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小学“班级音乐会”评价方案设计

时间:2022-05-14 09:55:03  浏览次数:

摘要:音乐会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综合性音乐教学评价形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班级音乐会”在中小学音乐教育评价中的作用,并根据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制定了音乐会评价设计方案,对中小学音乐课程评价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音乐评价;班级音乐会;中小学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指出:“评价语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强调指标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功能。”。

一、音乐课程评价方式与班级音乐会

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应以《音乐课程标准》中各教学领域的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全面考察课程内容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要求。“班级音乐会”是在班级中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音乐课程评价的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和谐、民主的评价气氛。其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学习的方法与成效,音乐的体验与感受能力,音乐的表现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认识、理解,审美情趣的形成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的实际水平等。在班级音乐会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参与音乐演唱、演奏活动,或者展示音乐创作的作品、发表音乐小评论、录音录像等展示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达到相互交流和相互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1、“班级音乐会”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评价方式。首先,班级音乐会是学生们通过音乐会展示自己所学成果的一个平台,在音乐会上,学生可以表演歌唱,可以弹奏乐器,可以展示创作的作品,可以展示编排的音乐律动,甚至可以为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发表音乐评论,因此,班级音乐会是对前期全部音乐学习内容进行的终结性评价。这也是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最为期待的成果,老师可以将这一成果精心的录制剪辑下来,放入学生的“音乐成长记录册”,为学生这个阶段性的学习留作纪念,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并为日后学生的学习的发展铺垫了稳定的基石。其次,在音乐会组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老师的引领下自己组织并策划这场活动,对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等发展变化做出形成性的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活动、改进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增加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并为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与自信。对于做的不好的学生也不要打击,应当肯定学生的努力,并对错误及时指正,让学生有做好实践活动的信心。

2、“班级音乐会”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评价方式。音乐会活动之后,需要用语言文字来对学生在整个音乐会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交流合作、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简要加以描述,这就是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的一种定性评价,更加适合音乐学科的潜效应特征,有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终身发展。桑代克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音乐中的定量评价就是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理性的评价。在音乐会上,根据学生的表现,按照每项内容的评分标准进行分值的计算,以获得各个评价的项目数据,并给出相应的等级或分值。

3、“班级音乐会”是一种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综合音乐教育评价形式。首先,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自我评价,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音乐会活动之后,会让学生以报告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价,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比较。学生的自我评价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承认学生音乐学习的个体差异,为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该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面。另外,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值得提倡的一种音乐学习评价方式。学生们在音乐会上看到他人的演出,会互相促进音乐的交流学习。音乐会活动结束后的课堂讨论形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思维、使同学们能够从他人的口中对自己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增加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再次,教师对学生最后的总结性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这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有着科学的认识,明白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便调整将来的音乐学习。

二、“班级音乐会”评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班级音乐会的策划应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体现音乐教学评价中的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以及可操作性原则。

1、导向性原则。音乐教育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导向作用。评价的标准以及内容均是在音乐的学习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规范音乐教育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将音乐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课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第一位,认为,音乐的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其次,过程与方法则认为音乐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要急功近利,要注重方法,实现音乐教育史情感教育的目的。学生通過参与音乐会的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第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是音乐审美的前提与基础,参与音乐会需要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表演;而音乐基础知识有利于音乐的理解,文化视野的拓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之后,才能更好地欣赏、理解和评价音乐,才能有效地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因此,音乐会活动的设计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紧扣三维目标,确保音乐会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正确发挥。

2、科学性原则。音乐教育评价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音乐学科的学科特点,力求公平、客观、全面、准确地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评价。因此,音乐会内容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充分体现其科学性,确保音乐会评价导向作用的科学发挥。

3、整体性原则。《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要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认为,“音乐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音乐教育的评价也应面向全体学生,从整体出发,全面、全过程地进行评价。因此在音乐会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顾及到评价的方方面面,用发展的眼光把握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评价能够发挥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4、可操作性原则。在音乐会的策划中,首先要考虑到是否有实践的可能性。任何场地的闲置、时间的限制、人数的限制、甚至是学校是否提供支持都要考虑进去。另外,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来设计,内容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三、“班级音乐会”评价设计方案

由于准备过程复杂,一个学期基本实践1-2次。中小学课业繁重,学生精力有限,可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开始组织班级音乐会,既可以达到期末总评的目的,又不与学生期末备考的时间相冲突。

在“音乐会”的组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创造条件指导学生确定音乐会的主题、规模、形式、节目等,自己编排、主持、评定、总结,以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发展学生艺术能力的目的。

1、“班级音乐会”活动制定

1)取得学校领导人的同意。

2)确定音乐会表演的人数。

3)确定音乐会的时间及场地(时间和场地的选择应考虑到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还要确保在这段时间内有观众参加。)。

4)确定音乐会的内容形式:歌唱(独唱、二重唱、弹唱、小组唱)、演奏、创作作品展示、创编律动展示、音乐游戏比赛、讲述音乐故事、发表音乐评论等。

5)制定评价内容: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知识、学习态度、合作与交流。

6)制定评分标准:由教师打分、同学互评、以及学生自评三个评价方式相结合。

7)根據评价内容以及标准设计并制作评价表。

2、“班级音乐会”准备阶段

1)预留准备时间。

2)在班级宣布音乐会的相关事项。

3)宣布考核的内容以及评价标准。

4)布置音乐会任务并提出注意事项。

5)帮助学生一起选择合适的曲目或其他表演内容,并对联系给与一定的指导,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的欲望。

3、“班级音乐会”的开展阶段

1)准备音乐会前的场地和舞台。

2)鼓励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

3)演出前进行彩排,根据彩排情况适当调整内容。

4)对音乐会现场进行录制和拍照、维持现场秩序。

5)音乐会结束后邀请别的音乐老师或领导对这场音乐会进行评价,并与同学一起合影留念。

4、“班级音乐会”的评价阶段

1)学生撰写音乐会报告,课上由音乐教师选择几篇优秀报告与同学一起分享。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音乐会活动中的表现,对照评价表中的项目给予科学的分值。

3)与同学一起讨论每个同学在整个音乐会活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由教师整理成文字,放入学生的“音乐成长记录册”。

4)整理视频和图片,将其和学生的成绩册、音乐会报告以及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评价放入该学生的“音乐成长记录册”。

四、结论

此次“班级音乐会”设计方案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促进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更体现了以人为本,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人格塑造、性格培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最终的目标。同时,在设计、组织“班级音乐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应出现攀比的风气,要更关注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态度,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鼓励学生多思考、勤练习,积极创造,保持一颗热爱音乐的心。

推荐访问: 中小学 方案设计 音乐会 班级 评价
[中小学“班级音乐会”评价方案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