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简论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硕士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3-02 08:03:32  浏览次数:

摘要:案例教学法契合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强化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教育硕士的理论素养,提升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实效。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主要包括精选案例、明确论题、合作探究、总结提升等程序,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精心策划案例教学,高度重视教学案例库建设,有效整合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育硕士;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062-03

教育硕士是我国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研究生的一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实施案例教学法,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推手,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目前,研究生阶段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很少,有关教育硕士案例教学法的专门探讨更为稀见。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是一种基于案例的教学法。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及欧洲的古希腊罗马时代,以案例为教学载体的教学方法便已出现。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首创现代的案例教学,后经不断推广,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又被广泛用于管理学、经济学、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是一种深受师生欢迎、代表未来教育趋势和方向的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精选的案例创设情境,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开放性和互动式性。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准备,结合一定理论,使用精选的典型案例,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反复的交流讨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明显包含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它对于师生都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中国没有面向基础教育一线的职业型“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沿用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模式。大规模调查显示,“讲授法”仍是我国绝大部分教育硕士专业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采用“案例教學法、合作探究法、课堂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的很少。[1]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高级人才提供后备,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显然与教育硕士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不相吻合,很难为其将来的一线工作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大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属于应届生,本身便缺乏实践经验,以理论教授为主的教学,显然对于提升实践能力效果有限。在职的教育硕士虽然本身已经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需要在思辨中沉淀,在引领中提升,单纯的理论传授对他们也助益不多。

二、案例教学法对于教育硕士的价值

1.有利于强化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应是教育硕士着力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教育理论文献,通过典型案例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从而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从典型的教学情境出发,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结合相关的理论,对案例提出的问题、展现的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等,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多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种创设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对教育理论进行解读与建构的教学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硕士将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使他们通过主动建构获得案例中蕴含的学科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2.有利于提升教育硕士的理论素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当然不能缺乏理论知识,但要考虑如何呈现理论,通过何种方式在理论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纯粹的理论教学很难完成这些任务。正如专家所言,“学者理论的谬误是用逻辑的实践代替实践的逻辑。理论话语常常妨碍事实真相的表达,造成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教师的失声,教师经验经常被置于一种‘非合法化’地位”。[2]实际上,“与理论教学中‘倡导的理论’不同,中小学教师们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理论,它是一种‘采用的理论’,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暗含’的理论假设,它对教师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3]因此,采用中小学教师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对于提升教育硕士的理论素养,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案例教学法,教育硕士可以扩大社会认知,增强解决社会问题的兴趣和相关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教育硕士能够弘扬探究精神,在批判性的阅读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经历有意义的探究生活,从而逐渐建构自己的思想。

3.有利于提升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实效。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契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通常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要经历冲突、建构和应用三个阶段。在冲突阶段,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依据以往的经验为认知结构的转换奠定基础;在建构阶段,学生借助有效的思维策略,对冲突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对比、推理,从而解决冲突,实现同化和顺应;在应用阶段,学生通过变式练习完善和巩固新的认知结构,最终顺利实现迁移。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重视学生自主作用的发挥,重视知识结构的更新。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中,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也有明显的体现。

随着社会发展,基础教育的高端师资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然而,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依然在当前教育硕士的课堂中占主体,被动学习和依赖学习严重阻碍和影响了其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教育硕士主体性缺失的学习,不仅导致学习意义和学习质量的普遍失落,也极大的阻碍了教育教学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契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案例教学法,能够改善学生被动学习和依赖学习的状态,激发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深化学习内涵,让课堂充满学习的活力,让学习过程成为教育硕士的一种人生体验和道德生活。因此,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育硕士课堂教学有利于大力提升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实效。

三、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程序

1.精选案例。精心编选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在教学设计时,选择和编写案例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案例必须源于实际的教育情境。中小学一线有大量类型多样、真实生动的案例,只需教师下功夫去搜集;其次,案例必须典型。典型案例是能反映学习中存在的代表性、普遍性问题,反映教育教学中的新技术、新理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重要理论的案例;再次,案例必须有针对性。要有利于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解决特定的代表性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获得系统性的知识。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技能”学习时,应分别选取教案编写、精彩导入、过渡的处理、结课的技术等方面的案例,有的放矢地加以練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常需要对案例进行改编和适当的处理。案例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阅读记录教学实际过程的文字实录案例,可以观看直观形象的视频案例,亦可现场展演案例。教育硕士专业课一般安排为3—4个课时,这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2.明确论题。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教育硕士只有明确了主体和方向,才能很好地进行讨论思考。论题是案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器,论题由教师结合实际精心设计,一般应是围绕同一主题的系列问题。教师概述相关理论,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后,呈现案例,提出与案例相关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从而确定案例分析的主要议题。问题不但应具有启发性,而且难度要适中。如:“你认为本案例主要反映了什么教学方法?”、“本案例主要涉及了哪几个教学环节?”、“案例中的教师主要利用了那些教学资源?”、“案例中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哪些理论?”、“如果是你,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教师通过案例创设真实的冲突情境,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相关材料进行阅读和反思,使案例教学成为激荡学生思维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鉴于绝大部分教育硕士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体验和经历,开展教育硕士合作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和辅助。考虑到时间、空间等要素和条件,教育硕士的合作学习小组以3—5人为宜,这样便于小组成员在课外时间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主持人,教师明确小组成员之间的职责和任务,并要求定期轮换角色。进入合作探究环节后,各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对案例相关的论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协同创新,共同解决案例中的难题,最终形成各组的最终观点。之后进入班级共同讨论的阶段。针对每一个讨论题目各组代表轮流发言,阐明本组的主要观点,其他组有不同观点可进行反驳和争辩。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除了小组讨论外,也可以采用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其他形式。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也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合理的激发、引导和控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巡视,及时鼓励,加强监督和指导;在班级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绝不是单纯的旁观者,要及时进行反馈、追问、点评等。当有学生出现偏颇的认识或产生疑惑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和点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造一个“整体参与、充分民主、鼓励竞争”的开放式课堂,防止出现冷场或争吵不休的情况,确保案例讨论顺利进行,解决问题,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在讨论中及时记录,以便于最后的分析和总结。

4.总结提升。本阶段,老师应基于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相关主题的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情况进行完整的梳理总结,补充完善,保证案例教学获得最佳的效果。首先,点评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整体情况,表扬表现积极的小组和成员;其次,点评讨论的内容、程序和规范,尤其是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如何克服;最后,结合所学理论对案例进行总结、拓展和深化,达到启发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四、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精心策划案例教学。教师是案例教学法的“总导演”,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划。课前,教师要精心选择和编写案例,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课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及时回应和反馈学生的发言,还要调控和掌握整体节奏;讨论结束时,教师应高屋建瓴地进行深度点评。总之,无论是课前的精心选编,还是课中宏观把控,抑或是课后的反思完善,案例教学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划。

2.高度重视教学案例库建设。案例库是案例教学法运行的基础。案例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发挥集体作用,建设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强大、不断完善的教学案例库,是国家倡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大趋势。教师应根据本学科领域特点及教学需求,有计划地编撰或开发教学案例,并逐步建成系列案例库。案例内容应有时效性,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或领域内重点问题,或实践中代表性问题,符合当前实际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并能够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使用(至少5年)。案例的选材和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案例库案例可分为综合课程案例、单一课程案例、知识点案例,应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案例及原创性案例。案例库的建设成果可汇编成简装内部讲义或多媒体课件等形式予以展现,课件应做到文字、图片、表格乃至动画相结合,条件成熟时可以形成案例教材。

3.有效整合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无论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还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亦或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主要有:教学效率比较低;优秀的典型案例获取和编写比较困难;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案例教学法要与其他教学法有效整合。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虽然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但具有教学效率高、成本花费低、知识系统性强、通用性强等优点。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但也有自己的不足。因此,应该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扬长避短,有效整合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饶燕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调查[J].大学:学术版,2009,(11).

[2]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2.

推荐访问: 教学法 案例 教育硕士 教学中