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思想心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26 10:12:24  浏览次数: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是我国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由于现存的制度性排斥、自身素质低和特定年龄段思想心理不成熟,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滞后,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要从整体上解决这些思想心理问题,需要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和发展权,探索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思想心理问题

我国有超过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但由于现存的制度性排斥、自身素质低和特定年龄段思想心理不成熟,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滞后。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障碍有:54.5%的人认为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福利,53.9%的人认为住房问题难解决,51.5%的人认为社会歧视,50.8%的人认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如何分析这些障碍,结合新生代农民工中存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引导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已经非常迫切。

一、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进程中的思想心理问题

1.现存的制度性排斥导致的边缘化心理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制度障碍有: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组织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住房制度等。这些制度是和目前的户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在现存户籍制度下,新生代农民工由于不具备城市户口而基本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福利。这样的制度安排从总体上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区别地分离开来,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于城市缺乏归属感,容易产生边缘化心理,这极大地阻碍着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2.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职业焦虑感

“农民工群体最明显的特征是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可分为职业流动和地理空间流动。职业流动和地理空间流动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年龄在21-25岁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为31.1%,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仅为36.9%。这种人才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中缺少应有的竞争优势。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非正规就业比重大,工作更换频繁。由于缺乏稳定的职业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在工作中承受的发展前景压力和安全压力大,新生代农民工经常产生职业焦虑感和无助感,这种心理状态显然不利于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3.新生代农民工特定年龄段所伴随的孤独空虚感

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他们中80%的人尚未结婚。由于年龄轻,心理承受能力和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加之远离亲人和家乡,因此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经常产生孤独空虚感。调查显示,48%的农民工跟周围的工友几乎没有交流。由于收入微薄,绝大多数人不具备文化娱乐消费能力。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处在婚恋期,渴望情感交流,这就使婚恋和情感需求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感情孤独”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惑。新生代农民工特有的活跃思维和叛逆精神往往会表现出与社会要求的不相适应,在缺少外力介入的前提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孤独空虚感会更加强烈。总之,“迷茫、彷徨、愤慨、无助、仇视、向往等多种思想和情绪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青春期五味杂陈的心理和思维状态。”

4.城乡差距导致的心理失衡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基本上呈现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在全国收入差距中的比重从1988年的37%,上升到1995年的41%,又进一步上升到2002年的46%。”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乡村与城市的巨大反差给了他们强烈的心理体验,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使他们不断产生挫折感和不平衡感。在自身权益受损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他们严重的不满情绪,并在个别人身上会发展为敌视城市的心理,甚至会对城市市民进行报复活动。

二、应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心理问题的对策

1.逐步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社会公平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诉求。“青年农民工认为社会严重不公。首要原因是社会本身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其次是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了他们与所在城市社区之间互动上的障碍,致使他们对社会公平性认识偏于严重。”当务之急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破除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应该大力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权利和福利,普遍推广居住证制度。进一步完善立法和政策,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创造法治和制度保障。改革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解决农民工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2.全面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

“弱势群体摆脱自身命运的最基本条件是实现良好的就业。”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引导企业、市场培训机构、工会、共青团等各种力量参与农民工培训。同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将长期职业教育和短期就业培训相结合,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方式,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为其融入城市做好全面准备。研究表明: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劳动者的工资增加2.7%。在其他相同的情况下,有技能的农民工比没有技能者多收入23.3%。新生代农民工要认清参加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实现个人的稳定就业。

3.全方位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需求,引导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政府应采用各种手段,加强舆论宣传,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农民工、平等对待农民工的思想和风尚。政府相关部门、共青团、妇联、各种志愿者组织等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必要的社会帮助、心理辅导、法律援助以及必要的生活帮助。全社会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主动学习、顽强拼搏的农民工文化氛围。打造农民工文化品牌,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媒体的积极宣传,鼓励农民工主动和城市居民接触,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城市居民生活,引导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4.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

农民工迫切需要相应的组织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政府应以法律的形式强制用工单位建立工会组织,吸引农民工入会,加强农民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保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青年组织等应发挥各自的服务功能,教育、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语权和政治参与权。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由利益关系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在明显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可以避免更严重的社会冲突。

5.探索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

据调查,深圳市41.9%的外来务工群体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咨询,而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仅有2.4%。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中存在的边缘化心理、焦虑感、孤独空虚、心理失衡等心理状态,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企业专门机构、工会、社区等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组织心理咨询师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下发心理健康知识手册等形式为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当前,我国网民已达4.04亿,普及率达到30.2%,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具备上网能力。应注重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可以在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心理咨询服务”专栏,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指导;也可设置心理咨询服务电子信箱,随时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 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反对社会歧视 自称是白领[EB/OL].http://.cn/gn/news/2010/02-09/2115563.shtml

[2] 黄平,杜铭那克.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中英双语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EB/OL].http://.cn/news/txt/2010-06/21/content_20308634_4.htm.

[4] 渴求精神权益的工人们[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6/21/c_12242224.htm.

[5] 刘俊彦.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 蔡昉.中国经济转型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 《中国经济时报》编辑部.经济学家的时代[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8] 李小云、左停、叶敬忠.2008中国农村情况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 新生代打工族心理健康堪忧 自杀事件呈现“维特效应”[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19/c_12117396_4.htm

推荐访问: 新生代 农民工 过程中 心理问题 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