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05-18 17:05:04  浏览次数:

zoޛ)j馟iiM<Єo]i!3DM+%~	jDLiip]ky计划可以围绕人才培养主线依据不同需求随时变更,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满足了应用需求的灵活性。

为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可采用如下几点方法:

(1)通过引入企业工程人员参与校内实训辅导以及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充分体验软件企业开发人员的工作方法,包括程序代码的记忆能力、评估能力、优化能力、识别能力、修改能力等,通过增加实训时间,强化训练学生的编写速度和编写量,并使其掌握软件企业的行业术语,适应企业项目化的管理,将企业化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2)引入软件企业的编程模式,规范学生的编程习惯。按照软件企业的编程思想,在软件分析、编码、设计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包括语句格式、代码标准、编程周期、成员配合等方面都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实习和实训中学会规范性的编程风格,并尽快融人行业的“标准化”。

(3)突出软件外包的行业背景,让学生参与企业制订的实训实习项目,积累项目经验。软件服务外包是检验学生应用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因为软件服务外包对软件的编程规格、测试手段、开发周期和可维护性均有严格的规定,这完全不同于学生平时的自由练习。让学生提早接受软件服务外包所带来的压力,提前进入“准工作”状态,对于学生实践技能、应变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均有其他实训模式不可取代的意义。

(4)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人”理念,使其做到敬业爱岗;鼓励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帮互学,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聘请企业经理人来校讲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合理规划人生。

3.实践能力考核体系建设

按照“2+1+1”教学改革模式,软件工程专业把4年一贯制的大学学制调整为2年基础理论学习十专业理论、1年项目实训和1年校外顶岗实习,这已经为专家学者和广大软件业内同行所认可。“2+l+1”教学改革模式将“实践、实习、实训”3个环节融为一体,形成一套完整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可适用于信息技术类各个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训练体系如图2所示,该体系已不再是单纯的专业训练,而是从行为规范、基础知识、工作技能、工作实践4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一就业就能顶岗。

4.开放共享的优质实践教育平台建设

为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便于师生互动,实现对学生校内外实习的过程化管理,学校不仅要建立自己的校内实训基地,还要与校外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利用这些基地提供的软硬件资源,开发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优质实践教育平台及学生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方互通,同时还可以将这一平台进一步拓展为本地区其他高校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教育平台,届时协同基地企业发布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实训项目及实习岗位信息,做到与地区内以及省内其他高校资源共享、信息共存。

5.以“双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由于采用的是“2+1+1”的教学模式,相对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后两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具备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双能型”本领。为激励广大教师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积极参加教学与实践活动,需要制定系列人才激励政策。例如,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环境;为教师与企业牵桥搭线,一方面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一方面帮助企业与教师申报科研课题与横向课题;鼓励教师带薪到企业参加挂职锻炼;对在职教师定期安排职业培训;奖励对专业建设做出贡献的教师等。通过系列培训与政策激励,将本专业的教师训练成为一支可以参与企业研发、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能型”师资队伍,使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与实训环境中去。

推荐访问: 软件工程 探讨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 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