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资料 >

2023年度幼儿园:从指间到心灵(范例推荐)

时间:2022-11-02 09:05:03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幼儿园:从指间到心灵(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幼儿园:从指间到心灵(范例推荐)

从指间到心灵 —— 幼儿园泥塑活动初探 【摘要】泥塑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以较强的动手操作性、多样的造型性以及源自生活的趣味性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样的泥塑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领略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风采,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以及学习一些基本的美工技能,还可以发展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帮助幼儿习得一些珍贵的学习品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幼儿园 泥塑活动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继颁布、推行,家长和教师已逐渐摆脱美术活动作品的示范性与幼儿作品终端的展示性,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学习品质的培养。而泥塑这一传统造型艺术以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富有创意的艺术体验手法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样的泥塑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领略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风采,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以及学习一些基本的美工技能,还可以发展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帮助幼儿习得一些珍贵的学习品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溯 (一) 开展泥塑活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

  我国的泥塑造型艺术传统由来已久,古有女娲造人,秦陵兵马俑、说唱人偶,今有凤翔彩绘泥塑、高密“扑灰年画”,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就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陶皿瓷器、近几年声名大振的宜兴紫砂壶追根溯源也来自于泥塑艺术。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开展泥塑活动可以使幼儿从小了解、接触民间传统艺术,感受泥塑粗朴、淳厚、天然的美感,体验泥塑造型的生动形象、憨态可掬,领略民间美术的悠远韵味,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 开展泥塑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1.泥塑的制作过程注重幼儿自身的体验性,充满趣味性。泥塑活动赋予每个孩子自行体验,自由创作的机会,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过程,而教师承担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施教者”角色,更多的是引导孩子感受、体验的“合作者”。幼儿在活动中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泥塑塑形手法,如搓、揉、压、捏、拉等手部小肌肉动作,还可以积累一些关于泥的基本物理属性。因此泥塑活动“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符合《指南》提出的儿童教育原则。

   2.泥塑的造型形式多样纷呈,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在掌握了基本的塑形技巧后,幼儿可以自行尝试造型游戏,体会泥塑活动的乐趣,增长关于泥塑造型的知识。比如大班幼儿在一个或多个主题下,能够结合已有的相关经验,进行自由畅想、巧妙构思、合作完成,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泥塑造型。

  3.泥塑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情趣,是幼儿的一种精神宣泄。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袁恩培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对大自然、泥沙、水有亲近感,幼儿玩泥和制陶可以充分表达幼儿本身特有的思维、认识和自我表现,是人类原始的个性情感的宣泄和流露”。孩子们日常接触的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人、物都是泥塑作品创作的灵感来源,幼儿通过想象、创造等再加工过程完成的泥塑作品往往贴近其现实生活,融合了其内心想法,满足了其情感需求,而幼儿在此创作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满足如成就感、自豪感的满足则是成人难以估量的。

  二、塑 (一)概念界定 1.泥塑: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2.泥塑活动:是以泥作为主要原材料,依靠一定技能如压、揉、捏、卷、搓等进行的,以塑造造型为主的活动。

  (二)如何有效开展泥塑活动 1.首先,教师必须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适合开展泥塑活动的环境。《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指南》则认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老师在活动室内布置了关于泥塑的展览区,将平日收集的、幼儿带来的泥塑作品供给幼儿观察欣赏;还在墙上展示了兵马俑、说唱陶俑等图片,力图营造一个充满泥塑氛围的教育物质环境。同时,在精神环境方面,教师以开放、理解、接纳的态度引导幼儿进行创作,不以 “像不像”评价作品的好坏,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解放孩子的嘴巴,重视每个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对幼儿的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自信心,进而爱上参加泥塑活动。

  2.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幼儿特有的思维方法决定他们常常是在接触材料后才会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大概的想法与创意,因此在活动初始阶段,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与操作材料的“亲密接触”,对自己的操作材料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后再逐步开展活动。平常在美工区的橡皮泥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孩子都依赖于使用一系列的操作工具来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丧失了练习搓、揉等手部小肌肉锻炼。因此,在泥塑活动开始阶段,笔者没有提供过多的操作工具,而是提供了小木棍、豆子等辅助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用以完善自己的作品。随着泥塑活动的深入开展,逐渐开始需要用到一些专门性的泥塑工具。这时候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先让幼儿自己说说看,新出现的工具有什么特点,它的用途是怎样的,然后再用明 确、简洁的语言讲解使用方法,让幼儿结合自己的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使用方法,如在“各种各样的树叶”活动中,笔者为每个幼儿提供了一把泥刀,先让孩子们自由尝试,然后共同探索出用刀划出叶子轮廓,再用刀尾在树叶上划出叶脉的方法。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熟悉了泥刀的用法,并举一反三创作了一大批作品。

  3.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并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程度不同,因而具备的泥塑技能以及造型能力也不同,而其相应的学习方式也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差别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查阅了已有研究资料后,笔者发现基本上对于小班的教学目标集中在基本的塑形手法的练习上;中班则鼓励幼儿间的相互学习,鼓励幼儿尝试进行色调调配搭配并初步的建构空间立体形象;到了大班则侧重于引导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某个主题进行整体创造。

  在教学方法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儿歌编配法。主要用于小班儿童学习基本的塑形手法。如在《做面条》,学习“搓”的动作时,笔者将动作要领编成儿歌:“手心手心好朋友,一起用力搓搓搓,搓成一股细面条,你一口来我一口,大家夸我真能干!”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便于幼儿记忆,还极大地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2)情境创设法。主要以故事的情境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主要用于中大班的主题泥塑活动。比如在《美人鱼》活动中中可以故事《美人鱼》导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美人鱼优美的姿态和她的生存环,在幼儿的脑海中展开一幅海底世界的蓝图,再鼓励幼儿进行创作就事半功倍了。

  (3)实物或图片展示。此种方法适合小中大各个年龄段。比如小班泥塑活动《甜甜圈》中就可以先展示甜甜圈的实物或者照片,唤起幼儿脑海中的相关经验。而大班活动《森林王国》中则可以利用图片资料帮助幼儿建立感性经验再进行创作。

  4.弱化教师的指导行为。在泥塑活动中,教师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是孩子们的合作者。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提供的是点到即止的示范,而非传统美术活动中面面俱到的“掌控者”。教师要赋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性,协助幼儿完成对自身原有经验的重组。在活动结束后适时帮助幼儿总结、提升。

  5.提供幼儿充分的作品展览场所。泥塑作品的展览不仅可以使幼儿欣赏到同伴的作品,习得同伴的相关经验,更有利于培养其自信心。

  二、 愫 幼儿园开展泥塑活动,除了帮助孩子习得基本的塑性技巧和造型能力外,还对有利于一些社会情感以及学习品质的发展。

  (一) 萌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民间艺术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瑰宝,它以独特的魅力以及悠长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成千上万人的喜爱。泥塑正是民间艺术的代表。幼儿通过参加泥塑活动,体验其中蕴藏的乐趣,进而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

  (二) 有利于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泥塑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帮助幼儿习得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 有利于一些学习品质的发展。

  1.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策略。在引导幼儿欣赏自己、他人作品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以“整体观察—局部观察—细节观察”的顺序进行,或者也可以按照“从上而下”“由内及外”的观察方法,进而培养幼儿观察的条理性。

  2.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在泥塑活动中,通过具体形象的塑造,幼儿可以进行作品的自由组合,可“随形、随地、随时”地自由发挥,从而使其自主性得以保持,有利于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泥塑活动是一个复杂但有序的教学过程,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教育性收到了越来越多孩子、老师的欢迎。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始终以幼儿为中心,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泥塑活动,提升泥塑教育的效果,使孩子热爱参与活动,满足孩子创造性、想象力发展的需要,帮助其弘扬个性,成为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凤琴.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泥塑活动[J].魅力中国,2009(06):105. [2]马寒萍.释放心灵,重塑自我——谈幼儿园泥塑教学活动[J].江苏教育研究(幼儿教育),2009(12):35-37. [3]姚国辉,余娟娟.幼儿泥塑技能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J].幼儿教育(艺术教育课程研究与实践专栏),2012(10):48-49. [4]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

推荐访问: 标签 幼儿园 心灵 幼儿园:从指间到心灵 走进幼儿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