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制作用于病理教学微课的建议

时间:2022-03-09 08:29:50  浏览次数:

【摘 要】在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微课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微课制作的基本原则出发,详细剖析目前病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微课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微课;病理教学;高职

近年,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和形式从欧美被引进国内,在国内多层次多所院校的不同学科中广泛应用,给广大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取得了不俗的教学效果。而微课,作为“翻转课堂”、慕课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1]。

虽然目前很多院校已掀起教学改革的浪潮,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在部分章节中采用LBL、PBL、TBL等方法,部分内容的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因为基础医学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意愿不强等原因,并非所有章节都能采用新引入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依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模式。病理学是医学基础课程,它和其他的医学基础课程一样,专业词汇多,知识枯燥难懂。在目前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内容多,课时少,教学标本逐渐匮乏,重点难点问题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讲透彻;(2)知识点多,且与前期学科联系性强;(3)学校之前开发的教学视频因播放时间长,在学生播放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厌倦感,学生利用率低,教学效果始终差强人意。(4)高年级学生因多种原因使得病理学知识漏洞很多,影响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以及自身知识构架等。

而微课,以视频作为载体,承载着教师的讲解和启迪,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深植人心。时间短,5-10分钟的视频教学,符合当下推崇的“碎片化学习”理念;容量小,适合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内容精,精心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应用广,易于网络传输及共享,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时间及环境。微课的可重复性,可选择性,不但能打破课时限制,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学习的愿望,具有“互联网+”的特征,易于传播学习,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2]。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目前,全国各地的微课比赛仿佛雨后春笋一般,从省市到各所学校都投入到了以比赛为引领的运动之中。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革新在全国各地推进,教师们纷纷响应号召,学习制作自己的微课。比赛的初衷都是为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制作微课,应当宁缺毋滥,学生需要的是优质资源和稳定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微课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守“值得学”、“想去学”和“容易学”3个基本原则[3]。教师们不能为了制作而制作,教师们应当通过制作微课,思考教学策略的转变,思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秉承着这样的初心,录制的微课才会更有意义。

基于目前的教学现状,制作微课在病理教学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强化实用性,避免过度碎片化。微课要能够强调重点,突出难点,从导课、讲解到小结,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讲解。学生学习微课通常始于课前预习,往往与学习任务挂鉤,知识点的过度碎片化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本身对预习内容不太熟悉的情况下,看过微课后,对新知识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他完成后期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设置的资料收集、PPT制作 和课堂演讲等任务,从而使得学生不能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例如,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理联系内容较多,门脉高压症和肝功能不全的表现也很典型,10 min 的视频一般无法完成讲授,但如果分成多个视频,就容易导致该部分讲解过度碎片化,学生在认知和记忆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遗漏、混淆及理解偏差,所以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这样的问题可以在教案中给予病例讨论,让学生先有系统性的认知,在课堂上采用PBL教学法来解决,对于部分难点如肝腹水的形成机制,可以录制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并且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录制多版本的教学微视频。(2)增加趣味性。微课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学生,在“互联网+”的当今时代,他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微课制作要尽量精美有趣,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点击观赏。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的需求,形式上要生动活泼。(3)体现科学性。首先要考虑学科特点,准确把握学科知识内涵。要准确阐述概念、定义,既要合乎学科规范,又要有所创新;既能经得起学科专家的推敲,又要体现微课的灵活和自由。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视觉效果、支持和强调主题的要点、设计结构的互动策略、知识的正确和语言表述的准确等,帮助学生构建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4]。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引领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微课的共享性,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也从众多教学资源中异军突起,成为更灵活、便捷、高效的教学资源。而制作优质微课,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效的实训手段。教师们也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踊跃投身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27-32.

[2]祝智庭,管珏琪,刘俊.个人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环境设计新焦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7.

[3]梁裕芬,韦俊彬,陈海英,等.微课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步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862—863,附4.

[4]冯成安,叶频,邹智荣,李仲铭.基于人体解剖学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4):321-324.

推荐访问: 病理 用于 建议 制作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