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2024年政府领导干部工作报告汇编3篇

时间:2023-12-10 13:32:01  浏览次数:

2023年政府领导干部工作报告汇编3篇

城管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例文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好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我聚焦民主生活会主题,对照党章党规党纪,结合工作实际查摆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深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政府领导干部工作报告汇编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2023年政府领导干部工作报告汇编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吉巷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积极统筹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秉承“顺应时代谋发展,拼搏进取勇争先”的工作理念,围绕拓空间、强布局,稳增长、强产业,善作为、强担当,惠民生、强保障,提效能、强服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基本完成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目标任务。预计2023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3.4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1.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32.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86元。通过主动对接省市部门,积极争取资金869万元,排名居全县前列。一年来,我们坚持拓空间、强布局,奠定全域融合发展格局。

  一是聚力布局交通综合体系。高效便捷的交通是重塑地方区位优势,撬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着重加强对外交通高速化、对内交通快速化建设。基本完成宁古高速安征迁扫尾工作,具备随时开工建设条件。主动配合做好高速连接线2改4及G235过境线(前垅至甲坡段)优化设计,开展5次现场踏勘,修改3次线形图纸。大力推进 “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建公路21.6公里,吉七线全线贯通,石床村村道竣工验收,水竹洋至屏南天平山道路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完成5.8公里环湖森林步道路胚开挖,建成后可沿湖岸线通往城东极乐和大桥吾坂。

  二是聚力布局产业发展方向。永安片区的开发一直是我们吉巷人民期盼的大事,今年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宏伟擘画,启动古田·世界菌菇中心项目,将对吉巷未来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园区总规划面积8100亩,涉及我乡高坑、永安、渭洋等村,近期拟开发面积1628亩。规划建设全国菌菇交易、仓储冷链物流、总部经济、会展、博物馆、培训、种业、数据研发检测和文旅等9个中心。目前一期527亩土地安征迁准备启动,已完成地块摸底调查,正在进行分户测量。

  三是聚力布局项目谋划生成。2023年谋划储备重点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5.62亿元。启动实施高坑永安等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高速安置地、永安110kv变电站、供水一体化等15个县乡重点项目,总投资2.7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8%。共开展项目安征迁1165亩,涉及吉巷、昆边等10个村,现已完成安征迁1148亩,完成率98.5%。成功策划坂中旅游品质提升专项债项目,到位资金3500万元,实现了吉巷专项债零的突破。顺利协调省重点办召开专题会议,破解水竹洋至屏南天坪山段公路建设用林用地受限问题。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增长、强产业,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农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今年,我乡入选“十四五”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备选名单,新增永安村为省级、渭洋村为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在全县率先开展食用菌“数字大脑”供应链数据采集工作试点。在数字赋能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加大传统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提升本草银耳、前洋坂大球盖菇等高价值菌种市场份额,康亿达、雪耳堂等多家精深加工企业落户吉巷。开展前垅猴头菇光伏基地、电热泵烘干灶聚集区、坂中银耳光伏基地等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预计全年食用菌产量约16万吨,产值7.8亿元。争取韦端水蜜桃“一村一品”扶持资金100万元,建设1.3公里机耕路、40亩滴灌示范果园、200平方米保鲜冷库。持续推进芙蓉李、水蜜桃等大宗水果提高线上销售比重;优化推广牛奶草莓、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水果现场采摘模式,预计全年水果产量在3.4万吨,比去年增长1.65%。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750亩,开荒复耕1200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59万亩。开展“我在吉巷有亩田”认领活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等部门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网络平台、社会大众等粮食订单累计金额46万元。探索奎楼花生伴手礼小罐装新模式,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大大提高附加值。

  二是经济发展韧性明显增强。我们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六稳”“六保”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走千企访万户”活动、宣传兑现减税降费、成立吉巷商会抱团发展等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预计全年规上工业产值1.8亿元,较去年增长6%;企业零售额4100万元,较去年增长34.6%。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改,完成玖安破壁银耳生产线、姚淑先本草银耳扩产项目技改。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引进厦门圣耳、福建斑竹竹制品、胤达茶叶、雪耳堂生物科技、桂木农业等项目6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6亿元。新注册市场主体21家,合作社10家。金融存贷款总额12.7亿元,同比增长14.3%。

  三是文旅产业质量成色更足。发挥红色、绿色优势,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以打造坂中·中国银耳第一村为目标,引入上海同济大学团队,开展陪伴式规划服务,完成270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完成300万白改黑道路扩宽工程2.5公里,同步实施350万杆线下地项目,使官洋坂中两翼齐飞,串联起全区的景观功能空间,明显提升景区品质品位。持续发挥古田县“四下基层”主题馆名片效应,打造“四下基层”实践基地,今年以来接待省党校现场教学厅级班1次,处级班16次,累计接待省市县等各类教学、培训活动近5000人次。高山村落夏日清凉游日益兴旺,水竹洋村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以天然古树群、古民居和千亩高山梯田保护开发为抓手,发展康养农旅,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村。利用“最美吉巷”抖音平台,拍摄小视频122条,有力的宣传了吉巷好变化、好风光、好产品。

  一年来,我们坚持善作为、强担当,实现乡村治理有序有效。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加强生态保护,突出抓好“两违”“两乱”治理,新增无人机巡查等科技监管手段,坚持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共拆除各类违法图斑8万余平方米,获评市“两违”综合治理表现突出单位。推行林长制,查处4件森林督查案件,完成400亩生态林储备库界定任务,两项工作排名均居全县前列;全力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性采伐工作,完成林地清理1230亩;巩固提升绿化美化成果,植树造林1400亩,流转国家储备林5500亩。全面落实河长制,果断清退8座200kw以下小水电站,16座小水电站严格执行生态下泄流量;开展对前垅溪、渭洋溪流域周边食用菌烘干厂环境综合整治;打击捣毁牛蛙养殖场2处,小流域水质保持稳定。高质量编制完成兰溪、芹溪、前洋坂等10个村村庄规划。

  坚持整治人居环境。开展房屋立面改造588栋,拆除临构和破旧菇棚近3万平方米,实施400万高坑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有效提升主干道整体风貌。北墩村结合吉七线改造,争取一事一议、库区、供电公司资金合计100万元,拆除大量临街构筑物,既扩宽道路也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统筹整合各级资金200多万元,安排薛后、先锋、塔洋、前山等20个村进行空闲地微公园改造和农村环境绿化美化,实现村村有项目、有资金、有变化。完善垃圾清运外包内容,提升改造村级转运站4个,实现全域垃圾日产日清。开展农村亮化工程,投资170万元在前垅、石床、吉巷等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50盏,为群众夜间出行提供安全保障。经过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我乡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水竹洋村获全县第一季度最干净村称号。

  坚持维护安全稳定。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组建“夜莺巡逻队”,进行常态化治安巡逻,确保二十大期间社会安定稳定。严厉打击辖区内黄、赌、毒和电信网络诈骗,全年共受理刑事案件21起,行政案件67起,调解各类民事纠纷170起。完善信访制度和调解联动机制,有效化解梧山等一批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今年上半年“三率”满意度居全县前列。永安村互助孝老食堂与县司法局共建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基地,大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抓好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做好消防、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工作。针对历史以来最大汛期雨情,及时开展受灾群众慰问,抢通修复受损道路35处。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全国示范站考评验收,被评为省百家 “五有”先进单位。

  一年来,我们坚持惠民生、强保障,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多渠道开源稳增收。实施先锋、奎楼等12村旧村复垦、土地开发等项目共计58亩。加强砂石资源保护利用,长潭头水库清淤项目获县政府批准实施,已挂网招标。村财增收方面,兰溪村与联通公司试点成立通信合作社,每年村财可增收1.2万元。高坑村结合项目在村委楼设置光伏屋顶,用于公共设施照明,制度化减轻日常开支问题。韦端、兰溪、先锋通过联建水果市场,增收村财2万元。前垅村争取县委组织部村级发展资金100万元用于电热泵烘干灶建设,预计每年可增收村财30万元。在全国普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稳妥的实现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的政治责任。

  坚持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发放165万元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其中临时救助268人次,城乡低保、特困对象597名、残疾人226名。在全乡铺开建设孝老食堂21个,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26个,解决500多留守老人用餐问题。薛后村孝老食堂发动老人公益种菜、种稻、养猪等自给自足运营模式,作为典型经验登上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教育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永安中学取得2023年度中考全县农村中学最优成绩;吉巷中心小学劳动基地作为我县唯一的典型代表,入选省级第三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组建紧密型乡域医疗体系,22个村配备村级卫生所,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全面提速。积极对接省政协办公厅在韦端村开展“防癌义诊筛查活动”,为群众提供车载CT免费胸肺筛查。

  坚持常抓不懈防控疫情。突出人民至上,科学精准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势加大重点人群健康筛查和重要场所核酸检测频次,较好处置6起疫情防控紧急事项。平战结合投入17万元用于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完成4轮全员核酸检测和1轮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有序推进疫苗接种,60周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工作完成率位居全县前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

  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保密、档案、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提效能、强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三提三效”和“作风建设年”专项行动,村级“四下基层”联系点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新增的医保报销、宅基地审批等事项,全年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3600多件,群众满意率高。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主动公开信息31条。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围绕纠治“四风”、疫情防控、农村三资管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78次,推动问题整改72个。坚持以依法行政为准则,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9件人大代表建议全部办结。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

  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全乡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是方方面面通力合作,鼎力相助,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各行各业辛勤劳动的吉巷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村主干,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县直机关派驻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吉巷发展的领导、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现代农业升级还不够快,市场主体培育不充分,新经济、新业态占比不高;乡村治理还不够精细高效,部分干部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魄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仍存在短板,人居环境整治任重道远;乡村两级财力还比较紧张,一些想办的事情还不能及时解决。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全力以赴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加快实施吉巷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吉巷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力推进“五个古田”建设,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环翠屏湖旅游示范带和世界菌菇中心建设机遇,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全力以赴把明年的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2023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农业生产总值增长5.2%;非农固投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重点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重点项目新进展。一是推动世界菌菇中心建设。配合县里做好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地段详细设计国际竞赛工作,统筹一体考虑翠屏湖旅游和周边村落风貌控制,合理布局产业及配套科教文卫等用地,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布局,谋划推动国道永安至天宫岭提升改造前期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积极营造人人想发展的氛围,引导群众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急功近利,平稳有序推进安征迁。围绕中心定位,完善招商项目库建设,提前洽谈储备一批有意向投资的企业。二是保障宁古高速无障碍施工。继续做好安征迁扫尾工作,科学合理选址弃土场和施工便道,将施工便道与生产道路特别是昆边至三坂洋段相结合,将弃土场与未来产业项目用地相结合,最大利用高速建设带来的红利。加快启动安置地挂网招标工作,尽早向征迁户交地,确保建成农村高品质生活示范小区。争取过境线前垅至甲坡段与高速公路同步开工建设。三是实施好专项债项目。紧紧围绕银耳第一村、“四下基层”实践基地,启动坂中至智慧银耳馆道路扩宽改建工程,修复乡思岛、后山步道等基础设施,重点打造民宿、银耳酒肆、乡思剧场、黄金沙滩等一批重要节点,使坂中有一个质的新的大变化。广泛开展吃、住、游、购等招商,努力提升景区市场化运作和管理水平、加强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能待上一天、住上一夜的休闲好去处。

  (二)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新提升。一是食用菌精深化。深入实施银耳、猴头菇等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行动,深化“支部领办+企业+农户”合作社生产模式,继续培育姚淑先、康亿达等龙头企业,扩大本草银耳种植比例,使传统食用菌向龙头化、基地化发展。建成坂中银耳光伏基地和前垅光伏电热泵烘干集聚项目。提标开展烘干场整治,推广热泵烘干技术,引导更替设备。二是特色农业精细化。立足“3+N”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社”“一村一伴手礼”的产业格局。培育更多的村申报各级“一村一品”专业村,争取特色农业发展资金,推广山地农业全程机械化、套袋、喷灌等设备技术,打造精品农业。扩大前洋坂、塔洋等高山蔬菜种植,拟新增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500亩。充分利用各村丰富的林木资源,积极培育发展林竹业和竹木加工。争取再实施一批高标准农田、机耕路、灌溉渠道等基础设施项目。三是强化农业主体培育。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发现引进一些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理念的带头人,育好产业“领头羊”。扶持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壮大,积极申报各级示范社或农场。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借助网络平台,让农产品更直接、更便捷推销至千家万户,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

  (三)着力厚植经济建设新后劲。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理念,紧盯产业发展、交通、水利、库区、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滚动谋划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项目。统筹全乡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积极做好项目报批、土地安征迁、资金拼盘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谋得实、落得下。全面开展耕地后备资源摸底调查,提前储备一批可开发利用地块,特别是废弃果园,争取完成50亩以上土地开发和旧村复垦项目。完善民生基础配套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好总投7730万元的供水一体化吉巷分区工程和总投4847万元永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持续孵化培育中小微企业,全力推动规模临界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全年拟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线上商贸、服务业各1家。

  (四)着力绘就文旅产业新画卷。持续做好翠屏湖的文章,有序推进坂中3A景区申报,引导高坑村面湖发展,争取纳入环翠屏湖文旅经济带基础设施提升专项债项目。加大水竹洋开发力度,充分运用好社会资本,发展教育研学、康养度假、户外拓展等新业态,鼓励民宿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长洋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坂中村省级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支持薛后村争创省级传统村落。持续打造清凉游、清水游、采摘游三大旅游项目,以世界菌菇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全域旅游乡镇。

  (五)着力提升美丽吉巷新形象。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下大力气继续开展乡容乡貌综合整治行动,以“两违”“两乱”、菇棚改造、主街道管理、农村面源污染等为重点。继续实施G235国道整线环境提升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永安、前垅、吉巷等3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投资1100万元。实施1500万前垅溪永安段防洪清淤工程和2000万闽江防洪堤二期(吉巷段)工程,修建亲水步道4.8公里,解决长期以来群众缺乏休闲运动场所的问题。继续实施空闲地、边角地“微更新”,建设一批微公园、微景观。实施道路及背街里弄路灯亮化提升工程,让吉巷的夜晚更亮。用系统性、前瞻性眼光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为基准,规划派出所、卫生院等公共服务用地。

  (六)着力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继续加大松材线虫病防治力度,全力以赴完成2550亩采伐任务及改造。聚焦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强化护林员、防灭火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防火装备设备,着力提升火灾综合防控和扑救能力。加大省控、县控小流域河流治理力度,严控生态流量下泄和河湖“四乱”问题,确保河流断面水质达标。强化水源地保护,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河长制,严格考核河湖物业化实施情况,启动高坑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以“长牙齿”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设施用地审批管理,占补平衡,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农村乱占耕地行为,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七)着力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加快推进教育基础建设,开展永安中学宿舍楼改扩建前期工作,改善永安小学上下学接送道路拥堵问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完善“一老一小”卫生健康服务。改善卫生服务水平,新建吉巷卫生院发热门诊,广泛宣传引导“人人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营造浓厚的科学防疫氛围。推进省级、市级文明村创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台力量,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殡葬改革,按县里统一部署要求,谋划乡级公益性公墓选址,开展昆山公益性骨灰楼堂建设试点。

  (八)着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样板。完善公共应急机制,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为全面顺利承接137项执法权打好基础。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持续服务、赋能基层治理,形成有规矩、讲法治的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治理方式、提高治理能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非法集资专项整治,维护经济金融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好“围桌茶谈”工作机制,加快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平台和机制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矛盾源头化解。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把安全发展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全过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开展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健全完善洪涝、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综合预警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踏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最强的力量就是说到做到,最好的落实就是一抓到底。我们要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并从中汲取前进力量,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

  (一)依法履职,打造法治政府。自觉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全面开展普法工作,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自觉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决策更加科学精准。自觉维护政府公信力,确保做到承诺要有诚、承诺要有度、承诺要有信。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认真听取代表意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心怀于民,打造服务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树立群众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真正做到沉下去了解民情、静下心研究政策、出真招解难题。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难而推诿,让讲真话、办真事、不忽悠成为常态。以政府的“辛苦指数”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发展指数”。

  (三)真抓实干,打造有为政府。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有我的自觉,有条件的抓紧干成、没条件的创造条件去干成。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拿出久久为功、一抓到底的韧劲,弯下腰、埋下头为人民服务,真抓实干、团结协作,说一件干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要以“慢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的紧迫感,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中比贡献、比业绩。

  (四)筑牢底线,打造廉洁政府。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职责,精准排查廉政风险,用制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消除廉政风险隐患。强化对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确保资金高效安全运行,使乡财、村财得到良性、可持续发展。

  各位代表,实干铸就伟业,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打造环翠屏湖产城旅融合发展新吉巷贡献力量!

2023年政府领导干部工作报告汇编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3年是新一轮财政体制执行的第一年,全乡实现一般预算收入512.2万元,可支配财力341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341万元,同比增长6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项目建设,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项目建设推动有力。新签约农旅项目6个,总投资共计18.15亿元。澄德现代庄园、牧春民宿、远山露营、雨竹生态园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恒瑞山庄等3个项目通过市项目预审。溪竹山庄、龙荡山康养农旅、笄山竹海养生阆苑等项目稳步推进。笄山温泉、大王村停车场、卢湖养老中心、高庙原小学等一批存量资产盘活。九龙加油站竣工,集镇加油站启动建设。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项目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全域旅游不断推进。旅游发展多点发力,笄山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特色美食村。完成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甘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澄德现代庄园和承世·杨家善庄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创建申报。加大业态融合,融入露营经济、夜经济等元素。笄山大王村打造3A级村庄,建成3个露营地,打造10个省级“双微”提升点,云景牛山等成为网红打卡地。完成笄山省级特色美食村标识标牌建设,制作全乡旅游手绘地图、农家乐导览图、美食菜单、伴手礼,开发“卢村码上订”小程序。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年各类市场主体2095户,增长15.8%。扎实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现场集中办公等系列活动。完成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便民高频次办事窗口。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问题导向、企业满意导向,面对面听意见,实打实解难题。做好优化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企业问题诉求办理,累计办结问题45件,报送服务典型案例10件,记录企业走访49次。

  (二)聚焦底线思维,生态文明取得新进步

  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在全市率先推进疫苗接种进村服务,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累计接种1.3万余人次。深化早发现机制,每日开展外来人员信息摸排,持续推进“七类购药人员”跟踪服务,强力压实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包保,核酸检测等管控服务,推进区域核酸采样常态化,累计检测37万余次。粮食安全不断巩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新增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年找回耕地并通过举证324亩,持续巩固耕地找回成果,多措并举保证土地复耕复种,加大推进土地复垦力度。抓好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2600亩高标准农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以环境监督长制为抓手,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督查、整改,关闭散乱污企业2家。常态化扎实开展卢村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不断整治污水直排问题,完成笄山村、九龙村、石峻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完成土地卫片整改,严守林地和森林红线。推进实施森林抚育15000亩,清方村创成省级森林村庄。重拳出击开展非法开采砂石、非法洗砂、违法建设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涉嫌非法采砂案件14起、涉嫌非法毁林案件2起,查处违建17处2700余平方。

  (三)聚焦乡村振兴,城乡品质得到新提升

  乡村振兴一体推进。完成撤乡设镇申报,撤乡设镇取得重大突破,荣获“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荣誉称号。开展“湖光山色•生态卢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创成宣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中明社区创成省“115”乡村振兴示范村。成立卢湖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统筹运营全乡产业融合发展,完成九龙闲置厂房收购。启动片区规划设计,在全市率先完成“一张数字乡村图”平台搭建。坚持“建一条路、串一路景、兴一方产业、富一域百姓”,高品质完成“竹乡画廊”旅游风景道示范工程23公里,完成道路沿线绿化、美化、亮化和人文等景观设施提升,发动群众1万余人次,建成沿线景观小品33处,新增墙绘14处共1500平方。积极谋划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建成中明社区、高庙村标准化厂房并投入使用。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4个,其中中明社区突破100万元以上。乡域环境不断提升。开展村庄布点规划,推进13个村(社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2021年度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石峻小百店建设,启动2023年度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清方竹坞里和桃山青乡建设。全年开展3批次35个重点自然村整治,完成11个生态美超市建设,开展十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评比活动。集镇建设加快推进,广安路集镇段全面通车,中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站完成整体搬迁,集镇安置区有序交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南校区(卢村中心小学)投入使用,新中心幼儿园建设中。持续推进征迁工作,完成水库坝下一期、广安路二期、笄山停车场等地征迁。乡风文明蓬勃发展。文明创建常态化推进,三线四边精细化整治,打造重要景观节点30处,对沿线黄土裸露地段美化提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和市对县文明创建考核工作。锻造典范城市,培育文明乡风,全年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40余场,乡好人馆入选首批“宣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大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评选卢村好人16人、广德好人5人、宣城好人1人,唐流获评“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甘溪获评“广德市最美志愿服务村”。

  (四)聚焦民生福祉,社会事业获得新改善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完成石狮村、清方村、九龙村、甘溪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升及管网延伸工程。完成14.796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建设,X223杨卢路九龙段沥青及同溪段水稳摊铺。S459广安路坝下段建成通车。完成8.655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11条。完成溪塔桥等四座危桥改造工程,已实现农村道路组组通。完成非卫生厕所改造236座。全乡11座污水终端全部纳入第三方运维管理。完成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8个、革命老区项目2个、农村综合改革项目3个、水库移民项目10个。民生水平不断改善。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网格化动态监测机制防止返贫致贫。审核确认新纳入集中特困人员6人,分散特困人员65人,纳入低保65人,实施临时救助11.4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户。新农合、慢性病、大病救助等报销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事务协调发展。教育设施持续完善,全面落实好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发放财政补贴农民资金3016万元,13285户(人次)受益。中明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完成搭建,老年助餐点建成投入使用。超额完成招工引工任务328人,完成率219%,获评广德市招工先进集体。处理民工工资拖欠及劳务资金纠纷50件,举办1期创业培训结业30人,完成升级第三代社保卡年度任务105%。超额完成高校毕业生征兵征集任务,稳步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石狮村等4个卫生室通过标准化验收,国免、无偿献血均超额完成任务,计划生育“三个全覆盖”工作得到充分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现村级全覆盖。

  (五)聚焦平安建设,基层治理实现新跃升

  深化平安建设。完成笄山、中明、清方、唐流、甘溪5个村党建引领信用村创建工作。扎实开展防范整治养老诈骗、非法集资、社会矛盾风险隐患“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等专项行动,推进“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启用广德市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广事e站小程序,应用人数13511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有效落实普法宣传活动。宋陈村创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笄山村创成宣城市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完善信访机制。抓实初信初访办理,常态化开展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对重点信访事项进行调度会商。接待来访群众49批90人次,带案下访44次,调度重点信访事项21次,化解信访积案4件。坚持和完善乡村两级矛盾隐患工作机制,成立重点领域化解工作专班。抓实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对辖区内重点企业、重点场所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全面开展地质灾害点、自建房、燃气、交通运输等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推进青少年学生防溺水专项行动,全面配齐山塘、水库救生衣、救生绳、救生圈等救生设备,设置防溺水警示牌115个。工会、共青团、妇联、统战、老干、红十字、残联、工商联、档案、机关事务、关心下一代、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六)聚焦自身建设,履职能力达成新提升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完成一届市委第二轮巡察暨乡村振兴上下联动巡察及反馈整改工作,深化政务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乡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及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件,办结率100%。“三资”管理工作水平不断加强,强化小额公共资源交易等各类财政资金项目审计监督,节约资金204.47万元,节资率为7.58%。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网办件8万余件。乡政府机关管理规范,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卢村的发展迈出了更稳更高质量的步伐,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乡人大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乡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全乡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卢村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把握大势才能明辨方向,顺势而为才能赢得主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卢村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差距与不足: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增收渠道不广;生态优势转化成效不明显;全乡实体经济总量少,财政收支矛盾还需解决;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距离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乡村振兴的基础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应急管理、信访维稳等压力大,少数干部作风不够扎实,攻坚克难能力需要加强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2023年全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四个一流”,坚持“生态立乡、旅游兴乡”,以“湖光山色、生态卢村”为建设目标,致力全域提质,围绕“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绿色发展、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民生富”的乡村振兴卢村新样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5万元,可支配财力达到451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面推进“湖光山色·生态卢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以“竹乡画廊”建设为统揽,巩固提升甘溪—丁冲示范段,做优做精丁冲—桃山建设段,全域整治路域环境,改造主支线72公里。围绕片区发展做好结合文章,坚持“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探索通过重点自然村整治项目库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继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引领系列活动,高标准通过点位验收,创成桃山青乡、清方竹坞里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依托经营主体新建3个驿站,提升乡村内涵,建设推出一批网红打卡村、文化艺术村庄。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保洁机制,鼓励以拆为主、以改为辅的非卫生厕所改造。全部高质量完成“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优化村庄分类和布局。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优化服务业发展,培育3家以上限上商贸企业。做大做优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支持笄山笋、茶叶、杨桐、竹编工艺品、清方布朗李子等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积极培育“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专业示范社、龙头产业、非遗产品、一村一品等,打造“地道广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延长果蔬等绿色产业链,瞄准“以竹代塑”新赛道,推进竹物理分解点布局,加速竹产业振兴。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做优农特产直播电商基地,谋划推进石峻电商产业园项目。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打造共富工坊,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卢湖乡村振兴投资发展公司为平台,探索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渠道困难、资金使用存在风险等问题。全面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租赁发包情况集中清查清理行动。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处理工作,“一地一策”制定处置措施,做好闲置低效土地“腾笼换凤”,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探索飞地抱团型、资源开发型等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中明菊花种植基地、石狮农副产品加工厂等项目投产收益,完成九龙、唐流等村乡村振兴项目实施。确保60%的村集体经营收入超50万元。

  (二)聚力全域旅游,推动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加大一线调度,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全年项目储备库,扎实做好项目前期的基础工作,做到“项目来了能对接,项目落地能实施”。全年新引进项目3个以上,新投产项目3个。协调加速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确保纳入国家规划。有序推进异星部落、笄山竹海养生阆苑、牧春度假村(二期)、千户乡链、S459广安路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九龙户外基地、上姚单车驿站、高庙铁皮石斛、笄山安置区、锦怡清水湾等项目盘活工作。溪竹度假山庄、重拾原味、龙荡山康养农旅、珀洱二期等项目建成运营。积极推进山海星球等项目落户。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全乡自然禀赋和长三角“后花园”的生态环境,加速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壮大“文化+”“森林+”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动文化业态植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化空间。多维度打造乡村会客厅,创新村庄景区和笄山3A景区运营模式,支持云景牛山创4A景区,发展房车营地、露营基地等旅游新业态,营造更多的消费场景。完成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验收授牌,强化旅游宣传,办好笄山美食文化节、国家登山健身步道168越野赛、卢村九峰登山等活动赛事。全面打造旅游品牌。组织实施乡村旅游“421”行动,开展各类特色品牌创建。推进卢湖竹海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启动编制度假区总体规划,谋划建设度假区集散中心,明确创建任务,对标抓提升。创成省级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省级特色旅游名镇,争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1个、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2个、3A级村庄1个,打造5个以上省级“双微”提升点。不断丰富民宿业态,提升民宿特色小镇内涵,激发全乡旅游潜力,发挥小镇客厅作用,大力发展一批高端、特色民宿,实现全乡旅游民宿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力争农家乐突破105家,民宿突破35家,床位突破1100个。

  (三)聚力绿色发展,厚植生态底色

  巩固提升粮食安全。坚决守住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力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内非耕地核实整改,应改尽改。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抓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小田变大田”,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严守生态红线,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加强对扬子鳄保护区的巡查整改,严厉打击固废非法转移倾倒行为,扎实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卫片问题整改。通过“主体托管经营”等多种集约形式,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元化利益链接关系,促进集体林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加大水源地保护。全面落实卢村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任务,持续开展禁捕、禁游巡查工作,协调推进卢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水库河道治理项目,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严格农民建房审批程序,开展专项集中整治,严厉查处打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违法采砂和毁林种茶行为。坚持做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聚力民生福祉,提高乡村建设水平

  民生保障更“用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落实省定民生工程,完成2023年危房改造、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和革命老区项目建设,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推动老年助餐、安心托幼、快乐健身等项目提质扩量增效,把“有意义”的事做出“真效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展,有序推动“活人墓”清理和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继续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搭建高效为民服务平台。推动城乡居民社保提标扩面,强化乡村医保体系建设,完成高庙、笄山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集镇农贸市场、中心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社会事业更“暖心”。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农村安全卫生饮水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大幅提升。村庄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齐全。加快推进唐石路、杨卢路等旅游公路建设,上寺路、东桃路等5条联网路建设,完成Y163八里冲路乡道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九龙村危桥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清方二级水电站发电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标改造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无量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入推进卫生健康融合发展,扎实开展群众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体检率、慢性病管理水平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完成中明健康公园建设,全国卫生乡镇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文明新风更“美心”。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巩固“三线四边”整治成果。持续开展集镇环境管护工作,以线带面,加强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提升工作落实效率,不断优化整体环境品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笄山创全国文明村,打造笄山“皖南星7天”艺术乡村建设品牌。巩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将文明新风带到村里每个角落。

  (五)聚力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卢村建设

  深入推进“三大”行动。强化各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多元化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矛盾信访村为主、乡“四必”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温暖星期一”,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持续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和重复信访治理工作。发挥网格化作用,及时反映和协调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扎实开展信访“三无村”创建,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深化平安建设。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蓝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创新智慧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从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行动,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守牢安全底线。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毫不动摇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及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深化交通、消防、学校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提高应急管理、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做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新阶段疫情防控措施,把握重点时段、重点群体、重点区域、重点物资“四个重点”,确保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药治、人人能送医“三个人人”。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完成征兵任务。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保质保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加强国防、粮食、气象、民族宗教、统战、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发展。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发展的重任、群众的期盼,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践行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持续提升政府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定打造法治政府。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决策部署,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继续提升市长热线和网络问政等办理水平。对标对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解决问题。

  坚定打造高效政府。锚定“四个一流”,敢拼敢抢敢作为,不能满足于自发、自然、自在的工作状态。状态紧起来,节奏提起来,效率抓起来。严格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坚决抵制“虚、躲、冷、粗、假”等作风问题,切实把服务群众作为首要职责,坚持在一线破难、一线解忧。深化落实“温暖星期一”和每周一开门接访等工作,深入实施“十大暖民心行动”。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进一步畅通涉企诉求反映渠道,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以“五比五评”为抓手,深入作风建设,做好值班值守等工作。

  坚定打造廉洁政府。持续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深化零基预算政策,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严格规范“三资”管理,进一步提升小额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建设水平。强化财政审计监督,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奇迹,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真抓实干,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为奋力谱写卢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2023年政府领导干部工作报告汇编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迎难前行、殊为不易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疫情多轮冲击的双重挑战,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有效监督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勇于在旧城乡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做贡献,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经济社会稳步向好。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5241万元,同比增长10.94%;农业生产总值58500万元,同比增长6.1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5400元,同比增长10.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9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9万元,超额完成县级下达任务,上解支出18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14万元。固定资产入库1.23亿元,为县级下达任务的205%;招商引资1.8亿元,为县级下达任务的36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78亿元和1.53亿元。

  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乡之力,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以最短时间、最小代价迅速果断处置多轮多点突发情况,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截至12月6日,共排查返乡入旧人员6612人,全乡疫苗接种共计9267剂次。按照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要求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严格对54类重点人群进行管控,督促落实3天2检3643人,累计进行集中隔离86人,居家健康监测705人,及时准确流调阳性感染者群体1123人。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任务。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2023年新识别脱贫不稳定户6户23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1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8户65人,共计27户99人。旧城乡“三类监测对象”共有92户327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2户47人,边缘易致贫户14户6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6户219人。“三类监测对象”风险消除15户64人,风险未消除77户263人。抓实农村家庭收入排查。在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采集录入工作的基础上,再次排查全乡脱贫户、监测对象及一般户的收入情况。针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099户制定了三年增收目标及17784条帮扶措施。人均纯收入低于7000元的低收入人群已全面消除,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共有28户121人。抓实防贫保险收缴。旧城乡2023年至2023年防贫保险参保率达到95.59%,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参保率达到100%。2023年防贫保险结案27起,赔付农户23.06万元。抓实脱贫巩固措施。全乡4419人安装政府救助平台程序,累计受理办结群众救助申请102件。完成7个人饮工程水质检测报告。对住房、饮水情况不定期巡查检查。8个村(社区)“大岗位制”“三资”清理全部完成,村集体经济均超10万元,芒别社区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办理创业贷款35户655万元。续聘乡村公共服务岗位176人,其中脱贫人口164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奖补72人7.2万元。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完成216户1049.7万元。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72人次,东西协作6人次。转移劳动力7699人,组织各类培训1935人次,开展技能培训639人次。

  产业根基不断夯实。围绕“突出生态抓产业”的思路,“三条产业带”、生猪肉牛养殖不断发展壮大,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新植甘蔗1125亩,现有种植面积12686亩;新植芒果2780亩,现有种植面积10575亩;新植坚果1110亩,现有种植面积10699亩;新植蔬菜1142亩,现有种植面积18070亩。大春播种粮食面积63547亩,圆满完成县级部门年初下达种粮指标。生猪存栏8.75万头,出栏14.13万头;肉牛存栏1.256万头,出栏0.458万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山大型灌区项目二号沟修复工程已完成沟渠清理20公里,覆盖预制盖板15公里。栗树水库、勐波罗河河堤修复工程主体已完工。芒埂水库、旧城乡水系联通工程有序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硕果累累,整治土地1864亩,新建灌溉沟渠6.4公里,架设管道3公里,开辟机耕道路3.5公里,新增取水水源点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机耕道路12.7公里,灌溉沟渠7.2公里,蓄水池13个,管道架设13.2公里。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施甸县旧城商会组建成立,为施甸县首家乡(镇)商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新增市场主体160户,圆满完成县级任务要求,目前共有个体工商户1251户,公司、合作社等111户。2023年旧城乡家庭农场新增108个,全乡共有141个。齐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燕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念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合作社”,傣荣、华良、禾源、清露物华等果蔬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延伸初展拳脚。施甸县同创包装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清水特色旅游村、和尚田传统村落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旧城乡获全国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700亩。柠檬、西番莲、牛油果等新兴产业日新月异。

  项目建设高位推进。2023年由旧城乡人民政府实施的项目共9个,总投资485万元。目前项目完工5个,分别为旧城乡中心完全小学功能提升建设项目、芭蕉林村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大山村龙塘寨自然村美丽村庄建设项目、里嘎村三丘田自然村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李来村李来自然村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5万元。项目正在实施4个,分别为旧城乡“科普小镇”校园科技馆建设项目、旧城社区赧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新街村洗马沟自然村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旧城小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完成工程进度65%,完成投资180万元。乡村干部主动投身施链高速、栗树水库、芒埂水库、土地整治、保山大型灌区项目二号沟修复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工作中,积极与县级职能部门沟通对接,压实责任做好群众工作,项目得以高效开展。

  生态建设持续发力。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政班子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周前会等会议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对标对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及市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反馈共交办的10个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乡村两级河长巡河率全部达标,有效巡河672次,巡河率100%。发现“四乱”案件4件,整改4件,办结率100%。完成勐波罗河“一河一策”滚动修编。年初组织新街村、大田坝村、芭蕉林村、旧城社区4个村300余人次清理二号大沟25公里。发动党员、群众500余人次开展“清河行动”16次。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签订责任书33份,组建了1支季节性森林草原专业防火队、1支乡级应急扑火队和8支义务扑火队。加强野外火源管理,高火险期设置森林草原防灭火检查站7个,严禁火种入山。组织开展违规用火治理专项行动,共查处违规用火12起,缴纳违约金3600元。修复芒别社区大干塘至大蛇腰森林草原防灭火通道1条9公里。全年零火灾发生,县级考核为优秀。厕所革命工作。2023年完成户厕150座,旧城乡卫生厕改厕率达72.81%,新建公厕1座,现已投入使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新增,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严监管、广播响、发传单、逢会必讲、设置举报渠道、群众相互监督等措施,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全年发现并制止违法用地61起,拆除违法建筑5处。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洗马沟砂场完成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总计投入111.18万元,复垦面积64亩。乡村绿化美化持续跟进,集镇垃圾实现集中收集、统一拉运,修复提升了集镇污水处理氧化池。新街村、芭蕉林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新添2.1公里道路绿化,新植灯台树、木棉树共200余棵。开展路域环境整治道路44条105公里,全力提升路域环境水平。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芦子园周边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印支灰叶猴,善洲林场旧城境内发现国家近危级珍稀植物水晶兰和腐生无叶兰。

  民生实事落实有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率分别达99.6%、99%。惠民补助政策持续有效落实,累计实施城镇低保救助29户31人,农村低保救助403户994人,发放城乡低保救助资金288.55万元;实施特困供养76户79人,发放资金83.52万元;实施临时救助46户177人,发放救助资金9.78万元;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201人,发放资金13.75万元;实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55人,发放资金20.84万元;实施高龄补贴344人,发放资金17.88万元;对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救助资金1.9万元,并对全乡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摸排建册,定期走访。广大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旧城乡中心学校荣获“保山市2023年度中小学优秀学校”称号,旧城中学被评为施甸县第二届文明学校;赵世莲、王联海、邹丽琴等多名教师受到省、市、县级表彰;初中毕业班升学率为100%,500分以上14人,比上年增加11人;大山小学顺利撤并。乡卫生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对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上门免费健康体检和治疗指导;对行动不便的高龄群体,提供上门疫苗接种服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0至6岁儿童进行建卡及预防接种,接种率达到95%;不定期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全民卫生防病意识明显提高。防汛减灾、校园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逢会必讲,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共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36次,出动监督检查人员150多人次,共巡查反馈问题156条,已整改156条,做到闭环整改,139户天然气使用主体安装报警装置139个,安装率100%,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践行群众事情无小事,旧城乡2001年至2004年国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刘金文等141户搬迁户,不动产权办理已完成勘测定界、入户测量等工作,即将开展不动产权登记。

  乡村建设纵深推进。持续推进旧城集镇治理,坚持干部分片包保责任制,督促街道商住户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强化对绿化树及公共设施的管护,持续完善垃圾、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不断展现旧城集镇新面貌。旧城乡农贸市场建设项目纳入成片开发方案组件报批通过,即将开展征地供地工作。成功组件报批旧城乡防灾避险集中安置点2个。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抓点成典的思路,8个“三园建设”示范点已基本打造完成,8个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日”行动,村庄清扫保洁、“红黑榜”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新街村、李来村、大山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

  社会治理成效突显。以推进依法治乡、“平安旧城”创建为目标,坚持“抓平时、平时抓”的工作思路,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和命案防控工作,全年无命案,进一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雪亮工程”建设。充实村级综治队伍人员,配置配齐“一村一警一辅”,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0个,实现乡村两级联调联动。建立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将全乡划分为87个网格,325个十户联防组,配齐网格员89人,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旧城社区荣获云南省第五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八五”普法不断推进,注重时效性与长效性、群众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全乡法治氛围浓厚,联合开展法制进校园、进社区活动12次,效果显著。以人为本强化重点人员管理,做到特殊人群底数清、情况明,服务管理精准化、精细化。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无遗漏,共排查矛盾纠纷168件,调解成功151件,剩余17件涉及施链高速公路建设,正在调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电信诈骗、反邪教、禁毒防艾工作。

  政府效能显著提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会议费用及“三公”经费持续缩减。全面落实政府“放管服”工作,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显著提高。2023年政务服务事项完善发布率、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一门进驻率、最多跑一次率、“好差评”的好评率均达到100%。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走深走实,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坚决服从党委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武装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了年度民兵、征兵工作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工会、共青团、妇联、地方志、档案、民族宗教、邮政、通讯、消防、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一年的工作,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乡党委总揽全局的结果,是乡人大主席团和全体人大代表以及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旧城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旧城乡经济整体总量不大,实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延伸缓慢,发展后劲接续不足;二是经济承压前行,政府投资乏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化解政府债务压力巨大;三是部分干部思想破冰不够、担当意识不强、闯劲干劲不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挑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二、学报告、悟精神,携手奋进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必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旧城而团结奋斗。

  坚持不懈读原文悟原理。要原原本本地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中深刻领会过去五年和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深学细研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做文章,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精髓要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进而不断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

  坚持不懈育民心优服务。要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始终为人民服务,主动融入人民,当好学习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层“小喇叭”,用老百姓听得进、听得懂的家乡话讲透“大道理”;我们要站在老百姓的“小角度”、以村(社区)的微视角来宣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走进村组、深入群众,让千家万户听得懂、能领悟,进一步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提升宣讲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寻常百姓家中“落地开花”。

  坚持不懈守纪律勇担当。要带头改进作风,在“勤政为民、务实担当、清正廉洁”上下功夫,勤政为民就是只争朝夕为人民服务,扎实肯干争创一流业绩;务实担当就是要求真务实,少说多干,做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清正廉洁就是要带头接受监督,防止腐化堕落,做到严于律己,严明纪律,敢于碰硬,真真正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对标对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和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结合旧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旧城的奋斗目标是:三年上台阶(2023—2025年),高质量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上取得新突破,在惠民生保安全促团结强党建上取得新成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八年大发展(2023—2030年),产业培育取得重大进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使旧城与全县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十五年大跨越(2021—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经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接续奋斗,闯出旧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未来三年是旧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如期完成“十四五”目标的冲刺三年,全面贯彻县委全会精神,牢牢抓住“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任务,凝心聚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果蔬之乡、绿美旧城”。

  三、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有力的行动举措、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202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着眼长远,坚持高效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接续乡村振兴发展、提升社会治理弱项、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发展机遇、凝聚发展合力,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旧城。

  2023年旧城乡经济社会预期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9%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均增长3%以上,各项指标完成县级考核任务。

  围绕全年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胸怀全局、顺势勇为,谋篇布局好乡村产业根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依托旧城乡资源禀赋,持续巩固传统产业,抓牢抓实特色产业,积极关注市场需求,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焕发旧城产业发展新活力。农业产业再发力。持续巩固“四个万亩”“三条产业带”,强化特色林果产业抚育管护,增加种养殖业技能培训力度。今年新增芒果、坚果种植200亩以上,新增蔬菜种植500亩以上,力争完成新植甘蔗县级下达任务。持续巩固养殖业,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落实动物强制免疫和非洲猪瘟、布鲁氏菌病等重大疫病防控措施,发展壮大生猪、肉牛产业,实现生猪出栏15万头以上,肉牛出栏0.5万头以上。产业延伸再发力。紧盯“果蔬集散地”“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目标,牢牢抓住“天然富硒”金字招牌,打造“产业生态化”,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发挥果蔬采摘、红色旅游、传统村落、特色餐饮、农业观光等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周末经济”,实现“生态产业经济化”。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将土地、人才、政策信息等发展要素聚焦起来,搭建人才聚集和产业发展的平台,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主导+公司运营+村民入股”等模式,通过规模化流转土地、领办合作社等形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高位引领、加压赶超,全面推进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目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实现“四个全覆盖”。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加强监测、跟踪研判,继续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消除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帮扶、早稳定,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年内全面提升低收入群体人均纯收入至1万元以上。根据防贫保险报销条件,帮助群众及时申办。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后续帮扶。加强对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人员管理。做好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发放工作。加强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外出务工和申办交通补贴。开展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东西协作工作。做好房屋隐患、饮水安全排查工作,力争施甸县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年内完工。建立健全双绑利益联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对冷链物流、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服务质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享受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的同时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立足长远、攻坚克难,持续改善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环境保护要从抢救性保护向系统性保护转变,统筹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的耕地保护措施,坚决遏制乱占耕地新增。倡导群众“稻蔬轮作”,切实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落实好“一河一策”工作,开展“清河行动”“清四乱”行动;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将森林草原防灭火纳入村规民约管理,见烟就查、见火就罚。全乡持续推广“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的乡村庭院模式,每村1个“三园建设”示范点再提升。持续开展好外来物种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禁限养区划定等工作。

  (四)倾心倾力、科学施策,统筹打造好绿美乡村福祉。根据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立足旧城实际,聚焦瓶颈补短板,突出关键强弱项,深挖潜能扬优势,从规划引领、公共服务配套、绿化美化亮化、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不断努力,把旧城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属性的绿美旧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污水的收集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化粪池、卫生厕、公厕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使用。年内完成里嘎村、芒别社区2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谋划旧城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完成征地、供地及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动工建设。完成旧城乡2001年至2004年国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刘金文等141户不动产权登记办理工作。积极谋划旧城社区新寨小组地质灾害隐患点10户38人的避险安置工作。完成老坝娥片区电网改造项目。全面梳理已建教育教学、活动室、卫生室、骨灰堂、供水厂等民生设施的用地审批情况,力争年内完成60%的用地审批。

  (五)抓纲带目、勤勉履职,扎实推进好平安旧城建设。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工作,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团体、重点部位的管理。持续巩固反邪教、禁毒防艾、反恐及命案防控工作,加大“雪亮工程”的普及。加强乡村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网格化联防联控机制和网格责任,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工作局面。依法打击惩治黄、赌、毒、拐、骗、酒驾醉驾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将“自强、诚信、感恩”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强化村民自治,确保村规民约执行到位,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平安旧城”建设,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六)坚守初心、深入群众,推动落实好普民惠民事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提升教育教学服务水平,持续改善中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完成大田坝小学撤并。坚持抓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逐步改变旧城乡教育水平落后现状,力争“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提升乡村医生执业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牢牢守住基本民生底线,救助对象精准识别,社会救助及时高效,妥善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发挥好8个村(社区)残协作用,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做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坚持移风易俗,全面推行殡葬改革。扎实开展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武装,聚力民兵建设、兵员征集等工作,确保武装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国防、人防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支持好工青妇、科协、残联、关工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做好统计调查、防震减灾、老干老龄、气象、供销、档案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历史起点,对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创人民期待的新业绩,树人民满意的新形象。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建设忠诚型政府。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二是坚持开拓创新,建设学习型政府。坚持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创新作为抓落实的第一动力,与时俱进拓宽发展思路,实事求是推动工作落实,真正做到敢为人先、敢立潮头、敢打必胜。着力营造看重学习、注重研究、尊重知识、器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干部争先进位的意识和水平。三是坚持真抓实干,建设担当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担当精神,确保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顶得上、攻得下。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让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四是坚持为民务实,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接受乡人大的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五是坚持自我革命,建设廉洁型政府。持续纠治“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带头过“紧日子”,全面执行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各项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接受纪检监察监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披荆斩棘,昂扬的是精神力量;击鼓催征,不变的是追梦步伐。崭新的2023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干劲、静水流深的稳劲、久久为功的韧劲,一起激情干事、担当干事、团结干事、干净干事,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旧城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 工作报告 领导干部 汇编 领导干部年度工作报告 领导干部近三年工作总结 领导干部3年工作总结 领导干部近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领导干部工作总结报告 2021年干部工作总结 领导干部近三年个人工作总结 领导干部年度工作总结 干部2021年工作总结 干部2020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