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市场转型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

时间:2022-03-13 09:52:42  浏览次数: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最具潜力的工业生产基地。我们与国外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在这种大形势下,唱主角的理应是我们自己,但事与愿违,设计的各个领域均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尤其是院校的教育和市场产生了距离,我们没有整套的理论依据和系统的研究做支撑,如同盲人摸象,无法在国际上与国外设计决以雌雄。如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艺术含量和文化含量,使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我们尤为重要。无庸讳言,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有一股强大的、更剧烈的设计文化的教育革命,来适应市场转型。

一、 教育体制

1、 升学制度

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为重要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如果要设计出好的作品,必然要有很强的创作能力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其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对其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就开始,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学生只会盲目的疲于应付考试,大多数家长和学校仅仅注重少儿素描、色彩、速写等必考科目的练习,忽视了对学生少年阶段灵性的开发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再者,由于对于美术生的文化分数要求极低,学生不重视对文化课和其他知识的学习,导致艺术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普遍偏低,视野不宽广,这亦很不利于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领域的深造和发展。

我们的设计教育面临着囚徒困境。一所学校可以选择素质教育,也可以选择应试教育。如果所有学校都选择素质教育,对于培养人才将是更好的。然而,生活现实就是这样,选择应试教育,可以在升学等考试中取得突出的成绩。有好的升学率就有好的生源,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要改变设计教育的这种囚徒困境,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升学制度改起,如果这个制度不改变,各个学校为了取得很好的升学率,必然会放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进行素质教育是无利可图的,尤其是艺术设计是很需要天赋和兴趣的科目。在设计教育的生源选拔体制上,应该优先选拔对艺术设计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兴趣始终是学好一门科目的最基本的因素。笔者认为应该废除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仅凭一次的考试成绩和作品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设计思维、创造力以及其文化素养。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入学条件,比如说提供个人作品集、以往成绩记录单、个人履历等等,来综合评定学生入学资格,以便学校择优筛选出最适合和最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入校学习。

2、 毕业制度

中国的各高等院校向来都实行的是“严入宽出”的制度。一般只要学生考上了大学,基本上都很容易毕业。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入了大学之后放松自己,不再那么认真刻苦学习,毕业之后达不到应该有的专业水平。未来,中国的设计教育亟需培养的绝不是能力平平的设计师;而应是受过最精良的教育的设计精英。 “严出”就是把好人才培养的“出口关”, 对学生进行中期考核并建立筛选和淘汰机制,将合格的、优质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给社会,这是教育机构、人才培养单位应当具有的一种负责任态度。一所大学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汰选机制,想要造就出一流的人才来恐怕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

设计教育体系就其本身而言, 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设计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心理学、大众传媒、电脑制作、印刷、影视制作等等,都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内容。设计是随着社会科技和文化的更新而发展的, 这就要求设计能够引领潮流, 适应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创造完美的人性化世界, 这是面向未来社会的设计教育的根本任务(许平《设计管理与设计商务教育》,2002.01)。

我国现行的设计教育过于重视基础技能和专业理论,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的适应社会需要和很好的胜任工作岗位,学生普遍认为理想中的设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很大。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设计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工作室建设。

目前,中国设计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大多停留在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表现上,而与设计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十分薄弱,投入不足。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就必须加强工作室建设。把概念层面的设计表现为现实设计是一种技术层面的问题,工作室教学就是要根据材料、工艺及设备的特点进行统一规划,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进行统一管理,并由专门技术人员负责。

2、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和设计商务性课程,紧密联系市场进行社会实践。

设计产品最终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而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以及广告学、设计管理等应该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科目。通过以上科目的学习,缩短学生对市场认识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尽早的认识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市场动向和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践,投入到市场中去。进行企业咨询、市场调研,亦可安排学生去商家或厂家实习。

3、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面,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首先,优化图书馆功能。使学生可以轻松了解、收集世界各国有关设计的图书资料和各种多媒体资料 ,提供各类杂志、幻灯片、录象带给学生观看查阅。在学校或者系院里的展示墙或者画廊里多多展示学生的作品,学校还应为教师和学生免费策划、筹办艺术展览等,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和交流平台。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或是引导学生定期去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参观一些优秀的艺术展和文化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同时,与世界各国高校互派学生,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和水平。

三、设计教育文化

当今的中国设计,缺乏一种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相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风格。中国的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设计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借鉴西方先进模式的同时,必须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去寻找。在设计教育体系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学生在设计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首先,继承我们传统的优秀人文思想。在教学课程中设立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如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民俗、易学、儒学、道家(包括老庄哲学)、佛教文化,还有书法篆刻、雕塑造像、古代舞蹈、古典戏曲以及传统音乐等。

其次,实现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在教学的课程中增设一些选修课,让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当然, 对传统技艺的继承,绝不是单纯地全盘吸收,而应该是在现代设计思维和设计教育的理论框架内的扬弃与创新,既要保持传统技艺的精雕细刻,又要融入现代设计的理念,符合现代审美需求,还要能够批量生产。

如今,国家把产业升级转型、提倡自主创新和进行教育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在此大背景下,期望艺术设计教育事业,能够借以东风,进行一次自上而下深入地系统地深度地改革,完成由“made in China”向“design in China”的转变,更快地实现经济的腾飞和大国的复兴。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晓芳

推荐访问: 艺术设计 转型 改革 我国 市场
[市场转型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