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时间:2022-03-13 09:53:58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为了创新高考试题的分析评价模式,加强对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推动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有效契合,本刊特约历史试题评析组组织了“2016年高考试题测试、分析活动”,在高考后第一时间对安徽省淮北市5所省示范高中新高三的学生进行了模拟测试.同时,本刊特约历史试题评析组还在安徽省淮北市举办了“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问卷调查活动”,邀请部分中学历史教师从2016年新课标高考试卷中评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肯定和商榷的试题各5道,并简要列出评选的理由.在学生“做题”和教师“评题”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找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漏洞,进而在高三复习中对症下药,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以下试题评析是本次活动结果的呈现,受限于理论及视野,不当之处还请专家赐教.

一、值得肯定的试题

(一)更加开放,彰显个性

(全国Ⅰ卷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選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JY]——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略

【评析】全国Ⅰ卷第41题一直是高考命题改革的风向标,向来新意迭出.今年的41题“制度构想与实践”又是一次华丽的转身,延续了注重考查思维和论证力度的一贯风格.

本题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结合,与往年相比,在考查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的特点.本题改变了设问形式和答题要求,调整了评分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概括解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利用已学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适合的角度,自拟论题,独立评断历史观点,体现了从“学者观点”到“自我认知”命题趋势的新变化.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对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得更加充分.

本题贴近学生与教材,隐喻现实与生活.“制度构想与实践”给后人留下的经验、教训等对当今我国的制度创新及民主法制建设有很好的启示.

(二)时空联系,文史结合,视角独特,小巧精致

(北京卷第12题)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1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答案】A

【评析】本题以地图的形式,将《诗经》这一文学作品与特定的时间、空间建立逻辑联系,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考查学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本题视角独特,小巧精致,通过文学、史学、地理的巧妙结合,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同时,地图与诗歌相结合,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图文关系研读的能力,也体现出历史教育的美感.

(三)挖掘史学功能,彰显史学价值

(全国Ⅰ卷第26题)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评析】本题以“君主专制”为切入口,通过“宋太祖的闷闷不乐”,揭示中国古代“史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挖掘传统史学的功能,展示史学家秉笔直书的职业操守.由此考查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进而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史料、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通过感受古代史家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中国史学既讲求秉笔直书,又要求对史实进行褒贬,往往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终极审判”的作用.“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较为形象地说明了史学对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近代史学家柳诒徴进一步把史学的这种作用上升为“史权”,“夫自天子失度,史可据法以相绳,则冢宰以降,孰敢纵恣.史权之高于一切,关键在此.”[1]历代帝王为了能够“青史留名”,往往采取多种手段干涉修史,如垄断史料、垄断修史权力、提出修史的指导思想等.这就要求史学家在记述历史时要不畏强权,秉笔直书,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熟悉传统史学的功用,不拘泥于教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四)宽视野,深分析,多角度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JY]——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答案】略

【评析】本题以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移民问题为切入点,以宏大的历史叙事、全球的历史视野、纵横的历史思维、多元的历史角度,考查学生包括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在内的多个学科核心素养,鲜明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的命题原则.

本题材料呈现方式为统计图表和文字材料,这不仅强调对多种史料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还需调动运用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思考.同时,本题既考查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移民问题的纵向发展,又考查二者之间的横向联系,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整体性特点.

多年来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材料解析题,都无一例外地坚持“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引导学生放眼社会现实,以历史的规律阐释社会热点.本题关注的人口及人口迁移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考查人口迁移问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五)选材经典,设问精巧,突出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JY]——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全国Ⅱ卷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TS(][HT5"H][STHZ][WTHZ][JZ(]图2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ST][WT][HT5"SS][JZ)][HT2.][TS)]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略.

【评析】本题材料呈现形式图文并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材料选自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华文明史》,集权威性与学术性于一体,同时关注了社会热点——“一带一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材料中的文字部分,集中论述大唐盛世下的得道高僧——玄奘和鉴真,一西一东地沟通着中国与世界.本题在承袭全国Ⅰ卷第41题考查学生论证能力这一基本特征的同时,着力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一是时空观念.《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用明晰的图例、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公元7至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一个侧影.细读该图,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来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材料中关于玄奘和鉴真的生平简介,材料特意标注他们的生卒年,引起学生的关注,并将地图中的“时间”点与二人生平的“时间段”进行有机联系,将时间与人物放在長时段(7—8世纪)的历史坐标中,结合相关文字记述,提炼出“观点”.

二是史料实证.答题要求中的“史论结合”和参考答案中“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等细节,表明该题要求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在考场中学会提取头脑中有代表性的史实,作为论证观点的可靠证据,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强调史学的济世功能.

二、值得商榷的试题

(一)史料存争议,图文应互证

(全国Ⅰ卷第25题)图3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TS(][HT5"H][STHZ][WTHZ][JZ(]图3[ST][WT][HT5"SS][JZ)][HT2.][TS)]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评析】图像史料直观、形象,常有“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震撼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方便学生“神入”历史.本题所用汉代画像史料,被翦伯赞先生赞为“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2].

但是,本题也存在非常明显的瑕疵.

首先,争议史料应慎入高考选择题.图像选用首先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就是科学性,高考选择题要求答案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但学术界对该图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祭祀灵星的舞蹈”说,“收获”说,“收获播种”说,“播种”说,“祈报社稷的舞蹈”说,等等[3].既然该图学术界尚无定论,仍在争议之中,在注重科学性、体现严谨性的高考选择题中出现,的确值得商榷.

其次,图文互证才能避免捕风捉影.因为图画的限制也很明显,“在没有文字说明的情况下,读者不得不望图生义,各作猜测,自作解读.图画的一大限制就常在于它表达意义,容易限于多歧或不确定.过去的历史学家偏好文字材料,很大部分正是因为觉得文字的意义较明确,好把握,少争议.如果不依傍文字,单单凭图画,容易陷入各说各话的局面.图画如有文字配合,猜想的范围限缩,意义才能较准确地表达和掌握.所以说图画固有优势,但也有明显不如文字之处”.[4]历史结论,主要还是要靠文献记载,画像砖这类图像史料只能是补充、印证,不能取代文字史料而单独使用,单独使用的风险性较大[5].

(二)角度过偏,目标游离

(浙江卷第15题)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评析】本题以“河北定州”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与“定州”相关的相对生僻知识点的再认再现能力,违背了“材料第一、能力为主、素养立意”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高考命题要“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中渗透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本题选项涵盖的知识面广、跨度大,但选题角度过偏,缺乏新材料、新情境,学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能绞尽脑汁地回忆课本上所有和定州相关的知识点,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历史教学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发展趋向.

本题教材依托不足.关于定州,书本上相关的知识不多,难以支撑学生对选项的判定.再加上题目没有相关材料的提示,学生难以下手,只能跟着感觉走.

(三)偏离学科主干知识,单纯考查学生记忆

(浙江卷第19题)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A20世纪40年代[WB]B20 世纪50 年代

C20世纪60年代[DW]D20 世纪70 年代

【答案】B

【评析】本题较为直白地考查了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的时间.关于这一知识点,只有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3课明确写道:“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6]其他三个版本教材均未涉及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的时间和标志.

本题没有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单纯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能力,考查目标过于单一刻板,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

(四)命题不严谨,逻辑显牵强

(全国Ⅰ卷第24题)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但是命题不够严谨,题干和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稍显牵强.

《论语》不在“五经”之列的合理解释与“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之间缺乏严谨的逻辑关系,不是完全对应的因果关系.汉代确定“五经”为儒家经典,并没有把已经存世的《论语》确定为儒家经典,冲突的焦点是“五经”与《论语》地位的高低,而从设问和四个选项的设置来看,想要考查的是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放在任何时代都可以这样讲,不能解释为何在汉代会重“五经”而轻《论语》.

《论语》的思想是不是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呢?徐复观论及西汉的经学思想时谈到《论语》与“五经”的四点共同之处.第一点便是,“它们都是古代政治文化的总结,汇集了前代成败兴亡的经验教训.”[7]

(五)望文生义,曲解历史

(全国Ⅲ卷第25题)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獻),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依据材料,结合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汉以文书治天下.但是,命题不能曲解作者本意,望文生义.

“秦朝的基本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中的“文书”是指公文档案和地图.王充《论衡·卷十三·效力篇》有言:“萧何所以能使樊、郦者,以入秦收敛文书也.众将拾金,何独掇书,坐知秦之形势,是以能图其利害.众将驰走者,何驱之也.”[8]萧何把秦朝的公文档案和地图都收集起来,从而掌握了“秦之形势”——全国各地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况,这为刘邦集团制定统一全国的战略打下了坚实的情报基础,为汉政权迅速夺取天下、统一全国、控制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5].很显然,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并非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而是得到了“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的信息情报[9].高考命题切忌望文生义!

我们认为,虽然个别题目存在一定的争议,但瑕不掩瑜.整体来说,2016年高考新课标历史卷遵循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坚持“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凸显素养”的命题指导思想,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核心,注重试题材料的选取与转化、问题的设计与推敲、考查的途径与方法、素养立意的构建与分层.命题的学术性突出,强调历史的学科价值,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特点,总体呈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稳”的态势.

参考文献

[1][ZK(#]柳诒徵国史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7.

[2]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5.

[3]罗伟先对“收获播种”画像砖的再探索[J].四川文物,1988(3).

[4]邢义田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5.

[5]周明学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J].中学历史教学,2016(7).

[6]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

[7]田春来《论语》在汉代之地位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2).

[8]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749750.

[9]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1:348 [ZK)]

(责任编辑:马玲玲)

推荐访问: 年高 评析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