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活动方案 >

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分析

时间:2022-03-20 09:50:15  浏览次数:

【摘要】德育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能忽视,而且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开始,从细微之处着眼,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光明未来,也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应当加强对德育的重视,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将德育观念渗入到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品德修养。

【关键词】小学德育;有效性;问题;建议

中国是礼仪之邦,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古人讲究德行,更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名言。古人君子之行深受后人传扬歌颂,这也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注重德行,也十分注重德行的教育与培养。德育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是一个孩子系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德行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必须重视德育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品行和素质,摒弃唯分数论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品德与素质,也为祖国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一、德育内涵以及在小学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德育的基本内涵

德育主要包括思想内涵、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教育三个方面。思想内涵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觉悟教育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道德修养教育主要指帮助学生提升道德素质和内在修养,做一个厚德载物的君子。无论是思想、政治还是道德品质,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它們相辅相成,渗透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之中,共同塑造学生的内在品格,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因此,德育教育也是教育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要格外重视。

(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特殊意义

小学阶段是系统教育的开端,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基础。此时的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也是“三观”开始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和内在品质是后期教育较难改变的。所以在小学教育中要格外重视品德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有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代表着中国形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朝阳。他们的思想道德规范不仅体现了现如今的精神文明,而且也体现了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精神面貌和民族道德精神。故小学重视德育教育能够为中国培养更多有德有才的栋梁。

二、目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材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书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读书是孩子接触世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小学德育课本多年未进行翻新整改,课本上的内容根本达不到孩子对知识探求的要求,教材内容陈旧,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比如说起奉献、助人为乐,还只是举雷锋和张思德的例子,并没有将新时代奉献的楷模搬到课本上去,不能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得学生对课本不感兴趣,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并且相关书籍缺乏,除了课本以外并没有其他读物作为学生提高修养的资料与依据。

(二)德育教师队伍匮乏,教学质量不高

专门的德育教师非常少,大多数学校都是班主任兼任德育教师,这些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很难在品德教育工作中正确引导学生。并且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德育教育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举着一些陈旧空洞的事例,灌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学生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德育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改变与触动,有的只是烦躁与乏味,长此以往,逐渐失去了对德育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三)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并不重视德育的发展,只是一味地强调分数。期末的德育测评也大都是形式主义,不能起到测评督促的作用。整个社会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德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并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修养。学生的一些小问题也会被教师或者家长轻描淡写地略过,只有这些小错酿成大祸时才追悔莫及,可为时已晚。这样的社会风气也给学生一种错觉: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因此出现了很多很有才华但是道德素质低下的“人才”。诸葛亮选人讲究德才兼备,这才是我们应该尊崇的人才。

三、针对目前状况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题材要与时俱进

德育教材编纂机构和作者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德育课本,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它们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现状。在德育课本中要树立一些鲜活真实的榜样,阐述一些深刻的思想,提出一些现实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小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此才能够让他们感到德育学习的快乐与兴趣。在课本的编纂过程中要听取学生、家长、教师和专家各方的意见,这样才能编出高质量的德育课本。

(二)建设优秀的德育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加德育教师这一项目,相关学校开设专门专业,加强对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德育教师的选拔与培训中要提高要求,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内在修养,选出品德高尚、经验丰富、方法得当的德育教师。德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要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尤其是德育这种需要自己领悟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德育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一些爱国图片展,重走长征路,忆苦思甜等,具体的思想与品德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己去领悟感受

(三)提升全社会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如举办一些德育活动,悬挂一些道德名言,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将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该摒弃唯分数论的思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学生的德育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家长也要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近朱者赤”。

四、结束语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教育是百年大计,而德育教育更是重要环节。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和品德初步形成阶段,我们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虽然现阶段德育教育发展不尽如人意,但笔者相信在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多方努力下一定能够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为国家培养越来越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姚小平.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88.

[2]程红兵.弃“核心竞争力”取“核心发展力”[N].中国教育报,2016-12-09.

[3]孙绵涛,洪哲.学校效能初探[J].教育与经济,1994(03):1-5.

推荐访问: 德育 有效性 小学 活动 分析
[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