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某院医疗技术标准化管理实践与体会

时间:2022-03-11 08:07:40  浏览次数:

[摘要] 该文介绍了该医院以开展医疗技术标准化管理的实践,具体做法包括成立医疗技术管理体系、制定医疗技术目录、严格准入管理、加强医疗技术标准化档案管理以及临床应用资格动态管理。通过实践,该作者认为实施动态化、权威化、标准化管理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医疗技术;标准化管理;实践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6)08(c)-0014-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ospital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of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medical treatment, concrete methods including setting up medic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to set up medical technology directory, strict access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edical technology file management and dynamic management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ualifications. Through practice, the author think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 authority,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s helpful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medical staff work,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hospital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Medical technical;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医疗工作的核心内容,做好医疗技术标准化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是医院可持续发展有力保障,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1]。

1 背景

2009年,原卫生部出台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医疗技术分为第一类医疗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并对一、二、三类医疗技术准入进行了规定。近年来,国家陆续下发了《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心血管疾病介入、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对手术、介入、腔镜等技术管理进行了规定。2015年7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准入审批。同时发布《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医院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前应进行备案和公示[2]。医疗技术管理从卫生行政层面经历了真空期、准入期、备案和公示过渡期。医院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医疗技术的基础管理,以人民健康为己任,建立医院医疗技术标准化管理体系,做好医院技术目录的制定、技术准入管理、动态监管等工作,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与安全。

2 具体做法

2.1 成立医疗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医院成立了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院科两级管理组织,医务处作为职能部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形成了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医院制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办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医师资格分级管理暂行规定》《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资格授权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明确了手术、内镜、麻醉、介入等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要求,保障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与安全。

2.2 医疗技术目录的制定

医院结合国家、省卫生行政部门制发的规章、规范等文件要求,通过自下而上的形式制定各科室的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并报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通过,其中属于手术、介入、内镜等技术的,还建立了难度级别,如四级、三级、二级、一级等。技术难度级别根据国家、省的标准,按照只升不降的原则进行制定,如国家、省没有的,则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三类、二类医疗技术目录按照国家、省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目录执行。

2.3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

申请技术权限的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本院注册,工作在可以开展技术诊疗项目科室的,承担相应技术第一助手10次以上的或进修相应技术并具备独立操作能力的,填写《南通大附属医院医疗技术资格权限申请表》,上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室管理小组对申请人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同意则签署意见后上报医务处。医务处根据其职称、技术开展情况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上报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技术审批条件,结合本人技术水平及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后,予以院内公布。三、二类医疗技术的准入,按照国家、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要求执行。

2.4 医疗技术标准化档案管理

医疗技术档案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适应新时期医院管理的需求,该院探索并健全和完善了医疗技术标准化管理档案,逐步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实时更新[3]。医院根据各科室、医师医疗技术开展情况,建立了医院医疗技术目录,包括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获准开展二类、三类技术目录、技术开展人员表、医师个人开展技术目录等。通过标准化技术档案管理,将粹片、零散的技术档案管理,提升成为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2.5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资格动态管理

该院对诊疗技术资格授权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年复评1次。每年12月份,医院结合对每一位医师平时“三基三严”和技术的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连续两年发生两起以上(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以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事件,医院酌情给予暂停、取消其资格并离岗培训一年等处理。技术损害、投诉的其他处理按照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3 体会

实施医疗技术管理动态化、权限化、标准化管理,能够提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水平,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1 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实施动态医疗技术资格授权管理,让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在平时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要求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外出进修培训,获取相应资格能力。上级医师也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帮助下级医师顺利成长起来。

3.2 有利于医院医务处的监督管理

医疗技术监管是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医疗核心制度的要求。通过监管,能够让医务处进行全面追踪监督,特别是通过技术项目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型等方面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和降低技术临床应用带来的风险[4]。

3.3 有利于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疗技术规范、有序的开发与应用,是医院和医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则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通过医疗技术的标准化管理,突出技术管理的重要地位,不断推动医院的内涵建设,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崔洋海,李小莹,王力红,等.谈医院医疗技术实践管理[J].中国病案,2013,14(11):51-53.

[2] 国卫医发〔2015〕71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

[3] 陈飞,杨国斌,邵加庆,等.如何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3):28-30.

[4] 黄剑峰,俞淑华,钱依雯.上海市医疗机构第二、三类医疗技术准入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2):36-37.

(收稿日期:2016-05-26)

推荐访问: 标准化管理 体会 实践 医疗 技术
[某院医疗技术标准化管理实践与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