇到降雾天气,这里的雾气总是最后散去,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是山中最适于茶叶生长的地方,而它也是吴理真选择种植七株仙茶的地方。

在每年春茶采摘的时候,地方官择吉祥之日,率领乡绅僧众,祭拜神灵,然后由12名采茶僧(象征一年12个月),在“皇茶园”采茶。在这里,采茶僧沐手、薰香,采茶时每人采摘30个芽头,12人共采茶360芽(象征一年),这些采摘的皇茶将被送往古代僧人专制皇茶的地方——智矩寺加工精制。在智矩寺,僧人们用最传统的制茶方式制茶,他们利用竹剪选裁茶叶,然后焙炒、揉搓成形、摊凉、微火慢焙、摊凉、皇茶入银瓶、装箱盖印,最后交付送茶使者送往京都进贡。

“陪贡”茶则制28斤,只供皇帝享受。这28斤贡茶是在“皇茶园”外的百亩茶地中采摘的。古时因皇帝要求喝道原味的蒙顶茶,就让数名16岁处子之身的童女,在禁食辛腥,吃斋一个月之后,用嘴唇一个个将芽头采摘下来,以此避免指甲对芽头的破坏,保证芽头的新鲜。采摘下的芽头再送往智矩寺,由制茶高僧经过多道工序加工为“陪贡茶”,然后同“正贡”茶一道送往京都。

九华佛茶来源传说

九华佛茶又名: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属绿茶类,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

传说,唐末时,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萨之名从四川来九华山修行,修行期间不食米粮,仅以野草、野果等为食,日子一久,出现了头晕身肿的病症,无奈,二人只好自寻草药医治,结果发现将采回的茶叶煮饮后,病症有逐渐减轻的趋向,一段时间后居然“药”到病除。此种茶叶即是九华毛峰。

话说金乔觉——金地藏的化身,从新罗国渡海来,入唐求法,吃尽千辛万苦,才找到这仙气悠悠的九华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闵公让和的施舍,将这九华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场。那年春天,春雨连绵,一连半个多月,九华山沉浸在浓雾细雨之中。金地藏坐岩洞中,诵经不歇。忽儿,隐隐听到耳边听见起“辟叭、辟叭”的声音,原来是茶籽,是新罗国王子金地藏来唐的前一天深夜,遭父王废弃的母后,含泪将她亲手采来的王家香茶籽,缝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来之不易,后来,金地藏将发了芽的茶籽取出,种在他禅修的南台(神光岭)向阳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见长。不出三月,竟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满山飘香。

这里所产的九华佛茶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汤色碧绿,回味甘爽。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昼夜温差大,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茶园无病虫害,无农药和工业污染,是天然有机生态茶园。

九华佛茶被誉为“圣茶”,分一、二、三级,购买时需仔细挑选;一级最好,为一芽一、二叶占80%以上,且无对夹叶,二级次之,为一芽一、二叶占60-80%,允许有少量的对夹叶,三级最次,为一芽一、二叶占40-60%,并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叶。

黑茶,古丝绸路上的美丽传说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茶马》,真实记录了黑茶在中国古代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湖南黑茶,其色如铁,汤如琥珀,芳香异常;入口,先涩、後甘、再醇。细啜,既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也有“行看流水坐看云”的洒脱。不管是一个人的小安逸,或者是三五知己的大热闹,都可自这一杯水意盎然里品出百味人生。

关於湖南黑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在古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遇到下雨,茶叶被淋湿了,茶商心里很难过,扔掉又可惜。他们到了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那里死了很多人,村民们没吃没喝。茶商想到自己带的茶长霉了,不值钱了,就送给这些可怜的人。结果奇迹发生,村民们的痢疾全好了。传说道出了黑茶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正是这无意中的日晒夜露,自然发酵,形成了黑茶“後发酵”的独特制作工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黑茶中的茯茶中含有一种特有菌种—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tstatum),俗称“金花”。这种菌类目前只在灵芝上有小量发现。它不仅形成了茯砖茶独特的“菌花香”,还因为富含15种氨基酸及茯茶素A、茯茶素B,对人体健康极有好处。茯砖茶“发花”的绝技,已被列为国家二级机密。世界一流的微生物学家王志伟博士,称其为世界上最神奇的食品。近年来,仅日本每年进口茯茶就超过200吨。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篇2

满族茶饮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叶作为贸易产品之一已经引入北方。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已有饮茶习惯。据记载:当时的女真族男女相爱可自由相携而去,然后才回女家拜门,执妇婿之礼,谓之“纳彩”。

女婿登门之时,女方无论大小皆坐于炕上,任凭女婿来拜,谓之“男下女”。但女方要盛情招待,食品中茶是必备物,另有酒、乳酪与蜜饯等。而在婚嫁之日,饮酒之后,仅留上等客人饮茶。

清入关后,满族茶俗受汉文化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宫廷茶宴,精致、富贵,规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满族茶饮器具以瓷器为主,至于清皇室,更有用黄金和玉器制作的茶具使用,据《清稗类钞》载,“宫中茗眊,以羒金为托,白玉为眊”。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层次的不同,历史上满族人饮茶种类多样。乳房茶:由于满族祖先长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属于畜牧游猎民族。因此,传统满族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

后来随着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茶叶输入后开始出现奶茶,将茶叶泡好后加入奶一起饮用。花茶:清入关后,清宫廷专设御茶房,所收茶之种类很多,但在宫廷茶宴和民间,除传统习饮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饮品种之一。

各种土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满族农村人大多饮用自己制作的土茶。具体有如下几种: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来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疗效。糊米茶,女真时期,百姓在饭糊中加入开水饮用,可以养胃助消化。

酸茶,依兰、双城一带的满族用黄米面加豆面发酵后,煎沸饮用,味带酸甜,十分好喝。还有一种土茶,用野玫瑰叶(间或有少量的花)、黄芪、达子香(一种山杜鹃花)叶晒干泡饮,也十分清香;另外相传满族人还有饮用小青草之说,就是将蒲公英的根挖出来之后,晒干切片当茶来饮。也有人将中药黄芪的叶子采回来晒干后当茶饮。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篇3

据文字记载表明,茶树的历史文化在3000多年前就已存在,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对于中国茶树的历史文化下面就进行详细介绍。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以及茶文化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篇4

传盖碗茶起源于唐代

成都人对茶具的使用,彰显出了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成都茶馆里的传统茶具是三件套——茶碗、茶盖和茶托子(因为形状似船,故又名茶船),俗称盖碗茶。

盖碗茶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唐代。唐人李匡乂《资暇录》卷下《茶托子》条载:“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抚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世。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

建中为唐德宗年号(公元780年—783年),崔宁是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翻阅着《资暇录》,一位兰心蕙质、冰雪聪明的青年女发明家的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遥想1200年前,成都最高行政长官的千金口啜香茗,纤纤玉指却被茶杯烫痛,于是打算想个办法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她拿出一个碟子,把茶杯放在上面,端着碟子喝茶,这样就烫不着手了。不过,茶杯还是容易倾倒,好在崔小姐久困闺中,闲极无聊,有的是时间。几经试验,她终于发现蜡可以固定茶杯。为了让外形更美观,崔小姐又让匠人制作漆环代替蜡环,来套住茶杯。大功告成,便拿到老爸面前献宝,经崔长官之口,小姐的发明一传十十传百,终于在世上流行。经过后人的改良,茶托子便以多种面貌出现在世上。

其实,普通的茶杯当然一样可以喝茶,但唐代崔小姐的发明,让喝茶这件事变得如此有趣,这跟成都人的本性是相符的。

今天成都人使用的盖碗茶,即是崔小姐发明的茶托子的改良形式,成都人还加上了一个茶盖。而在客来客往、人声鼎沸的茶馆里,瓷碟茶船因为较重又易碎,则常为轻便又结实的铜铝质茶船取代。盖碗茶不讲繁文缛节,无论是在人声嘈杂的茶铺,还是在装饰精致的雅室,捧一盏盖碗茶,用茶盖轻拨茶汤,总有馥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盖碗茶有诸多好处,成都文化名人车辐先生总结了三点:“一、碗口敞大成漏斗形,敞大便于掺入开水,底小便于凝聚茶叶;二、茶盖可以滤动浮泛的茶叶、盖上它可以保温;三是茶船子承受茶盖与茶碗,如载水行舟,也可平稳地托举,从茶桌上端起进嘴,茶船还在于避免烫手。”盖碗茶的茶盖还有一个用途,车辐并没有谈到,那就是:茶客如果要暂时离开一下,可以把茶盖子反扣在桌子上,这样幺师就不会当成残茶倒掉,其他人也不会来占这个位子了。

与成都的盖碗茶相映成趣的,是流行于闽浙潮汕一带的功夫茶。无论从茶具还是沏茶、饮茶的操作方式来看,功夫茶都更为讲究。

从材质论,功夫茶具可分为紫砂茶具、陶瓷茶具和铁壶茶具等。具体而言,盖碗、茶海(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一应俱全,杯盏次第罗列。泡不同类型的茶,使用的茶具也不尽相同。

功夫茶沏茶还有着一整套程序,所谓“焚香静气”“乌龙入宫”“重洗仙颜”“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尽杯谢茶”云云。

其实,无论是盖碗茶还是功夫茶,所反映的都是地域文化的差异。近些年,功夫茶也开始在成都流行;而不少来成都定居、经商或求学的外地人,也都迷上了功夫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豁达。

盖碗茶里细品回族茶文化

“油茶奶茶甘露茶,顶不上回族的盖碗茶。”“老回回开斋炸油香,糖泡的盖碗子端上。”回族有待客敬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喝盖碗茶是宁夏回族的一种遍及嗜好。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说:“回人以茶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史料《伊斯兰青年》中也有“缘回民以牛羊常食,非佐以茶茗不易消化”“穆民不喝酒,以茶代酒更甚”的记载。古时回族先民多居西北,从事游牧业,以牛羊肉为主食,“乳肉滞隔,用茶通利。”长期以来,回族从选茶、点茶、配茶、冲茶、递茶、品饮到请客,形成了一套共同的。

回族茶谚云:“早茶一盅,一天神威;午茶一盅,劳作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回族白叟每天朝晨礼完“榜布达”(晨礼)有喝早茶的习气。他们围在火护旁,烤上几片馍馍,总是要“刮”一碗子的。这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种陶瓷器皿,底小口大,由茶碗、茶盖、茶托组成,有的茶盖上绘有蓝色或赤色的小花朵,还有的绘有绿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样,既精巧漂亮,又便利经用。盖碗茶,碗上加盖,既可保温,蒸腾茶叶,加浓茶味,卸下茶盖,又可散热,使其温凉适合。盖碗泡出精气神,茶之品、茶之性、茶之韵,尽在这盖碗茶之中。

鲁迅先生在《喝茶》中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所以用盖碗。公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是的,盖碗之茶,佳茗清醇,香远溢清,茶池盏畔,幽若山林。品茶,用盖碗,盖为天、船为地、碗为人,真可谓是:六合人和,禅茶一味。

品种

盖碗茶,因配料不一样而有不一样的称号,依据不一样的时节选用不一样的茶叶。在配料上,通常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五香茶(冰糖、茶叶、桂圆、葡萄干、杏干),八宝茶(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白糖、茶叶)等。回族考究沏茶,以为用雪水、泉流沏茶最佳。

身体欠好的人可依据病况选用不一样的茶水,如清热泄火可用冰糖窝窝茶;胃塞的人可用红糖砖茶;欲推进消化可用白糖清茶平常保健的“八宝茶”,回族泡盖碗茶需用滚烫的开水冲下碗,然后放入茶叶和各种配料,冲入开水,加盖。泡茶时刻通常为二至三分钟。

喝法及考究

中国茶文化源源不绝,包含很深沉的文化底蕴。在中国茶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甜味为特征的喝茶习气,“盖碗茶”的喝法也承继了这一传统习气,并且喝法十分考究。盖碗茶有其特别的喝法。喝盖碗茶时,用托盘托起茶碗,用盖子“刮”几下碗里的茶叶,使之浓酽;然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去吹飘在上面的茶叶,不能连续吞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当喝完一盅还想喝时,碗底要留一点水,不能喝干。

喝盖碗茶也是有考究的。当着客人的面泡茶。给客人上茶,要在吃饭前。斟茶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掀开,放入茶料,然后,倒入开水,盖好茶盖。一方面,表明给客人新泡的茶,不是他人喝剩的茶,另一方面,端着茶双手捧送,表明对客人的敬重。并且,茶盖的放置也是有含义的。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明茶杯已空,主家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暂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椅之上,表明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若是现已喝够了,就把茶盅的水悉数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从碗中捞出一颗大红枣放到嘴时,表明已喝够了,主人也就再不推让斟茶了。

制造方法

八宝茶的做法其实很简单,本钱低价,操作也不杂乱。

一、用料

绿茶3g,枸杞8g,葡萄干5g,干菊花3朵,红枣4枚,甘草1g,冰糖40g,干桂圆肉5g,沸水 250ml。

二、详细制造

将准备好的资料放入小碗,用50ml沸水冲去外表浮土。

把冰糖和绿茶放入杯底,再放入枸杞、葡萄干、干菊花、红枣、甘草和干桂圆肉。

将余下的沸水(200ml)冲入杯中,再盖上盖子,闷约8分钟即可。

冰糖沉于杯底不易完全溶化,将八宝茶冲泡好后可用小勺或搅拌棒悄悄搅动,令冰糖的甜味均匀地融合在八宝茶中。

宁夏盖碗茶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在云南做平章政事的赛典赤·赡思丁带领穆斯林在九华山盖清真寺时,因天气炎热,中暑晕厥曩昔,昏迷不醒。在场的大家都十分着急,在紧要关头,一名叫尤努斯的白叟,急速跑回家去用瓷碗放上茶叶、葡萄干、菊花等,用开水泡一碗药茶,匆忙端到工地。见赡思丁依然晕厥未醒,他怕工地上的尘土落到瓷碗里,把茶水弄脏了,所以,他找了个瓷器盖子盖好。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赡思丁醒来,尤努斯赶忙端起药茶递曩昔。赡思丁喝了一口,感到清甜爽口,登时,感到暑气全消,并握着尤努斯白叟的手说道:“美哉,盖碗茶!”

云南一带从此就盛传饮盖碗茶的风俗。后来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到陕西当官,把饮盖碗茶的风俗传到陕西,从此,宁夏、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也盛行饮盖碗茶。

四川会说话的盖碗茶

旧时的乡镇茶馆

谁都知道成都的一大特色就是茶铺多。正如地方谚语说的“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

早年成都,在家中待客,或在茶铺喝茶,最具代表性的茶具就是“盖碗茶”。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茶托”又称“茶船”,起始为木托,后来以原瓷套、漆制、铜制、锡制等多样。盖碗茶具通常绘有山水花鸟、名人诗词书法、福禄寿禧等图案,很是讲究。

年经月久,形成了一种地方茶文化——喝出了会说话的盖碗茶。

在茶铺中,茶客若是需要掺水,不必大声吆喝,只需把茶盖揭开摆在一边,堂倌就会来续水;茶客要离开一会儿就回,将茶盖靠着茶船斜放,堂倌一定不会收去;茶客喝好离去了,茶盖朝天沉入茶碗,堂倌自然会来收碗抹桌子;茶客今天对茶馆极为不满意,茶盖、茶碗、茶船拆散一字摆开,堂倌看见后,必来道歉,甚至连老板都会立马过来询问原因赔不是的。

在行业中,帮会派系为了解决争端、平息矛盾或商议机密事宜,往往相约到茶铺“摆茶阵”。何谓茶阵:一方将茶碗摆出一个形状,对方又将其拆散摆出另一种形状,就是以这种无声的对答和交流,表达各自的意思,一直到问题解决,旁边的人听不到一句话。这种茶阵的语言方式很深奥,只有早年“道”上的人才懂得,且运用自如。这种暗语般的摆茶阵早已失传,大多茶客只知其表象,而不知其究理。

在社会上,有生活无着或走投无路的人,到茶馆里去求救,往往会得到资助。这些求助事件的解决过程,也有特定的“茶馆语言”和“特定手法”。据说去茶馆求救的人,若是因为“犯了事”,求救就带有一定的隐秘性:求救者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进茶馆喝茶,堂倌掺第二道水时,按规矩掺水后要给茶客盖上茶盖,却发现茶盖不见了,求救者揭起桌上的帽子,露出茶盖来,堂倌一看,心中有数,告知掌柜后,大多会邀客人后堂说话。老板出面,问清事由原委,一般会助以盘缠,指点避祸方法。

在江湖上,无论是平民还是“袍哥”组织之间起了纠纷,若愿意通过“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会约到茶馆,请有权威的或双方信得过的人出面,通过约定俗成的程序进行“谈判”,直至解决。输理的一方付清所有到场人的茶钱,按照谈好的办法实行。这就是所谓“吃讲茶”,往往很能解决问题。

过去成都人说,老茶馆是旧时的“民间法庭”,“江湖救急处”,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孙大军:《一种由饮而艺的生活—— 且论且饮且读的茶文化研究》

感谢孙大军老师的评介,受益良多!文中多有过誉之词,惭愧。

孙大军: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硕士副教授,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省厅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文研究网、中国文学网等转摘,曾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

人,作为大自然的一种生灵,总会林林总总的想法,也会有各式各样的行为。能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始终如一的去践行它,殊为不易。且饮且读先生就是我结识到的一位这样的人。他一边教书,一边品茗,徜徉在三尺讲台和一杯清茶的美好世界里,让思想在粉笔灰中闪耀着光辉,让智慧在茶氤氲中飞腾出力量,给人们带来几多欣喜。

茶饮是且饮且读先生选择的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很多人开始追求豪宅、华服、美食的奢侈生活,很多人争斗、倾辄于名利场上,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违背良心的事。急功近利、躁动不安、伪饰和虚夸之风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症候。处于这样的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些有道德良知的文人们是不屑于营营苟苟,随波逐流的。他们开始在落落寡欢中寻求他途。

茶作为大自然的精灵,质朴无华、自然天成。品茶一直被文人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一种淡泊的人文精神,既讲究泡饮技艺,更注重情趣,追求天然野趣。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内省修行”思想。吴觉农先生曾说:“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据朋友介绍,且饮且读君曾深入钻研过茶树的栽培种植、茶叶的加工制作到各类茶叶的品饮鉴别,尤其是茶文化的历史演变,茶与古代诗词歌赋、书画陶瓷,甚至宗教哲学等方面知识。从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到宋、明、清各代茶文化著作,以及现当代茶界专家的作品都做过系统深入地研读。并在各种茶文化专业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茶文化的学术论文和散文随笔近百篇。完成了散文集《诗畔说茶》和《紫砂文化漫谈》等两部茶文化著作。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他还走出书斋,走进茶区,遍访名茶产区,遍访茶文化专家,组建茶文化协会,积极投身于促进饮茶养生的社会实践中。

与且饮且读君的交往中,能感觉到他是个十足的文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古代文人雅士的沾溉,爱好茶饮似乎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文章里,茶已成为他净化心灵、文思泉涌、创作大块文章的动力。他谈茶论道,畅意人生,将情思、情性和情趣溶入了琴、棋、书、画之中,这种品茗论道的方式,是他所选择的一种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方式。

茶与中国的书法艺术

“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茶能触发文人创作激情,提高创作效果。但是,茶与书法的联系,更本质的是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两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将两者永远地联结了起来。

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在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象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它不求外表的俏丽,而注重内在的生命感,从朴实中表现出韵味。对书家来说,要以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

书法对人的品格要求也极为重要的,如柳公权就以“心正则笔正”来进谏皇上。宋代苏东坡最爱茶与书法,司马光便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从陈,君何同爱此二物?”东坡妙答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这里,苏东坡是将茶与书法两者上升到一种相同的哲理和道德高度来加以认识的。此外,如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些词句,都是对茶与书法关系的一种认识,也体现了茶与书法的共同美。

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苦笋贴》。

宋代,在中国茶业和书法史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叶专家同时也是书法名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四家”。

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流传至今的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诗》、郑燮的《竹枝词》、汪巢林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至于近代的佳品则更多了。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和法门寺发现的茶文化。

西安大雁塔在慈恩寺内,是玄奘法师译经的地方,传说玄奘为担忧经文梵箧遇到火难而散佚,乃请高宗皇帝采西域之制,建大雁塔,安置梵箧。

大雁塔的来源还有两个传说,都非常动人。

一是在一位菩萨舍身的纪念日,慈恩寺的法师聚集在一起诵经,这时,一群雁子呈人字飞过天空,有一位僧人起了一念:“我们生活艰苦,一直不能饱腹,菩萨也应该知道吧!尤其今天是他舍身的日子。”

他的念头才闪过,空中雁群里有一只雁子突然笔直坠落,当场触地而死,为了纪念这只舍身供僧的雁子,在它触地的地方盖了一座雁形的宝塔。

二是曾有猎人在慈恩寺外射雁,一只大雁被射中了,它的伴侣悲啼数声,飞上高空,然后急速地撞地而亡,为了纪念这对雁子的情深义重,慈恩寺的僧人遂盖大雁塔以为见证。

不管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每一个都令人十分动容。

法门寺则是收藏佛骨舍利的地方。唐朝皇帝经常迎佛骨舍利入宫供养,使得韩愈看不过去,写了《谏迎佛骨表》给宪宗皇帝。

我想去法门寺,不只是为了瞻礼佛骨,而是十年前因法门寺的宝塔崩塌,发现了“地宫”,这地下宫殿里保留了非常重要的茶文化,还是首次被发现。

可惜行程的安排太紧,使我没有时间到大雁塔和法门寺,幸好,在书店里找了许多书籍资料,对法门寺发现的茶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陆羽的《茶经》里虽然对茶作过非常完整的记述,但陆羽到底是一个平民,对于唐朝宫廷的饮茶方式是无法记载的。

此外,陆羽对茶具虽有细致的描写,可惜因年代久远,找不到当时的茶具,无法呈现出茶道在唐朝的原貌。

法门寺在一九八八年发现的茶具,制成于咸通九年到十二年,为僖宗皇帝御用的真品,保留得非常完整,这套唐朝宫廷用的茶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包括:

一、烘焙器:金银丝结条笼子、鎏金飞鸿球路纹笼子。

这两件都是烘烤团茶所用的,通体剔透,工艺精巧,可见早在唐代,金丝编织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准。

二、碾罗器: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因唐代用团茶,煮茶之前,要将团茶烘烤,用茶碾子碾碎,再用茶罗子筛茶。当时的人品茶,多是自碾自罗,是品茶者酝酿品茶情趣的重要过程。

陆羽在《茶经》中主张碾罗器要用竹木制成,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显然豪华得多,也可见帝王饮茶的享受比一般人讲究得多。

三、贮茶器、贮盆、椒器:鎏金银龟盒、鎏金人物画坛子、鎏金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

唐人吃茶,以茶粉末放入爆发中烹煮,加入椒、盐等佐料,调成糊状,一起吃下。

四、烹煮器:鎏金飞鸿纹银匙、鎏金飞鸿纹银则。

银则是投茶时的匕状量具,形如勺,茶匙是煮茶时用来击沸汤面,使茶末融于汤中。

五、饮茶器:鎏金伎乐纹银调达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茶碗。

可见以琉璃制成的茶具,早在唐代就已起用,色茶碗更可看出茶具在唐朝已经在造型、釉彩、纹色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了!

法门寺地宫得以保存如此完整的茶具是非常偶然的。原来,晚唐的皇帝经常到法门寺拜祭佛骨舍利,祈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这套文思院特别为僖宗打造的茶具,不知是僖宗拜祭时供养佛陀所用?或者是随行喝茶所用?它就存放在法门寺的地窖里,上面又盖了宝塔,才能经历千年还毫发无损,完美如新。

这套茶具使我们知道茶道在唐朝不只是成熟的文化现象,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还是精美的艺术形式,成为生活的完美实践。

宫廷,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层,也是社会意识的"源头。既是时尚与文明的典范,又是文化思想传播的中心。当皇帝讲究饮茶之道,御用茶具金碧辉煌、华美富丽到了极致,社会饮茶的风靡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我们将饮茶分为不同的层次:民间茶道是为了联结友情、品味人生;寺院茶道是为了超脱世俗、宁静致远;宫廷茶道是为了拣精择极、豪华享受。这样,我们才能对茶道有全面的了解。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篇5

据文字记载表明,茶树的历史文化在3000多年前就已存在,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对于中国茶树的历史文化下面就进行详细介绍。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以及茶文化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篇6

梧州历史文化长廊利用长达1.5公里的梧州市河东城区桂汇段防洪堤内壁制作,从鸳江桥底西桂江段防洪堤转角处至桂北闸口处。共有17幅大型浮雕、6个文化景观、3个水景、55幅雕刻诗词书法。表现的内容分为梧州龙文化、古文化、传说文化及近代文化,刻画了梧州的历史沧桑,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表现了梧州人的奋发精神,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同时,其长度和大面积的浮雕群在全国极为少见,嵌于防洪堤壁上的五龙阴雕更是绝无仅有。通过游览梧州历史文化长廊便可一日读懂梧州上下4000多年文明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篇7

满族茶饮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叶作为贸易产品之一已经引入北方。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已有饮茶习惯。据记载:当时的女真族男女相爱可自由相携而去,然后才回女家拜门,执妇婿之礼,谓之“纳彩”。

女婿登门之时,女方无论大小皆坐于炕上,任凭女婿来拜,谓之“男下女”。但女方要盛情招待,食品中茶是必备物,另有酒、乳酪与蜜饯等。而在婚嫁之日,饮酒之后,仅留上等客人饮茶。

清入关后,满族茶俗受汉文化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宫廷茶宴,精致、富贵,规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满族茶饮器具以瓷器为主,至于清皇室,更有用黄金和玉器制作的茶具使用,据《清稗类钞》载,“宫中茗眊,以羒金为托,白玉为眊”。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层次的不同,历史上满族人饮茶种类多样。乳房茶:由于满族祖先长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属于畜牧游猎民族。因此,传统满族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

后来随着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茶叶输入后开始出现奶茶,将茶叶泡好后加入奶一起饮用。花茶:清入关后,清宫廷专设御茶房,所收茶之种类很多,但在宫廷茶宴和民间,除传统习饮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饮品种之一。

各种土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满族农村人大多饮用自己制作的土茶。具体有如下几种: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来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疗效。糊米茶,女真时期,百姓在饭糊中加入开水饮用,可以养胃助消化。

酸茶,依兰、双城一带的满族用黄米面加豆面发酵后,煎沸饮用,味带酸甜,十分好喝。还有一种土茶,用野玫瑰叶(间或有少量的花)、黄芪、达子香(一种山杜鹃花)叶晒干泡饮,也十分清香;另外相传满族人还有饮用小青草之说,就是将蒲公英的根挖出来之后,晒干切片当茶来饮。也有人将中药黄芪的叶子采回来晒干后当茶饮。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篇8

传盖碗茶起源于唐代

成都人对茶具的使用,彰显出了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成都茶馆里的传统茶具是三件套——茶碗、茶盖和茶托子(因为形状似船,故又名茶船),俗称盖碗茶。

盖碗茶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唐代。唐人李匡乂《资暇录》卷下《茶托子》条载:“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抚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世。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

建中为唐德宗年号(公元780年—783年),崔宁是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翻阅着《资暇录》,一位兰心蕙质、冰雪聪明的青年女发明家的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遥想1200年前,成都最高行政长官的千金口啜香茗,纤纤玉指却被茶杯烫痛,于是打算想个办法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她拿出一个碟子,把茶杯放在上面,端着碟子喝茶,这样就烫不着手了。不过,茶杯还是容易倾倒,好在崔小姐久困闺中,闲极无聊,有的是时间。几经试验,她终于发现蜡可以固定茶杯。为了让外形更美观,崔小姐又让匠人制作漆环代替蜡环,来套住茶杯。大功告成,便拿到老爸面前献宝,经崔长官之口,小姐的发明一传十十传百,终于在世上流行。经过后人的改良,茶托子便以多种面貌出现在世上。

其实,普通的茶杯当然一样可以喝茶,但唐代崔小姐的发明,让喝茶这件事变得如此有趣,这跟成都人的本性是相符的。

今天成都人使用的盖碗茶,即是崔小姐发明的茶托子的改良形式,成都人还加上了一个茶盖。而在客来客往、人声鼎沸的茶馆里,瓷碟茶船因为较重又易碎,则常为轻便又结实的铜铝质茶船取代。盖碗茶不讲繁文缛节,无论是在人声嘈杂的茶铺,还是在装饰精致的雅室,捧一盏盖碗茶,用茶盖轻拨茶汤,总有馥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盖碗茶有诸多好处,成都文化名人车辐先生总结了三点:“一、碗口敞大成漏斗形,敞大便于掺入开水,底小便于凝聚茶叶;二、茶盖可以滤动浮泛的茶叶、盖上它可以保温;三是茶船子承受茶盖与茶碗,如载水行舟,也可平稳地托举,从茶桌上端起进嘴,茶船还在于避免烫手。”盖碗茶的茶盖还有一个用途,车辐并没有谈到,那就是:茶客如果要暂时离开一下,可以把茶盖子反扣在桌子上,这样幺师就不会当成残茶倒掉,其他人也不会来占这个位子了。

与成都的盖碗茶相映成趣的,是流行于闽浙潮汕一带的功夫茶。无论从茶具还是沏茶、饮茶的操作方式来看,功夫茶都更为讲究。

从材质论,功夫茶具可分为紫砂茶具、陶瓷茶具和铁壶茶具等。具体而言,盖碗、茶海(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一应俱全,杯盏次第罗列。泡不同类型的茶,使用的茶具也不尽相同。

功夫茶沏茶还有着一整套程序,所谓“焚香静气”“乌龙入宫”“重洗仙颜”“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尽杯谢茶”云云。

其实,无论是盖碗茶还是功夫茶,所反映的都是地域文化的差异。近些年,功夫茶也开始在成都流行;而不少来成都定居、经商或求学的外地人,也都迷上了功夫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豁达。

盖碗茶里细品回族茶文化

“油茶奶茶甘露茶,顶不上回族的盖碗茶。”“老回回开斋炸油香,糖泡的盖碗子端上。”回族有待客敬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喝盖碗茶是宁夏回族的一种遍及嗜好。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说:“回人以茶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史料《伊斯兰青年》中也有“缘回民以牛羊常食,非佐以茶茗不易消化”“穆民不喝酒,以茶代酒更甚”的记载。古时回族先民多居西北,从事游牧业,以牛羊肉为主食,“乳肉滞隔,用茶通利。”长期以来,回族从选茶、点茶、配茶、冲茶、递茶、品饮到请客,形成了一套共同的。

回族茶谚云:“早茶一盅,一天神威;午茶一盅,劳作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回族白叟每天朝晨礼完“榜布达”(晨礼)有喝早茶的习气。他们围在火护旁,烤上几片馍馍,总是要“刮”一碗子的。这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种陶瓷器皿,底小口大,由茶碗、茶盖、茶托组成,有的茶盖上绘有蓝色或赤色的小花朵,还有的绘有绿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样,既精巧漂亮,又便利经用。盖碗茶,碗上加盖,既可保温,蒸腾茶叶,加浓茶味,卸下茶盖,又可散热,使其温凉适合。盖碗泡出精气神,茶之品、茶之性、茶之韵,尽在这盖碗茶之中。

鲁迅先生在《喝茶》中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所以用盖碗。公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是的,盖碗之茶,佳茗清醇,香远溢清,茶池盏畔,幽若山林。品茶,用盖碗,盖为天、船为地、碗为人,真可谓是:六合人和,禅茶一味。

品种

盖碗茶,因配料不一样而有不一样的称号,依据不一样的时节选用不一样的茶叶。在配料上,通常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五香茶(冰糖、茶叶、桂圆、葡萄干、杏干),八宝茶(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白糖、茶叶)等。回族考究沏茶,以为用雪水、泉流沏茶最佳。

身体欠好的人可依据病况选用不一样的茶水,如清热泄火可用冰糖窝窝茶;胃塞的人可用红糖砖茶;欲推进消化可用白糖清茶平常保健的“八宝茶”,回族泡盖碗茶需用滚烫的开水冲下碗,然后放入茶叶和各种配料,冲入开水,加盖。泡茶时刻通常为二至三分钟。

喝法及考究

中国茶文化源源不绝,包含很深沉的文化底蕴。在中国茶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甜味为特征的喝茶习气,“盖碗茶”的喝法也承继了这一传统习气,并且喝法十分考究。盖碗茶有其特别的喝法。喝盖碗茶时,用托盘托起茶碗,用盖子“刮”几下碗里的茶叶,使之浓酽;然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去吹飘在上面的茶叶,不能连续吞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当喝完一盅还想喝时,碗底要留一点水,不能喝干。

喝盖碗茶也是有考究的。当着客人的面泡茶。给客人上茶,要在吃饭前。斟茶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掀开,放入茶料,然后,倒入开水,盖好茶盖。一方面,表明给客人新泡的茶,不是他人喝剩的茶,另一方面,端着茶双手捧送,表明对客人的敬重。并且,茶盖的放置也是有含义的。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明茶杯已空,主家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暂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椅之上,表明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若是现已喝够了,就把茶盅的水悉数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从碗中捞出一颗大红枣放到嘴时,表明已喝够了,主人也就再不推让斟茶了。

制造方法

八宝茶的做法其实很简单,本钱低价,操作也不杂乱。

一、用料

绿茶3g,枸杞8g,葡萄干5g,干菊花3朵,红枣4枚,甘草1g,冰糖40g,干桂圆肉5g,沸水 250ml。

二、详细制造

将准备好的资料放入小碗,用50ml沸水冲去外表浮土。

把冰糖和绿茶放入杯底,再放入枸杞、葡萄干、干菊花、红枣、甘草和干桂圆肉。

将余下的沸水(200ml)冲入杯中,再盖上盖子,闷约8分钟即可。

冰糖沉于杯底不易完全溶化,将八宝茶冲泡好后可用小勺或搅拌棒悄悄搅动,令冰糖的甜味均匀地融合在八宝茶中。

宁夏盖碗茶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在云南做平章政事的赛典赤·赡思丁带领穆斯林在九华山盖清真寺时,因天气炎热,中暑晕厥曩昔,昏迷不醒。在场的大家都十分着急,在紧要关头,一名叫尤努斯的白叟,急速跑回家去用瓷碗放上茶叶、葡萄干、菊花等,用开水泡一碗药茶,匆忙端到工地。见赡思丁依然晕厥未醒,他怕工地上的尘土落到瓷碗里,把茶水弄脏了,所以,他找了个瓷器盖子盖好。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赡思丁醒来,尤努斯赶忙端起药茶递曩昔。赡思丁喝了一口,感到清甜爽口,登时,感到暑气全消,并握着尤努斯白叟的手说道:“美哉,盖碗茶!”

云南一带从此就盛传饮盖碗茶的风俗。后来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到陕西当官,把饮盖碗茶的风俗传到陕西,从此,宁夏、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也盛行饮盖碗茶。

四川会说话的盖碗茶

旧时的乡镇茶馆

谁都知道成都的一大特色就是茶铺多。正如地方谚语说的“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

早年成都,在家中待客,或在茶铺喝茶,最具代表性的茶具就是“盖碗茶”。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茶托”又称“茶船”,起始为木托,后来以原瓷套、漆制、铜制、锡制等多样。盖碗茶具通常绘有山水花鸟、名人诗词书法、福禄寿禧等图案,很是讲究。

年经月久,形成了一种地方茶文化——喝出了会说话的盖碗茶。

在茶铺中,茶客若是需要掺水,不必大声吆喝,只需把茶盖揭开摆在一边,堂倌就会来续水;茶客要离开一会儿就回,将茶盖靠着茶船斜放,堂倌一定不会收去;茶客喝好离去了,茶盖朝天沉入茶碗,堂倌自然会来收碗抹桌子;茶客今天对茶馆极为不满意,茶盖、茶碗、茶船拆散一字摆开,堂倌看见后,必来道歉,甚至连老板都会立马过来询问原因赔不是的。

在行业中,帮会派系为了解决争端、平息矛盾或商议机密事宜,往往相约到茶铺“摆茶阵”。何谓茶阵:一方将茶碗摆出一个形状,对方又将其拆散摆出另一种形状,就是以这种无声的对答和交流,表达各自的意思,一直到问题解决,旁边的人听不到一句话。这种茶阵的语言方式很深奥,只有早年“道”上的人才懂得,且运用自如。这种暗语般的摆茶阵早已失传,大多茶客只知其表象,而不知其究理。

在社会上,有生活无着或走投无路的人,到茶馆里去求救,往往会得到资助。这些求助事件的解决过程,也有特定的“茶馆语言”和“特定手法”。据说去茶馆求救的人,若是因为“犯了事”,求救就带有一定的隐秘性:求救者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进茶馆喝茶,堂倌掺第二道水时,按规矩掺水后要给茶客盖上茶盖,却发现茶盖不见了,求救者揭起桌上的帽子,露出茶盖来,堂倌一看,心中有数,告知掌柜后,大多会邀客人后堂说话。老板出面,问清事由原委,一般会助以盘缠,指点避祸方法。

在江湖上,无论是平民还是“袍哥”组织之间起了纠纷,若愿意通过“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会约到茶馆,请有权威的或双方信得过的人出面,通过约定俗成的程序进行“谈判”,直至解决。输理的一方付清所有到场人的茶钱,按照谈好的办法实行。这就是所谓“吃讲茶”,往往很能解决问题。

过去成都人说,老茶馆是旧时的“民间法庭”,“江湖救急处”,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孙大军:《一种由饮而艺的生活—— 且论且饮且读的茶文化研究》

感谢孙大军老师的评介,受益良多!文中多有过誉之词,惭愧。

孙大军: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硕士副教授,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省厅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文研究网、中国文学网等转摘,曾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

人,作为大自然的一种生灵,总会林林总总的想法,也会有各式各样的行为。能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始终如一的去践行它,殊为不易。且饮且读先生就是我结识到的一位这样的人。他一边教书,一边品茗,徜徉在三尺讲台和一杯清茶的美好世界里,让思想在粉笔灰中闪耀着光辉,让智慧在茶氤氲中飞腾出力量,给人们带来几多欣喜。

茶饮是且饮且读先生选择的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很多人开始追求豪宅、华服、美食的奢侈生活,很多人争斗、倾辄于名利场上,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违背良心的事。急功近利、躁动不安、伪饰和虚夸之风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症候。处于这样的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些有道德良知的文人们是不屑于营营苟苟,随波逐流的。他们开始在落落寡欢中寻求他途。

茶作为大自然的精灵,质朴无华、自然天成。品茶一直被文人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一种淡泊的人文精神,既讲究泡饮技艺,更注重情趣,追求天然野趣。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内省修行”思想。吴觉农先生曾说:“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朋友介绍,且饮且读君曾深入钻研过茶树的栽培种植、茶叶的加工制作到各类茶叶的品饮鉴别,尤其是茶文化的历史演变,茶与古代诗词歌赋、书画陶瓷,甚至宗教哲学等方面知识。从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到宋、明、清各代茶文化著作,以及现当代茶界专家的作品都做过系统深入地研读。并在各种茶文化专业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茶文化的学术论文和散文随笔近百篇。完成了散文集《诗畔说茶》和《紫砂文化漫谈》等两部茶文化著作。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他还走出书斋,走进茶区,遍访名茶产区,遍访茶文化专家,组建茶文化协会,积极投身于促进饮茶养生的社会实践中。

与且饮且读君的交往中,能感觉到他是个十足的文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古代文人雅士的沾溉,爱好茶饮似乎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文章里,茶已成为他净化心灵、文思泉涌、创作大块文章的动力。他谈茶论道,畅意人生,将情思、情性和情趣溶入了琴、棋、书、画之中,这种品茗论道的方式,是他所选择的一种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方式。

茶与中国的书法艺术

“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茶能触发文人创作激情,提高创作效果。但是,茶与书法的联系,更本质的是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两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将两者永远地联结了起来。

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在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象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它不求外表的俏丽,而注重内在的生命感,从朴实中表现出韵味。对书家来说,要以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

书法对人的品格要求也极为重要的,如柳公权就以“心正则笔正”来进谏皇上。宋代苏东坡最爱茶与书法,司马光便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从陈,君何同爱此二物?”东坡妙答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这里,苏东坡是将茶与书法两者上升到一种相同的哲理和道德高度来加以认识的。此外,如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些词句,都是对茶与书法关系的一种认识,也体现了茶与书法的共同美。

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苦笋贴》。

宋代,在中国茶业和书法史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叶专家同时也是书法名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四家”。

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流传至今的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诗》、郑燮的《竹枝词》、汪巢林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至于近代的佳品则更多了。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和法门寺发现的茶文化。

西安大雁塔在慈恩寺内,是玄奘法师译经的地方,传说玄奘为担忧经文梵箧遇到火难而散佚,乃请高宗皇帝采西域之制,建大雁塔,安置梵箧。

大雁塔的来源还有两个传说,都非常动人。

一是在一位菩萨舍身的纪念日,慈恩寺的法师聚集在一起诵经,这时,一群雁子呈人字飞过天空,有一位僧人起了一念:“我们生活艰苦,一直不能饱腹,菩萨也应该知道吧!尤其今天是他舍身的日子。”

他的念头才闪过,空中雁群里有一只雁子突然笔直坠落,当场触地而死,为了纪念这只舍身供僧的雁子,在它触地的地方盖了一座雁形的宝塔。

二是曾有猎人在慈恩寺外射雁,一只大雁被射中了,它的伴侣悲啼数声,飞上高空,然后急速地撞地而亡,为了纪念这对雁子的情深义重,慈恩寺的僧人遂盖大雁塔以为见证。

不管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每一个都令人十分动容。

法门寺则是收藏佛骨舍利的地方。唐朝皇帝经常迎佛骨舍利入宫供养,使得韩愈看不过去,写了《谏迎佛骨表》给宪宗皇帝。

我想去法门寺,不只是为了瞻礼佛骨,而是十年前因法门寺的宝塔崩塌,发现了“地宫”,这地下宫殿里保留了非常重要的茶文化,还是首次被发现。

可惜行程的安排太紧,使我没有时间到大雁塔和法门寺,幸好,在书店里找了许多书籍资料,对法门寺发现的茶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陆羽的《茶经》里虽然对茶作过非常完整的记述,但陆羽到底是一个平民,对于唐朝宫廷的饮茶方式是无法记载的。

此外,陆羽对茶具虽有细致的描写,可惜因年代久远,找不到当时的茶具,无法呈现出茶道在唐朝的原貌。

法门寺在一九八八年发现的茶具,制成于咸通九年到十二年,为僖宗皇帝御用的真品,保留得非常完整,这套唐朝宫廷用的茶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包括:

一、烘焙器:金银丝结条笼子、鎏金飞鸿球路纹笼子。

这两件都是烘烤团茶所用的,通体剔透,工艺精巧,可见早在唐代,金丝编织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准。

二、碾罗器: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因唐代用团茶,煮茶之前,要将团茶烘烤,用茶碾子碾碎,再用茶罗子筛茶。当时的人品茶,多是自碾自罗,是品茶者酝酿品茶情趣的重要过程。

陆羽在《茶经》中主张碾罗器要用竹木制成,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显然豪华得多,也可见帝王饮茶的享受比一般人讲究得多。

三、贮茶器、贮盆、椒器:鎏金银龟盒、鎏金人物画坛子、鎏金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

唐人吃茶,以茶粉末放入爆发中烹煮,加入椒、盐等佐料,调成糊状,一起吃下。

四、烹煮器:鎏金飞鸿纹银匙、鎏金飞鸿纹银则。

银则是投茶时的匕状量具,形如勺,茶匙是煮茶时用来击沸汤面,使茶末融于汤中。

五、饮茶器:鎏金伎乐纹银调达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茶碗。

可见以琉璃制成的茶具,早在唐代就已起用,色茶碗更可看出茶具在唐朝已经在造型、釉彩、纹色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了!

法门寺地宫得以保存如此完整的茶具是非常偶然的。原来,晚唐的皇帝经常到法门寺拜祭佛骨舍利,祈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这套文思院特别为僖宗打造的茶具,不知是僖宗拜祭时供养佛陀所用?或者是随行喝茶所用?它就存放在法门寺的地窖里,上面又盖了宝塔,才能经历千年还毫发无损,完美如新。

这套茶具使我们知道茶道在唐朝不只是成熟的文化现象,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还是精美的艺术形式,成为生活的完美实践。

宫廷,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层,也是社会意识的"源头。既是时尚与文明的典范,又是文化思想传播的中心。当皇帝讲究饮茶之道,御用茶具金碧辉煌、华美富丽到了极致,社会饮茶的风靡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我们将饮茶分为不同的层次:民间茶道是为了联结友情、品味人生;寺院茶道是为了超脱世俗、宁静致远;宫廷茶道是为了拣精择极、豪华享受。这样,我们才能对茶道有全面的了解。

推荐访问: 中国古代 历史文化 介绍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视频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资料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化简介 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有哪些 中国古代史的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史百科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 中国古代文化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